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18590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62941.1

申请日:

2009.12.14

公开号:

CN102090243A

公开日:

2011.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106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冯东风

发明人:

冯东风

地址:

221300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青年西路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属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的生长规律,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西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旬嫁接,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获;豆角3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6月上旬开始收豆角,7月中旬收获完毕;毛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开始收获,12月下旬收获完毕;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其特征是 : 在同一大拱棚内, 套种西 瓜、 豆角和毛茄 ; 西瓜 12 月中旬育苗, 1 月中旬嫁接, 2 月中旬定植, 4 月下旬到 5 月下旬收 获; 豆角 3 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 6 月上旬开始收豆角, 7 月中旬收获完毕 ; 毛茄 6 月中旬 育苗,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定植, 11 月上旬开始收获, 12 月下旬收获完毕 ; 西瓜栽培方法为 : 育苗嫁接, 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 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种在 育苗棚中催芽, 待砧木苗达到 3 片真叶时, 去掉真叶, 嫁接西瓜芽, 使用插接法 ; 定植时结合 中耕施足底肥, 基肥施入 30 厘米耕层, 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 行距 50-80 厘米, 株距 25 厘米, 亩栽 1000 株 ; 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 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 浇水以小水轻浇, 成熟前 7 天禁止浇水 ; 豆角栽培方法为 : 精选种子, 3 月上旬至下旬穴播, 每亩播种 4-5 千克, 穴距 25 厘米, 每穴播 3-4 粒 ; 大田管理, 3-4 片真叶时, 及时插架, 结合浇水追施尿素 15 千克, 促使茎叶生 长, 以后每 6-8 天浇一次水, 每隔一水亩施肥 10-15 千克 ; 豆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 锈病、 菌 核病, 炭疽病用 75%的百菌液清 600 倍液, 5-7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锈病用 50%萎绣灵乳油 800-1000 倍液, 5-7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 ; 毛茄栽培方法为 : 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 6 月中旬至下旬育苗, 每亩用 30 克, 播种 前浸泡处理, 将处理好的种子 30 克均匀撒在畦面上, 覆细土 1 厘米, 然后用麸皮 0.5 千克拌 上甲胺磷 20 克撒在畦面上, 以防害虫, 并用宽 3 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 ; 定植前深翻土壤 30 厘米, 结合深翻施入底肥, 深翻两遍, 栽植密度株距 50 厘米, 行距 60-70 厘米 ; 田间管理, 少灌水、 多松土, 开花前要灌 1-2 次开花水, 结果期每隔 4-5 天灌一次, 茄子是陆续结果, 分 期分批收获, 需追肥 2 次, 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 20 千克, 第一次在结果盛期, 第二次在 9 月下旬 ; 病虫防治, 主要防治绵疫病,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 可选用 20%三氯杀螨醇乳剂 1000 倍液, 每隔 10-14 天喷一次, 连续喷 3 次。

说明书


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栽培技术, 属农 作物栽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西瓜、 豆角和毛茄是市场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需求, 但是三种 农作物种植时令与生长周期不同, 目前多是在大拱棚里分开单独种植, 制约了土地的产出 率, 土地利用率不高, 影响农民增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在同一大拱棚内, 套种西瓜、 豆角和毛茄 ; 西瓜 12 月中旬育苗, 1 月中旬嫁接, 2 月中旬定植, 4 月下旬到 5 月下旬收获 ; 豆角 3 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 6 月上旬开始收豆角, 7 月中旬收 获完毕 ; 毛茄 6 月中旬育苗,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定植, 11 月上旬开始收获, 12 月下旬收获 完毕 ;
     西瓜栽培方法为 : 育苗嫁接, 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 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 种在育苗棚中催芽, 待砧木苗达到 3 片真叶时, 去掉真叶, 嫁接西瓜芽, 使用插接法 ; 定植时 结合中耕施足底肥, 基肥施入 30 厘米耕层, 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 行距 50-80 厘米, 株 距 25 厘米, 亩栽 1000 株 ; 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 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 浇水以小水轻 浇, 成熟前 7 天禁止浇水 ;
     豆角栽培方法为 : 精选种子, 3 月上旬至下旬穴播, 每亩播种 4-5 千克, 穴距 25 厘 米, 每穴播 3-4 粒 ; 大田管理, 3-4 片真叶时, 及时插架, 结合浇水追施尿素 15 千克, 促使茎 叶生长, 以后每 6-8 天浇一次水, 每隔一水亩施肥 10-15 千克 ; 豆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 锈 病、 菌核病, 炭疽病用 75%的百菌液清 600 倍液, 5-7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锈病用 50%萎绣 灵乳油 800-1000 倍液, 5-7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 ;
     毛茄栽培方法为 : 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 6 月中旬至下旬育苗, 每亩用 30 克, 播种前浸泡处理, 将处理好的种子 30 克均匀撒在畦面上, 覆细土 1 厘米, 然后用麸皮 0.5 千 克拌上甲胺磷 20 克撒在畦面上, 以防害虫, 并用宽 3 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 ; 定植前深翻土 壤 30 厘米, 结合深翻施入底肥, 深翻两遍, 栽植密度株距 50 厘米, 行距 60-70 厘米 ; 田间管 理, 少灌水、 多松土, 开花前要灌 1-2 次开花水, 结果期每隔 4-5 天灌一次, 茄子是陆续结果, 分期分批收获, 需追肥 2 次, 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 20 千克, 第一次在结果盛期, 第二次在 9 月下旬 ; 病虫防治, 主要防治绵疫病,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 可选 用 20%三氯杀螨醇乳剂 1000 倍液, 每隔 10-14 天喷一次, 连续喷 3 次。
     本发明的优点是 : 利用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的生长规律, 在同一大拱棚内, 套 种西瓜、 豆角和毛茄, 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提高经济效益, 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大拱棚西瓜、 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 在同一大拱棚内, 套种西瓜、 豆角和 毛茄 ; 西瓜 12 月中旬育苗, 1 月中旬嫁接, 2 月中旬定植, 4 月下旬到 5 月下旬收获 ; 豆角 3 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 6 月上旬开始收豆角, 7 月中旬收获完毕 ; 毛茄 6 月中旬育苗, 7月 下旬至 8 月上旬定植, 11 月上旬开始收获, 12 月下旬收获完毕 ;
     西瓜栽培 : 育苗嫁接, 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 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种在育 苗棚中催芽, 待砧木苗达到 3 片真叶时, 去掉真叶, 嫁接西瓜芽, 使用插接法 ; 定植时结合中 耕施足底肥, 基肥施入 30 厘米耕层, 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 行距 50 厘米, 株距 25 厘米, 亩栽 1000 株 ; 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 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 浇水以小水轻浇, 成熟前 7 天禁止浇水 ;
     豆角栽培 : 精选种子, 3 月上旬至下旬穴播, 每亩播种 5 千克, 穴距 25 厘米, 每穴播 3粒; 大田管理, 3-4 片真叶时, 及时插架, 结合浇水追施尿素 15 千克, 促使茎叶生长, 以后 每 6 天浇一次水, 每隔一水亩施肥 10 千克 ; 豆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 锈病、 菌核病, 炭疽病用 75%的百菌液清 600 倍液, 5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锈病用 50%萎绣灵乳油 800-1000 倍液, 5 天喷一次, 连喷 3 次, 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 ; 毛茄栽培 : 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 6 月中旬至下旬育苗, 每亩用 30 克, 播种前 浸泡处理, 将处理好的种子 30 克均匀撒在畦面上, 覆细土 1 厘米, 然后用麸皮 0.5 千克拌上 甲胺磷 20 克撒在畦面上, 以防害虫, 并用宽 3 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 ; 定植前深翻土壤 30 厘米, 结合深翻施入底肥, 深翻两遍, 栽植密度株距 50 厘米, 行距 60 厘米 ; 田间管理, 少灌 水、 多松土, 开花前灌 2 次开花水, 结果期每隔 5 天灌一次, 茄子是陆续结果, 分期分批收获, 需追肥 2 次, 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 20 千克, 第一次在结果盛期, 第二次在 9 月下旬 ; 病虫 防治, 主要防治绵疫病,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 可选用 20%三氯杀 螨醇乳剂 1000 倍液, 每隔 10 天喷一次, 连续喷 3 次。
     4

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0243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0243ACN102090243A21申请号200910262941122申请日20091214A01G1/0020060171申请人冯东风地址221300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青年西路25号72发明人冯东风54发明名称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属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的生长规律,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西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旬嫁接,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获;豆角3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6月。

2、上旬开始收豆角,7月中旬收获完毕;毛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开始收获,12月下旬收获完毕;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090247A1/1页21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西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旬嫁接,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获;豆角3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6月上旬开始收豆角,7月中旬收获完毕;毛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

3、开始收获,12月下旬收获完毕;西瓜栽培方法为育苗嫁接,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种在育苗棚中催芽,待砧木苗达到3片真叶时,去掉真叶,嫁接西瓜芽,使用插接法;定植时结合中耕施足底肥,基肥施入30厘米耕层,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行距508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1000株;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浇水以小水轻浇,成熟前7天禁止浇水;豆角栽培方法为精选种子,3月上旬至下旬穴播,每亩播种45千克,穴距25厘米,每穴播34粒;大田管理,34片真叶时,及时插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千克,促使茎叶生长,以后每68天浇一次水,每隔一水亩施肥1015千克;豆角病害主。

4、要有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炭疽病用75的百菌液清6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3次,锈病用50萎绣灵乳油80010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3次,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毛茄栽培方法为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6月中旬至下旬育苗,每亩用30克,播种前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30克均匀撒在畦面上,覆细土1厘米,然后用麸皮05千克拌上甲胺磷20克撒在畦面上,以防害虫,并用宽3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定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结合深翻施入底肥,深翻两遍,栽植密度株距50厘米,行距6070厘米;田间管理,少灌水、多松土,开花前要灌12次开花水,结果期每隔45天灌一次,茄子是陆续结果,分期分批收获,需追肥2次。

5、,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20千克,第一次在结果盛期,第二次在9月下旬;病虫防治,主要防治绵疫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可选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权利要求书CN102090243ACN102090247A1/2页3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栽培技术,属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西瓜、豆角和毛茄是市场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三种农作物种植时令与生长周期不同,目前多是在大拱棚里分开单独种植,制约了土地的产出率,土地利用率不高。

6、,影响农民增收。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西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旬嫁接,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获;豆角3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6月上旬开始收豆角,7月中旬收获完毕;毛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1月上旬开始收获,12月下旬收获完毕;0005西瓜栽培方法为育苗嫁接,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种在育苗棚中催芽,待砧木苗达到3片真叶时,去掉真叶,嫁接西瓜芽,使用插接法;定植时结合。

7、中耕施足底肥,基肥施入30厘米耕层,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行距508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1000株;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浇水以小水轻浇,成熟前7天禁止浇水;0006豆角栽培方法为精选种子,3月上旬至下旬穴播,每亩播种45千克,穴距25厘米,每穴播34粒;大田管理,34片真叶时,及时插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千克,促使茎叶生长,以后每68天浇一次水,每隔一水亩施肥1015千克;豆角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菌核病,炭疽病用75的百菌液清6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3次,锈病用50萎绣灵乳油80010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3次,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0007。

8、毛茄栽培方法为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6月中旬至下旬育苗,每亩用30克,播种前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30克均匀撒在畦面上,覆细土1厘米,然后用麸皮05千克拌上甲胺磷20克撒在畦面上,以防害虫,并用宽3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定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结合深翻施入底肥,深翻两遍,栽植密度株距50厘米,行距6070厘米;田间管理,少灌水、多松土,开花前要灌12次开花水,结果期每隔45天灌一次,茄子是陆续结果,分期分批收获,需追肥2次,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20千克,第一次在结果盛期,第二次在9月下旬;病虫防治,主要防治绵疫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可选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

9、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的生长规律,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时间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说明书CN102090243ACN102090247A2/2页4农民收入。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一种大拱棚西瓜、豆角和毛茄高效栽培技术,在同一大拱棚内,套种西瓜、豆角和毛茄;西瓜12月中旬育苗,1月中旬嫁接,2月中旬定植,4月下旬到5月下旬收获;豆角3月中旬直播于西瓜行间,6月上旬开始收豆角,7月中旬收获完毕;毛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1月上。

10、旬开始收获,12月下旬收获完毕;0011西瓜栽培育苗嫁接,培育葫芦苗作为砧木苗,选用优质高产的早熟西瓜品种在育苗棚中催芽,待砧木苗达到3片真叶时,去掉真叶,嫁接西瓜芽,使用插接法;定植时结合中耕施足底肥,基肥施入30厘米耕层,定植时采用扶垄定植移栽,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栽1000株;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温防寒,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浇水以小水轻浇,成熟前7天禁止浇水;0012豆角栽培精选种子,3月上旬至下旬穴播,每亩播种5千克,穴距25厘米,每穴播3粒;大田管理,34片真叶时,及时插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千克,促使茎叶生长,以后每6天浇一次水,每隔一水亩施肥10千克;豆角病害主要有炭疽。

11、病、锈病、菌核病,炭疽病用75的百菌液清600倍液,5天喷一次,连喷3次,锈病用50萎绣灵乳油8001000倍液,5天喷一次,连喷3次,菌核病选用菌核净防治;0013毛茄栽培选择品质优果皮厚的种子,6月中旬至下旬育苗,每亩用30克,播种前浸泡处理,将处理好的种子30克均匀撒在畦面上,覆细土1厘米,然后用麸皮05千克拌上甲胺磷20克撒在畦面上,以防害虫,并用宽3米的塑料薄膜拱棚防雨;定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结合深翻施入底肥,深翻两遍,栽植密度株距50厘米,行距60厘米;田间管理,少灌水、多松土,开花前灌2次开花水,结果期每隔5天灌一次,茄子是陆续结果,分期分批收获,需追肥2次,每亩每次追磷酸氢二铵20千克,第一次在结果盛期,第二次在9月下旬;病虫防治,主要防治绵疫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发现害虫时及时用药,可选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说明书CN10209024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