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18567 上传时间:2018-01-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1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3915.0

申请日:

2008.12.10

公开号:

CN101746437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H 5/06申请公布日:20100623|||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2H 5/06收件人:天津恒顺科技有限公司 陈恒新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2H 5/06收件人:天津恒顺科技有限公司 陈恒新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B62H 5/06收件人:陈恒新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B62H5/06; B62H5/20; E05B71/00

主分类号:

B62H5/06

申请人:

天津恒顺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恒新

地址:

300457 天津市开发区黄海路153号菁英厂房一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技术特征是在自行车的前叉上装有锁合销,在前斜梁顶端装有锁合机构,当锁合销进入锁合机构后,锁合机构将自行车的导向机构与车架锁合在一起。本锁中还装有报警电路装置,且该电路装置分车锁锁合状态下报警和不报警两种结构。本车锁锁合后,密闭性强,锁亮外无一可拆卸的部件,因此,本车锁防护性能强,用撬、起和搬运等手段都不能实现其盗车之目的。本车锁安装和使用方便,且具有装饰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在自行车的前叉上装有锁合销37,在锁壳中装有锁头19,其特征在于: (1)有外锁壳1和将外锁壳1紧固在自行车前斜梁顶端的弧形锁卡35,且弧形锁卡35一端带有折钩与外锁壳1上的眼呈钩眼配合,另一端通过螺孔与从外锁壳1内反上的螺钉36紧固配合: (2)锁合机构装置在内锁壳2中,内锁壳2从外锁壳1的开口端插入,并通过内、外锁壳底面上的螺钉15将二者紧固在一起;内、外锁壳的底面上有与自行车前叉上的锁合销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开口槽22; (3)在内锁壳2中有支架4和骨架5,锁头19装置在内锁壳2和骨架5下部的圆孔中,其锁芯19’透过支架4下部的圆孔后装有拨轮17,拨轮17上带有压板16;支架4的右下端有销轴12,销轴12上装有挡板14和扭簧20,挡板14位于弧形开口槽22之上方,扭簧20给它施加向上的扭力,使挡板14始终与拨轮17上的压板16触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车锁中装有报警电路装置和向报警电路输送电信号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安装在骨架5和支架4之间,电池安装在内锁壳2中的上部电池盒10内,报警电路和发生元件安装在骨架5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是把一端镶有重锤29’的摆杆29作为动触点,它通过轴尖轴承24、31装置在支架4和骨架5上,其中骨架5由绝缘材料制成,轴尖支承轴23上装有扭簧32,扭簧32给摆杆29施加向上的扭力,且扭力与摆杆29和重锤29’的合成重力矩相平衡;摆杆29的中部和与骨架5相对应的位置上有条形通孔27、26,条形通孔27、26中有定位杆28,定位杆28为传感元件的静触点;且在摆杆29上的条形通孔27右部镶嵌有左端呈U形开口槽的绝缘定位板30,绝缘定位板30的槽口间距小于条形通孔27、26的间距,略大于定位杆28的直径;定位杆28的前端固定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滑块8上,滑块8上有T形(或燕尾形)榫与支架4上的T形槽滑道7相配合,滑块8的底端带有拨块9,拨轮17上带有拨爪13、18,在拨轮17正、反方向旋转过程中,拨块9能分别与拨轮上的拨爪13、18相拨动触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轮17上的拨爪13的位置滞后45°,在车锁锁合时(钥匙转动180°),拨爪13刚好与拨块9触合,定位杆28仍位于摆杆上的绝缘定位板30中;当钥匙再继续转动45°(也就是锁车时转动钥匙225°),拨爪13拨动滑块8向左移动,使定位杆28位于摆杆的条形通孔27中。
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T形槽滑道7的左部装有滑块8向左移动时能触合的开关K,且滑块8没触合开关K时,开关K将报警电路中的供电回路断开和使逻辑电路的计时电路短路。
6: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骨架5上和定位杆28外露端下装有一个带斜折的导电簧片25,导电簧片25与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导电簧片25的左端与一个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触点33触合,使计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在转动车钥匙180°使车锁锁合时,定位杆28仍位于绝缘定位板30的U形开口槽内,其外露端位于导电簧片25斜折右面的谷底,拨轮17上的拨爪13刚好与滑块8上的拨块9触合;当车钥匙再转动45°时,拨爪13把滑块8拨向左端,使定位杆28进入条形通孔27中,其外露端进入导电簧片斜折左面的谷底,将导电簧片压下产生位移,与触点33分离。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合销37的装配结构为:在车前叉的叉杆上装有U形叉卡44,U形叉卡44的两壁带有向上斜的开口槽42,有扣合在叉卡42上的叉卡盖38和与叉卡套合装配在一起的卡座40;其中卡座40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呈开口箱形,顶面有螺孔,两边带有与叉卡44配合的槽;底面与自行车前叉叉杆配合处呈弧形;两壁带有能进入叉卡开口槽42内的紧固销43;卡座40右部呈凹形,顶面带有通孔,竖面带有与装置自行车前瓦螺钉41相配合的孔;叉卡盖38上有两个通孔,分别与卡座40顶面上左右部两个螺孔同心;锁合销37底部有螺纹,它通过叉卡盖38上右面的通孔与卡座40右顶面上的螺孔配合并旋紧;有螺钉39,它通过叉卡盖38左面上的通孔与卡座40左部开口箱顶面上的螺孔配合并旋紧。
8: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特征是在车壳外有一开关Q所组成的开关电路,它与报警电路中的音响电路相连接。

说明书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导向锁紧式自行车锁,该车锁装有报警装置,它是由安装在锁壳内的报警电路和向报警电路输送电信号的传感器及电池所组成。传感器的工作由安装在摆架上的制动钩来控制。这种车锁,虽然防护性能强,不法分子用撬起,搬运手段难于盗车,但该车锁通用性差,如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自行车,其上梁与前斜梁顶端的距离是不同的,有的车根本就没有上梁,因此,使该车锁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这种车锁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车锁的缺陷,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强,通用性好的导向锁紧式可报警自行车锁。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在自行车前叉上仍装有锁合销37,但其锁合机构和安装位置与背景技术不同,外锁壳1是通过弧形锁卡35将它紧固在自行车前斜梁的顶部,且弧形锁卡35一端带有折钩与外锁壳1上的眼呈钩眼配合,另一端通过螺孔与从外锁壳1内反上的螺钉36紧固配合;锁合机构装置在内锁壳2中,内锁壳2从外锁壳1的开口端插入并通过内、外锁壳底面上的螺钉15将二者紧固在一起;内、外锁壳的底面上有与自行车前叉上的锁合销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开口槽22:在内锁壳2中有支架4和骨架6,锁头19装置在内锁壳2和骨架5下部的圆孔中,其锁芯19’透过支架4下部的圆孔后装有拨轮17,拨轮17上带有压板16;支架t的右下端有销轴12,销轴12上装有挡板14和扭簧20,挡板14位于弧形开口槽22之上方,扭簧20给它施加向上的扭力,使挡板14始终与拨轮17上的压板16触合。锁车时,转动车把,让锁合销37进入弧形开口槽22内,转动车钥匙180°,拨轮17随其转动,压板16将挡板14压下,将锁合销37的退路挡死,这时紧固内外锁壳的螺钉15隐藏于锁壳底面下,加上锁合销37进入弧形开口槽22内后将内外锁壳锁合,使内外锁壳用撬起的手段无法将其分开。开锁时,车钥匙转回180°,挡板14在扭簧20的作用下抬起,这时,锁合销37就可退出弧形开口槽22,使车叉(导向机构)与车架分离。

    本车锁中也可装有报警电路装置和向报警电路输送电信号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安装在骨架6和支架4之间,电池安装在内锁壳2中的上部电池盒10内,报警电路和发生元件安装在骨架5上。

    为简化机构,降低造价,本锁中的传感器没有壳体,其传感元件是利用内锁壳中的支架和骨架作为支承壳体。且传感元件是把一端镶有重锤29’的摆杆29作为动触点,它通过轴尖轴承24、31装置在支架4和骨架6上,其中骨架5由绝缘材料制成,轴尖支承轴23上装有扭簧32,扭簧32给摆杆29施加向上的扭力,且扭力与摆杆29和重锤29’的合成重力矩相平衡;摆杆29的中部和与骨架5相对应的位置上有条形通孔27、26,条形通孔27、26中有定位杆28,定位杆28为传感元件的静触点;且在摆杆29上的条形通孔27右部镶嵌有左端呈U形开口槽的绝缘定位板30,绝缘定位板30的槽口间距小于条形通孔27,26的间距,略大于定位杆28的直径;定位杆28的前端固定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滑块8上,滑块8上有T形(或燕尾形)榫与支架4上的T形槽滑道7相配合;滑块8的底端带有拨块9,拨轮17上带有拨爪13、18,在拨轮17正、反方向旋转过程中,拨块9能分别与拨轮上的拨爪13、18相拨动吻合。本传感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非锁合状态下,定位杆28位于摆杆上的绝缘定位板30的U形开口槽中,使摆杆28定位不工作;当车锁合时,钥匙转动180°,拨轮17上的拨爪13拨动滑块8向左移动,使定位杆28脱离绝缘定位板30,进入摆杆中的条形通孔27内,使传感装置处于警戒工作状态,如果有人搬运盗车,必然会发生振动或倾斜,摆杆29就与定位杆28触合,输出电信号,使报警电路工作。当开车时,钥匙反转180°,拨轮17的另一个爪18又将滑块8向右拨回原位,使定位杆28重新进入绝缘定位板30的U形开口槽中,处于定位不工作状态。

    当自行车存放公共场所有看守人员时,则锁车后不需报警装置工作,否则会引起误报警等一些麻烦,为此,本发明又给出了车锁在锁合状态下不报警的技术方案:其方法是把拨轮17上的拨爪13的位置滞后45°,即在车锁锁合时,拨爪13刚好与拨块9触合,定位杆仍位于摆杆上的绝缘定位板30中,被定位不能工作;当需要报警时,钥匙再继续转动45°(也就是锁车时转动钥匙225°),拨爪13才拨动滑块8向左移动,使定位杆28脱离绝缘定位板30进入摆杆的条形通孔27中,处于警戒工作状态。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车钥匙转动225°后,需再转回45°(也就是说恢复到转动180°状态),钥匙才能抽出。开车方法与上段阐述的方法相同。

    为了在偶然动车情况下,报警电路不报警或不发生自锁,则报警电路中的逻辑电路的输入端一般都设计有计时电路,计时电路在车锁开启状态下应短路,以放掉计时电路上电容的电荷;还有,在车锁开启状态下,最好断开供电回路;为此,在T形槽滑道7的左部装有滑块8向左移动时能融合地开关K,且滑块8没有触合开关K时,开关K将报警电路中的供电回路断开和使逻辑电路的计时电路短路。当车锁锁合,滑块8触动开关K时,开关K将供电回路接通和计时电路短路连线断开,这样,计时电路可根据动车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动车的性质,以确定是否需要报警。

    控制计时电路工作的方法还有:在骨架5上和定位杆28外露端下装有一个带斜折的导电簧片25,用它来取代开关K的作用;即导电簧片25与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导电簧片25的左端与一个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触点33触合,这样,计时电路也处于短路状态;在转动车钥匙180°使车锁锁合时,定位杆28仍位于绝缘定位板30的U形开口槽内,其外露端位于导电簧片25斜折右面的谷底,拨轮17上的拨爪13刚好与滑块8上的拨块9触合(即拨爪的位置也是滞后45°)。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车钥匙转动225°时,拨爪13把滑块8拨向左端,使定位杆28随其移动,脱离摆杆29上的绝缘定位板30,进入条形通孔27中,且它的外露端进入导电簧片25斜折左面的谷底,将导电簧片压下产生位移,与触点33分离,这时计时电路就可接受传感器的电信号,使报警电路处于警戒工作状态。在定位杆下装置的导电簧片25,还可对定位杆的工作位置进行定位。

    本发明也可以在车壳外增加一开关所组成的开关电路,接入报警电路中的音响电路,作车铃使用。但在这种情况下,开关K不可省略,最少要有这样一个开关来控制警声与铃声的电路转换。本实用新型的开关K也可安装在拨轮17的一侧,由拨轮的拨爪来控制其开合。

    本发明又给出了一种不用变动自行车结构就能装置锁合销37的技术方案:它是在车前叉的叉杆上装有U形叉卡44,U形叉卡44的两壁带有向上斜的开口槽42,有扣合在叉卡44上的叉卡盖38和与叉卡套合装配在一起的卡座40;其中卡座40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部呈开口箱形,顶面有螺孔,两边带有与叉卡44配合的槽;底面与自行车前叉叉杆配合处呈弧形;两壁带有能进入叉卡开口槽42内的紧固销43;卡座40右部呈凹形,顶面带有通孔,竖面带有与装置自行车前瓦螺钉41相配合的孔;叉卡盖38上有两个通孔,分别与卡座40顶面上左右部两个螺孔同心;锁合销37底部有螺纹,它通过叉卡盖38上右边的通孔与卡座40右顶面上的螺孔配合并旋紧;有螺钉39,它通过叉卡盖38左边上的通孔与卡座40右部开口箱顶面上的螺孔配合并旋紧。螺钉39在旋紧过程中,卡座40向上移动,其上的紧固销在叉卡44的斜开口槽42中向斜上方滑动,使叉卡44与卡座40紧固在车前叉的叉杆上,而螺钉39在车锁合时,是隐藏于锁壳底面下,无法拆卸。

    本发明的锁合销最好采用T形锁合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车锁通用性强,无论何种型号、规格的自行车都能使用;本车锁既有无法撬起的机械锁合机构,又有电子报警防护装置,防护性能强,而且电子报警防护装置是否需用由持车人根据客观条件来决定,使用十分方便。本车锁安装时不用变动车的结构,内、外锁壳和锁合锁机构的装配螺钉从外部旋入,车锁锁合时这些螺钉又隐藏于车壳底面下,使车锁安装方便还无法拆卸。本车锁结构简单,装置在自行车上后,还具有装饰作用。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局部剖)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局部剖)

    图3为1的图1A-A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图E-E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锁卡与外锁壳装配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锁合销装配主视图(局部剖)

    图8为本发明的锁合锁装配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面通过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出进一步的描述。

    图1、2为本车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局部剖),图中:1为外锁壳;2为内锁壳;3为发声元件;4为支架,它是通过螺钉11紧固在内锁壳2上;5为骨架,由塑料制成,也是通过螺钉紧固在内锁壳2上;6为通孔,锁卡与外锁壳装配时,螺钉36从外锁壳内通过该孔与锁卡上的螺孔紧固配合;7为T形槽滑道,8为滑块,由塑料制成,9为拨块,它们的截面结构见图4;10为电池盒(见图5);12为销轴;17为拨轮,13、18为拨轮17上的拨爪;15为紧固内、外锁壳的螺钉;16为压块,与拨轮固定在一起;19为锁头,19’为锁芯;20为扭簧;21为固定板,它插入锁芯19’项端的凹槽内用来固定拨轮17。

    图3、4反映了传感装置结构,图中:23为摆杆的轴(轴尖轴):24、31为轴尖支承轴承,分别固定在骨架5和支架4中;25为导电簧片,由铜材制成;26、27为条形通孔;28为定位杆;29摆杆;29’重锤,它镶嵌在摆杆的右端;30为绝缘定位板;32为扭簧,装在轴尖轴23上;33为触点,与电源负极相连接;34为圆柱凸起,图中可见,骨架5上有三个这样的凸起,它们是用来别住导电簧片25的。

    图6反映了锁卡的装配结构,图中:35为锁卡,36为螺钉。

    图7、8为锁合销装配结构主、俯视图。图中:37为T形锁合销;38为叉卡盖;39为螺钉;40为卡座;41为装置自行车前瓦的螺钉;42为斜形开口槽;43紧固销;44叉卡。

    图9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图,而达到本发明报警和车铃功能的电路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电路。图中:R1、R2、R3为电阻,C1、C2为电容;NE555为集成块,K1、K2、K3为开关,由安装在滑块8左部的开关K控制;Q为安装在锁壳外的车铃开关,G1、G2为三级管;L为电感;V为电池;F发声元件。该电路图与91211207·7号专利中的图13给出的电路图基本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本电路中逻辑电路的输入端由导电簧片25与电源负极的触点33相连接,使计时电路中的电容C1短路,当车锁锁合,车钥匙转动225°时,定位杆28与触点33分离,这时整个报警电路处于警戒工作状态,如果不法分子搬动自行车,传感元件送出电信号,使电容C1的正极电位逐渐升高,当升至>2/3v时,电路开始发出警报声,其报警电路工作原理与91211207.7号专利的图13给出的电路相同。从该电路图可知,导电簧片25的作用是在车锁开启时,将计时电路中的电容C1上的电荷放掉,以消除它的记忆。Q为车铃开关,在它的一旁又加了一个由开关K控制的常闭开关K3,它在车锁锁合时,断开,其作用是为了防止有人从锁壳外开关Q处加高电压破坏报警电路。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报警自行车锁,其技术特征是在自行车的前叉上装有锁合销,在前斜梁顶端装有锁合机构,当锁合销进入锁合机构后,锁合机构将自行车的导向机构与车架锁合在一起。本锁中还装有报警电路装置,且该电路装置分车锁锁合状态下报警和不报警两种结构。本车锁锁合后,密闭性强,锁亮外无一可拆卸的部件,因此,本车锁防护性能强,用撬、起和搬运等手段都不能实现其盗车之目的。本车锁安装和使用方便,且具有装饰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