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1043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1043ACN102091043A21申请号201110027337822申请日20110125A61K9/16200601A61K38/18200601A61K47/34200601A61P19/0820060171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400038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2发明人刘民谭颖徽张纲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冯琼李玉秋54发明名称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包含。
2、神经生长因子、重均分子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助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神经生长因子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的质量比为08122436104,缓释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29955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包含上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6090103重量份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骨损伤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剂对骨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2页CN102091048A1/1页21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包含神经生长因子、重均分子量。
3、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助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神经生长因子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的质量比为08122436104,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29955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中,聚乙二醇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801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包含磷酸盐缓冲液,所述乳化剂包含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制。
4、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0812份的神经生长因子溶于8010412105份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浓度为6710415103的水相溶液;步骤2将2436104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溶于8010512106份的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浓度为245的油相溶液;步骤3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制备成油包水型乳液,将40104份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溶于剩余重量份的磷酸缓冲液中,与所述油包水型乳液混合后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微乳液;步骤4将所述微乳液在室温下低速搅拌35MIN,自然挥发或抽。
5、提出去二氯甲烷,制得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制备治疗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8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低于20的温度下,将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边搅拌边加入6090103重量份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溶解后制得生长因子缓释。
6、微球制剂。权利要求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1/9页3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长因子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是刺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细胞外多肽信号分子。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生长因子存在于血小板和各种成体与胚胎组织及大多数培养细胞中,对不同种类细胞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如神经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
7、R,NGF,由效应神经元支配的靶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是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被神经元轴突摄取后逆行运输至胞体,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神经细胞的基因转录,发挥生物效应,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刺激轴突的生长,对外周神经的发育和营养起重要作用;还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纤维修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伤口愈合等,对正常骨组织的神经维持亦有重要作用。目前神经生长因子可用于脑、脊髓损伤、脊髓移植、骨科四肢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椎间盘痛、神经断裂及退行性病变。国外学者EPPLEY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兔下颌神经缺损的实验时,不仅证。
8、实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而且发现在再生轴突周围有新生类骨质形成。有研究表明在骨折区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骨痂生成量增多,骨痂刚度和抗折弯强度显著增加,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对成骨过程中的矿化过程有直接影响。0003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很多学者探索了各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如直接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通过肌肉周围的血管进行吸收、将神经生长因子注射于损伤神经和骨折区域的局部或者将神经生长因子注入周围神经缺损桥接管内,具有一定效果。目前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药物金路捷,恩经复,苏肽生都是肌肉注射,成品含5甘露醇和01人血蛋白作保护剂。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神经生长因子活性。
9、半衰期较短,在水溶液中易失活,且易受湿度、酸碱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神经再生及骨折愈合的整个漫长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不能长时间持续发挥促再生作用,全身应用被快速灭活,局部穿刺分次给药又无法保证每次释药部位的准确性,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制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0004现阶段,骨折和骨缺损的修复机制已经初步探明,但适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神经生长因子局部用药缓释剂型尚未见报道。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持续发挥作用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剂用于制备治疗骨损伤的药物具有现实意义。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凝胶制剂和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单甲氧基聚乙。
10、二醇聚乳酸包封神经生长因子后制成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可以控制药物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2/9页4以一定的速度释放,延长药物的生理活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性;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中制得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具有粘附性能好的优点,不易在骨创伤组织脱落和挥发,有效发挥药理活性。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包含神经生长因子、重均分子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助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神经生长因子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的质量比为08122436104,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平均粒径为529955M。0007高分子微球包。
11、裹技术在医药领域缓释制剂中具有广泛运用,以高分子为载体的缓释微球不但可以控制药物以一定的速度释放,而且可以通过合适的释药途径延长药物的生理活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靶向性,从而使药物的药理活性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的高分子包埋材料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由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与聚乳酸按一定比例通过开环共聚得到,为无定型聚合物,共聚物具有更大的亲水性,可用于药物缓释载体和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在医药界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对人体安全无害等特点。神经生长因子通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包封后制成的缓释微球具有长时间缓释特点。0008聚乙二醇POLYETHYLEN。
12、EGLYCOL,PEG是由环氧乙烷与水或乙二醇逐步加成聚合而得到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水溶性聚醚。聚乙二醇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无臭或味微臭无毒,具有吸湿性,绝大多数都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通常情况下不活泼、不水解、耐热,可用热压灭菌。在室温条件下,分子量在100以下的聚乙二醇通常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透明澄清粘稠液体,分子量在2000以上的为固体。聚乙二醇水溶液呈微酸性或中性,其分子链上两端的羟基都具有反应活性,能发生所有脂肪族羟基所能进行的化学反应。聚乙二醇目前应用极为广泛,它可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化工等综合领域,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聚乙二醇PEG是无毒和非免疫原性亲。
13、水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次,聚乙二醇是种两亲性物质,既可以溶解于水,又可以溶解于绝大多数的有机溶剂,聚乙二醇具有化学惰性,对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稳定,但在其羟基活化后又易于跟含有氨基的化合物进行键合,把许多优良性质转移到结合物中;除此以外,聚乙二醇具有一系列连续的分子量1000500000,其价格相对低廉,适宜规模化生产。0009聚乳酸PLA对人体无毒无害,是经美国FDA批准用作医用手术缝合线和注射用微囊、微球、埋植剂等制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0010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由不同分子量聚。
14、乙二醇与聚乳酸按一定比例通过开环共聚得到,为无定型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55,粘度IVDL/G范围01010。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比聚乳酸具有更大的亲水性,可用于药物缓释载体和组织工程细胞培养支架。0011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中,聚乙二醇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80120。0012作为优选,助溶剂选自磷酸盐缓冲液。0013优选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为7173。0014作为优选,乳化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丙酮、四氢呋喃、冰醋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3/9页5酸、苯、甲苯中的一种或两者以。
15、上的混合物。0015优选地,所述助溶剂包含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0016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包含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0017海藻酸钠,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药物制剂辅料所需的稳定性、溶解性、粘性和安全性。分子式为C6H7O8NAN,主要由海藻酸的钠盐组成,由AL甘露糖醛酸M单元与BD古罗糖醛酸G单元依靠1,4糖苷键连接并由不同GGGMMM片段组成的共聚物。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9步骤1将0812份的神经生长因子溶于8010412105份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浓度为6710415103的水相溶液;0020步骤2将2436。
16、104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溶于8010512106份的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中,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浓度为245的油相溶液;0021步骤3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制备成油包水型乳液,将40104份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溶于剩余重量份的份磷酸缓冲液,与所述油包水型乳液混合后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微乳液;0022步骤4将所述微乳液在室温下低速搅拌35MIN,自然挥发或抽提出去二氯甲烷,制得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24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制备。
17、治疗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002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包括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0026作为优选,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02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泊洛沙姆是一种高分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美国国家处方集新增加的药物辅助材料,具有在低温下45为液体,体温下为凝胶的独特性质。凝胶具有黏附性能好,不易在骨创伤组织脱落和挥发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在45为可流动的胶体,2038为凝胶。0028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0029神经生长因子0812份0030重均分子。
18、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2436104份0031磷酸盐缓冲液32084812106份0032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40104份0033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8010512106份003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090103重量份0035步骤1将0812份的神经生长因子溶于8010412105份的磷酸盐缓冲液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4/9页6中,制成浓度为6710415103的水相溶液;0036步骤2将2436104份的重均分子量为10105万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溶于8010512106份的体积比为241的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
19、中,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浓度为3的油相溶液;0037步骤3将所述水相溶液和所述油相溶液制备成油包水型乳液,将40104份重均分子量为46万的海藻酸钠溶于剩余重量份的磷酸缓冲液,与所述油包水型乳液混合后冰浴超声分散0812MIN,制成微乳液;0038步骤4将所述微乳液在室温下低速搅拌35MIN,自然挥发或抽提出去二氯甲烷,制得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39步骤5将所述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在低于20的温度下,边搅拌边加入6090103重量份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溶解后制得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0040本发明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包封神经生长因子后制成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平均粒径为。
20、742213M,制作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浓度对数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48899008602CN7,R09973,由图像分析可知,在1600NM范围内为线性关系较好的直线方程,表明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对数与吸收度有定量关系。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3181和213024105。微球在14D内,不仅一直持续释放神经生长因子,而且所释放出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54677681FMOL/L,平均浓度为65741107FMOL/L。经检测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突释期仅为1837,14D后释放度达7572。以累积释放率和时间进行拟合,神经。
21、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277636T1/2134247,R09975N3。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曲线也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体外能够持续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控制药物以一定的速度释放,延长药物的生理活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靶向性;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加入到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中制得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具有粘附性能好的优点,不易在骨创伤组织脱落和挥发,有效发挥药理活性。骨损伤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动物伤后7天,各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但好于空白组。伤后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显著好于空白组P005,且因药物的缓释效应,试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22、伤后28天,试验组显著要好于对照组金路捷和空白组生理盐水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剂对骨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0041图1示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扫描电镜图,放大倍数为500倍。0042图2示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粒径分布图。0043图3示生长因子体外释药曲线。具体实施方式004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5/9页7过较佳。
23、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0045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46本发明中,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购自济南岱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神经生长因子和NGFELISA试剂盒购自PEPROTECH公司;磷酸盐缓冲液,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材料公司;海藻酸钠,购自SIGMA公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泊洛沙姆,购自上海医药公司。0047实施例1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48称取5G神经生长因子药物溶于05G磷酸盐缓冲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作为水相;称取150M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
24、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100溶于5G有机溶剂中二氯甲烷丙酮62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油相混合,超声分散1MIN制备乳剂,备用。将上述乳剂缓慢加入20G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200MG海藻酸钠,超声分散1MIN,并继续在室温低速搅拌3H,除去有机溶剂即得生长因子微球胶体溶液。0049实施例2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50称取10G神经生长因子药物溶于1G磷酸盐缓冲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作为水相;称取300M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80溶于10G有机溶剂中二氯甲烷丙酮62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油相混合,超声分散1MIN制。
25、备乳剂,备用。将上述乳剂缓慢加入40G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400MG海藻酸钠,超声分散1MIN,并继续在室温低速搅拌5H,除去有机溶剂即得生长因子微球胶体溶液。0051实施例3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52称取20G神经生长因子药物溶于2G磷酸盐缓冲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作为水相;称取600M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120溶于20G有机溶剂中二氯甲烷丙酮62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油相混合,超声分散1MIN制备乳剂,备用。将上述乳剂缓慢加入80G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800MG海藻酸钠,超声分散1MIN,并继续在室温低速搅拌4H。
26、,除去有机溶剂即得生长因子微球胶体溶液。0053实施例4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54称取4G神经生长因子药物溶于06G磷酸盐缓冲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作为水相;称取120M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90溶于6G有机溶剂中二氯甲烷丙酮62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油相混合,超声分散12MIN制备乳剂,备用。将上述乳剂缓慢加入16G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含160MG海藻酸钠,超声分散08MIN,并继续在室温低速搅拌3H,除去有机溶剂即得生长因子微球胶体溶液。0055实施例5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0056称取6G神经生长因子药物溶于04G磷酸盐缓冲。
27、液中,待其全部溶解后作为水相;称取150M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聚合比例为1110溶于4G有机溶剂中二氯甲烷丙酮62作为油相;将上述水相、油相混合,超声分散08MIN制备乳剂,备用。将上述乳剂缓慢加入24G磷酸盐缓冲液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6/9页8磷酸盐缓冲液中含240MG海藻酸钠,超声分散12MIN,并继续在室温低速搅拌5H,除去有机溶剂即得生长因子微球胶体溶液。0057实施例6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0058在实施例1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中,在低温温度低于20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375G聚氧乙烯。
28、聚氧丙烯醚,使之完全溶解即得。0059实施例7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0060在实施例2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中,在低温温度低于20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75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使之完全溶解即得。0061实施例8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0062在实施例3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中,在低温温度低于20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15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使之完全溶解即得。0063实施例9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0064在实施例4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中,在低温温度低于20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30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使之完全溶解即得。0065实施例10制备生长因子缓释微。
29、球制剂0066在实施例5制备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中,在低温温度低于20搅拌下,少量多次加入45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使之完全溶解即得。0067实施例110068分别取实施例1至5中制备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各10L,共5份样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微球表面光滑圆整,球体大小较均匀。将微球置于载玻片上,尽量对微球进行分散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1个视野进行拍照,以照片上的标尺为依据对每一个微球的直径进行测量。每5M为单位,直径25M的全部计入,平均粒径为742213M,粒径分布范围较窄。0069实施例120070取神经生长因子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重,置于100G量瓶中。
30、,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依次稀释,使实际配置的对照品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5,1,5,10,20,50NG/L,加入到微量反应板的微孔中。按照PEPROTECH公司提供的操作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HTS7000紫外荧光高效分析仪测定标准样品在在490NM波长的吸光度OD。以OD值为纵坐标,标准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C进行对数直线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48899008602CN7,R09973由图像分析可知,在1600NM范围内为线性关系较好的直线方程,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对数与吸收度有定量关系。0071将实施例1制备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胶体溶液在4、40000RP。
31、M条件下离心,2H后分离样品中上清液,测定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分别计算神经生长因子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其中载药量公式00720073包封率公式为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7/9页900740075取实施例1制备的20MG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置于透析袋中,加入3MLPBS缓冲液PH74,密封后置于盛有300MLPBS的大烧杯中,模拟体内环境在水浴箱中恒速振荡371,20RPM。分别于05,1,15,2,25,3,35,4,5,6,7,8,9,10,11,12,13,14D定时取样,测定不同时点样品上清液含量。以累计释放量和时间拟合方程,制作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体外释药曲线。生长。
32、因子微球的体外释药曲线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体外能够持续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0076常规测定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3181和213024105。微球在14D内,不仅一直持续释放神经生长因子,而且所释放出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可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54677681FMOL/L,平均浓度为65741107FMOL/L。经检测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突释期仅为1837,14D后释放度达7572。以累积释放率和时间进行拟合,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ICHI方程Q277636T1/2134247,R09975N3。0077。
33、实施例13骨损伤的治疗效果验证0078试验用兔240只,每只约25KG,分为3组,每组30只兔子,对照组、空白组、和试验组1至6各30只兔,实验室饲养一周。试验用兔均术前常规脱毛,经速眠新液1ML/KG麻醉后仰卧固定。手术选取左下颌下切口,长约3CM。无菌条件下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咬肌、暴露下颌骨体,于左侧下颌角前切迹前方约1CM处下颌骨体下缘,用金刚砂片在冷水连续喷注制作05CM01CM贯穿颊舌侧的不完全性骨折,术后不固定。常规注射青霉素钠20万U,1次/日,共3日。试验组骨折创面按照如下方法处理试验组1至3分别搽布本发明实施例1至3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试验组46分别搽布实施例6。
34、8提供的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剂。对照组骨折创面一个从皮肤注射金路捷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骨折区,一天注射一次,共7天。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于骨折区,一天注射一次,共7天。0079试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动物分别于术后7、14、28天行4多聚甲醛左侧颈总动脉灌注处死,在冷水连续喷注下,取左下颌骨骨折部位,去尽软组织后置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4固定24H,10EDTAPH72脱钙液中脱钙10天,至针头轻易扎穿骨皮质后,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置换、石蜡包埋,标本沿骨折方向连续切片,厚度为5UM,置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载玻片上。0080骨折术后观察所有动物全部成活,无一例切口红肿、破溃等感染发生,伤口甲级愈。
35、合。试验结果见表1。0081表1骨损伤疗效验证结果0082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8/9页100083统计学分析表明,在试验动物伤后7天,各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但好于空白组。伤后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显著好于空白组,且因药物的缓释效应,试验组疗效好于对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9/9页11照组。伤后28天,试验组显著要好于对照组金路捷和空白组生理盐水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剂对骨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及其制剂在体内的缓释效应,不需每天注射药物,减少了工作量。008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091043ACN102091048A1/2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91043ACN102091048A2/2页13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9104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