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037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0374ACN102090374A21申请号201010580029322申请日20101209A01K67/03320060171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地址35001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埔党省农科院植保所72发明人余德亿胡建峰姚锦爱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代理人蔡学俊54发明名称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包括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上端部设有延伸插接通孔,所述延伸插接通孔上插接有二级透明中空主干。
2、管,该发明不仅构造简单,设计合理,而且能充分模拟实体植物主要树枝的模型,有利于研究人员观察小型昆虫的习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CN102090379A1/1页21一种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包括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上端部设有延伸插接通孔,所述延伸插接通孔上插接有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下端设有用于支撑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的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上端与转接头下。
3、端中部开口相连接,所述转接头上部锥面周侧开设有用于插接三级透明中空主干管的插接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下端部插接于较大转接头上部锥面周侧的插接通孔,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上端部插接于较小转接头下端中部开口内,插接于转接头下端中部开口内的透明中空主干管直径大于插接于转接头上部锥面周侧插接通孔的透明中空主干管直径。权利要求书CN102090374ACN102090379A1/3页3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适用于对小型昆虫活动习性的研究。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实体植物上观察小型昆虫的生活。
4、习性,通常受到叶片遮挡或光线分布不够均匀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在昆虫的不规则的爬行轨迹的情况下引起丢失观测目标,致使研究人员很难详尽了解记录小型昆虫在植物枝干上的运动轨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该发明不仅构造简单,设计合理,而且能充分模拟实体植物主要树枝的模型,有利于研究人员观察小型昆虫的习性。0004本发明的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包括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上端部设有延伸插接通孔,所述延伸插接通孔上插接有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0005使用时,小型昆虫经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底部开口爬入仿生树中空内腔,再由转接头爬向二级透明中空主干。
5、管,因而研究人员可经透明中空主干管观察小型昆虫的运动习性。0006此外当用户将诱剂放在仿生树树梢时,又可诱导小型昆虫向该处攀爬。0007本发明的优点一是仿生树由各节中空主干管及转接头插接而成,因此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逐级插接组成大小不一的仿生树二是组装的零部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组装且利于携带三是仿生树既可以供小型昆虫攀爬又有利于研究人员清晰观察因而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000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000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较小转接头构造示意图。0010图3为本发明实例测验示意图。0011图4为本发明测试一结果示意图。0012图5为本发明测试二结果示意图。0013图6为本发明测试三。
6、结果示意图。0014图7为本发明测试三结果示意图。0015图8为本发明测试四结果示意图。0016图9为本发明测试四结果示意图。0017图中1为透明中空主干管2为延伸插接通孔3为底板4为转接头5为插接通孔11为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2为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3为三级透明中空主干说明书CN102090374ACN102090379A2/3页4管41为较小转接头42为较大转接头。具体实施方式0018参考图例,一种小型昆虫运动习性仿生树,包括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1上端部设有延伸插接通孔2,所述延伸插接通孔上插接有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2。0019所述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
7、1下端设有用于支撑一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1的底板3。0020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2上端与转接头41下端中部开口相连接,所述转接头41上部锥面周侧开设有用于插接三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3的插接通孔5。0021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2下端部插接于较大转接头42上部锥面周侧的插接通孔2,所述二级透明中空主干管12上端部插接于较小转接头41下端中部开口内,插接于转接头4下端中部开口内的透明中空主干管1直径大于插接于转接头4上部锥面周侧插接通孔的透明中空主干管1直径。0022本发明所述管接头上可按透明管杆尺寸的使用及其实用的个数,开设多个插接通孔,参考图2为一实施例。0023本发明应用实例说明测试一测验。
8、对象蚂蚁。0024测验使用材料仿生树,放大镜,毛笔。0025方法仿生树各管连接处均通过转接口连接。将4只蚂蚁分别放入仿生树底部洞口,每2MIN观测1次蚂蚁的位置,记录10MIN内蚂蚁运动的大致路径。0026测验结果如图4所示。0027根据对4只蚂蚁位置以及运动趋势及状态的分析判断,蚂蚁在仿生树内的大致路径为从树底开始沿主干蜿蜒向上,但有些在爬行过程中会向下运动;而其方向性则4个方向均有蚂蚁进入,综合来讲,蚂蚁在枝干上运动方向随机。0028测验二测验对象蚂蚁。0029测验使用材料仿生树,放大镜,毛笔,蜂蜜。0030方法将蜂蜜涂抹在3级主干末端开口处,将4只蚂蚁分别放入仿生树底部洞口,每2MIN观。
9、测1次蚂蚁的位置,记录10MIN内蚂蚁运动的大致路径。0031测验结果如图5所示。0032根据对4只蚂蚁位置以及运动趋势及状态的分析判断,由于食物(蜂蜜)的存在,蚂蚁在仿生树内的大致路径即从树底开始沿主干搜索向上。0033测验三测验对象柑桔红蜘蛛。0034测验使用材料仿生树,放大镜,毛笔。0035方法将4只红蜘蛛分别放入仿生树底部洞口,每10MIN观测1次红蜘蛛的位置,记录1H内红蜘蛛运动的大致路径。说明书CN102090374ACN102090379A3/3页50036测验结果如图6与图7所示。0037根据对4只红蜘蛛位置以及运动趋势及状态的分析判断,红蜘蛛在仿生树内的大致路径为从树底开始沿。
10、主干蜿蜒向上。由于试验在下午3点进行,且仿生树放置在太阳可以晒到的地方,因此4只红蜘蛛在进入2级主干时,其中3只进入南方向,另1只进入西方向。而红蜘蛛并无趋光性,但4只均靠向太阳照射方向,与该方向温度较高有关。0038测验四测验对象柑桔红蜘蛛。0039测验使用材料仿生树,放大镜,毛笔,捕食螨。0040方法将20只红蜘蛛分别放入仿生树3级主干末端开口处,将4只捕食螨分别放在仿生树底部洞口,每10MIN观测1次捕食螨的位置,记录1H内捕食螨运动的大致路径。0041测验结果如图8与图9所示。0042根据对4只捕食螨位置以及运动趋势及状态的分析判断,由于红蜘蛛放置在仿生树末端,捕食螨在仿生树内的大致路。
11、径为从树底开始沿主干搜索向上。0043根据测验可以得知1、蚂蚁和红蜘蛛均可在仿生树内搜索,而且可以到达顶端。00442、在仿生树顶端不放置食物的情况下,昆虫在仿生树内随机搜索前进。00453、在仿生树顶端放置食物的情况下,昆虫能够搜索前进,且能寻找到食物。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说明书CN102090374ACN102090379A1/7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2/7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3/7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4/7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5/7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6/7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CN102090379A7/7页12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9037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