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生物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 特别是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缢蛏生物饵 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味道鲜美的蛏系竹蛏科, 蛏属, 学名缢蛏。 成品蛏壳薄色淡黄, 肉质白嫩肥满, 每百 克含蛋白质 48.2g, 糖类 18.7g, 并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深 受消费者喜爱, 被誉为 “天下第一鲜” 。从生理解剖学看 : 蛏的消化道长, 是其体长的三倍。 通过对蛏胃容物的显微镜检查 : 硅藻类占胃总容量的 1/2 弱, 有机物质碎屑占胃总容的 1/2 强, 所以贝类专家的结论是, 蛏属于植物食性的动物。
自然界的蛏生长在我国沿海滩涂深浅水泥土中, 福建、 浙江沿海有着悠久的传统 性人工养蛏历史, 近二十几年来, 特别沿海滩涂, 对虾养殖业遭受 “赤潮毒素” 的毁灭性摧 残以来, 人们在实践中, 引进福建多元化养殖先进经验, 将过去单一对虾养殖变为高密度养 蛏, 分阶段养鱼、 对虾、 小白虾的立体化的海水养殖模式, 使蛏的养殖业由南向北逐步推广 到江苏、 山东、 河北、 辽宁等沿海对虾养殖场, 现在蛏已成为海水养殖业中的稳产高值的首 选优良品种。
传统的的养蛏方法为 : 养蛏塘水面积 40 亩左右, 设蛏板 6-7 亩, 春天每亩蛏板播种 蛏苗 100-150 公斤 ( 规格 4000-8000 粒 / 公斤 ), 池塘水深 : 塘围沟水深 1 米左右, 滩面水 深 20-40 厘米 ( 根据气温高低调整 )。 靠鸡粪和尿素复合肥来肥水, 促使池塘海水中原有的 天然硅藻类、 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 供蛏滤食。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用于养蛏的饵料, 从而 造成产量低、 周期长、 效益低的实际养蛏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配料合理、 营养全 面、 适口性好、 防病抗病性强的缢蛏生物饵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缢蛏 生物饵料, 其特点是,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20-40 血粉 3-7
豆粕 2-4 黄豆皮 3-7
豆渣 8-12 菜粕 10-20
棉粕 3-17 玉米蛋白饲料 10-15
米糠 2-4 麸皮 1-3
甜菜碱 0.02-0.05 磷酸氢钙 0.08-0.15
混合菌种粉 3-8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每种菌种的菌粉占混合菌种粉重量百分比不低于 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缢蛏生物饵料, 其特点是, 原料中还加入了适量的复合维生素 B。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缢蛏生物饵料, 其特点是, 混合菌种粉中, 各种菌种的菌粉的重量比均为 1 ∶ 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本发明还 公开了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 其步骤如下 :
(1) 取经粉碎处理的国产鱼粉、 血粉、 豆粕、 黄豆皮、 豆渣、 菜粕、 棉粕、 玉米蛋白饲 料、 米糠、 麸皮、 甜菜碱和磷酸氢钙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原料 ;
(2) 分别取米曲霉、 根霉、 绿色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 母、 热带假丝酵母、 解脂假丝酵母、 白地霉和粪链球菌依次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试管扩大培 养、 三角摇瓶培养和浅层固体扩大培养, 将各菌株培养得种菌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菌 种粉 ; (3) 将混合原料与混合菌中粉按比例混合得混合物料, 向混合物料中加入水, 混合 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1 ∶ 0.7, 搅拌均匀后, 辅料发酵 24-72 小时, 辅料厚度为 2-5cm ;
(4) 发酵结束后, 干燥, 粉碎至 80-120 目, 即得成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 步骤 (3) 中, 混合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1 ∶ 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以上所述 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是, 步骤 (3) 中, 辅料发酵的时间为 48 小时。
本 发 明 缢 蛏 生 物 饵 料 中, 米 曲 霉 Aspergillus oryzae(Asp.oryzae)、 根霉 (Rhizopus)、 绿色木霉 (T.viride)、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is subtilis(Ehrenberg)Cohn、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Hansen)、 产朊假丝 酵母 (G.utilis)、 热带假丝酵母 (G.tropicalis)、 解脂假丝酵母 (C.lipolytica)、 白地霉 (Geotrichumcandidum) 和粪链球菌 (fecal streptococcus) 等 11 种菌株全部购自于中科 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CGMCC), 各菌株的斜面菌种培养、 试管扩 大培养、 三角摇瓶培养和浅层固体扩大培养均采用已公开的该菌株的常规培养、 发酵条件 和培养基。 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中所述的混合菌种粉是将各菌株的单株进行纯培养、 分离, 再进行扩大培养, 最后进行固体浅层培养得菌种粉。配料中有动物性饲料如鱼粉、 血粉, 有 植物性饲料如菜粕、 棉粕、 豆粕、 玉米料等和矿物性饲料。所述的玉米蛋白饲料为玉米蛋白 粉、 玉米浆、 玉米纤维、 碎玉米、 玉米皮、 复合后, 通过高温压榨、 深脱脂、 在经多株耐酸菌, 液 态、 固态混合发酵而成。再通过低温水解、 澎化干燥生产的复合蛋白饲料, 色泽为黄竭色。
本发明将混合物料进行辅料深度发酵后, 可以产生大量的菌体蛋白、 胞外霉、 淀粉 霉等活性生物蛋白。 制得的成品中富含动物蛋白、 植物蛋白和菌体蛋白, 且含有特有的酵母 香味。
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营养全面,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份基本平衡, 能适应蛏养殖环 境和生物习性, 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粗蛋白含量可达 38-40%, 微粉状饵料在水中悬
浮性稳定, 可直接被蛏滤吸收消化。
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富含多种活性益生菌株, 饵料投放水体后, 生命力极强, 代谢 旺盛, 能迅速繁殖, 产生大量胞外酶类, 将水中残饵和鱼虾排泄物等大分子降解为有机酸、 氨基酸等小分子, 为硅藻类、 浮游生物繁殖提供丰富的养分。 同时益生菌发挥了氨化、 硝化、 硫化和固氮作用, 消除水体中氨酸、 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降解了化学溶氧量和生 物耗氧量, 间接地增加溶氧量净化水质。 由于养殖池底长期沉积残饵和动物排泄物, 导致泥 层有机物的腐烂, 所产生的氨态氮、 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直接污染蛏生态环境, 益生菌能利 用淤泥中的有机物质为碳源, 将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排入大气中, 迅速减少沉积物中 的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有效防止青苔的滋生。
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中的优质营养物质可直接被蛏滤食消化, 大量的益生菌在蛏 肠道内迅速繁殖, 分泌活性很强的蛋白酶、 淀粉酶, 这些特殊菌体蛋白, 弥补蛏的营养缺陷, 更重要的是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生存繁殖减少肠道疾病发生, 促进蛏对饵料 的滤吸和消化, 从而长大长快长肥。
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的用法用量如下 : 每亩水面投喂 1-2 公斤, 8-10 天喂一次。 也 可以根据蛏的生长状况直接投喂在蛏板上, 每亩蛏板投喂 6-7 公斤, 6-8 天投喂一次。经正 常饲喂本发明缢蛏生物饵料实验证明, 蛏可在第一年生长周期内长到 5.5-6.5 厘米, 并达 到商品蛏的肥满度, 饲喂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 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 1。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20 血粉 3
豆粕 2 黄豆皮 3
豆渣 8 菜粕 10
棉粕 3 玉米蛋白饲料 10
米糠 2 麸皮 1
甜菜碱 0.02 磷酸氢钙 0.08
混合菌种粉 3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 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每种菌种的菌粉占混合菌种粉重量百分比不低于 5%。
实施例 2。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40 血粉 7
豆粕 4 黄豆皮 7
豆渣 12 菜粕 20
棉粕 17 玉米蛋白饲料 15
米糠 4 麸皮 3甜菜碱 0.05 磷酸氢钙 0.15
混合菌种粉 5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 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每种菌种的菌粉占混合菌种粉重量百分比不低于 5%。
实施例 3。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25 血粉 5
豆粕 3 黄豆皮 5
豆渣 10 菜粕 15
棉粕 10 玉米蛋白饲料 12
米糠 3 麸皮 2
甜菜碱 0.03 磷酸氢钙 0.10
混合菌种粉 4.5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 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每种菌种的菌粉占混合菌种粉重量百分比不低于 5%。 实施例 4。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35 血粉 4
豆粕 3 黄豆皮 4
豆渣 9 菜粕 12
棉粕 5 玉米蛋白饲料 11
米糠 3 麸皮 2
甜菜碱 0.04 磷酸氢钙 0.09
混合菌种粉 4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 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每种菌种的菌粉占混合菌种粉重量百分比不低于 5%。
实施例 5。一种缢蛏生物饵料, 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
鱼粉 28 血粉 6
豆粕 3 黄豆皮 6
豆渣 11 菜粕 18
棉粕 15 玉米蛋白饲料 14
米糠 3 麸皮 2
甜菜碱 0.025 磷酸氢钙 0.13
混合菌种粉 5 ;
所述的混合菌种粉由下述 11 种菌株发酵培养制得 : 米曲霉 ; 根霉 ; 绿色木霉 ; 枯
草芽孢杆菌 ; 黑曲霉 ; 啤酒酵母 ; 产朊假丝酵母 ; 热带假丝酵母 ; 解脂假丝酵母 ; 白地霉 ; 粪 链球菌 ; 制备时, 分别取菌株进行发酵培养, 将培养所得菌粉混合均匀, 即得混合菌种粉 ; 混合菌种粉中, 各种菌种的菌粉的重量比均为 1 ∶ 1。
实施例 6。 实施例 1-5 任何一项所述的缢蛏生物饵料中, 原料中还加入了适量的复 合维生素 B。
实施例 7。实施例 1-5 任何一项所述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1) 取经粉碎处理的国产鱼粉、 血粉、 豆粕、 黄豆皮、 豆渣、 菜粕、 棉粕、 玉米蛋白饲 料、 米糠、 麸皮、 甜菜碱和磷酸氢钙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原料 ;
(2) 分别取米曲霉、 根霉、 绿色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 母、 热带假丝酵母、 解脂假丝酵母、 白地霉和粪链球菌依次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试管扩大培 养、 三角摇瓶培养和浅层固体扩大培养, 将各菌株培养得种菌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菌 种粉 ;
(3) 将混合原料与混合菌中粉按比例混合得混合物料, 向混合物料中加入水, 混合 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1 ∶ 0.6, 搅拌均匀后, 辅料发酵 24 小时, 辅料厚度为 2cm ;
(4) 发酵结束后, 干燥, 粉碎至 80 目, 即得成品。 实施例 8。实施例 1-5 任何一项所述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1) 取经粉碎处理的国产鱼粉、 血粉、 豆粕、 黄豆皮、 豆渣、 菜粕、 棉粕、 玉米蛋白饲 料、 米糠、 麸皮、 甜菜碱和磷酸氢钙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原料 ;
(2) 分别取米曲霉、 根霉、 绿色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 母、 热带假丝酵母、 解脂假丝酵母、 白地霉和粪链球菌依次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试管扩大培 养、 三角摇瓶培养和浅层固体扩大培养, 将各菌株培养得种菌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菌 种粉 ;
(3) 将混合原料与混合菌中粉按比例混合得混合物料, 向混合物料中加入水, 混合 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1 ∶ 0.8, 搅拌均匀后, 辅料发酵 72 小时, 辅料厚度为 2-5cm ;
(4) 发酵结束后, 干燥, 粉碎至 120 目, 即得成品。
实施例 9。实施例 1-5 任何一项所述的缢蛏生物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步骤如下 :
(1) 取经粉碎处理的国产鱼粉、 血粉、 豆粕、 黄豆皮、 豆渣、 菜粕、 棉粕、 玉米蛋白饲 料、 米糠、 麸皮、 甜菜碱和磷酸氢钙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原料 ;
(2) 分别取米曲霉、 根霉、 绿色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黑曲霉、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 母、 热带假丝酵母、 解脂假丝酵母、 白地霉和粪链球菌依次进行斜面菌种培养、 试管扩大培 养、 三角摇瓶培养和浅层固体扩大培养, 将各菌株培养得种菌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得混合菌 种粉 ;
(3) 将混合原料与混合菌中粉按比例混合得混合物料, 向混合物料中加入水, 混合 物料与水的重量比为 1 ∶ 0.7, 搅拌均匀后, 辅料发酵 48 小时, 辅料厚度为 3cm ;
(4) 发酵结束后, 干燥, 粉碎至 100 目, 即得成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