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红枣制取枣多糖的方法实施例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残次干红枣进行清洗,晾干表面水分。其中,本发明中的残次干红枣是指风干后的残次红枣,其中的水分含量一般小于25%。
我国的地理、土壤和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季风影响的气候,很适合枣树的生长,由此我国枣产区分布极为广阔。但是由于枣树结果的多子特性和管理、采收、晾晒、气候等难以控制的因素,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小枣、落枣、裂枣等残次枣果,这些残次枣果无法直接作为商品出售,由此造成极大的损失。经过研究发现,残次红枣中的枣多糖含量和外观品质优良的商品枣无显著差异。由此,本发明采用残次红枣作为原料。
步骤102、将步骤101得到的残次干红枣去核,得到残次枣肉。
步骤103、将步骤102得到的残次枣肉破碎至0.5mm-1.0mm。
其中,步骤103中得到产物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原料碎粒。
步骤104、将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装入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加入90%乙醇的质量为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质量的14倍。
步骤105、将步骤104得到的产物采用微波加热浸提除杂;其中,微波功率为210W;微波加热时间为120秒。
步骤106、将步骤105得到的产物进行过滤,得到溶液和沉淀两部分;其中该步骤得到的沉淀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沉淀A。
具体的过滤的步骤可以为:先用纱布粗滤,再抽滤。经过该步骤,枣多糖成分被保留在沉淀中,而大部分单糖,脂类,色素等杂质在溶液中除去。
步骤107、向步骤106得到的沉淀中加入溶剂加热浸提。其中,溶剂为水,加入溶剂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12倍,调整pH值至9.2,加热温度为85℃,加热时间2.5小时。
步骤108、将步骤107得到的产物过滤,得到上清液。
步骤109、将步骤108得到的产物浓缩至原体积的1/4,冷却。
步骤110、向步骤109得到的产物中加入4倍体积无水乙醇,有絮状沉淀产生,过滤得到沉淀。
步骤111、将步骤110得到的产物烘干,用10倍质量水复溶。
步骤112、向步骤111得到的产物中加入氯仿,剧烈震荡后,静置分层后除去蛋白,然后回收水溶液层。
具体的,加入氯仿的体积为步骤111得到产物体积的1/3;剧烈震荡的时间为10分钟。
步骤113、将步骤112得到的水溶液层进行脱色。
具体的,脱色的步骤可以为:在该水溶液层中加入0.1%质量的活性炭,置于沸水浴中10min,并不断搅拌,冷却后过滤,弃去活性炭滤渣,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114、将步骤113得到的产物浓缩,烘干,得到枣多糖。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二中:
步骤104中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5%,质量为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质量的12倍;
步骤105中,微波功率为280W;微波加热时间为100秒;
步骤107中,加入溶剂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18倍,调整pH值至8.0,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3.5小时;
步骤109中,将步骤108得到的产物浓缩至原体积的1/3;
步骤110中,向步骤109得到的产物中加入5倍体积无水乙醇;
步骤111中,将步骤110得到的产物烘干,用12倍质量水复溶;
步骤112中,加入氯仿的体积为步骤111得到产物体积的1/2;剧烈震荡的时间为15分钟。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三中:
步骤104中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0%,质量为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质量的16倍;
步骤105中,微波功率为420W;微波加热时间为140秒;
步骤107中,加入溶剂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15倍,调整pH值至8.8,加热温度为83℃,加热时间3小时;
步骤109中,将步骤108得到的产物浓缩至原体积的1/5;
步骤110中,向步骤109得到的产物中加入3倍体积无水乙醇;
步骤111中,将步骤110得到的产物烘干,用9倍质量水复溶;
步骤112中,加入氯仿的体积为步骤111得到产物体积的1/4;剧烈震荡的时间为12分钟。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实施例四中:
步骤104中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95%,质量为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质量的15倍;
步骤105中,微波功率为140W;微波加热时间为110秒;
步骤107中,加入溶剂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16倍,调整pH值至9.2,加热温度为78℃,加热时间2.8小时;
步骤109中,将步骤108得到的产物浓缩至原体积的1/3;
步骤110中,向步骤109得到的产物中加入4.5倍体积无水乙醇;
步骤111中,将步骤110得到的产物烘干,用11倍质量水复溶;
步骤112中,加入氯仿的体积为步骤111得到产物体积的1/4;剧烈震荡的时间为8分钟。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实施例五中:
步骤104中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为85%,质量为步骤103得到的产物质量的13倍;
步骤105中,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加热时间为130秒;
步骤107中,加入溶剂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14倍,调整pH值至8.5,加热温度为82℃,加热时间3.2小时;
步骤109中,将步骤108得到的产物浓缩至原体积的1/5;
步骤110中,向步骤109得到的产物中加入3.5倍体积无水乙醇;
步骤111中,将步骤110得到的产物烘干,用12倍质量水复溶;
步骤112中,加入氯仿的体积为步骤111得到产物体积的1/2;剧烈震荡的时间为9分钟。
对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中得到的枣多糖分别进行检测,测得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中枣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128.8mg/g、130.1mg/g、129.6mg/g、129.2mg/g和127.9mg/g。其中,该提取率为从残次干红枣中提取枣多糖的提取率。
对枣多糖的检测方法如下:
A、对提取的枣多糖的定性检测
A1、样品淀粉的检测
(1)稀碘液的配制:天平称取0.50g I,1.00g KI于一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混匀备用。
(2)取两个干净白瓷板,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和适量直链淀粉,再分别加入2-3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该待测样品即为上述制的的枣多糖。
实验结果:淀粉溶液组变为蓝色,而样品组保持碘液原橙黄色。所以证明样品中不含淀粉。
A2、总糖的检测
(1)莫式试剂的配制:用天平取0.5g α-萘酚用配置好的95%乙醇溶解至10mL,临用前配制备用。
(2)在一干净试管中,加入2.5mL样品蒸馏水浸泡液,加莫式试剂3滴,立即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用移液枪加入浓硫酸2.75mL,不能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实验结果:样品反应溶液中有紫色环出现,可知样品中有糖类的检出。
A3、单糖的检测
(1)费琳试剂的配制:天平称取0.5g NaOH在烧杯中溶解于5mL蒸馏水,制成费琳试剂a液,备用;另外称取0.25g无水硫酸铜溶解于5mL蒸馏水,制成费琳试剂b液,备用。
(2)取两只试管,其中一支试管A用移液枪加入费琳试剂a液1mL,再加入费琳试剂b液1mL,混匀后立即加入1mL配制好备用的葡萄糖溶液;另一只试管B同样分别加入费琳试剂a液和b液以后混匀加入样品蒸馏水溶液1mL。试管A、B均放入热水浴中水浴5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葡萄糖溶液与费琳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样品组无砖红色沉淀,而产生Gu(OH)2蓝色沉淀,故样品中未检出单糖。
A4、蛋白质的检测
(1)茚三酮试剂的配制:天平称取0.10g茚三酮,溶于100mL蒸馏水中,混匀备用。
(2)取3只试管分别为:A加入2mL蒸馏水,B加入2mL样品蒸馏水溶液,C加入2mL蛋白胨粉液,然后分别加入3、4滴配制好的茚三酮试剂,热水浴5分钟,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C管变成紫色,A管和B管颜色不变,所以样品中未检出蛋白质。
由定性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得到的提取物是不含淀粉、单糖类以及蛋白质的多糖类物质。
B、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提取的枣多糖进行定量检测
B1、多糖标准曲线绘制:
葡萄糖标准溶液:取0.2038g葡萄糖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再分别取0,1.0,2.0,3.0,4.0,5.0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标准溶液。
将50mL浓硫酸缓缓加入1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6g苯酚晶体,搅拌使晶体溶解,配成显色液。
分别取1mL标准溶液于试管中,加5mL显色液,震荡均匀,置沸水浴中保温3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在490nm处测吸光值。
所得多糖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定量测定时的多糖标准曲线图。
B2、样品测定:
将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制得的枣多糖,取1g溶于10ml蒸馏水中,然后稀释250倍,按照上述标准曲线绘制中的方法测定其中的多糖含量,测得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中枣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128.8mg/g、130.1mg/g、129.6mg/g、129.2mg/g和127.9mg/g。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微波除杂的提取预处理方法,可以简化工艺,减少萃取溶剂的用量,减小提取所需的时间,使得工艺流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提高了枣多糖的提取率,保留了枣多糖的功能特性;并且本发明以残次干红枣为原料制作,拓宽了残次红枣的综合利用途径。由此,本发明采用的制取枣多糖的方法,原料易得,产品得率高,制作过程简便高效,成本低,并且得到的枣多糖提取物品质好、纯度高、易于保存,适合工业化生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