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18160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7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6731.4

申请日:

2008.10.11

公开号:

CN101386051A

公开日:

2009.03.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1D 53/48申请日:20081011授权公告日:20100929终止日期:20161011|||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21D 53/4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联达钮扣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联星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第一工业区伟星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观城社区第三工业区东王新厂房一楼57号登记生效日:201205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1D53/48; B21D39/00

主分类号:

B21D53/48

申请人:

深圳联达钮扣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闫连波; 彭金保

地址: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第一工业区伟星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 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两部分组成的纽扣铆合在一起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包括冲床、连杆、传动爪、送料盘、冲头、下模头、控制系统,连杆一端安装在冲床的传动轮上一侧偏心位置,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送料盘呈棘轮形,中间为转轴,送料盘外围圆周上开有一个以上送料孔,传动爪卡接在棘轮卡齿内,冲头安装在冲床上,下模头与冲头对应安装,冲头与下模头对应于送料孔安装,并分别位于送料盘的两侧,控制系统控制铆合机工作。本发明可在加工过程中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劳动强度,另外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发明中还增设有纽扣正反识别器,可用来识别待加工纽扣的正反,减少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和对机器的损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铆合机包括冲床、连杆、传动爪、送料盘、冲头、下模头、控制系统,连杆一端安装在冲床的传动轮上一侧偏心位置,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送料盘呈棘轮形,中间为转轴,送料盘外围圆周上开有一个以上送料孔,传动爪卡接在棘轮卡齿内,冲头安装在冲床上,下模头与冲头对应安装,冲头与下模头对应于送料孔安装,并分别位于送料盘的两侧,控制系统控制铆合机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爪通过转轴安装在冲床上,传动爪传动端卡接在棘轮卡齿内,传动爪自由端上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转轴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头上固定安装有纽扣正反识别器,纽扣正反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纽扣正反识别器在送料盘转动方向上位于冲头前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冲床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定位爪,定位爪的定位头卡接在棘轮卡齿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头安装在下模头安装孔内,下模头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住下模头,另一端抵住下模头安装孔底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头安装孔下端安装有下模头调节器,下模头调节器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头安装孔底端,弹簧一端抵住下模头,另一端抵住下模头调节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头调节器上设有外螺纹,下模头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呈“一”字形,第二连杆呈“L”形,第一连杆竖直设置,第二连杆一端水平设置,另一端竖直设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水平设置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竖直设置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第三连杆水平设置。

说明书

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纽扣加工机器,特别是一种将两部分组成的纽扣铆合在一起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
背景技术
纽扣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有技术中的纽扣生产多种多样,有些纽扣是上下两部分或者三部分或更多部分配合在一起形成的,目前,行业里通常的做法是需要加工的两部分放在一个模具孔里,人工利用手轮机压下,将纽扣的两部分或三部分压合在一起,其生产一个纽扣的过程基本上为:摆放待压合部分——利用手轮机压合——出成品,生产过程劳动强度大,而且成品率较低,操作都是靠工人手工操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两部分或多部分配合的纽扣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在送料盘上开有送料孔,人工将需要铆合的纽扣部分放入铆合孔内,冲床通过连杆带动传动爪,传动爪驱动送料盘转动,同时冲床上的冲头将铆合孔内的纽扣配件铆合在一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铆合机包括冲床、连杆、传动爪、送料盘、冲头、下模头、控制系统,连杆一端安装在冲床的传动轮上一侧偏心位置,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送料盘呈棘轮形,中间为转轴,送料盘外围圆周上开有一个以上送料孔,传动爪卡接在棘轮卡齿内,冲头安装在冲床上,下模头与冲头对应安装,冲头与下模头对应于送料孔安装,并分别位于送料盘的两侧,控制系统控制铆合机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传动爪通过转轴安装在冲床上,传动爪传动端卡接在棘轮卡齿内,传动爪自由端上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转轴上。
所述的冲头上固定安装有纽扣正反识别器,纽扣正反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纽扣正反识别器在送料盘转动方向上位于冲头前方。
所述的冲床上通过转轴安装有定位爪,定位爪的定位头卡接在棘轮卡齿内。
所述的下模头安装在下模头安装孔内,下模头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抵住下模头,另一端抵住下模头安装孔底端。
所述的下模头安装孔下端安装有下模头调节器,下模头调节器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头安装孔底端,弹簧一端抵住下模头,另一端抵住下模头调节器。
所述的下模头调节器上设有外螺纹,下模头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的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呈“一”字形,第二连杆呈“L”形,第一连杆竖直设置,第二连杆一端水平设置,另一端竖直设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水平设置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竖直设置一端与第三连杆一端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第三连杆水平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只要手工将待加工纽扣配件放入送料盘的送料孔内,冲床即可自动将送料盘中的待加工配件自动加工成纽扣,本发明可在加工过程中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劳动强度,另外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发明中还增设有纽扣正反识别器,可用来识别待加工纽扣的正反,减少加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和对机器的损伤。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床,2-连杆,3-冲头,4-纽扣正反识别器,5-送料机构,6-纽扣,7-下模头,8-下模头调节器,9-定位爪,10-传动爪,11-送料盘,12-传动轮,13-下模头弹簧,14-下模头安装孔,15-传动爪弹簧,16-传动爪转轴,17-送料孔,18-传动爪传动端,19-传动爪自由端,20-传动轮转轴,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第一连杆转轴,25-第二连杆转轴,26-主动轮,27-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附图1所示主要为本发明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为一个冲床1,冲床1的主动轮26与冲床电机连接,电机带动主动轮26转动,主动轮26通过皮带与从动轮27连接,传动轮12与从动轮27同轴设置,传动轮12与从动轮27之间通过传动轮转轴20固定连接。传动轮12外侧偏心位置处连接有连杆2,本实施例中,连杆2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一连杆21一端通过第一连杆转轴24连接在传动轮12的偏心位置处,第一连杆21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22一端连接,第二连杆22通过第二连杆转轴25安装在冲床1上,第二连杆22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连杆23一端连接,本附图中,第三连杆23在断裂线处省略,省略处与附图3中连接。
请参看附图3,附图3中主要为本发明送料部分结构,送料部分主要为送料盘11,送料盘11呈圆形,为棘轮结构,送料盘11中间位置通过转轴安装在冲床1上,送料盘11外围圆周上开有一个以上送料孔17,第三连杆23断裂处与附图1中的断裂处连接,第三连杆23与传动爪10连接传动爪10通过传动爪转轴16安装在冲床1上,传动爪传动端18卡接在送料盘11的棘轮卡齿内,传动爪自由端19上挂接有传动爪弹簧15的一端,传动爪弹簧15另一端挂接在传动爪转轴16上。本发明在工作时,第三连杆23拉动传动爪10,传动爪10向前推动送料盘11,使送料盘11向前移动一格,传动爪10位于送料盘11的后一格内,传动爪弹簧15拉动传动爪10复位,并推挤送料盘11,使送料孔17正好对准冲头3,为了防止因传动爪10的位置误差造成送料孔17不能刚好对准冲头3的情况,本发明中还增设有定位爪9,定位爪9卡接在棘轮卡齿内,当传动爪10推挤送料盘11时,棘轮卡齿内的定位爪9会抵住送料盘11,使送料孔17刚好对准冲头3。
请参看附图2,附图2为本发明中铆合部分结构。请结合附图1,本发明中铆合部分主要包括冲头3和下模头7,冲头3和下模头7对应安装,冲头3处于送料盘11上方,下模头7处于送料盘11下方,冲头3安装在冲床1上,附图2中为本发明中下模头7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中,下模头7安装在下模头安装孔14内,下模头7下端安装有下模头弹簧13,在铆合纽扣时,由于有下模头弹簧13,从而防止冲头3与下模头7的刚性碰撞,避免了铆合机的损坏。下模头安装孔14下端安装有下模头调节器8,下模头调节器8通过螺纹与下模头安装孔14配合,本实施例中,下模头安装孔14内开有内螺纹,下模头调节器8上设有外螺纹,通过下模头调节器8可调节下模头弹簧13的松紧,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纽扣对铆合力的不同需求。
本发明还有纽扣正反识别功能,请参看附图1,本发明在冲头3上固定安装有纽扣正反识别器4,纽扣正反识别器4内为压力传感器,由于待配合纽扣正确放置与不正确放置时高度不一样,因此,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其高度的不同,即可判断纽扣待加工纽扣是否放置正确。纽扣正反识别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纽扣正反识别器4相对于冲头3位于送料盘11转动方向的前方,即是待加工纽扣先经过纽扣正反识别器4识别后,才会送入冲头3处进行冲压铆合。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人工将代加工的纽扣6放入送料盘11的送料孔17内,冲床1上的主动轮26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27转动,从动轮27与传动轮12通过传动轴20同轴固定设置,从动轮27带动传动轮12转动,第一连杆21竖直设置,第一连杆21连接在传动轮12的偏心位置,传动轮12转动带动第一连杆21上下运动,第二连杆22与第一连杆21连接一端水平设置,另一端竖直设置,折弯处通过第二连杆转轴25安装在冲床1上,第一连杆21上下运动通过第二连杆22转换成左右运动,带动第三连杆23左右运动,第三连杆23拉动传动爪10运动,一个运动周期内,传动爪10推动送料盘11向前移动一格。连杆2推动送料盘11转动的同时,冲床1带动冲头3向下运动一次,完成一次冲压铆合,同时,纽扣正反识别器4检测一次待加工纽扣的正反。当纽扣正反识别器4检测到待加工纽扣放置不正确时,纽扣正反识别器4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控制本发明停止工作。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铆合安装的纽扣加工中,其只需要人工将待加工纽扣摆放在送料盘11的送料孔17中,本发明即可自动完成纽扣的铆合,其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加工过程中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本发明采用自动冲压铆合,使得加工出的纽扣合格率高,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将两部分组成的纽扣铆合在一起的半自动纽扣用铆合机。包括冲床、连杆、传动爪、送料盘、冲头、下模头、控制系统,连杆一端安装在冲床的传动轮上一侧偏心位置,连杆另一端与传动爪连接,送料盘呈棘轮形,中间为转轴,送料盘外围圆周上开有一个以上送料孔,传动爪卡接在棘轮卡齿内,冲头安装在冲床上,下模头与冲头对应安装,冲头与下模头对应于送料孔安装,并分别位于送料盘的两侧,控制系统控制铆合机工作。本发明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