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17801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0344.1

申请日:

2009.01.06

公开号:

CN101601970A

公开日:

2009.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63/02; A61M1/00

主分类号:

B01D63/02

申请人:

王拥军; 张星虎; 王 缨; 吴志敏; 程庆伟; 叶文渊

发明人:

王拥军; 张星虎; 王 缨; 吴志敏; 程庆伟; 叶文渊

地址:

100036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40号西楼二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诗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相应的管路系统,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采用三腔三口的结构型式,滤芯为中空纤维膜,呈并联排列结构,净化操作时,带病菌、血细胞的脑脊液在膜内腔中流动、净化的脑脊液从膜侧孔中滤出,在有效滤除脑脊液中的病菌和血细胞的同时具有自清洗功能,不易发生滤膜堵塞,在更小的腔体内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脑脊液过滤器的容积达到最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对应此滤器同时给出了相应的一次性管路系统,整个滤器及管路系统做成全封闭连接,配合现有装置一次性使用,不存在由于操作连接而可能产生的医源性感染,可有效解决临床脑脊液的净化、引出、回输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其特征在于结构型式为三腔三口,所述滤芯为中空纤维膜,呈并联排列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为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其孔隙为80A°至100A°。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

4、
  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2),管路各部件同管路做成一体,
滤器(2)的脑脊液净化出口(24)顺次经过回输泵管(51)、排气壶(41)后通过三通管与引出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
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进口(25)通过三通管(33)与排气壶(42)和缓冲液袋(9)相接;
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出口(26)通过三通管(32)与引出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还通过三通管(34)与废弃液袋(8)相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壶(41)、排气壶(42)均接有可与传感器保护罩连接用的圆锥接头(7)。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泵管(51)、引出泵管(52)为硅胶软管。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及连接用管路均采用医用PVC塑料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所述的任一种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管(6)前端装有可与腰穿针相接的带翼圆锥接头(17)。

说明书

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脊液体外引流置换净化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由其组成的管路系统,应用于临床监护治疗颅内疾患病人。
背景技术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液,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在临床中,由于脑外伤脑出血、脑中风脑出血、脑动脉瘤脑出血、脑血管畸形脑出血、脑手术脑内积血、脑脊髓炎症等等,使脑内的脑脊液变成混浊的血性或炎性脑脊液,在临床上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生命危险。
自体脑脊液的净化是多年来困扰临床医疗治疗手段的一道难题,主要因为人体脑脊液的总量仅为70-160ml,在临床提取及回输时为避免颅内压的过大波动,一次引出及回输量仅为10-20ml,且引出及回输的时间相对缓慢,因此要求治疗系统管路的最小存容量要越小越好,传统的过滤器为单膜结构,如图1所示的二腔二口型式,主要由外壳103和内部的滤膜104构成两个腔室,脑脊液由入口端102进入,经滤膜104过滤后,去除其中的病菌、血细胞后由出口端101流出,为保证过滤膜网眼不会被逐步堵死而影响过滤,需把滤膜面积做得很大,这就造成滤器容积及结构较大,不适用于脑脊液过滤的临床要求。
另外,临床中尚无一种用于脑脊液置换、净化的一次性管路,如中国专利200520110390.4公开的脑脊液净化装置,现有的操作中均为临时搭建管路系统来实现仪器的脑脊液的净化治疗操作,使用通用管路、接头、滤器组成临时系统,在连接管路和操作过程中医生工作量大,接口被污染的机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脑脊液过滤的新型滤器,具有小的容积,能够自清洗,不易发生滤膜堵塞,同时亦提供了一种使用此滤器的管路系统,整个滤器及管路系统做成全封闭连接,一次性使用,不存在由于操作连接而可能产生的医源性感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其特征在于结构型式为三腔三口,所述滤芯为中空纤维膜,呈并联排列结构。
所述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所述中空纤维膜为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其孔隙为80A°至100A°,采用聚氨脂胶固封在外壳中,形成三腔三口的结构型式,净化操作时,带病菌、血细胞的脑脊液在膜内腔中流动、净化后的脑脊液从膜侧孔中滤出,在有效滤除脑脊液中的病菌和血细胞的同时具有自清洗功能,不易发生滤膜堵塞,滤膜是由多股并联密集排列的中空纤维膜组成,从而在更小的腔体内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脑脊液过滤器的容积达到最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另外还提供一种使用此滤器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管路各部件同滤器做成一体,满足临床一次性使用,并不需临时组装,可有效避免操作连接而可能产生的医源性感染。该管路系统的特点在于:
滤器2的脑脊液净化出口24顺次经过回输泵管51、排气壶41后通过三通管与连接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
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进口25通过三通管33与排气壶42和缓冲液袋9相接;
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出口26通过三通管32与引出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还通过三通管34与废弃液袋8相接。
进一步的,为方便检测管颅内压力和管路压力状态,所述排气壶41、排气壶42均接有可与传感器保护罩连接用的圆锥接头7。
所述回输泵管51、引出泵管52为硅胶软管,可与滚压泵配合使用。
所述三通管及连接用管路均采用医用PVC塑料制成,确保使用安全。
为方便管路系统的使用,所述连接管6前端装有带翼圆锥接头17可与腰穿针相接。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的脑脊液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管路系统图。
图中:
101、出口端;102、入口端;103、外壳;104、滤膜。
21、外壳;22、聚氨脂胶;23、滤芯;24、脑脊液净化出口;25、脑脊液引出进口;26、脑脊液引出出口。
2、滤器;31、32、33、34、三通管;41、42、排气壶;51、回输泵管;52、引出泵管;6、连接管;7、圆锥接头;8、废弃液袋;9、缓冲液袋;10、带翼内圆锥接头;11、12、13、14、15、电动管卡;16、手动管夹;17、带翼圆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包括聚碳酸酯的外壳21和滤芯23,滤芯23可采用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并联排列2000根左右,其膜孔隙为80A°至100A°,两端采用聚氨脂胶22进行固定和密封,结构型式为三腔三口,三口分别为脑脊液净化出口24,脑脊液引出进口25,脑脊液引出出口26;在此三个开口处分别形成三个腔,使用时,脑脊液由脑脊液引出进口25进入进口腔体,分配给滤芯23,并由脑脊液引出出口26流出,同时在脑脊液净化出口24进行侧抽,脑脊液中的病菌和血细胞被中空纤维膜阻挡,净化的脑脊液被抽出后可进行回输,被中空纤维膜阻挡的病菌和血细胞又会被膜内流动的脑脊液带走,不会堵死滤芯23的孔隙而影响净化效果。滤芯23是由多股并联密集排列的中空纤维膜组成,从而在更小的腔体内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脑脊液过滤器的容积达到最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图3给出了一种使用前述滤器的一次性管路系统,管路各部件同管路做成一体,满足临床一次性使用,可配合专利200520110390.4公开的脑脊液净化装置使用,可有效避免操作连接而可能产生的医源性感染,减少工作量。其具体实现方式为:
滤器2的脑脊液净化出口24顺次经过回输泵管51、排气壶41后通过三通管与连接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进口25通过三通管33与排气壶42和缓冲液袋9相接,缓冲液袋9前具有一带有带翼内圆锥接头10的支路,用手动管夹16控制可方便排出液体;滤器2的脑脊液引出出口26通过三通管32与连接管6和引出泵管52相接,还通过三通管34与废弃液袋8相接。为方便检测管颅内压力和管路压力状态,所述排气壶41、排气壶42均接有可与传感器保护罩连接用的圆锥接头7。回输泵管51、引出泵管52为硅胶软管,可与滚压泵配合使用。三通管及连接用管路均采用医用PVC塑料制成,确保使用安全,为方便管路系统的使用,所述连接管6前端装有带翼圆锥接头17可与患者腰穿针相接。
配合专利200520110390.4公开的脑脊液净化装置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引出泵管52、回输泵管51分别安装在引出泵和回输泵上,仪器上相应的电动管卡11、12、13、14、15分别装在所示管路位置,废液袋8和缓冲液袋9分别挂在电子称上,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以下过程:
1、管路预充
首先将连接管6的带翼圆锥接头17与装有生理盐水或人工脑脊液的容器连接进行管路预充,打开废液袋8引出端手动管夹16,点击“管路预充”键,按系统提示开始管路预充。预充顺序为:
a)预充排气壶42系统状态为:引出泵管52处的引出泵开始转动,电动管卡11打开,其余电动管卡关闭。此时,排气壶42上端排气管手动管夹16处于打开位置,待排气壶42充满液体后,关闭手动管夹16,按系统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开始预充缓冲袋9。
b)预充缓冲袋系统状态为:电动管卡11、15打开,其余电动管卡关闭。预充液进入缓冲袋达到设定量后电动管卡15关闭,引出泵自动停止,此时缓冲液袋9内的预充液通过入口支路排空后关闭其上手动管卡16,进行下一步操作,预充循环管路。
c)预充循环管路系统状态为:电动管卡11、14打开,其余电动管卡关闭。预充液进入废液袋8达到规定量后,进行下一步操作,预充回输管路。
d)预充回输管路系统状态为:回输泵管51处的回输泵开始转动,电动管卡11、12、14打开,其余电动管卡关闭。此时手动打开管路排气壶41上端排气管管夹16,待排气壶充满液体后,关闭手动管夹16;进行下一步操作,清洗系统管路。
e)清洗系统管路,系统状态为电动管卡11、12、13、14打开,电动管卡15关闭。待废液袋8达到设定的容量后,预充完毕。此时将排气壶41、42的排气口分别通过圆锥接头7接至与“颅内压”、“泵后压”两个压力监测点接通的传感器保护罩接头上(接入压力传感器),同时打开与排气壶41、42相连的手动管夹16,夹闭废液袋引出端手动管夹16。
2、脑脊液引出
将引出管6的带翼圆锥接头17接上患者腰穿针,此时电动管卡11、15打开,其他电动管卡关闭,引出泵以设定值速度挤压泵管52将脑脊液引出至缓冲液袋9中,在程序控制下直至引出量达到设定值之后,系统自动进入回输阶段。
3、脑脊液回输
电动管卡12、13、14、15打开,电动管卡11关闭,回输泵以设定值流速挤压泵管51将脑脊液从缓冲液袋9中抽出净化并回输,同时引出泵以系统默认值流速工作,使未净化的脑脊液在滤器2内腔快速循环流动,直到达到要求的回输量。
配合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及组成的管路系统,可完成预充,并通过上述的脑脊液以设定小容积量引出和回输过程的不断交替进行,可有效进对患者脑脊液进行相应的净化处理,过程操作简便,不需临时组装管路,有效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管路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脑脊液净化装置的滤器及相应的管路系统,滤器包括外壳和滤芯,采用三腔三口的结构型式,滤芯为中空纤维膜,呈并联排列结构,净化操作时,带病菌、血细胞的脑脊液在膜内腔中流动、净化的脑脊液从膜侧孔中滤出,在有效滤除脑脊液中的病菌和血细胞的同时具有自清洗功能,不易发生滤膜堵塞,在更小的腔体内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脑脊液过滤器的容积达到最小,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对应此滤器同时给出了相应的一次性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