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用构件。 一般粘土砖或普通砌块砌的房屋在地震时很容易遭受破坏。主要是砌体在受地震荷载后,由于砖缝间的砂浆主拉力强度很低而发生剪切破坏,产生斜裂缝、交叉裂缝、水平裂缝等。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都在研究着如何提高砌体的抗震性能。有的在砖墙中加配钢筋,有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其抗震性能还不够理想。
本发明的抗震砌块的特点在于利用砌块凸凹不平的表面而引起砌体本身的抗剪力来抵抗地震荷载,而不是利用砌筑砂浆的抗剪力来抵抗地震荷载。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该砌体的抗震性能。
由本发明的建筑砌块所砌筑的内、外墙平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图1表示第n层砌体,图2则表示第n+1层砌体,因为相邻的两层砌体要错缝,以提高砌体的强度。
图3表示由本发明的建筑砌块所砌筑的外墙立面示意图。
图6表示基本型砌块的平面图,剖面图3-3为其相应地剖面图。
图4表示半块型砌块的平面图,剖面图1-1为其相应的剖面图。
图8表示外墙拐角型砌块的平面图,剖面图5-5为其相应的剖面图。l4为该型砌块的长度。外墙拐角型砌块亦可用来砌筑独立砖柱。
图7表示内外墙连接型砌块的平面图,4-4为其相应的剖面图,l3为该型砌块的长度。
图5表示调整模数的砌块的平面图,剖面图2-2为其相应的剖面图,d3为该型砌块的厚度。
上图中符号意义如下:B表示墙厚。l1表示基本型砌块的长度。l2表示半块型砌块的长度,其值等于 1/2 l减去灰缝厚度的一半。D表示园形孔洞的直径,其值为90~120毫米。R表示半园形孔的半径。h表示基本型砌块、半块型砌块、外墙拐角型砌块和内外墙连接型砌块的高度。d1表示槽侧边上表面的宽度。d2表示砌块表面剖槽的深度。
在基本型砌块和外墙拐角型砌块中部各有两个园形孔洞,在半块型砌块中部有一个园形孔洞。在内、外墙连接型砌块里有一个园形孔洞和一个半园形孔洞,而两个内、外墙连接型砌块拼在一起则拼成三个园形孔洞,如图2所示。园形孔洞能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孔洞里也可以插入钢筋、灌以混凝土则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孔洞还能减轻结构重量,减轻地震力和节约材料。总之,园形孔洞也是本发明抗震砌块的特点之一。
抗震建筑砌块可以用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工业废料制成,也可以用粘土制成。
抗震建筑砌块可以用于抗震的内墙、外墙及独立柱。
如用本发明的抗震建筑砌块修建一栋四层办公楼,原设计为砖墙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改用抗震砌块后,抗震性能增加22%以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还可节约13.2元,包括人工节约50%,砂浆节约2/3,使用面积提高8%。
抗震建筑砌块曾于一九八三年三月进行过技术鉴定。会议认为该技术是国内首创、国外未见。鉴定会上国家专利局周民同志指出:该科研成果应为祖国建设服务,可以交流,但对国外要保密。为了申请专利,我们没有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过。一九八五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建筑文选”(英文版)和一九八五年二月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砖石结构会议”曾发表过本技术,但均在半年之内;因此,应仍具有新颖性。
经在北京国家专利局文献馆查检,未见有形状、目的完全相同的专利文献。参考的专利文献为法国专利,其专利号为2367161(砌块外形不同,砌块中部无孔洞,内外墙连接及拐角处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