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给水系统的一种自动补气气压给水装置。 在城市和农村,随着高层楼房建筑的增加,大量装设了“气压给水装置”,以解决集中供水和高层建筑供水加压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气压水罐虽然有水泵的自动控制,但由于罐内空气不断的溶解和渗漏,调节容量日趋减少,而使水泵起动频繁,压力波动增大。这既浪费了电力,又影响到水泵的寿命,所以必须补气。补气常用的方法有二种:对于允许短时含水,用水压力不大,供水范围较小的系统,可以定期放水充气,显然这是不方便的,而且需要专人管理。另一个方法是采用空压机给压力罐定期充气,这样整个系统复杂,设备投资大,经常费用高,维修管理不便。
近年来,不少单位在研制省掉空气压缩机的自动补气气压给水装置。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日出版的《给水排水》刊物,在1985年第5期上介绍了两种新产品,即北京建筑设计院设计研制的“隔膜式气压水罐”和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远东压力容器厂、北京自动化仪表四厂及七厂联合研制的“自动水力补气气压罐”,上述两种装置在解决气压罐自动补气这个问题上所采用的作法如下:
“隔膜式气压水罐”是在罐内装设橡皮隔膜来将水与空气完全隔开,采用空气压缩机对气压罐一次性充气,运行中就不必再补气了。从而省掉了空压机及其控制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因为罐内装有橡胶隔膜,加工制造需要较高的技术能力,安装技术难度高,若在安装使用中,一旦隔膜渗漏或损坏,无法正常供水,维修不便,而且造价较高。同时,在第一次使用该罐时,还必须用气源向罐内充入给定压力的空气。
“自动水力补气气压供水装置”的作法是,制作一个带有两个电磁阀及控制系统的补气罐来进行补气。整套设备在使用前,用空气压缩机先向气压罐空罐内充气到额定压力,切断气源后,用手动开启上水泵(需要人操机),使气压罐内水位上升,并超过低水位线后,将水泵电源倒至自动挡,以后即可省掉空压机自动补水,自动补气。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仍需要气源向气压罐内充气,补气罐需要两个电磁阀来控制进气排水,这两个电磁阀,在水泵停用时间,由于管内水压低,常关闭不严(因电磁阀系利用压力关闭的),在运行中造成补气不正常,故该供水装置仍需专人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补气气压给水装置。它不仅能省掉空压机,而且能有效的将气体自动补到气压罐中,启动时不需要提前充气,也不需要二个电磁阀来控制补气罐,罐内也不需要橡胶隔膜,构造简单,维修方便。而且,通过电控箱与贮水池水位控制显示构成一体。正常情况下,能自动补气,自动补水;事故情况下,自动停泵,从而实现了自动补气气压给水装置的全自动化。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如附图,由电控箱〔1〕、水位计〔2〕、气压罐〔3〕、电接点压力表〔4〕、液位传感器〔5〕、水源进水管〔6〕、进水控制电磁阀(或潜水泵)〔7〕、贮水池〔8〕、进气管〔9〕、单流阀〔11〕、上水泵〔12〕、补气罐〔13〕、单流阀〔14〕和出水管〔15〕等组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由分立元件和继电器组成的电控箱〔1〕它的相应控制元件经自控线路分别与电接点压力表〔4〕、水位计〔2〕、上水泵〔12〕、液位传感器〔5〕、进水电磁阀(或潜水泵)〔7〕相连。自动补水过程如下:液位传感器〔5〕将贮水池〔8〕内的A、B、C、D、E液面变化情况输入到电控箱〔1〕上进行显示,并控制了进水电磁阀(或潜水泵)〔7〕,使贮水池地液面维持在A-B之间,或B-C之间。气压罐〔3〕内的压力是由电接点压力表〔4〕发出信号在电控箱〔1〕上显示的。同时电控箱〔1〕控制上水泵〔12〕,当罐内压力低于一给定值如2.5kg/cm2时,上水泵〔12〕由电控箱〔1〕启动,向气压罐〔3〕内充水,当压力达到另一个给定值如3kg/cm2时,则电控箱〔1〕控制上水泵〔12〕停止,从而达到维持一定范围内的变压式供水方式。上水泵〔12〕每小时启动4-6次。
自动补气是这样实现的:气压罐〔3〕上的水位计〔2〕兼作气压罐〔3〕的液位继电器,它内装有一个浮子,该浮子是由一支比水位计细的玻璃管内放小磁铁,两头熔化封死制成的,它外装有干簧继电器,使它既显示出气压罐〔3〕的水位变化又具有液位继电器作用。当气压罐〔3〕内气体不足而需要补气时,气压罐〔3〕上的水位计〔2〕(兼液位继电器)将罐内高于A″液面的信号传给电控箱〔1〕,使电控箱控制贮水池〔8〕液面在B-C之间。补气罐〔13〕上安有一根进气管〔9〕,进气管〔9〕的进气口端,插入贮水池〔8〕中,位于贮水池〔8〕的B水面处;另一端与单流阀〔11〕相连,单流阀〔11〕与补气罐〔13〕相连。当贮水池液面控制在B-C之间时,就造成了衬气罐〔13〕上的进气管〔9〕的进气口露出贮水池水面,这时,当上水泵〔12〕停止运转时,空气便由进气管〔9〕经过进气单流阀〔11〕进入补气罐〔13〕中,使补气罐〔13〕内充满空气。当上水泵〔12〕启动工作时,水流经补气罐将其罐内的气体,经单向阀〔14〕压到气压罐〔3〕内。这样,每当水泵运行一次,便补一部分气体到压力罐〔3〕中,直到压力罐〔3〕中的空气达到给定的容积(即罐内水位降至低水位B″时),水位计兼液位继电器〔2〕将低于液面B″的信号传给电控箱〔1〕,电控箱〔1〕即通过电路转换,控制进水电磁阀(或潜水泵)〔7〕,使贮水池〔8〕的液面维持在A-B之间,此时补气罐〔13〕上的进气管〔9〕的进气口被水淹没,由于水封作用,空气进不到补气罐〔13〕内,此时上水泵〔12〕工作时,补气罐〔13〕只是水流通过,向气压罐〔3〕供水,达到了不再补气的目的。
该气压装置不需予先充气给定压力。因为气压罐在使用前已有空气处于常压状态,且因罐内无水,第一次使用时,电控箱〔1〕将控制贮水池〔8〕水面在A-B之间,仅向罐内充水,充水至压力达给定值时则停泵。此后,若罐内气体容积小(即水位在A″液面以上时),该装置系统按自动补气过程进行;若罐内气体容积大(即水位在B″液面以下时),该装置系统按自动充水过程进行。就这样,罐内液面维持在A″-B″之间。
在正常供水情况下,贮水池〔8〕的液面维持在A-C之间,若因外管网停水或潜水泵故障而使水源中断,无水向贮水池〔8〕内供给,造成贮水池〔8〕的液面下降,待降到上水泵〔11〕的吸水管〔10〕口上150毫米的D面处,电控箱〔1〕自动断开水泵〔12〕的电源,保护了上水泵〔12〕不致损坏。另外,当贮水池〔8〕因供水系统故障造成进水过量,以致水位上升至离溢水口下沿E液面时,电控箱〔1〕也发出信号,停止水泵运转。上述两种事故,均因水泵停止,压力降低,使用户了解到故障,便及时维修排除。
就这样,本发明实现了气压给水装置的全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