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浇注垂直振荡建筑板材制造方法 近年来,轻质隔墙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分隔,其形色层出不穷,例如膨胀珍珠岩圆孔隔墙板,粉煤灰隔墙板等混凝土型隔墙板等。这些隔墙板的建筑材料不同,但总体上来说,主要追求高强度、保温、隔声、耐水和防火等建筑物理性能,而较少着眼于表面光洁度(即平整度)的研究,因此无论用那一种隔墙板,在施工中均须保留抹丽工程,无助于传统常规墙面工程的改进。本申请人以为轻质隔墙板不但应注意提高建筑物理性能,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它的表面光洁度,以减少或消除墙面的抹面工程,这样不但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特别在人工成本日益上涨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本申请人长年以来探讨了增加建筑板材表丽光洁度的研究,并早在1987年提出了两个设计方案并申请了中国专利87204680,轻质隔墙板和87204201,装饰型空心楼板。其目的在于改进建筑板材的表丽光洁度,但实施经验表明,虽对模板和施工方法进行改进,有一定成果。但归根到底,板材的光洁度是单面性的,无法两面都光。其原因是板材的浇制过程都是水平搁置和振荡的,所以只能达到底表丽光洁上表面无法达到光洁的效果。为此,曾设计过把模板垂直立起进行浇注与振荡,虽然达到了两面都光洁的效果,但却因浇注困难无法批量生产。经过长期思考及试验,本申请人提出了一个能达到板材两面光洁的建筑板材生产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新颖的建筑板材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使任何混凝土型的建筑板材达到两面光洁,从而减少墙面或楼板表面加工的工序。由于本发明的方法是通用性的,因此不但适用于混凝土型地各种轻质隔墙板,而且也适用于各种空心楼板,屋顶板等建筑板材。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把水平制作与垂直制作的两种生产板材的方法结合起来,即按传统的水平生产的方法布筋及浇注,然后把整个模盒垂直吊起置于振荡床上垂直振荡,这样既保持了传统水平浇注的简单方式,又使振荡的效果达到两面光洁的目的。
本发明结合附图详述如下,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建筑板材模盒垂直振荡示意图;
图3为建筑板材模盒示意图。
由图1可见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是传统的水平浇注方法与垂直振荡方法相结合。现按图1的图标的数字顺序予以说明,
(1)是把水泥、水、填料等按设计配料;
(2)是把配好的原料进行搅拌,成混凝土浆;
(3)是水平安置模壳;
(4)是在模壳中按设计布筋(钢筋、竹筋或玻璃纤维筋)和安装芯模;
(5)是把搅拌后的混凝土浆浇注于布好筋和芯模的模壳中;
(6)是在已浇注了浆的模壳上盖好另一块模壳,并用螺栓把两块模壳合为一个模盒,在模盒的一端装上一块防止混凝土浆流失的封口钢板;
(7)是把模盒垂直吊起后转移到龙门架与振动床上;
(8)是进行振荡,同时边振荡边由模盒的顶端向模盒内加注混凝土浆以补充坍落的空间;
(9)是停留至混凝土初凝;
(10)是混凝土初凝后抽出芯模;
(11)是把模盒吊离振动床置于水平场地后脱去上模壳,养护后脱去下模壳,整个生产工序完成,得到两面光洁的板材。
图2表示垂直振荡装置,图中(12)为龙门架,(13)为振动床,(15)为里面装有混凝土浆(17)和芯模(18)的模盒,该模盒(15)的底部有封口钢板(16)。为连接龙门架主梁与模盒(15)并保持振荡时模盒的稳定设有弹簧(14)。由图2可见在一个龙门架上可同时振荡多块模盒(图中表示三个模盒同时振荡)。
图3是模盒示意图,模盒(15)是由两个带连接边(15-2)的模壳(15-1)组成,两块模壳可用螺栓(15-3)连接;模盒(15)起吊与振荡时下端有封口钢板(16),封口钢板与两模壳的连接可以用任何熟知的方法进行,如螺栓固定,卡口连接等(图中未表示),务使在起吊过程中,模盒内的混凝土(17),芯模(18)和筋条(图中未表示)不得从下端开口脱出。由于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任何以混凝土浇注的建筑板材,因此对建材本身的结构不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以膨胀珍珠岩为集料,粉煤灰为填料,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或铁铝酸盐水泥)为胶结料,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制成的竹筋轻质隔墙板既保持了良好的性能又具有极好的光洁度。该板的规格为:3000mm×600mm×60mm;孔芯直径×孔数=φ38mm×9,孔芯距为60mm,孔隙率为20%。其主要性能为:面密度,31kg/m2;断裂荷载1600N;导热系数0.20m/(m·k);热阻,0.33(m2K/W);隔声指数33dB。除上列建筑物理性能外;由于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隔墙板两面的平整度为2-3mm,(平整度指目前常用的但尚未由国家统一认定的指标,通常是用长2米的平尺在板面移动,观察板面最大凸出的尺寸。)
实施例2,硅酸盐水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予制空心楼板,采用本施工方法后,予制板两面的平整度为4-6mm,极大地降低了作为地面和天花板的装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