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纸币处理装置的外观的概略图。该纸币处理装置1具有主体单元2和抽屉箱单元3。纸币处理装置1设置在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窗口对交易进行处理的柜员一侧。此外,柜员操作的操作终端4通过数据传送线与主体单元2连接。抽屉箱单元3可以如图1所示载置在主体单元2的顶板上,也可以载置在柜员的办公桌等上。主体单元2和抽屉箱单元3利用数据传送线连接。
另外,纸币处理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窗口之间,由两侧的2名柜员共用。该情况下,2台操作终端4通过数据传送线与主体单元2连接。在此,假设由1名柜员进行操作(设连接的操作终端4为1台)来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该纸币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如上所述,纸币处理装置1具有主体单元2和抽屉箱单元3。主体单元2具有主控制部11、输送部12、识别部13、通信部14以及操作部15。此外,抽屉箱单元3具有控制部31、开闭部32以及通信部33。
图3是表示主体单元和抽屉箱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图。主体单元2在主体正面设置有入款口21、退还口22以及出款口23。此外,在主体单元2内部收纳不同币种盒24(24a~24d)以及回收盒25。不同币种盒24和回收盒25相对于主体拆装自如。此外,在主体单元2内部设置有临时保留部26。并且,连接入款口21、退还口22、出款口23、不同币种盒24、回收盒25以及临时保留部26的纸币输送路径27形成在主体单元2内部。输送部12沿着纸币输送路径27输送纸币。此外,输送部12控制设置在纸币输送路径27的分支点等上的挡板,控制正在输送的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识别部13按照沿着纸币输送路径27输送的每个币种,读取该纸币的磁图形、透射光图形等作为特征量,根据读取到的特征量识别币种和真伪。
在此,在主体单元2中,构成为1万日元纸币、5千日元纸币以及1千日元纸币是处理纸币,2千日元纸币不是处理纸币。不同币种盒24a、24b是收纳1万日元纸币的盒,不同币种盒24c是收纳5千日元纸币的盒,不同币种盒24d是收纳1千日元纸币的盒。不同币种盒24没有针对不是处理纸币的2千日元纸币进行设置。即,设置有不同币种盒24的币种的纸币是处理纸币,没有设置不同币种盒24的币种的纸币不是处理纸币。
此外,识别部13至少能针对作为处理纸币的1万日元纸币、5千日元纸币以及1千日元纸币进行币种的识别。此外,识别部13可以是不能针对不是处理纸币的2千日元纸币进行币种的识别的结构,也可以是能针对不是处理纸币的2千日元纸币进行币种的识别的结构。在此,假设识别部13不能针对不是处理纸币的2千日元纸币进行币种的识别的结构来进行说明。
此外,通信部14对与抽屉箱单元3及操作终端4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操作部15受理柜员针对主体的输入操作。主控制部11控制主体单元2各部的动作,并且还进行针对抽屉箱单元3的动作指示等。
在此,简单说明主体单元2中的纸币的输送路径。首先,说明入款纸币的输送路径。入款纸币被柜员投入到入款口21。输送部12逐张地送出投入到入款口21的入款纸币,输送到识别部13。识别部13按照逐张地输送来的每张入款纸币来识别其币种。输送部12将能够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且其币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输送到临时保留部26进行收纳。另一方面,输送部12将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的入款纸币、或虽然能识别币种但是其币种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输送到退还口22进行放出。
此外,针对保留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在有针对主体单元2的入款金额的确认输入之后,由输送部12逐张地送出,输送到识别部13。识别部13按照逐张地输送来的每张入款纸币来识别其币种。输送部12将由识别部13识别出币种的纸币输送到相应币种的不同币种盒24进行收纳。另一方面,如果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则输送部12将该入款纸币输送到回收盒25进行收纳。其中,针对保留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已知每个币种的张数。此外,对于本次从临时保留部26送出并收纳在不同币种盒24中的入款纸币,也已知每个币种的张数。因此,能推定出收纳在回收盒25中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
接着,说明出款纸币的输送路径。主体单元2从操作终端4按照每个币种被指示出款纸币的张数。输送部12按照每个币种从相应的不同币种盒24送出指示张数的纸币,输送到识别部13。识别部13按照逐张地输送来的每张入款纸币来识别其币种。输送部12将由识别部13识别出币种的出款纸币输送到出款口23。另一方面,在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出款纸币的币种时,将该出款纸币输送到回收盒25进行收纳。此外,从送出输送到回收盒25进行收纳的出款纸币的不同币种盒24,送出一张出款纸币。针对收纳在回收盒25中的出款纸币,已知送出的不同币种盒24,因此,可推定出该纸币的币种。
抽屉箱单元3的控制部31控制抽屉箱单元3的动作。抽屉箱单元3在主体正面具有拉出的抽屉35(参照图4)。在该抽屉35的内部收纳有托盘36。在托盘36上以能够按照每个币种区别收纳纸币的方式形成有分割出的多个收纳空间。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抽屉35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状态称作关闭状态,将抽屉35从抽屉箱单元3中拉出的状态称作打开状态。开闭部32控制在关闭状态下保持抽屉35的锁定机构,限制抽屉35的开闭。抽屉35在开闭部32解除了锁定机构的锁定时,借助弹簧等弹性体的按压力,被向打开方向按出而转变成打开状态。此外,开闭部32在柜员将抽屉35从打开状态返回到关闭状态时,通过锁定机构锁定。此外,开闭部32具有检测抽屉35是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的传感器(未图示)。通信部33控制与主体单元2之间的通信。抽屉箱单元3按照来自主体单元2的指示,由开闭部32使抽屉为打开状态。
并且,主体单元2的主控制部11管理按照每个币种收纳在主体单元2的不同币种盒24中的纸币的张数,并且,针对收纳在主体单元2的回收盒25中的纸币,也推定每个币种的张数来进行管理。此外,主体单元2的主控制部11针对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纸币,也管理每个币种的张数。此外,主体单元2的主控制部11管理表示是否许可打开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的开闭许可标志的状态。
接着,说明该纸币处理装置1的动作。图5是表示纸币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该纸币处理装置1在从操作终端4发出入款指示时进行入款处理(s1、s2)。此外,在从操作终端4发出出款指示时进行出款处理(s3、s4)。
在窗口应对顾客的柜员按照顾客请求的金融交易的内容,操作操作终端4,输入要处理的金融交易涉及的交易数据。操作终端4按照输入的交易数据,针对主体单元2进行入款指示或出款指示。具体地说,操作终端4在被输入柜员从顾客接收纸币的金融交易(例如入款交易)涉及的交易数据时,针对主体单元2进行入款指示。此外,操作终端4在被输入柜员向顾客交出纸币的金融交易(例如出款交易)涉及的交易数据时,针对主体单元2进行出款指示。
以下,详细说明s2涉及的入款处理以及s4涉及的出款处理。首先,说明s2涉及的入款处理。
图6和图7是表示该入款处理的流程图。主体单元2在s1中判断为从操作终端4发出入款指示时,重置表示是否许可打开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的开闭许可标志(设为不许可使抽屉35为打开状态的状态)(s11)。
柜员收齐从顾客接收到的纸币并投入到入款口21,对设置在操作部15的计数开始按钮进行操作。此外,在柜员中止交易时,操作设置在操作部15的取消按钮。
另外,也可以在操作终端4中进行该计数开始按钮以及取消按钮的操作。在该情况下,只要采用从操作终端4向主体单元2通知计数开始或取消的结构即可。
主体单元2等待计数开始或者取消涉及的输入(s12、s13)。主体单元2在被输入计数开始涉及的指示时,进行对投入到入款口21的入款纸币进行计数的计数处理(s14)。在s14中,输送部12逐张地送出投入到入款口21的入款纸币,输送到识别部13。输送部12将可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且该币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输送到临时保留部26进行收纳。另一方面,输送部12将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的入款纸币、或虽然可识别币种但该币种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输送到退还口22进行放出。在s14中,针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按照每个币种对张数进行计数。
主体单元2在本次投入到入款口21的入款纸币的计数完成时,将计数结果通知给操作终端4(s15)。该计数结果是在该时间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以及合计金额。此外,主体单元2判断有无在本次的计数处理中放出到退还口22的入款纸币(s16),如果有放出到退还口22的入款纸币,则设置开闭许可标志(设为许可使抽屉35为打开状态的状态)(s17)。
在操作终端4中如果在该时间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的合计金额是本次交易能够处理的金额,则柜员进行入款确定涉及的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在该时间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的合计金额是本次交易不能处理的金额,则进行追加投入或者抽屉箱投入涉及的操作。并且,在中止本次交易时,进行取消涉及的操作。
另外,所谓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的合计金额是本次交易不能处理的金额,是指无法由识别部3识别币种而将纸币放出到退还口22的情况或投入到入款口21的入款纸币不足的情况等。
主体单元2等待确认输入、追加投入、抽屉箱投入或者取消涉及的输入(s18~s21)。
在先前投入到入款口21的纸币不足的情况下,柜员受理由顾客追加投入的入款纸币,在收齐该入款纸币而投入到入款口21之后,进行追加投入涉及的输入操作。主体单元2在有追加投入涉及的输入时,返回s11,重复进行上述处理。在该情况下,在s15中通知给操作终端4的计数结果如上所述,是在该时间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以及合计金额。即,是加上在进行本次的追加投入涉及的计数处理之前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之后的计数结果。
此外,在本次的交易中使用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而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的情况下,柜员进行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输入操作。此时,柜员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中的入款纸币是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而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在柜员进行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输入操作时,利用操作终端4输入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中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具体地说,柜员目视确认在此前的计数处理中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的币种,按照每个币种对张数进行计数,并输入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中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操作终端4将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请求与该输入的入款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一起输入到主体单元2。
主体单元2在有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输入时,如图7(A)所示,判断是否在该时间点设置了开闭许可标志(s22)。主体单元2在s22中判断为没有设置开闭许可标志时,使本次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输入操作无效,返回s18。即,主体单元2仅在投入在之前的计数处理中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的情况下,按照抽屉箱投入涉及的输入,进行以下所示的s23~s26的处理。
在判断为有在之前的计数处理中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从而在s22中设置了开闭许可标志时,主体单元2针对抽屉箱单元3发出抽屉35的打开指示。由此,抽屉箱单元3的开闭部32解除锁定,使抽屉35为打开状态(s23)。
柜员将入款纸币收纳到已打开的抽屉35内的托盘36中,关闭抽屉35。抽屉箱单元3在由传感器检测到抽屉35已关闭时,开闭部32锁定该抽屉35(s24、s25)。抽屉箱单元3在锁定抽屉35时,将抽屉箱投入完成通知给主体单元2。主体单元2重置开闭许可标志(s26),返回s18。
这样,柜员能够在与顾客的交易中,简单地将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的入款纸币或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收纳到抽屉箱单元3。因此,能够提高柜员的作业性。此外,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的入款纸币或不是处理纸币的入款纸币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部,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丢失或被盗等的安全性。
另外,主体单元2通过抽屉箱投入,还将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纸币也作为本次的入款纸币进行处理。
此外,主体单元2在s13或者s21中有取消涉及的输入时,如图7(B)所示,进行在该时间点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纸币的退还处理(s27)。在s27中,将收纳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全部纸币输送到退还口22进行放出。此外,主体单元2在本次的入款处理中,如果抽屉箱单元3被投入纸币(s28),则针对抽屉箱单元3发出抽屉35的打开指示。在此,与开闭许可标志的状态无关地,针对抽屉箱单元3发出抽屉35的打开指示。由此,抽屉箱单元3的开闭部32解除锁定,使抽屉35为打开状态(s29)。
柜员从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的托盘36中取出在本次的入款处理中收纳的入款纸币。然后,柜员将抽屉35按入抽屉箱单元3而关闭。抽屉箱单元3在由传感器检测到抽屉35已关闭时,由开闭部32锁定该抽屉35(s30、s31)。抽屉箱单元3在锁定抽屉35时,将抽屉箱投入完成通知给主体单元2。
柜员将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以及从抽屉箱单元3取出的纸币退还给顾客,中止本次的交易。
主体单元2在有确定涉及的输入时,进行将保留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纸币收纳到不同币种盒24的入款纸币收纳处理(s32)。在s32中,逐张地送出保留在临时保留部26中的入款纸币,输送到识别部13。然后,将各个纸币输送到与由识别部13识别出的币种相对应的不同币种盒24进行收纳。此外,此时将无法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的纸币输送到回收盒25进行收纳。
主体单元2在本次的入款处理中,按照每个币种,使用收纳在不同币种盒24中的入款纸币的张数以及推定出的收纳在回收盒25中的每个币种的入款纸币的张数,更新收纳在主体单元2中的每个币种的纸币的张数(s33)。此外,主体单元2还使用由操作终端4通知的、在本次的入款处理中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中的每个币种的入款纸币的张数,更新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每个币种的纸币的张数(s34)。
另外,柜员在操作终端4中进行本次的入款处理涉及的交易的确定操作时,处理与顾客之间的交易。此外,操作终端4将由柜员输入的交易数据通知给上位装置。
接着,说明s4涉及的出款处理。图8是表示出款处理的流程图。柜员在操作终端4中输入出款数据。该出款数据中按照要出款的纸币的每个币种包含有其张数。操作终端4将出款数据发送给主体单元2。
主体单元2判断可否用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纸币进行出款数据涉及的出款(s41)。在s41中,按照本次出款的纸币的每个币种,判断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张数(正在管理的张数)是否是本次要出款的张数以上。主体单元2在判断为全部币种都是本次要出款的张数以上时,判断为能够出款。换言之,在判断为任意一个币种小于本次要出款的张数时,判断为不能出款。
主体单元2在判断为能够用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进行出款时,针对抽屉箱单元3发出抽屉35的打开指示。在此,与开闭许可标志的状态无关地,针对抽屉箱单元3发出抽屉35的打开指示。由此,抽屉箱单元3的开闭部32解除锁定,使抽屉35为打开状态。
柜员从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的托盘36中取出在本次的出款处理中交给顾客的出款纸币。然后,柜员将抽屉35按入抽屉箱单元3而关闭。抽屉箱单元3在由传感器检测到抽屉35已关闭时,开闭部32锁定该抽屉35(s43、s44)。抽屉箱单元3在锁定抽屉35时,还更新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中的每个币种的纸币的张数(s45),并结束本处理。此时,主体单元2针对操作终端4通知出款完成。
此外,主体单元2在判断为不能用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进行出款数据涉及的出款时,送出收纳在不同币种盒24内的纸币,放出到出款口23(s46)。在s46中,按照每个币种从相应的不同币种盒24送出出款张数的纸币,由识别部13识别币种。已识别出币种的纸币输送到出款口23,无法识别币种的纸币输送到回收盒25。此外,从送出输送到回收盒25进行收纳的出款纸币的不同币种盒24送出一张出款纸币。主体单元2在完成向出款口23放出出款纸币时,针对操作终端4通知出款纸币完成,并且,更新正在管理的收纳在不同币种盒24和回收盒25内的每个币种的纸币的张数(s48)。
这样,该纸币处理装置1是优先使用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作为出款纸币的结构,因此,若成为正在管理的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和实际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的每个币种的张数不一致的状况,则产生不能出款的事态。换言之,在出款处理中,产生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不能提供出款纸币的事态。因此,能够提高针对柜员非法取走纸币或丢失的安全性。
此外,采用如下结构:在入款处理中,当有在之前的计数处理中放出到退还口22的纸币的情况下,许可使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为打开状态。因此,可抑制抽屉35无用的开闭。因此,可充分确保针对收纳在抽屉箱单元3内的纸币丢失或被盗等的安全性。
此外,分别单独管理装置进行入款出款处理的主体单元2和人居间进行入款出款处理的抽屉箱单元3的现金管理量,因此,例如在与上位装置连接的结构中,也可以将核算时打印的票据的印刷方式构成为,使上述主体单元2和抽屉箱单元3的现金管理量分别单独相区分地进行印刷等。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未对硬币作特别说明,但抽屉箱单元3也可以是还收纳硬币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采用如下结构即可:在有硬币的入款或硬币的出款的情况下,许可使抽屉箱单元3的抽屉35为打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