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159138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9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3899.X

申请日:

2000.08.29

公开号:

CN1291782A

公开日:

2001.04.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8.29

IPC分类号:

H01H51/04; H01H50/00; H01H50/08

主分类号:

H01H51/04; H01H50/00; H01H50/08

申请人: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石晃; 元山正德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1999.08.31 JP 246721/1999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晓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含:铁芯;衔铁部分;接触点部分;一个开关,具有一个操作部分,延伸到与按压方向相交的方向,当衔铁未被激励时,通过按压所述操作部分从而使接触点部分与其结合部分接触及与其结合部分分离;及壳,具有一个与操作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及接触部分,设置在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并向着另外一个突出,当未按压下操作部分时,接触部分与上述的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的一个相接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含: 铁芯,在其上缠绕线圈,并在其上设置磁极部分; 衔铁部分,其被与受到激励的铁芯的磁极部分吸引和分离; 接触点部分,其具有配合部分,当衔铁被激励时,其彼此相接触 或相分离; 一个开关,具有一个贯通部分和一个操作部分,操作部分从所述贯 通部分的一端延伸并在其间限定出一个直角,当衔铁未被激励时,通过 手动按压所述操作部分,从而使接触点部分与其结合部分接触及与其结 合部分分离;及 壳,具有一个与操作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及 接触点部分,设置在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并 向着另外一个突出,当未按压下操作部分时,接触部分与上述的操作部 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的一个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操作部分 在沿贯通部分的轴具有一个带弹性的弹簧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部分降低操 作部分的厚度尺寸而对弹簧部分进行限定,而接触部分被设置在相对部 分中,从而接触部分与弹簧部分相对,通过形成弹簧部分,从而弹簧部 分在厚度尺寸的范围内进行弹性变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与其进 行接触的另外的一个部分具有与接触部分结合的结合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接触部分 被设置在相对部分中,当操作部分在与贯通部分的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时,接触状态解除,在操作部分的接触部分中设置有用于与接触部分接 触的倾斜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显示件具 有一个显示部分,进行显示操作,用于通过在壳中设置的贯通部显示接 触点部分的结合和分离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显示件具有一个 可变形的软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软部为金属性的。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显示件具 有一个显示部分,进行显示操作,用于通过在壳中设置的贯通部显示接 触点部分的接合和分离状态; 一个移动件,响应接触点部分的接合和分离状态进行移动,移动件 具有一个插入部; 接合部与设置在显示件上的插入部接合;及 显示件设置有一个调节部分,用于调节在接合部分中被插入的插入 部的滑动量。
10: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包含: 一个铁芯,在其上缠绕线圈,并在其上设置磁极部分; 一个与被激励的铁芯的磁极部分相吸和相分离的衔铁; 一个接触点部分,当衔铁被激励时,用于与其接合部分相接触和分 离; 一个开关,用于当衔铁未被激励时,用力将接触部分切换为暂时和 永久中的其中之一的接触/断开状态;和 一个壳,具有一个与开关相对的相对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开关包含一个 贯通部分和一个从所述贯通部分的一端延伸的操作部分并在其间限定出 一个直角,当衔铁未被激励时,手动按压所述操作部分,从而公共接点 与所述常开接点接触及与所述常闭接点分离;及 接触部分,设置在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接触部 分向着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一个部分突出,当未按压下操作部 分时,接触部分与上述的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的一个相接触。

说明书


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提供这样的一种开关,当衔铁未被激励时,其开始工作,使触点部分接触而对接部分分离。

    通常的,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为具有此种结构的电磁继电器。此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包含:铁芯A;线圈绕线轴B;线圈C;轭D;衔铁E;复位弹簧F;移动弹簧G;移动件H;基板J;常闭侧接点端子K;常开侧接点端子L;引线M;公共端P;线圈端Q;显示件S;和开关T。

    铁芯A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圆棒状。通过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将线圈绕线轴B形成为大致的柱状,在绕鼓部分的两端上具有凸缘部分B1,将线圈C缠绕在绕鼓部分上。接着,在线圈绕线轴B的绕鼓部分中的通孔中插入铁芯A,且其一端从通孔的开口部分伸出。即,通过线圈绕线轴B将线圈C缠绕在铁芯A上,结果,一个端部为磁极部分A1。

    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D为L字母的形状,具有一个侧片D1和另外的一个侧片D2,铁芯A的另外的一个端部几乎被固定在一个侧片D1的中心。磁轭D为在激励线圈C时所产生的磁通量的磁路。

    衔铁E由磁材料形成为片状,通过磁轭D的另外一个侧片D2的导引边部旋转支撑底端部的边,从而导引边部的位置与磁极部分相对。

    复位弹簧F为圈簧,其一端与设置在轭D的另外一个侧片D2的底端部上的固定部分D3相连,而另外一端与衔铁E的底端部相连。此复位弹簧F具有激发力,该激发力变为衔铁E地线圈C未被激发方向上的回复力,复位弹簧与铁芯A的磁极部分A1分开。

    移动弹簧G由薄片弹簧件(诸如铜合金)形成为片状,且在一端部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常闭侧移动接点G1和常开侧移动接点G2。

    在移动件H中,通过一个销(未示出)将第一件H1和第二件H2相连,并当一个件发生位移时,另外的一个也在同一方向上产生位移。第一件H1由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构成,通过整体成型而将衔铁E的中心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第二件H2由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构成,以与第一件H1相同的方式,通过整体成型将移动弹簧G的中心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相应的,当通过铁芯A的磁极部分A1的吸引和分离激励衔铁E的导引边部时,与衔铁E成为一体的第一件H1发生位移,由于第二件H2在与第一件H1相同的方向上产生位移,所以与第二件H2成为一体的移动弹簧G同样被激励。

    常闭侧接点端子K具有常闭侧固定接点K1,其与常闭侧移动接点G1相对,并与常闭侧移动接点G1一起构成接触点部分U,常开侧接点端子L具有常开侧固定接点L1,其与常开侧移动接点G2相对,并和常开侧移动接点G2一起构成接触点部分U,通过引线M将公共端子P与移动弹簧G的另外的一个端部相连,而与线圈C相连的线圈端Q穿过基板J并被固定。

    壳R为箱形,具有一个底部和从底部竖直提供的壁部R1,通过与基板J相固定,在其中容纳上述的每个部件。

    通过基板J旋转支撑住显示件S的基板端部,而延伸部S1从中心部伸出。在此延伸部S1中,当插入设置在移动件H的第一件H1上的杆-状插入部H4时,提供一个与插入部H4接合的薄接合部S2。另外,在显示件S中,在导引边部上设置一个显示部S3,用于显示接触点部分U通过设置在壳R的底部的贯通部R3的接合和分离状态。

    开关T由杆状贯通部T1构成,其从其导引边穿过壳R,操作部分T2在与穿插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该穿插方向是来自贯通部T1的底端部并与壳R的底部相对。换句话说,操作部T2与作为壳R的底部的相对部R2相对。在此开关T中,贯通部T1的导引边通过其自身的重量与从移动件H的第二件H2延伸的延伸部H3接触。

    接着,将对此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当电流流到线圈C且产生穿过铁芯A的磁通量时,衔铁E被激励,从而形成闭合环路,当其另外一个端部被吸引到磁极部分A1时,在复位弹簧F的激发力的作用下旋转。如上所述,当激励衔铁E时,如上所述移动弹簧G同样被激励,而移动弹簧G的常闭侧移动接点G1与常闭侧接点端子K的常闭侧固定接点K1分离,接着,移动弹簧G的常开侧移动接点G2与常开侧接点端子L的常开侧固定接点L2接触。

    如上所述,当激励衔铁E时,由于第一件H1被同时激励,在第一件中接合有衔铁E的中心部分,显示件S同时被激励,在显示件中延伸部分S1进行延伸,在延伸部分上设置与第一件H1的插入部H4接合的接合部S2,从而显示件围绕被基板J支撑的作为旋转支点的部分旋转,通过壳R的贯通部R1可确保看到显示件S的导引边部的显示部分S3,并显示接触点部分U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当流到线圈C的电流停止时,穿过铁芯A的磁通量消失,在复位弹簧F的力的作用下,衔铁E从铁芯A的磁极部分A1被释放,并在与电流流到线圈C的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返回到电流流动前的状态。根据此情况,当衔铁E回复时,移动弹簧C被激励,并与回复的衔铁E相连结,而移动弹簧G的常开侧移动接点G2与常开侧接点端子L的常开侧固定接点L2分离,接着,移动弹簧G的常闭侧移动接点G1与常闭侧接点端子K的常闭侧固定接点K1接触。

    如上所述,当衔铁E回复时,第一件H1和显示件S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上被激励,通过壳R的贯通部R1无法视觉看到显示件S的导引边部的显示部S3,无法显示接点部U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另外,本装置在线圈C未被激发且衔铁E未被激励的情况下,当在贯通部T1的贯通方向上压下开关T的操作部分T2时,开关T的贯通部T1的导引边压下,并激励移动件H的第二件H2的延伸部H3,而与第二件H2结合的移动弹簧G同样被激励,以与衔铁E的激励方式相同,移动弹簧G的常闭侧移动接点与常闭侧接点端子K的常闭侧固定接点分离,接着,移动弹簧G的常开侧移动接点与常开侧接点端子L的常开侧固定接点接触。例如,在连贯性测试时可进行此种操作。

    在上面描述的传统的电磁继电器中,由于贯通部通过其自身的重量与移动件H的第二件H2的延伸部H3接触,在衔铁E被激励的情况下,当结合有衔铁E的中心部的第一件H1被激励时,通过构成移动件H的第二件H2和第一件H1激励开关T。简而言之,开关T总是随衔铁E的运动而移动。相应的,当开关T位于与壁部R1接触的壳R的壁部上时,开关T与壳R的壁部R1产生摩擦,将通过摩擦产生的摩擦力施加到接触点部分U的周围,从而,存在接触点部分U造成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注意到在上述的各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接触点部分不会造成接触不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如下。在电磁继电器中,包含:铁芯,在其上缠绕线圈,并在其上设置磁极部分;衔铁部分,其被与受到激励的铁芯的磁极部分吸引和分离;接触点部分,当衔铁被激励时,其与衔铁的结合部分接触和分离;

    一个开关,具有一个操作部分,延伸到与按压方向相交的方向,当衔铁未被激励时,通过按压所述操作部分从而使接触点部分与其结合部分接触及与其结合部分分离;及

    壳,具有一个与操作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及

    接触点部分,设置在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并向着另外一个突出,当未按压下操作部分时,接触部分与上述的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的一个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结构如下:操作部分在沿按压方向上具有一个带弹性的弹簧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结构中,通过降低操作部分的厚度尺寸而对弹簧部分进行限定,而接触部分被设置在相对部分中,从而接触部分与弹簧部分相对,通过形成弹簧部分,使所形成的弹簧部分在厚度尺寸的范围内进行弹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结构中,接触部分与其进行接触的另外的一个部分具有与接触部分结合的结合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中,接触部分被设置在相对部分中,当操作部分在与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时,接触状态解除,在操作部分的接触部分中设置有用于与接触部分接触的倾斜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中,显示件具有一个显示部分,进行显示操作,用于通过在壳中设置的贯通部显示接触点部分的结合和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结构中,显示件具有一个可变形的软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结构中,软部为金属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结构中,显示件具有一个显示部分,进行显示操作,用于通过在壳中设置的贯通部显示接触点部分的接合和分离状态;

    一个移动件,响应接触点部分的接合和分离状态进行移动,移动件具有一个插入部;

    接合部与设置在显示件上的插入部接合;

    其中,显示件设置有一个调节部分,用于调节被插入在接合部分中的插入部的滑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其结构如下。在电磁继电器中,具有:

    一个铁芯,在其上缠绕线圈,并在其上设置磁极部分;

    一个与被激励的铁芯的磁极部分相吸和相分离的衔铁;

    一个接触点部分,当衔铁被激励时,用于与其接合部分相接触和分离;

    一个开关,用于当衔铁未被激励时,用力将接触部分切换为接触/断开状态;和

    一个壳,具有一个与开关相对的相对部。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被操作时的正面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被操作时的侧面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被操作时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移动件的插入部被插入到显示件的接合部中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的弹簧部分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按压下开关的弹簧部分时的状态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关的弹簧部分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开关的弹簧部分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开关的弹簧部分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13为当弹簧部分未设置在开关的操作部分上时的平面图;

    图14为图13的部分平面截面图;

    图15为接触部分与相对部分接触时的状态的部分正面视图,其中的接触部分被设置在其上未提供弹簧部分的操作部分上;

    图16为当接合部分被设置在操作部分的弹簧部分上的状态的部分正面截面图;

    图17为传统实例的正面截面视图;

    图18为传统实例的平面图。

    参考图1到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此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包含:铁芯1;线圈绕线轴2;线圈3;轭4;衔铁5;复位弹簧6;移动弹簧7;移动件8;基板9;常闭侧接触端10;常开侧接触端11;引线12;共用端子13;线圈端子14;壳15;显示件16;和开关17。

    铁芯1通过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的圆棒状。线圈绕线轴2由诸如塑料的成型材料构成,为大致的柱状,并在绕鼓部分的两端具有颜色2a,而线圈3被缠绕在绕鼓部分上。接着,将铁芯1插入到线圈绕线轴2的绕鼓部分中的通孔中,其一端部从通孔的开口部分突出。即,通过线圈绕线轴2将线圈3缠绕在铁芯1上,结果,铁芯1的一个端部形成为磁极部分1a。

    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轭4被形成为字母L形状,具有一个侧片4a和另外的一个侧片4b,铁芯1的另外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一侧片4a的中心。此轭4在当线圈3被激励时变为所产生的磁通量的磁路。

    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衔铁5为片状,通过轭4的另外一个侧片4b的导引边部旋转支撑基板端部边,从而其导引边部的位置与铁芯1的磁极部分1a相对。

    复位弹簧6为圈簧,其一端与设置在轭4的另外一个侧片4b的底端部上的固定部分相连,而另外一端与衔铁5的底端部相连。此复位弹簧6具有回复力,该力的方向向着衔铁的线圈3未被激励的方向,并与铁芯1的磁极部分1a分开。

    移动弹簧8由薄片弹簧材料(诸如铜合金)形成为片状,且在一端部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常闭侧移动接点7a和常开侧移动接点7b。

    在移动件8中,通过一个销(未示出)将第一件8a和第二件8b相连,并当一个件发生位移时,另外的一个也在同一方向上产生位移。第一件8a由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构成,通过整体成型而将衔铁5的中心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第二件8b由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构成,以与第一件8a相同的方式,通过整体成型将移动弹簧7的中心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相应的,当通过铁芯1的磁极部分1a吸引和分离衔铁5的导引边部时,与衔铁5成为一体的第一件8a发生位移,由于第二件8b与第一件8a一起在相同的方向上产生位移,与第二件8b成为一体的移动弹簧7同样被激励。

    常闭侧接点端子10具有常闭侧固定接点10a,其与常闭侧移动接点7a相对,并与常闭侧移动接点7a一起构成接触点部分20,常开侧接点端子11具有常开侧固定接点11a,其与常开侧移动接点7b相对,并和常开侧移动接点7b一起构成接触点部分20,通过引线12将公共端子13与移动弹簧7的另外的一个端部相连,而与线圈3相连的线圈端14穿过基板9并被固定。

    壳15为箱形,具有一个底部,其为一个相对部15a,在下面将进行描述,和从底部竖直提供的壁部15b,通过与基板9相固定,在其中容纳上述的部件。

    显示件16被整体成型,从而由可弯曲和可变形金属片构成的软部16c位于两个显示元件16a和16b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显示片16a和第二显示片16b都由树脂材料构成。第一显示片16a位于显示元件16的底端,并被底板9旋转支撑,而延伸部16d从中心部分延伸。

    在此延伸部分16d中,如图7中所示,设置一个槽形接合部16e,其与插入部8c接合,插入部8c具有截面为圆形的导引边部,且槽形接合部16e从移动件8的第一件8a延伸。更具体的,此接合部分16e突出出凹带状调节部分16f,以调节插入部分8c,插入部分8c被从边部插入,并在几乎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即与插入部分8c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开口部分滑出,以从两侧的开口端向内接合。

    第二显示片16b位于显示件16的导引边上,设置在导引边部上的显示部分16g通过设置在壳15的底部中的贯通部15d用于显示接触点部分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开关17由棒状贯通部17a构成,其从其导引边穿过壳15,而操作部17b在与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贯通部17a的底端延伸,并与壳15的底部相对。换句话说,操作部17b与作为壳15的底部的相对部15a相对。

    此操作部分17b由恒定厚度部分17c和贯通部分17a构成,其中恒定厚度部分17c大致为椭圆形,并具有恒定的厚度,同时还包含一个弹簧部分17d,该部分在与恒定厚度部分17c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此弹簧部分17d的构成方式如图8中所示,在相反方向上的延伸部分的尺寸小于恒定厚度部分17c,并在局部更薄。另外,在弹簧部分17d中,在延伸方向上的导引边形成的更窄,且与壳15的相对部15a相对的相对面位于与恒定厚度部分17c同一个平面上。

    在此与操作部17b相对的相对部15a中,即在壳15的底部上,在突出方向上的导引边为圆形的凸状接触部15c向着弹簧部分17d突出。相应的,当操作部17d未被压向贯通部17a的贯通方向时,弹簧部分17d不与设置在壳15中的接触部分15c接触,而在壳15的相对面和相对部15a之间形成与接触部分15c的高度的尺寸对应的间隙。

    下面,将对此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当电流流到线圈3且产生穿过铁芯1的磁通量时,衔铁5被激励,从而形成闭合环路,当其另外一个端部被吸引到磁极部分1a时,在复位弹簧6的激发力的作用下旋转。如上所述,当激励衔铁5时,如上所述移动弹簧7同样被激励,而移动弹簧7的常闭侧移动接点7a与常闭侧接点端子10的常闭侧固定接点10a分离,接着,移动弹簧7的常开侧移动接点7b与常开侧接点端子11的常开侧固定接点11a接触。

    如上所述,当激励衔铁5时,由于第一件8a被同时激励,在第一件中接合有衔铁5的中心部分,显示件16同时被激励,在显示件中延伸部分16d进行延伸,在延伸部分上设置与第一件8a的插入部8c接合的接合部16e,从而显示件围绕被基板9支撑的作为旋转支点的部分旋转,通过壳15的贯通部15d视觉观察显示件16的导引边部的显示部分15g,并显示接触点部分20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当流到线圈3的电流停止时,穿过铁芯1的磁通量消失,在复位弹簧6的力的作用下,衔铁5从铁芯1的磁极部分1a被释放,并在与电流流到线圈3的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返回到电流流动前的状态。根据此情况,当衔铁5回复时,移动弹簧7被激励,并与回复的衔铁5相连结,而移动弹簧7的常开侧移动接点7b与常开侧接点端子11的常开侧固定接点11a分离,接着,移动弹簧7的常闭侧移动接点7a与常闭侧接点端子10的常闭侧固定接点10a接触。

    如上所述,当衔铁5回复时,第一件8a和显示件16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上被激励,通过壳15的贯通部15d无法视觉看到显示件16的导引边部的显示部16g,不显示接点部20的接触和分离状态。

    另外,如图1到图3中所示的装置,在线圈3未被激励,且衔铁5未被激励的情况下,当在贯通部分17a的贯通方向,压下开关17的操作部分17b的恒定厚度部分17c时,开关17的贯通部分17a的导引边与从移动件8的第二件8b延伸的延伸部8d接触,并对其进行按压和激励,同时激励与第二件8b结合的移动弹簧7,按照激励衔铁5的相同的方式进行激励,移动弹簧7的常闭侧移动接点7a与常闭侧接触端10的常闭侧固定接点10a分离,接着,移动弹簧7的常开侧移动接点7b与常开侧接触端11的常开侧固定接点11a接触。

    如上所述,当压下恒定厚度部分17c时,弹簧部分17d与接触部分15c接触,弹簧部分17d弹性变形,如图9中所示,然而,由于弹性变形在厚度的尺寸范围内进行,所以在延伸方向上的导引边部不从相反侧上的相反面向相对面突出。

    另外,在弹簧部分17d被压下的情况下,当通过使用贯通部17a作为旋转轴而旋转操作开关17时,由于操作部分17b在与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解除操作部分17b与接触部分15c的接触状态。通过此旋转操作,设置在开关17上的结合突起17e与设置在壳15的壁部15b的内部方向上的结合部接合,如图4到图6中所示,维持操作部分17b与接触部分15c的接触解除状态。此时,保持下面的状态,即,移动接点7b与常开侧固定接点11a接触。此状态被用在连续性测试中,在多个电磁继电器被电连接的情况下,当测试一个电磁继电器时,需要将其他的电磁继电器保持在连接状态。

    在此电磁继电器中,当突出设置在相对部15a上的接触部15c与操作部17b接触时,由于通过调节使得操作部分17b向着相对部15a移动,当不进行按压时,在按压方向上开关17自身不产生移动。因此,即使当开关17沿按压方向与壳15的壁部接触时,在开关17和壳15的与开关17进行接触的壁部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从而不会产生相应的摩擦力,接触点部分20不会产生由于摩擦力而造成的接触不良。即,操作部分17d迫使开关17向上,从而除了在连续检测之外,开关被维持在常规的状态,使开关17和衔铁5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另外,由于弹簧部分17d沿按压方向具有弹力,回复到按压前的状态,当在按压期间解除按压时,其不需要进行手动操作,从而弹簧部分17d返回到该状态。

    另外,由于弹簧部分17d沿按压方向具有弹性,从而使得按压操作本身变的容易。

    另外,即使在操作部分17b的厚度尺寸范围内弹性变形的弹簧部分17d通过与接触部分15c接触而弹性变形时,由于其不会局部从操作部分向厚度方向突出,手指不会错误的与其接触,从而不会产生误操作。

    另外,通常的,当负载过重时,突出的部分容易断裂。然而,由于弹簧部分17d不会局部从操作部分17b向厚度方向突出,不会产生断裂。

    另外,当变形的软部分16c被适当变形时,可对显示活动进行调节,从而通过设置在壳15中的贯通部分15d进行对接触点部分20的接触和分离的显示活动。

    另外,由于软部分16c由强度大于诸如塑料等成型材料的金属材料构成,即使当进行调节时产生多次变形时,变形部分的性能也不会降低,从而可延长软部分16c的寿命。

    此外,由于显示件16通过调节部分16f调节被插入到接合部分16b中的插入部8c的滑出过程,可确保接合部分16b与插入部8c接合,从而使组装操作变的容易。

    接着,将参考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另外,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实际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只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本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弹簧部分17d中,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导引边部向着与壳15的相对部15a弯曲,在接触部分上具有与其进行接触的设置在其上的具有曲面的倾斜部分17f。另外,此倾斜部分17f也可不弯曲。

    在此电磁继电器中,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的效果外,操作部分17b在与接触部分15c接触的情况下可平滑的位移,在操作部分17b中,倾斜部分17f被设置在接触部分上,并与接触部分15c进行接触,当操作部分17b在与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位移时,解除与解除部分15c的接触状态,从而,操作部分17b与接触部分15c的接触状态的解除操作变得容易。

    接着,参考图11,将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另外,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与第一实施例具有实际功能的元件,而只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在第一实施例中,接触部分15c在壳15的相对部15a上突出,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分15c的结构为,其在操作部分17b的弹簧部分17d的延伸方向上在导引边上突出。

    在此电磁继电器中,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考图12,将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描述。另外,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实际上的功能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元件,而只对其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别进行描述。本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然而,在所提供的相对部分15a的结构中,截面为半圆形凹部的接合部15e与接触部分15c接合。

    在此电磁继电器中,当接合部15e与接触部分15c接合时,其中接合部15e设置在与接触部分15c接触的另一侧上,接触状态稳定,因此,可稳定的获得第一实施例中的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接触部分20不会产生接触不良的效果。

    另外,以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方式,不需要手动操作,从而弹簧部分17d复位,而按压操作也变得容易,不会有误操作,弹簧部分17d不容易断裂,并可通过调节进行显示接触点部分20的接触和分离状态的显示活动,软部分16c的寿命得到延长,组装操作变的容易。

    另外,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一个沿按压方向具有弹性的弹簧部分17d,然而,如图13和图14及图15中所示,即使当不提供弹簧部分17d时,通过调节接触部分15c而使操作部分17b向着相对部15a产生位移。因此,当无按压时,开关17自身不会向着按压方向产生位移。相应的,可获得不会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造成接触不良的效果。然而,如图13和14及15中所示,当在操作部分17b中不提供弹簧部分17d时,在进行旋转操作的同时进行按压操作。

    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在操作部分17b的弹簧部分17d上提供接触部分15c,而接合部分15e设置在壳15的相对部分上,如图16中所示,即使当在壳15的相对部分15a上提供接触部分15c时,接合部分15e被设置在操作部分17b的弹簧部分17d上,因为,当接合部分15e与接触部分15c接合时,接触状态稳定,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即使当与开关17的贯通部分17a接触时也不产生摩擦力的部件为壳15的壁部15b。然而,并不限于壳15的壁部15b。

    另外,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开关17位于底部的一个角处。然而,开关17的位置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在安装电磁继电器时也可将开关17定位在另外的一个角。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其他接触型的继电器。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类型的继电器。其同样适用于常-闭接触型或常开接触型接触。

    另外,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所谓的“单稳定或双稳定”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由于当在操作部分或相对部中的一个上突出的接触部与操作部或相对部中的另外一个接触,通过调节,使得操作部分向着相对部位移。当无按压时,由于开关自身在按压方向上无位移,即使当开关沿按压方向与另外一个元件接触时,在开关和另外的一个与其接触的元件之间也不会产生摩擦,从而不会相应的产生摩擦力。由此,接触点部分不会造成由于摩擦力而产生接触不良。

    在第二方面的本发明中,除了第一方面的效果外,由于沿按压方向具有弹力的弹簧部分回复到按压前的状态,当在按压期间解除按压时,无须进行用于回复的手动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除了第二方面的效果外,即使当在操作部分的厚度尺寸范围内弹性变形的弹簧部分通过与接触部分接触而弹性变形时,由于其不局部地从操作部分向着厚度方向突出,从而,手指不会错误地与其接触,不会产生误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当设置在另外一个元件上的与接触部分接触的接合部与接触部分接合,接触状态稳定,可稳定的获得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中的不会由于摩擦力而造成接触点部分的接触不良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除了可获得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效果外,当操作部分在与按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时,其中倾斜部分被设置在接触部分上,且倾斜部分与接触部分相接触,从而与接触部分的接触状态被解除,由于操作部分在其与接触部分接触的状态下可平滑的位移,可容易的进行操作部分与接触部分的解除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除了可获得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效果外,当变形软部被适度的变形时,可通过调节显示活动,从而可通过设置在壳中的贯穿部分进行接触点部分的接触和分离状态的显示。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除了可获得第一方面的效果外,由于软部是由强度大于正如塑料等成型材料的金属材料构成,即使当其因为调节而被变形多次时,变形部分的性能也不会降低,从而寿命变长。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除了可获得第一方面的效果外,由于通过调节部分可调节被插入到接合部分中的插入部的位移滑动,从而可确保接合部与插入部的接合,使组装操作变得容易。

    在传统类型的继电器中,在电磁体被激励的情况下,衔铁被激励,手动操作杆向下移动。在此情况下,如果通过对杆施加外力而使其旋转,杆会被不需要的被锁定。根据本发明,杆总是被迫使向上。在此情况下,从杆侧面延伸的凸块锁定槽相通,从而杆不会转动,从而可避免被不需要的锁定。

电磁继电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磁继电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磁继电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继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继电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含:铁芯;衔铁部分;接触点部分;一个开关,具有一个操作部分,延伸到与按压方向相交的方向,当衔铁未被激励时,通过按压所述操作部分从而使接触点部分与其结合部分接触及与其结合部分分离;及壳,具有一个与操作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及接触部分,设置在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并向着另外一个突出,当未按压下操作部分时,接触部分与上述的操作部分和相对部分中的另外的一个相接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