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157051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1255.X

申请日:

1999.10.23

公开号:

CN1294430A

公开日:

2001.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10.23

IPC分类号:

H01T13/02

主分类号:

H01T13/02

申请人:

吕秋海;

发明人:

吕秋海

地址:

030001山西省太原市康乐街15号1楼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魏树巍;张承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花塞,包括主、次电极器,主瓷体和次体,其特征在于次瓷体与主瓷体形成的空腔内,主电极上装有一凸形动柱,空腔内主瓷体的一端装有弹簧,凸形动柱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可将主、次电极上的积炭清除掉,使火花塞寿命延长,同时启动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火花塞,包括主电极
2: 次电极(2)、主瓷体(9)和次瓷体(10),其特 征在于次瓷体(10)与主瓷体(9)之间的空腔(12)内、主瓷体(9)的一端装有 弹簧(4),在空腔(12)内靠着弹簧(4)装有一可在主电极(1)上滑动的凸形动 柱(3),位于在主电极(1)和次电极(2)之间,主瓷体(9)上开有与空腔(12)连 通的通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主瓷体(9)上装有瓷帽(7), 主瓷体(9)上和瓷帽(7)上设有与空腔(12)连通的通气道(6),空气滤芯(5)由 瓷帽(7)压紧在通气道(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瓷体(9)、次瓷体 (10)和瓷帽(7)上设有与空腔(12)连通的通气道(6),空气滤芯(5)由瓷帽(7) 压紧在通气道(6)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形动柱(3)的凸 形部分横截面形状是椭圆形、三角形或圆形,柱形部分为圆柱形或绕线轮 状,次电极(2)上有与凸形动柱(3)的凸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孔。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空腔(12)内两端各有一防 震垫(8)。

说明书


火花塞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上使用的火花塞。

    火花塞是发动机上的重要元件之一,其技术状况的优劣,关系到车辆的使用性能,火花塞功能是汽缸中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之爆发燃烧。火花塞不点火通常是发动机不能起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车辆的使用中常会遇到此类现象。如一个火花塞不点火,排气污染将会比正常情况增大3-4倍,在3种有害气体中(CO、NOx、HC)HC的增加较为明显,有人试验:经过维护调整的火花塞,可节油10%左右。所以避免不点火或跳火现象,以确保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火花塞不点火的原因有火花塞间隙调整不当,间隙过小调整过小,不仅限制了火花与混合气的接触面积,而且由于电极的“消焰”作用,又抑制核的成长,尽管点了火,但火花微弱,混合气着火困难,间隙过大,点火系提供点火电压可能不足以使火花塞电极间点火。再一个原因就是电极积炭。中心电极向周围漏电而有向侧电极点火,这是因为火花塞上积炭(或油污)存积过多,使之短路不点火。并进而烧坏绝缘体,造成火花塞损坏。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点火、自动清除积炭的火花塞。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主电极,次电极,主瓷体和次瓷体,在主瓷体与次瓷体之间的空腔内、主瓷体的一端装有弹簧,弹簧的下端有一可在主电极上滑动的凸形动柱,凸形动柱将主、次电极隔开,往空腔内滑动时,将主次电极露出,弹簧作用是将凸形动柱复位。防止凸形动柱滑动将主、次瓷体撞坏,在空腔内两端装有防震垫;主瓷体上、次瓷体上以及瓷帽上设有通气道,与空腔连通,通气道上加有空气滤芯,瓷帽由高温胶粘合在主瓷体上,通气道的作用是当凸形动柱被压缩空气推进时,可排出空腔内的空气,当凸形动柱被弹簧复位时,吸进冷空气,冷却弹簧。

    上述的凸形动柱的凸形部分横截面形状是椭圆形、三角形、或圆形,柱形部分为圆形或绕线轮形。

    当凸形动柱被汽缸压缩空气推进空腔时,露出主电极,根据汽缸压缩混合后才点火的工作原理,主、次电极点火,此时主次电极之间的混合气有效地点燃、燃烧,随着主次电极放电做功完成之后,由于发动机排气,失去压力,凸形动柱再次被压缩空气推进空腔时,露出主电极,火花塞点火,如此往复循环工作,凸形动柱来回运动,由于摩擦作用,将主、次电极上的油污和积炭除去。

    本发明与现有的火花塞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改变了传动火花塞的结构,使火花塞容易点火。

    2.由于凸形动柱的往复运动,能自动清除主、次电极上的油污和积炭,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3.由于加了通气道,可使弹簧工作温度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4.由于本发明的火花塞工作性能提高,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减少了废气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火花塞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火花塞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火花塞第三年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如图所示:1是主电极,2是次电极,3是凸形动柱,4是弹簧,5是空气虑芯,6是通气道,7是瓷帽,8是防震垫,9是主瓷体,10是次瓷体,11是点火室,12是空腔。

    图1所示的火花塞包括主电极1、次电极2,主瓷体9和次瓷体10,主瓷体9上固定着主电极1,主电极1上通长都有瓷体,只是头部没有瓷体,次瓷体10为筒形,主瓷体9和次瓷体10之间形成一空腔12,空腔12内,主瓷体9的一端装有弹簧4,空腔12内有一可在主电极1上滑动的凸形动柱3,将主电极1和次电极2隔开,主瓷体1上,次瓷体2上以及瓷帽7上设有通气道6,在通气道6上装有空气滤芯5,通气道6和空腔12连通,可使空腔12内气体排出,也可吸收入空气冷却弹簧,凸形动柱3的凸形部分横截面积形状为椭圆形,中间有一与主电极1直径相对应的圆孔。柱形部分为绕线轮状,筒形次瓷体10底部开有一与凸形动柱3凸形部分相对应的椭圆孔。

    图3给出了火花塞的第二种结构,主电极1上半截有瓷体,次瓷体10上无通气道,只在主瓷体9上以及瓷帽7上开有通气道6,凸形动柱3的凸形部分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筒形次瓷体10上的底部也有开有一与凸形动柱3凸形部分对应的三角形孔,其余同第一种方式。

    图5给出了火花塞的第三种结构,次瓷体10为圆环形,次瓷体10上无通气道,凸形动柱3的凸形部分横截面为圆形,柱形部分也为圆形,次电极2从火花塞底部看去截面形状为汽车方向盘状,其余同第一种方式。

    根据汽缸压缩混合气后才点火的工作原理,当凸形动柱3受汽缸压缩空气作用,向空腔12内移动,同时空腔12内部分空气经通气道6排出,露出主、次电极1、2,形成一点火室11,此时混合气进入点火室11,电极点火,点燃混合气,做功结束后,在弹簧4作用下,凸形动柱3,回到原位,压在上防震垫8上,凸形部分将主电极1和次电极2隔开,同时空气从通气道6经空气滤芯5进入空腔12,完成其一次工作过程。

    凸形动柱3来回运动,由于摩擦作用,将点火室瓷体侧壁和主次电极1、2上的油污和积炭除去。

火花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火花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火花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花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花塞.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花塞,包括主、次电极器,主瓷体和次体,其特征在于次瓷体与主瓷体形成的空腔内,主电极上装有一凸形动柱,空腔内主瓷体的一端装有弹簧,凸形动柱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可将主、次电极上的积炭清除掉,使火花塞寿命延长,同时启动性能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