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浚河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浚河道的方法,适于疏浚各种河道,特别适于疏浚我国的黄河河道。
目前世界上的大小河流都有淤积,河道淤积的疏浚方法主要是用大型挖泥船清挖河道,这种方法存在时间长,效果慢,挖掘深度有限,必须要有庞大的挖泥船队,对黄河下游水中拥有大量泥沙的现实不适用;面对黄河河道一天天淤高的现实,至今解决的办法仍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潘季驯提出的“筑坝束水,以水攻沙”的老方法,几百年来,潘季驯提出的方法未能把黄河泥沙排光,也未能使泥沙有所减少,更未能阻止住黄河河床的抬高。此法带来的困难是:每年黄河汛期过后,黄河下游两岸的有关部门就必须立即投入到下一年防汛物资准备的工作中去,黄河大堤每十年必须加高一次(现已大修过三次),七、八十年代,每年的加高费用是三亿,到九十年代,每年费用可达三十亿左右,十年合计三百亿人民币左右,这些费用还没有包括每年的临时防汛费用和汛期一百万军民的上堤防守费用。这种周期性的费用,似乎永无止境,只要不停地加高大坝,不断地防汛守堤,这项费用将会是一组长长的天文数字。
本发明地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疏浚河道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定向爆破炸药将河道主槽向下炸深展宽。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用挖泥船疏浚河道方法相比,具有疏浚河道时间短,效果快,可节省若千万工作日,疏浚之快非人工所能比;通过控制炸药爆破能量,能控制河道被炸的深浅和宽窄;从经济核算方面讲,定向爆破所用炸药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其它方法巯浚河道的费用;
本发明所述方法与明朝潘季驯提出的“筑坝束水,以水攻沙”的老方法相比,老方法是使河床向上抬高成为“地上河”,是被动的工作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炸深河道向下发展成为“地下河”是主动的工作方法;向上发展,每加高一米,就加剧了一次防洪的难度,而向下发展,每挖深一米,就增加了一米的蓄洪能力;
本发明在建设规模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或大或小,非常灵活,可用于宽河道,也可用于窄河道;
本发明若用在黄河下游河道的治理,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防凌、治沙、储水等问题,能改变黄河下游年年需防汛的现状,将使黄河两岸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一组天文数字;
用本发明治理过的黄河下游;河道可挖深成“梯级地下河”;即安全又可建梯级坝蓄水,能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且由于梯级地下河河水流速慢,能实现沉沙清水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疏浚河道的方法,它是用定向爆破炸药将河道向下炸深至所需深度,炸宽至所需宽度,即沿河道,根据河道实际地理状况,确定定向爆破炸药用量,用常规的成熟的定向爆破技术,将需疏通的河道用炸药炸深炸宽。
以黄河下游为例说明,黄河下游每年基本均有若干天干河,在此期间,根据黄河地势的实际情况,确定定向爆破炸药用量,将河道(即黄河的主槽)向下炸深(如五米,十米或以上),爆破后的土方借助爆破能量,分一级或多级被抛掷于主槽以外的滩地上,用机械设备将滩地平整后,千年的淤泥淤沙即可改造成良田,若将土方运至其他地区,还可改造低洼地域。
根据黄河下游具体地势和条件,河道被炸成梯级地下河后,可在其上建立梯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