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能产生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152451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5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4246.X

申请日:

2001.02.23

公开号:

CN1371164A

公开日:

2002.09.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N11/00

主分类号:

H02N11/00

申请人:

剩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穆宗南; 杜侑达

地址:

台湾省台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旭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包括基座、磁铁装置和传动构件,具有第一磁场的第一磁铁装置安装于该基座上;可运动的传动构件安装于该基座上;具有第二磁场的第二磁铁装置与该传动构件相连;连结构件连接该传动装置,并且与第一磁铁装置相连。它可提供具有持续性的能量,还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包括基座、磁铁装置和传动构件,其特征在于:具 有第一磁场的第一磁铁装置安装于该基座上;可运动的传动构件安装于该基座 上;具有第二磁场的第二磁铁装置与该传动构件相连;连结构件连接该传动装 置,并且与第一磁铁装置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平行向 上延伸的第一及第二支架,该传动构件包括一轴,横向延伸的轴穿过该第一及 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设有一向上及向下延伸的导槽,该第一磁铁装置有一 第一磁铁,该第二磁铁装置有复数磁铁,复数磁铁互相成均等角度地安装于该 轴上,复数磁铁自该轴成放射状地延伸,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中间;该连 结构件有一同心地安装于该轴上并与该第一支架相邻的圆盘,环杆包括第一末 端和第二末端,该远离中心的第一末端与该圆盘枢接,连接杆包括第一末端和 第二末端,连接杆第一末端与环杆的第二末端枢接,连接杆的第二末端与该第 一磁铁相连,该连接杆贯穿该第一支架的导槽,可上下移动于该第一及第二位 置的该第一磁铁设于该第二磁铁之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铁及第二 磁铁为永磁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 分别有第一及第二磁极并相互并列设置,且位于该轴的横向。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底设有平行向 上延伸的第一及第二支架,该传动构件的轴横向延伸并穿过该第一及第二支 架,该连结构件有一第一圆盘同轴地固定于该轴上,该第一圆盘位于该第一及 第二支架之间,该第一圆盘设有两个第一短臂,该第一短臂朝该第一支架延伸, 该第二磁铁装置有两第二磁铁分别连接在该第一短臂的尾端,该第一支架设有 一与该轴同心的第二圆盘并且固定于该第一支架的旁边,邻接该第一圆盘的该 第二圆盘设有两个第二短臂,该第二短臂沿轴向朝该第一圆盘延伸,该第一磁 铁装置设有两第一磁铁分别连接在该第二短臂的尾端,且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 铁成一直线,平行对应该轴;该连结构件有一圆柱形构件枢接在第二支架上, 该圆柱状构件有一波浪状的导轨,其形成于该圆柱构件的外侧表面,且有一瘦 长形导板固定于该轴上,该导板有两个末端部份与该波浪的导轨滑动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 为永磁铁。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 分别有第一及第二磁极互相并列设置,位于该轴的横向。

说明书


自生能产生器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自生能产生器,特别是指一种能持续产生能量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问题的装置。

    众所周知,能量可通过数种来源而产生热能、光能及动力,通常能量是由石化燃料如天然石油、天然气、及煤所获得;石化燃料通常是由燃烧产生能量来驱动涡轮机或引擎,当引擎在驱动车辆时涡轮机驱动发电机来产生电力。然而,在这燃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空气污染问题,另外,因为石化燃料的高耗损率,在地壳中石化燃料的总数量正在快速的减少。也因此由石化燃料所获得的能源是有限的,且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

    另一种能量的型态是核能,虽然核能可被无限的由核分裂及核熔解来获得,但核能电厂的安全性是被怀疑的,且核废料的适当处理较难持续下去;其它的例子如:太阳能、风力及潮汐发电,可被用来产生电能或动力驱动,然而,太阳能、风力及潮汐发电的能量有限,另外一方面,太阳能、风力及潮汐发电的能量仍然不能满足能源供应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它可提供具有持续性的能量。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它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包括基座、磁铁装置和传动构件,具有第一磁场的第一磁铁装置安装于该基座上;可运动的传动构件安装于该基座上;具有第二磁场的第二磁铁装置与该传动构件相连;连结构件连接该传动装置,并且与第一磁铁装置相连。

    该基座设有平行向上延伸地第一及第二支架,该传动构件包括一轴,横向延伸的轴穿过该第一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设有一向上及向下延伸的导槽,该第一磁铁装置有一第一磁铁,该第二磁铁装置有复数磁铁,复数磁铁互相成均等角度地安装于该轴上,复数磁铁自该轴成放射状地延伸,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中间;该连结构件有一同心地安装于该轴上并与该第一支架相邻的圆盘,环杆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远离中心的第一末端与该圆盘枢接,连接杆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连接杆第一末端与环杆的第二末端枢接,连接杆的第二末端与该第一磁铁相连,该连接杆贯穿该第一支架的导槽,可上下移动于该第一及第二位置的该第一磁铁设于该第二磁铁之上。

    该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为永磁铁。

    该第一及第二磁铁分别有第一及第二磁极并相互并列设置,且位于该轴的横向。

    该基底设有平行向上延伸的第一及第二支架,该传动构件的轴横向延伸并穿过该第一及第二支架,该连结构件有一第一圆盘同轴地固定于该轴上,该第一圆盘位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之间,该第一圆盘设有两个第一短臂,该第一短臂朝该第一支架延伸,该第二磁铁装置有两第二磁铁分别连接在该第一短臂的尾端,该第一支架设有一与该轴同心的第二圆盘并且固定于该第一支架的旁边,邻接该第一圆盘的该第二圆盘设有两个第二短臂,该第二短臂沿轴向朝该第一圆盘延伸,该第一磁铁装置设有两第一磁铁分别连接在该第二短臂的尾端,且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成一直线,平行对应该轴;该连结构件有一圆柱形构件枢接在第二支架上,该圆柱状构件有一波浪状的导轨,其形成于该圆柱构件的外侧表面,且有一瘦长形导板固定于该轴上,该导板有两个末端部份与该波浪的导轨滑动连接。

    该第一及第二磁铁为永磁铁。

    该第一及第二磁铁分别有第一及第二磁极互相并列设置,位于该轴的横向。

    本发明由于所述的自生能产生器,包括一基座、一第一磁铁装置、一第二磁铁装置、一传动构件、及一连结构件;该第一磁铁装置架设于该基座上并具有一第一磁场;该传动构件可活动地架设于该基座上;该第二磁铁装置连接该传动构件并具有一第二磁场产生;该第二磁铁装置具有可活动性并与该传动构件朝第一方向周期性地经过该第一磁铁装置;第一及第二磁场相互作用,当该第二磁铁装置通过该第一磁铁装置时正向力及负向力交替地作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装置上;该正向力使该第二磁铁装置对应该第一磁铁装置相对朝第一方向移动,该负向力使该第二磁铁装置对应该第一磁铁装置相对朝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该第一磁铁装置及第二磁铁装置于该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互相地相对朝第三方向移动,在第一位置该第二磁铁装置邻接该第一磁铁装置并被一正向力作用。在第二位置该第一磁铁装置及第二磁铁装置相互远离,为了使该第二磁铁装置的负向力降至最低,然后该正向力作用在该第二磁铁装置上,因此使该第二磁铁装置及该传动构件朝第一方向移动而不会因负向力而停止;该连结构件相互连接该传动构件及该第一磁铁装置、第二磁铁装置中的一个,所以在第一及第二位置间,通过该传动构件的移动,该第一磁铁装置、第二磁铁装置中的一个是具有可动性并相互交替。由此,第一、第二磁铁装置于第一位置将被反向力作用于第二磁铁装置和传动构件可开始在第一方向运动,正向力间歇地施力于传动构件使在第一方向连续运动,而不会被负向力中止,因此,其可提供具有持续性的能量,还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为了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其它的特征及优点能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详细地描述并配合图示说明于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于第一操作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解释图2中的第一磁铁装置及第二磁铁装置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于第二位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解释图4中的第一磁铁装置及第二磁铁装置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于第三运动位置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解释图6中的第一磁铁装置及第二磁铁装置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生能产生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自生能产生方法是可以自生能产生器实施,其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大体结构包括一基座22,一第一磁铁装置50,一第二磁铁装置30,一传动构件20及一连结构件40。

    该基座22设有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向上延长形成一平行关系,该传动构件20设有一轴21横向地延伸穿过该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该轴21为可旋转的,该支架221设有一朝上方及下方延伸的导槽223。该第一磁铁装置50有一第一磁铁51,该第二磁铁装置30设有四个第二磁铁31,其固定于该轴21的一固定座211的中央位置,并彼此成角度,在图2中有详细表示。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为永久性磁铁,并由高磁性、高强力及低氧化材质制成。因此,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具有较高的转速及有力的力矩。该第二磁铁31从该轴21呈放射状的延伸,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之间。

    该连结构件40有一圆盘44固定于与之同轴心的该轴21上,并与第一支架221邻接,一环杆42具有一第一尾端和一第二末端,第一尾端远离中心处,通过枢轴端41与圆盘44枢接,一连接杆43有一个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末端与环杆42的第二末端枢接。该第一磁铁51连结该连接杆43的第二末端。该连接杆43穿过该导槽223呈水平地延伸在第一支架上,该第一磁铁51位于该第二磁铁装置30之上,并与第二磁铁31中的一个呈一直线。每个第一及第二磁铁51及31有第一磁极N及第二磁极S,该第一磁极N及第二磁极S相互并列,位于该轴21纵向轴的横向。

    该第二磁铁装置30随该传动构件20的轴21一同朝第一方向旋转,如图3中所示的箭头X,并周期性地经过该第一磁铁装置50。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的第一及第二磁场互相作用,当该第二磁铁31的一个磁铁经过该第一磁铁51时,在该第一磁铁装置50及该第二磁铁装置30上交替地产生一正向力和一负向力。该正向力使该第二磁铁装置30相对第一磁铁装置50朝第一方向运动;该负向力使该第二磁铁装置30相对第一磁铁装置50朝第二方向相对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参阅图2及图3,该第二磁铁31的一磁铁的该第一及第二磁极位于a区及c区,分别邻接该第一磁铁51的第一及第二磁极。此时,一排斥力被作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上。由于该第一磁铁51在该第一及第二方向是不可转动的,该排斥力转为正向力驱使该第二磁铁31朝第一方向X转动。当该第二磁铁31的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旋转至b区及d区,分别接近该第一磁铁51之第二及第一磁极,如图4及图5所示、一吸引力作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然后转换为该正向力使该第二磁铁31朝第一方向X进一步旋转。当该第二磁铁31的第一及第二磁极进一步的旋转至d区及b区,分别接近该第一磁铁51的第一及第二磁极,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一排斥力作用于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然后转变为该负向力,其可防止该第二磁铁31朝第一方向X更进一步运转。当该正向力使该第二磁铁31旋转时,该轴21旋转并驱动该圆盘44,该环杆42及该连接杆43使该第一磁铁51由一第一位置往上移动,如图2所示,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在该第一位置,该第二磁铁31邻接该第一磁铁51并受该正向力所作用;在该第二位置,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1、31相互远离,以减少该负极作用于该第二磁铁31的力,该正向力作用于该第二磁铁31,由该第二磁铁装置30和该轴21的惯性力使该第二磁铁31及该轴21在第一方向转动而不被该负向力所停止。当该轴21转动使第二磁铁31中的一邻近磁铁转到位于该第一磁铁51下方位置,该第一磁铁51通过该连结构件40的效力从该第二位置移至该第一位置。由此一方法该正向力可间歇性地作用于该第二磁铁装置30,使该轴21持续地朝该第一方向转动,不被负向力所中止。所以该传动装置40能持续地转动提供动能而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请参阅图8,一种自生能产生器的第二实施例,本发明包括一基座22’、一第一磁铁装置50’、一第二磁铁装置30’、一传动构件20’及一连结构件40’。在本实施例中该基座22’有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向上延伸成一平行关系。该传动构件20’包括一轴21’横向延伸穿过该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该轴21’能环绕于该纵向轴心,平行于该纵向轴朝轴向延伸,如双向箭头Y所示。该连结构件40’有一第一圆盘41’同轴地安装于该轴21’并位于该第一及第二支架221’、222’之间,并且两个第一短臂411’(图8中只有一个)轴向延伸并由第一圆盘41朝向该第一支架221’。该第二磁铁构件30’有二个第二磁铁31’(图8中只有一个)分别与该第一短臂441’的远离端连接。该第一支架221’有一第二圆盘223’同轴连接于该轴21’并固定于该第一支架壁的边侧且与该第一圆盘41’相邻。两个第二短臂224’从第二圆盘223’朝该第一圆盘41’轴向延伸。该第一磁铁装置50’有二个第一磁铁51’分别连接该第二短臂224’的远离端,并且与该第二磁铁31’平行,朝向轴的Y方向,为了使该正向力作用于该第二磁铁31’,与第一实施例近似的方式,当该第一及第二磁铁装置50’、30’位于该第一位置,该第一及第二磁铁50’、30’相互邻近,使该第二磁铁31’及该轴21’围绕该轴21’的纵向轴转动。该第二支架222’有一圆柱状构件225’固定在该轴21’上。该圆柱状构件225’有一导轨226’形成于该圆柱状构件225’的外表面边缘,一瘦长形导板227’固定于该轴21’上,该轴21’位于该瘦长形导板227’的中间位置。该瘦长形导板227’有两个末端部份228’滑动在该导轨226’上,如此该第二磁铁31’可与该轴21’一起在该第一及第二位置移动,该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51’、31’相互远离,如第一实施例所示。  以这样的方式当该瘦长形导板227’通过该轴21’转动时该第二磁铁31’在该轴Y的方向远近移动。因此该轴21’可如第一实施例的近似方式被持续地驱动产生动能。

自生能产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生能产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生能产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生能产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生能产生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生能产生器,包括基座、磁铁装置和传动构件,具有第一磁场的第一磁铁装置安装于该基座上;可运动的传动构件安装于该基座上;具有第二磁场的第二磁铁装置与该传动构件相连;连结构件连接该传动装置,并且与第一磁铁装置相连。它可提供具有持续性的能量,还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