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开关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一个驱动线圈的电磁开关装置,该驱动线圈在供给吸动电流时将一个触头驱动件从一个静止位置移动到一个操作位置,该接触驱动件具有一个断路随动件,在接触驱动件向操作位置移动到达一个位于静止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的断路随动位置时,借助此断路随动件将一个常闭触头的桥形接触件从该常闭触头的静止触头上抬起。
这样一种电磁开关装置已为公众所知。
在现有技术中,即便在操作位置上时,该桥形接触件也持续地被一个复位件压向断路随动件。在接触驱动件反向向静止位置转换时,该桥形接触件在到达断路随动位置时降落到静止触头上。但是在一些应用中这样一种在到达断路随动位置时的降落是不希望的。相反该常闭触头的开关特性应当有一个滞后。
常闭触头的开关性能应当有滞后的一个应用例子是一个用于驱动线圈的省电电路:如果借助该常闭触头实现从吸动电流到保持电流的转换,当该常闭触头快到操作位置前才被断开时,则需要的保持电流特别小。在实际中出现电压波动(瞬时电压消失或电压回落)就可能导致:随着保持电流下降而离开操作位置,因而要接通的主触头断路。
如果现在该常闭触头完成一个无滞后的转换,在到达断路随动位置时该常闭触头被再接通,从而立即再向驱动线圈供给吸动电流。因此该触头驱动件再次被吸引,随之该常闭触头再次断开。基于向驱动线圈供给的电流持续发生转换,可能发生主触头颤动或者无压力地彼此紧贴着。这会导致主触头出现一个很严重的磨损,甚至可能导致主触头的熔接。
如果与此相反,该常闭触头完成的是一个带滞后的转换,则一个电压波动要么仅导致主触头的释放,要么在电压恢复后使接触器再次接通。但避免了主触头的颤动和无压力地彼此紧贴着。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开关装置,其中常闭触头可滞后动作。
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该接触驱动件具有一个接通随动件,在接触驱动件向静止位置移动而到达一个位于静止位置和断路随动位置之间的接通随动位置时,借助该接通随动件使该桥形接触件朝着静止触头运动,此外,常闭触头还配设有一个吸持装置,该吸持装置可将桥形接触件吸持在一个断路位置上,在接触驱动件从断路随动位置向接通随动位置移动期间,桥形接触件处于从静止触头上抬起的断开状态。
如果吸持装置为磁铁装置,且该桥形接触件至少有一部分由铁磁材料构成,则该吸持装置的设计就十分简单。
如果所述磁铁装置为永久磁铁,则该磁铁装置特别有效。
如果磁铁装置具有两块磁铁,且该两磁铁分别对桥形接触件的两个端区起作用,则该磁铁装置在结构上就十分简单。此外,由磁铁装置所引起的漏泄磁场起到吹灭桥形接触件从静止触头上抬起时偶然产生的电弧的作用。
如果该桥形接触件具有一个背对静止触头、由一种铁磁材料构成的背侧,则该磁铁装置向桥形接触件施加一个吸动和吸持力。这尤其在有震动危险地应用场合有重要意义。
如果断路随动件被设置成可将桥形接触件从静止触头抬起到一个抬起中间位置,并且吸持装置被设计成可将桥形接触件从所述抬起中间位置转换到断路位置,那么就可以十分简单地避免该桥形接触件在转换到断路位置时有被损坏的危险。
如果接通随动件被设置成可将该桥形接触件从断路位置转移到一个降落中间位置,并且桥形接触件配备一个可使桥形接触件从降落中间位置降落到静止触头上的复位件,那么就可以十分简单地避免该桥形接触件在降落到静止触头上时有被损坏的危险。
复位件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为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例如可支承在该桥形接触件上,其另一端可支承在一个相对于开关装置位置固定的支座上。
如果常闭触头与一个用于驱动线圈的电流调节器连接,使得向驱动线圈供给的电流在常闭触头断开或接通时发生改变,那么就可以特别简单地完成电磁开关装置从吸动电流到保持电流的转换。以这样的布置就有可能使开关装置在即将到达操作位置前才从吸动电流转换到保持电流,在快到静止位置前才再接通吸动电流。此外,虽然在快到操作位置前该桥形接触件才从静止触头上抬起,但仍可使该桥形接触件与静止触头相距一个较大的距离,从而不存在未熄灭电弧的危险。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描述给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和细节。其中以原理图的方式给出:
图1 一种带有电流调节器的电磁开关装置;
图2 触头驱动件位于静止位置时的开关装置;
图3 触头驱动件位于操作位置时的开关装置;
图4 图2中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图5 一个表示滞后现象的图表。
按照图1,一个电磁开关装置具有一个驱动线圈1。当向该驱动线圈1的电流调节器2给出一个操作命令时,该电流调节器2向驱动线圈1提供一个电流I。但该电流I至少具有吸动电流IA的值。这样,在图1中仅示意画出的触头驱动件3从一个静止位置R移动到一个操作位置B。
在移动过程开始时,开关装置的主触头4未动作,且常闭触头5接通。通过触头驱动件3的移动,主触头4动作而常闭触头5断开。
常闭触头5跨接在一个电阻6上。在常闭触头5断开时,该驱动线圈1仅仅还经过该电阻6、而不再无阻抗地经过常闭触头5与电流调节器2相连接。因而在常闭触头5断开时电流I下降到一个保持电流IH。相反,在常闭触头5接通时电流I再增加到吸动电流IA。因此,该常闭触头5与电流调节器2连接成,在常闭触头5断开或接通时,使得向驱动线圈1供给的电流I发生改变。
按照图2至图4,该触头驱动件3具有一个断路随动件7。按照图示实施方式,该断路随动件7被设计成驱动面。当触头驱动件3向操作位置B移动时,借助此断路随动件7将常闭触头5的桥形接触件8从常闭触头5的静止触头9上抬起。在此,该桥形接触件8直到触头驱动件3到达断路随动位置M1后才从静止触头9上抬起。
该桥形接触件8的抬起是克服复位件10的作用力来完成的,按照图2至4该复位件是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10一侧支承在桥形接触件8上,另一侧支承在一个相对于开关装置位置固定的支座11上。该复位弹簧10在其侧面由合适的、众所周知的导向件来导向。为了视图清晰起见,图中对该导向件未予示出。
正如从图3可清楚地看出的那样,该断路随动件7被设置成可将桥形接触件8抬起到一个抬起中间位置Z1上。当桥形接触件8到达抬起中间位置Z1时,其受到由一个磁铁装置12对其施加的磁场力。该磁铁装置12用作吸持装置12,并配属于常闭触头5。
所述磁铁装置12具有两个永久磁铁13、14,因而其为永久磁铁装置。两个永久磁铁13、14分别作用于该桥形接触件8的两个端区15、16。该桥形接触件8至少有一部分由一种铁磁材料构成。该桥形接触件8尤其具有一个背对静止触头9、且由一种铁磁材料构成的背侧17。
复位件10和磁铁装置12彼此匹配,并且这样选择抬起中间位置Z1,使得在抬起中间位置Z1上时,由磁铁装置12施加在桥形接触件8上的磁场力大于复位件10施加在桥形接触件8上的复位力。因而磁铁装置12将桥形接触件8从抬起中间位置Z1转换到断路位置,在此断路位置上时,桥形接触件8紧贴着永久磁铁13、14,且已从静止触头9上抬起。
在保持电流IH下降到低于一个最小值(切断开关装置,供给电压下降)时,复位力超过由驱动线圈1产生的吸持力矩。随后,接触驱动件3就从操作位置B向静止位置R移动。该接触驱动件3具有一个接通随动件18。在接触驱动件3向静止位置R移动时,该接通随动件18使该桥形接触件8朝着静止触头9运动。直到该接触驱动件3到达一个接通随动位置M2时,该桥形接触件8才从磁铁装置12上移走。而在之前该桥形接触件8尚由磁铁装置12保持在断路位置。在这以后,该桥形接触件8才朝着静止触头9运动。
正如从图2和图4可清楚地看出的那样,该接通随动件18被设置成可将桥形接触件8从断路位置转移到一个降落中间位置Z2。在此降落中间位置Z2,由复位件10施加的复位力超过由磁铁装置12施加的磁场力。因而该复位件10使该桥形接触件8从降落中间位置Z2降落到静止触头9上。
在图5中向右表示接触驱动件3的移动行程s,向上表示桥形接触件8到静止触头9的距离a。正如从图5可清楚地看出的那样,该接触驱动件可从静止位置R移动到操作位置B,并又重新移回。而在这过程中,常闭触头5的开关状态都明显地滞后。此外还可清楚地看出,常闭触头5的断开在到达操作位置B之前完成,常闭触头5的接通在到达静止位置R之前完成,且断路随动位置M1比接通随动位置M2更接近接触驱动件3的操作位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