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51796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22458.4

申请日:

1996.02.23

公开号:

CN1365208A

公开日:

2002.08.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H04J 13/02申请日:19960223授权公告日:20041215|||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H04J13/02

主分类号:

H04J13/02

申请人: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发明人:

奥村幸彦; 安达文幸; 大野公士; 东明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5.02.23 JP 035702/1995; 1995.06.14 JP 147728/1995; 1995.12.13 JP 324823/199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罗亚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侧,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帧中,和将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所述引导码元,和检测所述引导码元、利用检测的引导码元补偿已经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及所述检错码,和重新安排已经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到其原始顺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侧,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帧中,和将
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所述引导码元,和
检测所述引导码元、利用检测的引导码元补偿已经接收的所述
发送数据及所述检错码,和重新安排已经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到其
原始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放置所述重要数据靠近所述引导码元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逐行地将所述发送数据交替地从所述存储器的顶行和底行写入
具有N行和M列的存储器中;
从所述存储器中逐列地读出已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发送
数据;
每次读出所述列时插入所述引导码元,和其中所述重要数据预
先放置在所述发送数据的开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是CDMA数据发送方法,其中所述发送侧包括执行所述每帧
中所述发送数据和所述检错码的初次调制,和使用扩展码序列执行
每帧中经初次调制的数据的二次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
加所述的引导码元和所述的重要数据的发送功率。

说明书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96190221.3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码分多址(CDMA),特别涉及可
变速率传输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它们通过以固定传
输速率发送包含在固定长度的帧中的数据来实现视在(apparent)可
变速率传输。

在CDMA移动通信中,来自话音编译码器的输出数据(发送数据)
先进行初次调制,然后利用伪随机序列(扩展码序列)进行二次调制,
被扩展为宽带信号并发送。扩展码序列的比特率称为“片速率”,而
且比该传输速率快几十到几百倍。通常,初次调制使用二进制或正交
相移键控,而二次调制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

对于话音通信的考虑是发送话音信号信息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随
时间变化的。据此,借助于将发送的数据分为固定持续时间的帧并在
每帧中发送可变比特长度的数据,可改变传输速率,因而实现在每帧
周期中信息的有效传输。这可避免无用传输,从而节约发射机的功耗。

下文叙述的方法是用于在CDMA系统中发送不同传输速率的数
据。一方面,对于传输速率低于帧传输速率的数据使用发送帧的一部
分发送(例如见R..Padovani的“基于蜂窝系统的IS-95的反向链路性
能”,IEEE个人通信,第一卷第28-34页,1994年第三季度)。另
一方面,对于传输速率高于帧传输速率的数据划分为多个传输信道,
并且使用被发送的不同扩展码来扩展所划分的数据。

可是,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向接收侧提供传输速率信息。作为替代,
当未提供传输速率信息时,必须预定可采用的传输速率值,以便对于
所有传输速率执行接收数据的检错,并且输出具有差错未被检测时的
传输速率的接收数据作为正确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传输速率信息的发送期间出现差错,不能确
定接收帧的有效长度,这使接收侧正确地恢复发送的数据成为困难,
甚至在数据传输期间未出现差错的时候。

为此,常规的数据传输方法在通信期间改变传输速率以实现可变速
率传输是困难的。另外,当以比最大传输速率低得多的速率发送该数
据时,因为这些帧中的空位而出现突发传输,在此期间不能进行数据
传输。这种突发传输存在一个问题,亦即它产生EAI(电磁干扰)。

发送数据的FEC(前向纠错)一般用于改善移动通信环境中发送期
间可能出现很多差错的情况下的传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侧发
送所发送的数据(包括传输速率信息),该数据已进行纠错编码,而
接收侧进行纠错解码,接着提取传输速率信息以决定在每个接收帧中
的有效数据长度。因此,直到纠错解码结束为止才能得到该传输速率
信息。于是,在决定被解码的数据长度之前进行解码,因此不能完全
取得纠错效果。

另一方面,在发送数据中存在一些数据是在它们被恶化时可强烈地
降低接收数据的质量。例如,控制数据要求传输质量比话音数据的高
些。另外,根据话音编码方法,话音数据还包括一些可能严重地降低
质量的数据和不降低质量的数据。换句话说,该发送的数据包括各种
重要程度的数据。

由此看来,一种发送方法适合于TDMA(时分多址),它根据发送
数据的重要程度使用不同校正能力的纠错码(例如,参见无线电系统
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个人数字蜂窝通信系统RCA标准,RCA STD-
27”)。但是,这个方法缺少发送不同传输速率的不同数据的灵活性。

如上所述,高速数据被划分并使用不同的扩展码扩展为多个信号,
而且扩展的信号被组合发送。为了在接收侧使用相干检测解调这样的
信号,发送侧必须周期地将引导码元插入发送的数据中(例如,参见
1989年1月日本B-II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师协会会刊J72-B-II卷第
7-15页S.Sampei的文章“在陆地移动通信中16器AM的衰落补偿”,
或者其修改版本、1993年5月IEEE车辆技术会刊42卷第二期
S.Sampei等人的文章“在陆地移动无线电通信中器AM的瑞利衰落补
偿”)。当该方法应用于以多个扩展码扩展的信号时,该方法使其必
须对多个传输信道发送相同的引导码元。但是,各个信道经受相同的
衰落,因此它不必通过多条信道发送该引导码元。由于多个用户共用
CDMA中的相同频带,多余信号的传输将减少在有限频带中可容纳的
用户数,因为它将增加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其数量相应于发送多余信
号所需要的发送功率。

而且,高速信号必须划分为多个信号,接着使用不同的扩展码扩展
和组合扩展的信号,而且该组合信号被可变换为射频频带,随后功率
放大以便发送。如果多个扩展信号以相同相位组合,组合信号的幅度
则正比于划分信号的数量增加。这将要求一个高峰值功率线性发送功
率放大器。这种要求大功耗的功率放大器不适合于要求低功耗的便携
式电话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
发射机和接收机,使任意地改变传输速率而无需在接收侧提供发送数
据的传输速率信息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和发射机及
接收机,可根据在发送数据中构成的数据的重要程度实现数据保护。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和发射机及接收
机,可在从低到高速率的范围内灵活地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这里提供一种可变速率传输方法,通过
发送固定持续时间的每个帧,变化平均传输速率,该帧保持可变长度
的发送数据,

其中,发送侧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帧中计算发送数据的检错码;

以预定的固定传输速率发送每帧中的该发送数据和检错码;以及

在每帧的空位中暂停发送,该空位是该帧的一部分,在该部分中发
送数据或检错码缺席,和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以固定传输速率接收每帧;

检测在每帧中的检错码;以及

响应检错码的检测结果,恢复每帧中的可变长度的发送数据。

在这里,检测检错码的步骤可依次以预定的数据划分每帧中的接收
数据,同时逐个比特地移位接收的数据,并且可以决定在该接收的数
据可被划分的点处检测该检错码。

恢复发送数据的步骤可决定在由检错码的比特数检测到检错码的点
之前的一点发送数据的结束比特位置。

发送侧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周期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帧;和

将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放在靠近引导码元,以及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该引导码元;

补偿使用被检测的引导码元接收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和将该发送
数据重新定位在其原始顺序。

将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引导码元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

逐行地将该发送数据交替地从存储器的顶行和底行写入具有N行和
M列的存储器中,这里N和M是正整数;

逐列地从该存储器中读出已经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发送数据;

每次读出该列时插入引导码元,而且其中重要的数据预先放置在该
发送数据的起始位置。

该方法可以是CDMA(码分多址),其中发送侧包括步骤:执行
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初次调制,和使用扩展码对已经进行了初次调制
的信号执行二次调制。

引导码元和重要数据的发送功率可增加。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当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总数等于或小于可由一帧发送的最大数据数
的1/K时,通知接收侧该发送数据和检错码重复了K次,K是正整数;

产生多个帧,在每帧中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每个比特重复了K次;
以及

以在每个比特不被重复时使用的发送功率的1/K的发送功率,发送
已产生的这些帧,及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从发送侧通知的K,稀疏数据,从发送数据和检错码中恢复原
始数据。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分配具有发送数据的多个信道的每帧;

周期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多条信道的之一的每帧中;

将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引导码元;和

同时使用分配给多条信道的不同扩展码序列扩展该发送数据,通过
每个信道发送扩展数据,以及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同时接收多条信道;

检测多条信道之一的引导码元;

使用检测的引导码元补偿多条信道的接收信号;和

重新定位接收的发送数据到其原始顺序。

多条信道的数据可以被移位的多条信道的每个信道的载波相位发
送。

重要的数据可以是控制数据。

发送侧可包括在每帧中的固定位置放置该检错码的步骤,而接收侧
包括提取放置在每帧中的固定位置的检错码,并且在该检错码的基础
上得到发送数据的比特数。

该方法可以是CDMA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发送侧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每帧中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初次调制,和使用扩展码序列执行
在被发送的每帧中的经初次调制的数据的二次调制。

发送侧可包括在初次调制之前执行纠错编码和发送数据的交错的步
骤,和其中接收侧包括步骤:执行所接收的发送数据的初次解调,和
对已进行了初次解调的发送数据执行“去交错”及纠错解码。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当每帧中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总数等于或小于可由每帧发送的最
大数据数的1/K时,重复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每个比特K次,这里K
是正整数;

减小每帧的发送功率到在该比特不重复时使用的发送功率的1/K;
以及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以K比特间隔积分已接收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和

对每K比特的积分数据执行稀疏处理来恢复发送数据。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代表每帧的数据比特数和检错码的传输速率信息加到每帧中的固
定位置,和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该传输速率信息,得到在每帧中的发送数据的结束比特位置;

计算到该结束位置的发送数据的检错码;

比较经计算的检错码和已经接收的检错码;以及

当比较步骤的比较结果一致时,决定到结束比特位置的发送数据是
正确的。

发送方法可以是CDMA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发送侧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每帧中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初次调制,和使用扩展码序列执行
在被发送的每帧中经初次调制的数据的二次调制。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在初次调制之前执行每帧中的发送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检错码的
纠错编码,和

交错每帧中的纠错编码的数据,接着提供经交错的数据到执行初次
调制的步骤,和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解扩展使用扩展码序列接收的每帧中的数据;

对解扩展信号执行初次解调;

“去交错”已进行初次解调的发送数据;

执行传输速率信息和检错码的纠错解码;和

根据前一步骤的纠错解码结果执行发送数据的纠错编码到其结束比
特。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当前帧相关的传输速率信息放置在前一帧的固定位置,和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在前一帧中接收的传输速率信息;和

响应已提取的传输速率信息,决定在当前帧中的数据的结束比特位
置。

发送侧可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每帧中的数据的纠错编码;

交错每帧;

执行已交错的每帧的初次调制;和

使用扩展码序列对每帧经初次调制的发送数据执行二次调制,和

其中,接收侧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已接收的发送数据的初次解调;

对已进行初次解调的发送数据“去交错”;

执行在前一帧中已发送的传输速率信息的纠错解码,和在当前帧中
的检错码的纠错解码;和

根据前一步骤纠错解码的结果,对发送数据执行到其结束比特的纠
错解码。

当每帧中的发送数据的比特数等于或小于每帧发送的数据的最大比
特数的1/K时,其中K是正整数,发送方法在发送侧可包括:

重复发送数据的每个比特K次,这里K是正整数;和

减少每帧的发送功率到在该比特不重复时使用的发送功率的1/K,

而在接收侧可包括:

以K比特间隔积分已接收的发送数据;和

通过对每K个比特的积分数据执行稀疏处理,恢复发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这里提供一种发射机,通过发送固定持续
时间的每帧,变化平均传输速率,该帧保持可可变长度的发送数据,
该发射机包括:

在每帧中计算发送数据的检错码的装置;和

用于以预定的固定传输速率发送每帧中的发送数据和检错码和用于
在每帧的空位中的暂停发送的装置,该空位是该帧的一部分,在该部
分没有发送数据或检错码。

在这里,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引导码元插入装置,用于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
帧;

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发送数据;和

数据再定位装置,用于将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
放置在靠近该引导码元。

该数据再定位装置通过以M比特的长度逐行地将发送数据写入该
存储器和以N比特长度逐列地从该存储器读出存储的发送数据可将重
要数据放置在靠近引导码元,其中N是由引导码元夹入的一个时隙的
比特数,而M是每帧所包含的时隙数。

该数据再定位装置可交替地从该存储器的顶行和底行将重要数据写
入个存储器。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一个初次调制器,用于调制每帧中的数据,包括该发送数据,和

一个二次调制器,用于使用扩展码序列对已进行初次调制的每帧的
扩展数据进行二次调制,和

其中引导码元插入装置连接在初次调制器和二次调制器之间,并且
周期地在时隙之间插入引导码元。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一个发送功率控制装置,连接到该引导码元插入
装置,用于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控制每帧中的数据的发送功率。

一个预定的特定码可被写入每帧的空位中,当发送数据的比特数少
于每帧的最大比特数时出现空位,和其中发送功率控制装置减少该空
位的发送功率到零。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一个重复器(repeater),位于该存储器前,对
于每个比特重复发送数据和检错码K次,和其中与在不执行K次重复
时所用的发送功率相比,该发送功率控制装置减少每帧的发送功率到
1/K。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引导码元插入装置,用于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引导码元插入到每帧
中;

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发送数据,该存储器能够读出与多条信道相
关的多组发送数据;

数据再定位装置,用于将数据写入该存储器,使得存储在该存储器
中的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被放置在靠近该引导码元;

多个初次调制器,用于初次调制从该存储器读出的多组发送数据;

多个发送功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初次调制器输出的每帧的发送
功率;

多个二次调制器,使用不同的扩展码序列扩展从该发送功率控制装
置输出的每帧中的数据;和

一个加法器,用于将从二次调制器输出的多个信号相加,和

其中该数据再定位装置划分被写入该存储器的发送数据,同时从该
存储器读出通过该划分已形成的多组发送数据,而且提供读出的数据
给多个初次调制器,该引导码元插入装置连接在多个初次调制器之一
之后,用于周期地插入该引导码元,和在发送重要数据时该多个发送
功率控制装置增加发送功率。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多个相位控制器,每个相位控制器接在多个初次
调制器后面,用于偏移二次调制器载波的相位。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将检错码加到每帧的固定位置的装置。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用于执行每帧中数据纠错编码的装置;

用于交错已进行纠错编码的数据的装置;

用于初次调制已交错的数据的装置;和

使用扩展码二次调制经初次调制的数据。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当每帧中的数据的比特数等于或小于在一帧中可发送的最大比特数
的1/K时用于重复每帧中的数据的每个比特K次的装置,其中K是正
整数;和

发送功率控制装置,与在不执行K次重复时使用的发送功率相比,
减少每帧的发送功率到1/K。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加法装置,将代表每帧中的数据总数的传输速
率信息和检错码加到每帧的固定位置。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用于执行每帧中的发送数据、传输速率信息和检错码的纠错编码的
装置;

用于交错已进行纠错编码的数据的装置;

用于初次调制经交错的数据的装置;和

使用扩展码二次调制经初次调制的数据的装置。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将与当前帧有关的传输速率信息加到前一帧的固
定位置的装置。

该发射机还可包括:

当每帧中的数据的比特数等于或小于可在一帧中发送的最大比特数
的1/K时用于重复每帧中数据的每个比特K次的装置,其中K是正整
数;和

发送功率控制装置,与在不执行K次重复时使用的发送功率相比,
减少每帧的发送功率到1/K。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这里提供一种有关的接收机,包括:

用于以固定传输速率接收各包括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帧的装置;

用于检测每帧中的检错码的装置;和

响应该检错码的检测结果恢复每帧中的可变长度的发送数据的装
置。

在这里,在逐比特移位接收的数据时,检测纠错码的装置可依次以
预定的数据划分每帧中的接收的数据,和可决定在该接收数据可被划
分的点检测该纠错码。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用于检测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的装置,这些引导码元周期地插入到
被发送的每帧;

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在每帧中的数据;和

数据再定位装置,当接收每帧中的数据时,用于将写入该存储器中
的数据重新安排成原始顺序,其中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被靠近该引导
码放置。

通过将每帧中的数据以N比特的长度逐列地写入该存储器和以M
比特的长度逐行地从该存储器中读出每帧的存储的数据,该数据再定
位装置将每帧的数据重新安排成原始顺序,其中N是由引导码元所夹
入的时隙的比特数,而M是包含在每帧中的时隙数。

该数据再定位装置可交替地从存储器顶行和底行执行读出该存储
器。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一个二次解调器,使用扩展码序列解扩展接收的信号;

一个补偿器,使用引导码元补偿每帧中的数据;和

一个初次解调器,用于解调已由该补偿器补偿的数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用于以K比特间隔积分已接收的每帧中数据的装置;和

通过每K比特执行稀疏经积分的数据来恢复发送数据的装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多个二次解调器,用于解扩通过多条信道同时发送的多个系列帧的
每一帧;

一个补偿器,使用引导码元补偿多个系列帧中的数据,该引导码元
周期地插入多个系列帧之一,并且通过多条信道之一发送;

多个初次解调器,用于解调经补偿的数据;

一个存储器,用于同时存储多个系列数据;和

数据再定位装置,通过将多个系列帧同时写入存储器的分开的存储
区和以不同于写入的顺序读出所写入的数据,重新安排放置在靠近引
导码元的重要数据到其原始顺序。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相位控制器,每个信道提供一个相位控制器,
用于校正多个系列数据的相位。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一个二次解调器,用于解扩展接收的扩展信号和输出经解扩展的信
号;

一个初次解调器,用于从解扩展的信号中恢复每帧的数据;

一个检错码存储器,用于存储放置在每帧中的固定位置的检错码;

用于从每帧中的数据计算检错码的装置;和

比较装置,用于比较计算的检错码和存储在检错码存储器中的检错
码,

其中响应该比较结果通过得到每帧中的数据的比特数,接收每帧中
的可变比特的数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用于“去交错”从初次解调器输出的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对已“去交错”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的装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响应放置在每帧的固定位置代表每帧中发送数据比特数的传输速率
信息,用于得到已接收的每帧中的发送数据的结束比特位置的装置;

用于计算到结束位置的发送数据的检错码的装置;

用于比较计算的检错码和已在每帧中发送的检错码的装置;和

当比较结果一致时用于决定到结束比特位置的发送数据是每帧中正
确的发送数据的装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一个二次解调器,用于解扩展接收的扩展信号和输出解扩展的信
号;

一个初次解调器,用于从解扩展的信号中恢复每帧的数据;

用于对从初次解调器输出的数据去交错的装置;

用于在从去交错装置输出的数据中执行传输速率信息和检错码的纠
错解码的装置;和

响应纠错解码结果用于执行发送数据到其结束比特位置的纠错解码
的装置。

决定装置可根据在前一帧接收的传输速率信息确定当前帧中发送数
据的结束比特位置。

该接收机还可包括:

一个二次解调器,用于解扩展接收的扩展信号和输出解扩展信号;

一个初次解调器,用于从解扩展信号中恢复每帧中的数据;

用于“去交错”从初次解调器输出的数据的装置;

用于在从“去交错”装置输出的数据中执行传输速率信息和检错
码的纠错解码的装置;和

响应在前一帧中接收的传输速率信息的纠错解码结果,用于执行发
送数据到其结束比特位置的纠错解码的装置。

该接收机在每帧数据的比特数等于或小于可由一帧发送的最大比特
数的1/K时,K是正整数,还可包括;

用于在K比特间隔上积分已接收的每帧中的数据的装置;和

对每K比特执行稀疏己积分的数据来恢复发送数据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在发送侧,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帧中,和将发送
数据的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引导码元,和

检测引导码元、利用检测的引导码元补偿已经接收的发送数据及检
错码,和重新安排已经接收的发送数据到其原始顺序。

在这里,放置重要数据靠近引导码元的步骤可包括以下步骤:

逐行地将发送数据交替地从存储器的顶行和底行写入具有N行和
M列的存储器中;

从该存储器中逐列地读出已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发送数据;

每次读出该列时插入引导码元,和其中重要数据预先放置在发送数
据的开始位置。

该方法可以是CDMA数据发送方法,其中发送侧包括执行每帧中
发送数据和检错码的初次调制,和使用扩展码序列执行每帧中的初次
调制的数据的二次调制。

增加引导码元和重要数据的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由于响应检错信息在接收侧估计传输速率,故不必从
发送侧向接收侧发送传输速率信息。这使得它能够在通信期间发送其
传输速率逐帧改可变的数据。

另一种替代的方案是,向接收侧提供传输速率信息可以取得可靠性
高的可变速率信息。

尚且,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在本发明中映射靠近引导码元的重要
数据可取得数据保护。这是因为如下叙述的数据差错率在引导码元附
近较小的缘故。

再则,根据本发明,增加具有重要程度的发送功率可减少CDMA
传输中重要数据的差错。另外,改变发送功率可增加在固定带宽中容
纳的用户数量。

在本发明中,发送数据各个比特的重复发送可避免突发传输,即使
在一帧中的比特数比该帧的最大比特数小得多的时候,亦即,甚至在
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比该帧的最大传输速率低得多的时候。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数据可以高速率发送,而且可减小
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功率。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的CDMA系统可通过多
条信道之一发送引导码元和控制数据而其它信道发送高速数据的缘
故。另外,由于各条信道的发送信号在它们的相位被移位之后可被组
合,故可限制发送功率的峰值,这又将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功率。

图1A和1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A和2B是表示从第一实施例的多路复用器4输出的数据序列
图,其中图2A表示传输速率为最大时的数据,而图2B表示传输速率
比最大值小时的数据;

图3是表示图1A的交错器106的帧存储器106B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从图1A的帧存储器106B输出的数据序列中的一帧的结
构图;

图5是当各包括双侧的帧存储器103和106B用于第一实施例中时
处理性能的示意图;

图6A和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A和7B是表示图6A的多路复用器4的输出的示意图,其中图
7A表示传输速率为最大时的数据,而图7B表示传输速率比最大值小
时的数据;

图8A和8B是表示在传输速率信息保持在前一帧中时从图6A的多
路复用器104输出的数据序列示意图;

图9A和9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三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图9A的重复器121的操作的示意图,其中图10(A)
表示图9A的多路复用器104的输出,图10(B)表示图9A的纠错
编码器的输出,而图10(C)表示重复器121的输出;

图11A和11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
接收机的第四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图11A的重复器121的操作的示意图,其中图12(A)
表示图11A的多路复用器104的输出,图12(B)表示图11A的纠
错编码器的输出,而图12(C)表示重复器121的输出;

图1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的第五实施例中帧数据比特重复方法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
接收机的第六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5A是表示图14A的引导码元插入部件130配置的方框图;

图15B是表示图14B的初次解调器152配置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4A的多路复用器104输出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写入和从图14A的帧存储器106B读出的顺序的示意
图;

图18是表示从图14A的引导码元插入部件130输出的调制码元序
列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第六实施例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七实
施例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在第七实施例中功率发送控制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八实
施例的帧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例子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第八实施例的接收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第九实施
例的方框图;

图25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接收机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十实
施例的方框图;

图27是表示在第十实施例中发送的多条信道的帧结构示意图;和

图2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十一
实施例中的多个发送数据的相位控制图。

现在参照附图叙述本发明。

图1A和1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A示出发射机的配置。在图1A中,加到输入端101A的发送数
据序列被传递到检错编码器102和帧存储器103。帧存储器103保持
具有在一帧周期中发送的比特数的数据。另一方面,检错编码器102
计算一帧发送数据的检错码(例如CRC比特)。多路复用器104对每
帧输出一个数据序列,该数据序列包括经计算的检错码,后接该发送
数据。

图2A和2B示出从多路复用器104输出的数据序列。图2A表示该
数据的传输速率最大时的数据序列,图2B表示传输速率小于最大值时
的数据序列。如图2B中所示,在传输速率小于最大速率时在每帧中出
现空闲时间(空位)。检错码被插入每帧的固定位置。例如,在图2A
和2B中,放置在该帧的开始位置。

回到图1A,插入检错码的一帧数据序列通过纠错编码器105进行
纠错编码,并且输入到交错器106。交错器106包括控制器106A和帧
存储器106B。

图3是表示交错器106的帧存储器106B的示意图。虽然帧存储器
106B有双侧,即A侧和B侧,图3只示出一侧。参见该图,将示例一
个交错的实例。交错器106以不同于写入帧存储器106B的方向读出一
帧的数据序列。即,交错器106以列的方向读出以行的方向写入帧存
储器106B的发送数据。这样交错的数据序列被写入帧存储器106B的
另一侧。顺便指出,加在帧存储器106B左侧的编号#1-#N表示写
入该数据的顺序,将在第六实施例中叙述。

图4示出从帧存储器106B输出的数据序列的帧结构。相应于帧存
储器106B各行的数据段称为时隙。因此,如果相应于一帧的帧存储器
106B的一侧包含M比特/行*N行,如图3中所示的,一个时隙包含N
比特和一帧包含M时隙,一帧的比特数则是N*M比特。因此,该发
送数据利用纠错编码器105进行纠错编码,接着利用交错器106进行
交错,结果,可使用纠错码校正发送数据的突发式差错的概率增加了。

图1A中的帧存储器103和106B各具有双侧(A侧和B侧)分别
保持两帧数据。第一帧数据被写入帧存储器103的A侧,然后在纠错
编码和交错之后写入帧存储器106B的A侧。第二帧数据被写入帧存储
器103的B侧,然后在纠错编码和交错之后写入帧存储器106B的B
侧。交替地使用A侧和B侧使它能够连续处理一系列数据序列。

图5示出使用双侧帧存储器的处理。如图5所示,将一帧数据序列
写入帧存储器103中,进行纠错编码和交错的组合处理,然后将经处
理的数据写入帧存储器106B。结果,发送数据序列被延迟了一帧间隔
数量加上该处理时间。从帧存储器106B输出的数据序列由初次调制器
108进行相位调制,接着通过二次调制器109进行相位调制(扩展)。
二次调制器109使用具有发送数据传输速率整数倍(通常从几十到几
百倍)的片速率的扩展码序列,从而从输出端110输出发送数据。初
次调制器108不进行每个时隙中的空位调制。

执行上述处理的发射机在固定帧期间发送可变比特数。换句话说,
以视在的可变传输速率发送扩展数据。

图1B是表示该接收机的方框图。接收机以二次解调器151解扩展
从输入端150馈送的扩展数据。解扩展的信号由初次解调器152检测,
并且馈送给“去交错”器153。“去交错”器153包括一个控制器153A
和具有双侧配置的一个帧存储器153B,并且以与发射机的交错器106
的输入和输出相反的顺序操作。具体地讲,控制器153A逐列地(逐个
时隙地)将数据写入帧存储器153B,和逐行地读出该数据。这个过程
能够恢复一帧的原始数据序列,因而产生检错码并且该数据序列在其
后。

检错码和数据序列通过纠错解码器154进行纠测解码,并且馈送给
多路“去复用”器155。多路“去复用”器155分开被放置在该帧固
定位置的检错码和发送数据序列。这是通过同步在多路“去复用”器
155中的帧进行的。经多路“去复用”的检错码馈送给检错码存储器
157以保持在其中。另一方面,数据序列被作为接收数据从输出端159
输出,还输入给检错编码器156。检错编码器156对该输入数据序列
再次执行与该发射机相同的检测编码。这样得到的检错码由比较器158
与保持在检错码存储器157中的数据序列进行该码的逐比特比较。当
全部比特互相一致时比较器158从端子160产生一个一致性信号。如
果在发送期间不出现差错,则该一致性信号将在发送数据的适当比特
编号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帧中的接收数据序列被判定是正确
的,并且从输出端159输出。

使用如上所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数据传输使得它不必从该发射机
向该接收机发送表示该帧比特数的信息。因此,即使该帧的比特数(即
视在传输速率)在发送侧逐帧变化,接收侧能够正确地跟上这个可变
化。换句话说,可实现可变速率传输,其中在通信期间视在传输速率
可逐帧变化。由于帧长度是固定的,该接收机总是可以正确地识别这
些帧,即使没有发送数据的帧被混合。

如果发送的数据中出现差错,比较器158可在错误位置检测(错检
测)一致性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多路“去复用”器155将输出该帧
中整个有效数据的一部分作为有效数据,或者输出包含整个有效数据
加上随后的多余数据的数据。但是该实施例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在该帧
的固定位置放置检错码,因此,通过确定检错码的比特数大于检测普
通差错所需的数量,错检测的概率可减少到一个非常小的值。另外,
限制一帧中允许的比特数(例如,设定它为两比特的倍数)将限定得
到比较器158的一致性信号的位置,而且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在错误
位置输出一致性信号的概率。

实施例2:

图6A和6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二实施例的方框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
它从该发射机向该接收机提供传输速率信息。更具体地讲,其差别在
于以下各点。

(1)发射机装备了一个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13。

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13是用于存储保持在帧存储器103中的帧数
据的传输速率信息的一个存储器,即,存储代表帧数据的比特数的信
息。该信息从端子101B逐帧地输入给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13。因此,
该发射机发送在固定的帧周期中具有传输速率信息的可可变比特数的
数据。

(2)多路复用器104将传输速率信息插入在检错码之前。

图7A和7B示出多路复用器104的输出。图7A示出发送数据的传
输速率最大时的输出,而图7B示出在传输速率小于该最大速率时的输
出。在图7B中,在每帧中出现空闲时间即不包含数据的空位。如这两
个图所示,每帧包含传输速率信息、检错码和发送数据。该帧与第一
实施例的帧的区别在于:它在检错码之前设置有传输速率信息。

(3)该接收机还装备一个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61。

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61存储从纠错解码器154馈送的接收数据中
提取的传输速率信息。

利用这样的安排,在交错、调制和扩展该数据之后,该发射机发送
如图7A和7B所示的数据。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该接收机解扩、解调和“去交错”所接收
的数据。因此,恢复一帧的原始数据序列,并且得到传输速率信息、
检错码和发送数据序列。这些都被馈送到纠错解码器154进行纠错解
码。

包含在纠错解码器154的恢复输出中的传输速率信息输入给传输速
率信息存储器161存储,并从端子162输出。另一方面,发送数据序
列和检错码由多路“去复用”器155分开。发送数据馈送给检错编码
器156和端子159,并从该端子作为接收的数据输出。另一方面,检
错码输入给检错码存储器157存储。

检错编码器156对输入数据序列的最后比特进行与发射机相同的检
错编码。该最后比特是从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61馈送的。这是与第
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此后,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进行。比较器
158逐比特地比较从检错编码器156输出的检错码与检错码存储器157
的内容,当所有比特互相一致时从端子160输出一致性信号。如果在
发送期间没有出现差错,一致性信号则输出到端子160,在这种情况
下,它判定正确地收到了从端子159输出的帧中的发送数据和从端子
162输出的传输速率信息。

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卷积码作为纠错码和使用最大或然率解码作为
解码处理时,通过顺序地应用最大或然率解码首先得到传输速率信息
的解码结果,然后对由传输速率信息指定的最后比特进行发送数据的
纠错解码。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存储在该解码器中的输入信号的增加,
传输速率信息的解码结果的可靠性增加了,即,由于该解码器的特性,
编码数据序列随着传输速率数据增加。由于这个原因,最好是最大可
能的固定长度数据序列如检错码而不是发送数据没有间断地放置在紧
接在传输速率信息之后。

作为替代,下述的方法可用于解码该发送数据到该最后比特。该发
射机将尾比特加到紧在该最后比特之后,并对它们进行纠错编码。该
接收机借助这些尾比特完成纠错解码。作为替代,发射机可在被发送
的传输速率信息之后插入尾比特,和该接收机可一次完成在尾比特的
解码,然后重新开始发送数据的解码到最后比特。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诸如“去交错”、纠错解码和检错编码的处
理在一帧的输入数据序列写入“去交错”器153的帧存储器153A之后
连续地进行。因此,发送数据序列被延迟的数量为在“去交错”中的
一帧间隔加上该处理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延迟,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发射机将与当前帧相
关的传输速率信息放置在前一帧的开始位置,该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在
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13中。另一方面,在存储在传输速率信息存储
器161的前一帧中的传输速率信息的基础上,该接收机得到当前帧的
发送数据的最后比特。

图8A和8B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从发射机的多路复用器104输出的数
据序列。当由前一帧发送传输速率信息时,接收机可得到在对其“去
交错”它前的当前帧的有效数据的比特数。这使得它能够消除在去交
错中所包含的帧延迟。因此,在当前有效数据的发送期间可以精确地
测量接收信号的功率。这要求实现发送功率控制,其中接收信号的功
率必须以反馈到发送侧的最小延迟时间进行测量。

为了利用前一帧发送传输速率信息,要求空(dummy)帧在连续
数据发送的开始发送第一帧的传输速率信息。

根据上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接收机执行检错码的再编码和一致性
检测,以便确认每帧的发送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即使接收的传输速
率信息(即,代表在该帧中发送比特数的信息)是错的,输出错误长
度的发送数据的可能性(错检测)可减少到最小。这能够取得高可靠、
可变速率数据发送。

当数据序列由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以低传输
速率发送时,每帧发送数据的数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突发传
输,因为帧长度是固定的,其中短的数据序列被间歇地发送。如果预
先知道每帧的比特数(检错码和数据序列的总比特)等于或小于该帧
的最大比特的1/K,K是正整数,则通过进行数据序列的纠错编码之
后发送具有重复K次的其各个比特的数据序列可以避免突发式发送。
下面的实施例是这种数据发送的例子。

实施例3:

图9A和9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三实施例的方框图。

该实施例与图1A和1B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如下。

(1)发射机装备一个重复器121,它紧接到纠错编码器105。

如图10(C)所示,重复器121具有重复该帧中每个比特K次的
功能(在图10(C)中为两次)。因此,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序列,如
图10(B)中所示,来自纠错编码器105的输出数据的比特各重复K
次。

(2)用于控制发送功率的乘法器123接在初次调制器108和二次
调制器109之间。

从重复器121输出的数据由交错器106交错,接着进行初次和二次
调制并发送。由于相同的比特被发送K次,与不进行重复时的发送功
率相比该比特的平均发送功率增加了K倍。该平均发送功率正比于对
其他用户的干扰功率。为了避免由于比特的重复引起的平均发送功率
的增加,图9A的系统装备了乘法器123,它连接在初次调制器108之
后,使得初次调制器108的输出被乘以1/K的功率因数。

(3)该接收机装备了一个积分器171和一个稀疏(thinning)电
路172,它紧接在“去交错”器153之后。

积分器171获得“去交错”的接收数据序列每连续K个码元的积
分。稀疏电路172每隔K个码元间隔稀疏该积分输出,并输出该结果。
电路171和172都仅对发送数据的重复部分进行该处理,以便无变化
地传送其它附加比特。

现在描述该实施例的操作。图10(A)示出多路复用器104的输出。
包括空位的帧的这种配置造成突发模式发送。为避免这种情况,将检
错码和从纠错编码器105(图10(B))输出的发送数据输入到将每个比特
重复K次的重复器121(图10(C))。设定重复系数K,以便尽可能多地
填充该帧(图10中K=2)。发送重复器121的输出可消除突发模式发送。

另一方面,接收机通过积分器171和稀疏电路172恢复同一数据
序列作为该发射机的纠错编码器105的输出。此后,执行与第一实施
例相同的处理,从而得到最终的接收数据序列。

接收机使用的重复次数K必须与发射机中使用的相同。因此,在
数据发送前必需向接收机发送K。

该实施例可实现可变速率传输,即使数据传输速率大大低于最大
速率也不出现突发模式发送。

实施例4:

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四实施例的方框图。

该实施例是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具体地说,传输速率信息
存储器113和传输速率信息存储器161分别加到第三实施例的发射机
和接收机。

图12是对应于图10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特征在
于刚好在所发送的数据前插入传输速率信息。由于从第二和第三实施
例可很容易地理解其它操作,这里将省略其描述。

实施例5:

在上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单个的比特被逐比特地重复K次。
然而,这并不是必要的。例如,如图13所示,比特的每个预定数量(图
13中为4比特)可按设定重复K次(图13中为两次)。在如图25所示的
接收机中,再定位器(relocater)173连接在“去交错”器153和积分器
171之间,以使再定位器173提取相同的比特,积分器171在每K比
特间隔内积分。其它配置与图9B中的相同。

该实施例可达到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不使用引导码元。引导码元具有预定的固
定码型,并与周期地插入该引导码元的发送数据一起被间歇地发送,
或通过专用信道连续地发送。接收机提取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并估
算传输路径的衰落以补偿由衰落造成的接收信号的波动。下面的实施
例涉及包括该引导码元的可变速率传输系统。

实施例6:

图14A和14B是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和接
收机的第六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4A的发射机与图1A的发射机有下列区别。

(1)用于插入引导码元的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连接在初次调制器
108和二次调制器109之间。后面将参考图15A描述引导码元插入电
路130。

(2)从输入端101B向多路复用器104提供控制数据。该控制数据对
电路连接或类似方面是重要的。

(3)取消帧存储器103,用户数据从输入端101A直接提供给多路
复用器104。

另一方面,图14B所示的接收机与图1B所示的接收机有下列区
别。

(1)初次解调器152与图1B的初次解调器152具有不同配置。后面
将参考图15B对其进行描述。

(2)该实施例中不规定帧中检错码的位置,这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因此,取消了从多路“去复用”器155往后的电路,检错电路144连
接到纠错解码器154的输出端。

检错电路144逐比特地移位每帧中的数据,用预定数据依次划分
该数据,并决定在该数据可被划分的点检测检错码。由于检错码的长
度是预先已知的,通过识别该检错码可找出所发送数据的最后比特。
从而可提取该发送数据。

返回图14A,将施加到输入端101A的用户数据序列分成带有预
定帧周期Tf的持续时间的数据。检错编码器102计算用户数据每帧的
检验码(例如CRC比特),并将其提供给多路复用器104。多路复用器
104在每帧中的用户数据之前加上从输入端101B馈送的控制数据,在
该帧中数据结尾处加入来自检错编码器102的检验码,从而形成一帧
数据。

图16说明从多路复用器104输出的数据。如图16所示,当控制
数据、用户数据和检验码的总比特数(与传输速率对应)小于可在一帧中
可发送的最大比特数(最大速率)时该帧中出现空位。

由纠错编码器105对一帧的发送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将其提供
给交错器106。交错器106读出一帧数据,该帧数据以与图17所示写
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写入帧存储器106B。即,以预定速率按列方向读出
在交错器106中按行方向写入的一帧发送数据。

由初次调制器108对所读出的数据进行相位调制,并提供给引导
码元插入电路130。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
导码元插入所提供的数据,从而形成经调制的码元序列。

图15A是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配置的方框图。将引导码元发生
器131周期地产生的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提供给多路复用器132。多
路复用器132多路复用从初次调制器108提供的数据和该引导码元,
从而产生经调制的码元序列。

图18说明经调制的码元序列的排列。图18中,由周期地插入的
引导码元所夹的部分称为时隙。假设一个时隙由N个比特组成和一帧
由M个时隙组成,则一帧由N*M个比特组成。

调制的码元序列提供给二次调制器109。二次调制器109将调制
的码元序列乘以具有该码元速率整数(几十到数百)倍的片速率的扩展
码序列,并将其从输出端110输送到发射功率放大器。

接收已周期性地插入被发送的数据的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的接收
机估算该时隙中每个码元的相位,并利用该引导码元校正该相位。这
补偿了由传输中的衰落改变的每个码元的相位。该处理由初次解调器
152执行。

图15B是初次解调器152配置的方框图。从二次解调器151送来
的解扩信号提供给准相关检测器181。准相关检测器181使用与发射
机频率相同的载波准相关检测该解扩信号,并将所检测的输出提供给
多路“去复用”器182。多路“去复用”器182将由准相关检测获得
的数据分成数据码元和引导码元,并将该数据码元提供给补偿器183
和将引导码元提供给转移函数估算器184。

转移函数估算器184从引导码元估算传播路径的转移函数,并将
该转移函数提供给补偿器183。补偿器183响应所估算的转移函数补
偿数据码元的相位,并将补偿的输出提供给判定电路185。判定电路
185判定补偿的数据,并输出数据码元。该处理在细节在上述S.Sampei
的论文中公开。

在引导码元这样周期性地被插入所发送的数据以得到相关检测的
情况下,传输路径的估算精度最接近该引导码元。因此,在该实施例
中,这种需要高质量传输的数据在传输前应靠近引导码元放置。具体
地说,控制在图14A中交错器106的帧存储器106B的写入和从其读
出,以便将诸如控制数据之类需要高质量传输的重要数据放置在引导
信号的邻近。

现在参考图3和图19来描述该处理。

如上所述,图3示例交错器106的帧存储器106B中的帧数据的排
列。假设帧存储器106B的一行中的比特数与构成一帧的时隙数M相
等。另外,假设一列中的比特数(即,行数)与一个时隙的比特数N相等。
将包括用于检错的检验码的一帧数据逐比特地按照以二维形式表示的
帧存储器106B的行的方向写入。写入一帧写入是从帧存储器106B的
顶部到底部逐行交替进行的。附到图3的行的编号表示写入顺序。由
于控制数据放置在帧的初始位置,故它被写入较低编号的行中。换言
之,该重要数据写在帧存储器106B中帧的初始和终止位置。

另一方面,在列的方向上逐比特地读出帧存储器106B中的数据。
列编号1-M对应于图18的时隙编号。通过从帧存储器106B读出数据,
将重要的数据(控制数据)将被映射在如图19所示的每个时隙中的引
导码元的附近。图19中,该时隙中出现空位,它对应于图16中每个
帧的空位。

接收机设置有“去交错”器153,与交错器106相对应。“去交
错”器153以与交错器106相反的过程从时隙数据中恢复帧数据。

由于如此发送数据,故可在最少出现错误的靠近该引导码元的部
分发送重要控制数据。

随着接收功率的增加,接收数据的差错率降低。因此,通过根据
所发送数据的重要程度控制发送功率可减少数据差错率。下面的第七
实施例沿这一路线实施。

实施例7: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七实施例
的方框图。该发射机与图14A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发射机的不同之处在
于:紧接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之后设置一个乘法器141。乘法器141
将如图19所示的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的输出与预定功率因数相乘。
乘法器141在数据的重要程度增加时乘以一个较大的功率因数。例如,
重要引导码元及其附近的控制数据被乘以一个最大的功率系数。

图21是数据类型和功率因数之间关系的示意图。根据除空位之外
的它们的类型将预定数的比特分配给相应数据。该空位被填充特定码
以使其区别于其它部分,并乘以零以便它们不被发送。换句话说,当
该码表示空位时,将功率因数设置为零以便抑制其发送。

虽然功率因数的乘法器141插在二次调制器109之前,它也可放
置在二次调制器109之后。

图21根据数据重要程度示出发送功率控制情况。通过如此控制发
送功率,以较大发送功率发送重要数据,使它可减少差错率。另外,
由于不发送空位,可抑制额外发送功率。因此,可减小对其它用户的
干扰,在给定频带中容纳的用户数量可增加该数量。

实施例8:

上述第一实施例描述一个以不同速率发送数据、不向用户提供表
示每帧中数据比特量的传输速率信息的实例。图22和23示出不向该
接收机发送传输速率信息的另一个实例。

该实施例的发射机与图20所示第七实施例的发射机相似。图22
说明当传输速率低于发射机的最大传输速率时发射机的交错器106的
帧存储器中写入的发送比特序列。检错码(检验码)加到每帧中发送数据
的末端,其后是一个空位。

在传输中,以固定速率逐列地读帧存储器106B中的发送数据,并
依次映射变换成将发送的每个时隙。在图22中,发送数据缺席的间隔
对应每个时隙中的空位。初次调制器108不调制空位。因此,以固定
帧间隔、恒定传输速率发送可变比特数的发送数据。

图23示出用于接收这样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机的主要部分。该接收
机以与发射机中交错器106的过程相反的过程由“去交错”器153恢
复每帧的数据。该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的过程相同。

将一帧数据馈送到连接到交错器106输出端的检错电路144。检
错电路144以上述方式检测发送数据最后的比特。具体地说,逐比特
地移位帧中数据的检错电路144依次用预定数据划分该数据,并决定
接收该检错码并在可划分该数据的点获得正确发送数据。当在该点输
出所接收的数据时获得所发送的原始数据。

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发送和接收消除了每次发送表示每帧中数据量
的传输速率信息的需求。另外,即使每帧中发送数据量(视在传输速率)
变化,该接收机可正确地恢复数据。这是由于即使不存在该发送数据,
由于固定的帧周期,该接收机可对其进行识别。

为此,即使不发送传输速率信息也可实施可变速率传输,其中视
在传输速率(实际数据比特数)可每帧变化。这对不预先发送传输速率信
息的常规可变速度传输是必要的,以便以一定间隔预定由传输速率提
取的值,这限定了可处理的传输速率数量。反之,该实施例可以任何
所需速率实现发送。

如果传输中发生差错可在错误位置做出无差错发生的决定。这种
情况下,仅有一部分发送数据可作为有效数据输出,或可将该发送数
据加上多余随机数据作为有效数据输出。考虑到这些,可以一定间隔
设定发送数据的比特数,由于差错检测点被分隔使得减少数据的错误
输出成为可能。

实施例9:

这个实施例对应于避免短数据的间歇发送中含有的突发式发送的
第三实施例。如果传输速率等于或小于由单个传输信道允许的最大速
率的1/K,所发送数据进行纠错编码,编码的数据的每个比特被重复
K次以形成将发送的帧数据。在传输开始时将重复次数K发送到接收
机。

图24示出发射机的配置。这个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发射机存在
下列区别。

(1)重复器121连到纠错编码器105的输出端。

(2)乘法器141连到引导码元插入电路130的输出端,用于与发送
功率因数相乘,以便将发送功率控制为如图20所示的第七实施例的发
送功率的1/K,其中不重复该帧中数据的每个比特。

由与如图9B所示的接收机类似的接收机解调由该发射机发送的
数据,以恢复所发送的数据。

通过将每个比特重复K次可避免突发式发送。另外,可将第八实
施例与第九实施例组合使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通信开始已向接收
机发送重复速率K,即使传输速率是逐帧变化的,接收机可根据检错
信息恢复该发送数据。因此,可避免过度突发式发送。

实施例10:

高速数据传输需要发送每帧大于N*M比特的数据。这将通过使用
多个信道进行处理,以便执行数据的并行传输。提供第十实施例以实
现这样的高速传输。

图26示出根据本发明使用可变速率传输方法的发射机的第十实施
例,图27说明将被发送的帧排列。

图26和27示出同时(三个信道)发送三帧的情况。高速数据传输
将需要更多信道。传输开始前通知接收机高速传输所使用的信道数
量。交错器106的帧存储器的容量必须至少保留用于存储同时发送的
整个帧的两倍。另外,必须可同时从多个信道访问该帧存储器。由于
第十实施例描述不进行相位控制的情况,相位控制器146b和146c将
在下面的第十一实施例中描述。

图26中,交错器106依次把将被发送的数据以高速依次写入帧存
储器,以形成多个发送帧。由于控制数据位于每帧的初始位置,它写
入帧存储器的a侧。当帧存储器的a侧填满时,该数据写入帧存储器
的b侧。当帧存储器的b侧填满时,该数据写入帧存储器的c侧。以
比正常传输速率高的速度(这种情况下是正常速率的三倍或更多倍)进
行向帧存储器的写入。

以等于正常传输速率的速率执行同时从该帧存储器读出多个帧。
如第六实施例写入帧存储器的每侧和从帧存储器的每侧读出。

由二次调制器109a至109c使用不同的扩展码序列扩展由初次调
制器108a至108c进行初次调制的a侧至c侧相关的数据,并由加法
器148相加以便发送。

仅在信道a进行引导码元插入,并且接收机利用信道a的引导码
元补偿其它信道。因此,仅有信道a插入引导码元是足够的。以与第
七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控制功率因数。

图27说明当通过使用多个信道同时传输实施高速传输时每个传输
信道的帧结构。如该图所示,即使使用多个传输信道,也通过一个信
道发送该控制数据和引导码元。其它信道不发送与该引导码元和控制
数据对应的部分。这样使减少对其它用户的干扰功率成为可能。

为接收由多个信道发送的数据,接收机必须包括相同数量的接收
信道。使用通过信道之一发送的引导码元的接收机补偿其它信道的接
收信号。信道之一的控制数据也被用于控制其它信道。与交错器106
对应的“去交错”器以与发射机中相反的过程进行写入和读出。接收
机的“去交错”器的帧存储器必须满足可同时写入多个数据,和读出
已以高速(这种情况下为正常速度的三倍)写入的多个数据。

实施例11:

如第十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过向多个传输信道分配发送数据、通
过执行它们的初次调制、和通过利用将被发送的多路扩展码将它们扩
展成宽带信号实施高速度数据传输。使用二进制PSK,例如每个信道
初次调制后的相位为0(发送的数据是″1″时)或π弧度(发送的数据是
″0″时)。当它们利用扩展码序列进行二进制PSK时,扩展信号也取0
或π弧度的相位。因此,如果不移位其相位而组合N个扩展信号,幅
度增加到N倍,因而需要高峰值功率的发送功率放大器。

为避免此情况,借助图26所示的相位控制器146b和146c执行相
位控制。图28说明同时发送N个信号时的相位控制。这种情况下,第
n个信道的初次或二次调制信号的相位被转过nπ/N弧度。这将导致
当N=2时组合幅度为未组合信号幅度的1.4倍,当N=4时为2.6倍。
因此,与简单组合相比可限定发送功率的峰值。

由于在图26所示实施例中使用三个信道,相位控制器146b将相
位转过π/3,相位控制器146c将相位转过2π/3。虽然在图26中的
二次调制器109b和109c前插入相位控制器146b和146c,但这不是
必需的。相位控制146b和146c可紧接二次调制器109b和109c后放
置,因为这足以移位已进行二次调制的载波的相位。

另一方面,由于接收机了解相应信道的相位差,它必须借助相位
控制器校正相应信道的相位差。校正信道的相位差之后,使用经一个
信道发送的引导码元的接收机可如第十实施例那样补偿其它信道的数
据。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变速率传输方法.pdf(6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变速率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侧,周期性地将已知码型的引导码元插入每帧中,和将发送数据的重要数据放置在靠近所述引导码元,和检测所述引导码元、利用检测的引导码元补偿已经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及所述检错码,和重新安排已经接收的所述发送数据到其原始顺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