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络合物二黄芩苷锌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化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背景技术
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抑菌、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锌离子具有收敛作用,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物药之中。同时,锌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和镇痛作用(参见“时珍国医国药,1999,10(2):152”)。同时黄芩苷锌络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不同的反应条件获得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在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别。冯今明等人用黄芩苷加入索氏提取器中,将醋酸锌的甲醇溶液回流,蒸发的甲醇逐步将黄芩苷溶解使之与醋酸锌反应,用电导-配基/金属曲线测得所制备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中黄芩苷与锌的比例为1比1;但没有确定配基中参与形成配位键的功能基团(参见“中草药1998,19(11):9”)。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 1244533A)用黄芩苷的碱性水溶液与饱和醋酸锌水溶液反应制备了黄芩苷的6′位羧基与锌离子配位的络合物,锌离子与黄芩苷的摩尔比为1比1。房喻等人制备了黄芩苷与锌的摩尔比为2比1的络合物,但没有确定所制备的络合物地具体结构(参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8(2):40”)。上述制备工艺中存在两个较大的难题,其一,须将黄芩苷溶解。黄芩苷在中性、酸性条件下溶解性小,在碱性条件下易溶于水或一定比例的醇水溶液,但不稳定,不利于保证工业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其二,上述工艺制备的黄芩苷锌,在清洗过量的锌离子时难于过滤,降低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黄芩苷在中性、酸性条件下溶解性小,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特点;筛选一种制备工艺简便、结构清楚、活性稳定、质量稳定可控的二黄芩苷锌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用络合物二黄芩苷锌,其化学结构式如(I)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二黄芩苷锌可按如下步骤制备:
(1)将黄芩苷与水、有机溶剂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混合制备成黄芩苷悬浊液;
(2)将锌盐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或上述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制备成锌盐溶液;
(3)在搅拌的条件下将锌溶液加入到黄芩苷悬浊液中;
(4)将反应混合物静置、过滤,获得沉淀物;
(5)反复用水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溶液洗涤沉淀物,干燥即获得二黄芩苷锌。
本发明的方法中,其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采用甲醇、乙醇或丙酮。
本发明的方法中,其步骤(1)中所述的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采用30~90%乙醇水溶液。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锌盐采用醋酸锌、硫酸锌、硝酸锌或卤化锌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络合物二黄芩苷锌在制备抗菌、消炎、抗溃疡方面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二黄芩苷锌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控制pH值,制备工艺简便,保证了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为生产质量稳定的药品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物的结构清楚、活性稳定、质量稳定可控。所制备的二黄芩苷锌聚集成疏松多孔块状,呈橙黄色至橙红色,经固体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化学衍生物合成、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二黄芩苷锌。药理实验表明,所述的二黄芩苷锌有较好的镇痛、抗菌、抗炎、抗溃疡活性。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鉴定:
二黄芩苷锌络合物,橙黄色至橙红色无定型粉末,粉末X-衍射分析显示为非晶形态。不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DMSO、吡啶、DMF、DMAC等溶剂并且分解。
1、络合位点的确定:
(1)、黄芩苷与黄芩苷锌络合物红外光谱的比较
黄芩苷(I)的红外光谱显示波数1735(羧酸羰基伸缩震动)和1644(黄酮羰基的伸缩震动)等强吸收的特征峰。所制备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II)上述吸收峰消失,产生的1623-1500的宽钝峰,与黄芩苷3位羰基和5位羟基与锌离子络合以后产生的吸收相关。6′位羧基的吸收消失有两种可能:其一,羧基与锌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二,羧基电离成负离子。此时羰基的吸收红移至1600产生一个强而宽的吸收带。所以在II的红外光谱中的1623-1500处的吸收带与4位羰基与锌离子络合后产生的吸收以及羧基负离子的吸收相关。黄芩苷的1608,1572(含孤电子对的取代基的苯环C=C伸缩震动)与上述吸收峰发生重叠。
(2)、黄芩苷的3位羰基与5位羟基络合作用的研究
将黄芩苷与吡啶、正丁醇共回流,蒸除溶剂,得胶状物,用石油醚沉淀,得黄芩苷6′丁酯(III),III与I的红外光谱比较,羧基变为酯羰基,碳氧双键伸缩振动的波数由1725紫移至1735;酮羰基,苯环双键等吸收峰的波数变化不大,验证了先前对I红外光谱的归属。将3与醋酸锌反应,得橙红色沉淀(IV)。IV的红外光谱与III相比,黄酮羰基的吸收消失,酯羰基的吸收保留。IV的红外光谱与I相比,波数1742处有强吸收尖峰,为酯羰基吸收峰;4位羰基吸收消失,在1633处产生羰基与锌离子络合的吸收峰。IV的红外光谱与II相比,波数1742处有强吸收尖峰,为酯羰基吸收峰,其余吸收相近。由此可知黄芩苷的6′位羰基在形成所述的二黄芩苷锌的反应中未参加反应。将VI溶于EDTA甲醇溶液进行LC/MS/MS分析,可检测到EDTA(质荷比291)、EDTAZn(质荷比373)和III的信号。也说明在IV的产生过程中酯羰基没有参与络合反应。
将黄芩苷与醋酐-吡啶溶液反应制备C5、C6位乙酰化,以5,6,2′,4′-四羟基-5′,3′-内酯-黄芩苷为主的衍生物(V)。将V按IV所述的方法制备锌络合物,得橙红色沉淀(VI)。VI红外光谱与I相比,黄酮羰基的红外吸收消失,内酯的吸收保留。将VI溶于EDTA的甲醇溶液,用LC/MS/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酮母核上5位的酯键在形成络合物的同时解离。说明黄芩苷的4位羰基与5位羟基对金属锌离子有较强的络合能力。
2、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基比例测定:
在EDTA的甲醇或水溶液中加入所述的黄芩苷与锌的复合物,则发生黄芩苷与EDTA竞争锌离子的反应。当EDTA与锌离子等当量时,所述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完全溶解。如果此时再加入锌离子,则重新生成橙红色沉淀。说明EDTA竞争锌的能力强于黄芩苷。
(1)、黄芩苷、EDTA、醋酸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称量一水醋酸锌1.0005克,EDTA 1.1250克,黄芩苷50毫克,分别放入小烧杯,醋酸锌、EDTA加适量水溶解,黄芩苷用甲醇溶解,分别转移至100毫升容量瓶,醋酸锌和黄芩苷用甲醇、EDTA用水定容,配制成母液备用。
准确量取醋酸锌母液1.000毫升,至1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得醋酸锌溶液A;取EDTA母液1.000毫升,定容至10毫升,配制成EDTA溶液B。上述溶液备用。
(2)、黄芩苷于EDTA对锌离子的竞争能力的比较
分别取醋酸锌母液140微升,EDTA母液300微升,黄芩苷母液20微升,①按醋酸锌-EDTA-黄芩苷的顺序混合;②按按醋酸锌-黄芩苷-EDTA的顺序混合。分别测定①和②中黄芩苷、锌-EDTA和游离EDTA的LC/MS响应强度。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混合顺序条件下,三种信号的响应基本一致。说明在EDTA过量的条件下,黄芩苷完全不与锌离子络合。
(3)、锌离子工作曲线测定
锌离子浓度分别为10,20,50,100,200,500微克/毫升;线性方程为Y=50864.4+10405.3X,R=0.99552,说明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
(4)、黄芩苷工作曲线测定
黄芩苷的浓度为0.020,0.040,0.100,0.200,0.500毫克/毫升;线性方程为Y=8.56254E6+3.16701E7,R=0.98007,说明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
(5)、所述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所含锌离子与黄芩苷的测定
分别准确称量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1.001毫克和2.497毫克,加EDTA母液0.3毫升,水5毫升,超声处理使其完全溶解,再加甲醇定容至20毫升分别测得锌离子浓度分别为0.565和1.045uM/ml;黄芩苷的浓度分别为0.919和1.933uM/ml。所述的络合物中黄芩苷与锌离子的比例为2比1。
3、黄芩苷与二黄芩苷锌络合物NMR分析
黄芩苷13C-NMR归属:黄芩苷的13C-NMR共显示21个碳信号,其中,1个羧基信号,1个黄酮羰基信号,14个芳香碳原子信号(黄酮母核),4个连氧饱和碳原子信号和1个糖端基碳原子信号(葡萄糖酸)。
黄芩苷锌络合物I的固体13C-NMR与黄芩苷的13C-NMR相比,羧基向高场位移2ppm,说明羧基离子化变为相应的负离子。黄酮4位酮羰基本来为分子内氢键,化学位移值为107.0ppm,形成络合物以后,向高场位移5ppm,说明该位置参与了络合。所述的络合物的13C-NMR谱中另外还可见207ppm和48ppm的一对信号,通过改变旋转频率,确定二者属于128ppm处碳信号的旋转边锋。22ppm处显示的信号为71ppm处碳信号的旋转边锋。所述的络合物13C-NMR与黄芩苷一致,无其它成分的信号。
综合上述分析:所述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的组成中除了黄芩苷物其它有机成分;黄芩苷与锌离子的摩尔比为2比1;黄芩苷的4位羰基和5位羟基参与形成配位键,5′位羧基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述的黄芩苷与锌的络合物命名为二黄芩苷锌。
药理实验1:二黄芩苷锌镇痛作用实验
所用材料:
药物:二黄芩苷锌,自制;阿司匹林片(同德堂),市售;0.6%醋酸,自配。
动物:昆明小鼠
方法与结果:
药物用0.9%生理盐水悬浮,灌胃前摇匀。小鼠分四组,每组6只。1组为空白,2、3组为药物组,4组为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500微克/千克体重,空白组灌胃0.9的氯化钠水溶液,30分钟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02毫升/只,观察20分钟内小鼠的扭体数。结果:空白组小鼠扭体次数为20±5;药物组分别为8±4,4±4;抑制率分别为60%和80%。阳性对照组为14±2,抑制率为30%。上述结果表明,二黄芩苷锌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药理实验2:二黄芩苷锌抗炎作用实验
所用材料:
药物:二黄芩苷锌,自制;皮康霜软膏,市售;二甲苯,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动物:昆明小鼠
方法与结果:
小鼠分3组,每组6只。1组为空白,2组为药物组,3组为皮康霜阳性对照组。
第一组小鼠用棉签在左耳的内外两面涂抹二甲苯,作为阴性对照;先将5毫克二黄芩苷锌加入10毫升二甲苯中,第二组动物在左耳内外两面涂抹加有二黄芩苷锌的二甲苯;分别于1、2、3小时后在涂抹二甲苯处涂抹二黄芩苷锌粉末。第三组动物先用棉签在左耳的内外两面涂抹二甲苯,在半小时后在涂抹二甲苯处涂抹皮康霜。致炎4小时后将动物处死,用打孔法测定小鼠左右耳相应部位的重量。左右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结果:空白组肿胀度为18.6±0.8;药物组为11.6±2.1;阳性对照组为11.7±1.3。上述结果表明,二黄芩苷锌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实施例1
黄芩苷(纯度95%)市售;分析纯七水硫酸锌为北京双燕化工厂生产;分析纯甲醇为北京化工厂生产。
黄芩苷5.00克加入250毫升圆底烧瓶,加水100毫升,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固定。硫酸锌5.91克,用150毫升甲醇溶解,装入250毫升分液漏斗备用,分液漏斗架于圆底烧瓶上方。调节搅拌速度,使固体充分分散,继续搅拌20分钟。逐滴加入锌溶液,此时溶液中立即有橙红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锌溶液至完全加入。停止搅拌,放置1小时。顷出上清液,将剩余物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悬浮,顷入放有滤纸的三角漏斗,常压过滤。待液体滤完,加入约30毫升60%甲醇水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悬浮,静置。重复上述过程3次,放置、自然干燥,获得橙黄色固体5.04克。经鉴定为二黄芩苷锌。
实施例2
黄芩苷(纯度95%)为市售,分析纯一水醋酸锌为北京双燕化工厂生产;食用酒精(95%),北京化工厂。
黄芩苷(纯度95%)4.46克加入250毫升圆底烧瓶,加水30%乙醇溶液100毫升,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固定。醋酸锌1.11克,用100毫升30%乙醇溶液溶解,装入250毫升分液漏斗备用,分液漏斗架于圆底烧瓶上方。调节搅拌速度,使固体充分分散,继续搅拌20分钟。逐滴加入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中立即有橙红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醋酸锌至完全加入。停止搅拌,放置1小时。顷出上清液,将剩余物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悬浮,顷入放有滤纸的三角漏斗,常压过滤。待液体滤完,加入约30毫升60%乙醇水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悬浮,静置。重复上述过程3次,放置、自然干燥,获得橙黄色固体4.07克。经鉴定为二黄芩苷锌。
实施例3
试剂与材料:
黄芩苷(纯度95%),市售;氯化锌,丙酮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食用酒精(95%)
黄芩苷(纯度95%)5.12克加入250毫升圆底烧瓶,加60%乙醇溶液100毫升,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固定。氯化锌3.01克,用150毫升30%丙酮水溶液溶解,装入250毫升分液漏斗备用,分液漏斗架于圆底烧瓶上方。调节搅拌速度,使固体充分分散,继续搅拌20分钟。逐滴加入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中立即有橙红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氯化锌至完全加入。停止搅拌,放置1小时。顷出上清液,将剩余物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悬浮,顷入放有滤纸的三角漏斗,常压过滤。待液体滤完,加入约30毫升60%乙醇,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悬浮,静置。重复上述过程3次,放置、自然干燥,获得橙黄色固体4.92克。经鉴定为二黄芩苷锌。
实施例4
试剂与材料:
黄芩苷(纯度95%),市售,氯化锌,丙酮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
黄芩苷(纯度95%)5.03克加入250毫升圆底烧瓶,加60%丙酮水溶液100毫升,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固定。氯化锌2.10克,用150毫升30%丙酮水溶液溶解,装入250毫升分液漏斗备用,分液漏斗架于圆底烧瓶上方。调节搅拌速度,使固体充分分散,继续搅拌20分钟。逐滴加入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中立即有橙红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氯化锌至完全加入。停止搅拌,放置1小时。顷出上清液,将剩余物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悬浮,顷入放有滤纸的三角漏斗,常压过滤。待液体滤完,加入约30毫升60%丙酮水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悬浮,静置。重复上述过程3次,放置、自然干燥,获得橙黄色固体4.72克。经鉴定为二黄芩苷锌。
实施例5
黄芩苷(纯度95%)为市售,分析纯硝酸锌为北京双燕化工厂生产;食用酒精(95%),北京化工厂。
黄芩苷(纯度95%)4.46克加入250毫升圆底烧瓶,加水90%乙醇溶液100毫升,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固定。硝酸锌3.30克,用100毫升30%乙醇溶液溶解,装入250毫升分液漏斗备用,分液漏斗架于圆底烧瓶上方。调节搅拌速度,使固体充分分散,继续搅拌20分钟。逐滴加入醋酸锌溶液,此时溶液中立即有橙红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硝酸锌至完全加入。停止搅拌,放置1小时。顷出上清液,将剩余物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悬浮,顷入放有滤纸的三角漏斗,常压过滤。待液体滤完,加入约30毫升60%乙醇水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悬浮,静置。重复上述过程3次,放置、自然干燥,获得橙黄色固体3.92克。经鉴定为二黄芩苷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