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特别是一种最佳化的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背景技术
现今,适用于各种领域的数字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笔记本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3C家电等。一般而言,这些数字产品会连接一用以显示影像的装置以显示数字产品的输出影像,亦或是数字产品本身即具有显像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面板等。对于用以处理影像的数字装置而言,大致上可分为静态影像处理装置,例如:数字相机、扫描仪;与动态影像处理装置,例如:数字摄影机。
影像处理装置最重要者为影像检索系统部分,影像检索系统涉及光学原理的产品,其包含的零件有影像检索模块、反射镜、透镜。通常,影像检索模块具有一电耦合组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电耦合组件(CCD)为一种对光线敏感的电路装置,影像处理装置便是利用残留在电耦合组件(CCD)上面的讯息,将每个图点组件对光的敏感度转换为影像资料储存。
对于扫描仪而言,传统的影像检索系统是利用单一移动影像检索装置或镜片反射互动方式来读取影像。当光线经由图像反射至电耦合组件(CCD)的感光面上时,将产生一半化角(θ/2)。一般而言,电耦合组件(CCD)的感光面为一直表面,其并非为一弧形表面。因此,当半化角(θ/2)过大时,电耦合组件(CCD)的感光面将无法吸收到反射光。有鉴于此,必须减小半化角(θ/2)以便电耦合组件(CCD)能完全地吸收反射光。减小半化角(θ/2)的较佳方法之一为增加光学路径(通称光路)的长度,而且,光路长度越长则半化角(θ/2)越小。同样地,当光路长度越长时,电耦合组件(CCD)的感光面亦可随着缩小,因而使得整体体积减少。因此,保有长距离光距的影像检索系统将可使影像检索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容易制造生产。
此外,传统地影像检索系统是将影像检索模块、反射镜、透镜等组件设置于影像检索系统的周边位置。参考图1所示,影像检索系统100具有一壳体110,且壳体110具有一光路布局区域110A与一模块区110B,其中,反射镜120A至120C分别置放于光路布局区域110A中,且透镜130与影像检索模块140分别置于模块区110B内。然而,光路布局区域110A位于壳体110的边缘区,且光路布局区域110A表示仅可使用的光路布局的空间,而光路布局的方式随着透镜的直径(φ)的大小而改变。因此,当影像检索模块140与透镜130的尺寸较大时,其占据大部分的影像检索系统100的壳体110的空间,进而限制了光路布局的光径长度。
鉴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因此需要一种最佳化的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以便于减少影像检索系统的空间需求,据此能够降低影像检索模块的制造成本且易于生产制造,并进而提升扫瞄品质的良率。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为了最佳化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可用以增加光路长度与改善影像检索系统的效能。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佳化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本发明将影像检索模块置于影像检索系统的中央位置,并将光路围绕于影像检索模块外侧的影像检索系统的空间中,从而,可得到更佳的空间设计以获得较长的光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佳化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本发明借助设置多个反射镜以得到较长的光路。此外,本发明亦可借助调整反射镜的角度以达到最长光路的需求,由此可使得光路布局的自由度更高,以使影像检索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容易制造生产。因此,本发明能符合经济上的效益与产业上的利用性。
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的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本发明的影像检索系统,例如,扫描仪的扫瞄载架(chassis),至少包含一影像检索模块与多个反射镜(mirror),其中,影像检索模块具有一电耦合组件(CCD)与一透镜。影像检索模块置放于约为影像检索系统的中央位置上,而多个反射镜则分别置放于影像检索系统的内部周边部位以使得光路布局环绕于影像检索系统的外部四周。此外,多个反射镜的设置亦可依据需求而调整其镜面角度,以求得更长的光路。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影像检索装置的光路布局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影像检索装置的最佳化的光路布局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影像检索装置的最佳化的光路布局示意图。
图中主要符号说明
100 影像检索系统
110 壳体
110A 光路布局区域
110B 模块区
120A 反射镜
120B 反射镜
120C 反射镜
130 透镜
140 影像检索模块
200 影像检索系统
210 壳体
210A 中央区域
210B 空间区域
220 光线入口
230 影像检索模块
240 光感测组件
250 透镜
260A 平面镜
260B 平面镜
260C 平面镜
260D 平面镜
260E 平面镜
270 入射光
280A 第一光路
280B 第二光路
280C 第三光路
280D 第四光路
280E 第五光路
300 影像检索系统
310 壳体
310A 中央区域
310B 空间区域
320 光线入口
330 影像检索模块
340 电耦合组件
350 透镜
360A 单面反射镜
360B 单面反射镜
360C 单面反射镜
360D 单面反射镜
360E 单面反射镜
370 入射光
380A 光路
380B 光路
380C 光路
380D 光路
380E 光路
380F 光路
380G 光路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此所探讨的方向为一种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制程步骤或结构组件。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电路系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电路组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将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限定,应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参考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影像检索系统200,影像检索系统200至少包含:一壳体210,壳体210的一侧壁上具有一光线入口220,其中,壳体210的内部空间可分隔成一中央区域210A与一环绕于中央区域210A的外部四周的空间区域210B;一影像检索模块230,影像检索模块230置放于壳体210的内部空间,且其位置约为壳体210内部空间的中央区域210A上,其中,影像检索模块230具有一光感测组件240,例如,电耦合组件(CCD)或是一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感测组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与一透镜250,且透镜250位于光感测组件240前方以接收经由影像检索模块230的光线入口进入的反射光;多个平面镜260A至260E分别置放于壳体210内部空间的周边部位,例如,壳体210内部的四周角落处,以使得光路布局环绕于影像检索模块230所在的中央区域210A的外部四周的空间区域210B内,其中,平面镜260A为一双平面镜,而平面镜260A的一表面所在的位置为可从光线入口220接收一入射光270的相对位置上,且平面镜260A的另一表面所在的位置为可将反射光反射进入影像检索模块230的相对位置上。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入射光270经由壳体侧壁的光线入口220进入影像检索系统200中,入射光270借助平面镜260A的一表面反射成一反射光至平面镜260B上,以形成一第一光路280A,其中,平面镜260A的长度取决于入射光270的强度,当入射光270的强度越强,则平面镜260A的长度可越短。然后,平面镜260B将反射光反射至平面镜260C上,以形成一第二光路280B。接着,平面镜260C将反射光反射至平面镜260D上,以形成一第三光路280C。随后,平面镜260D将反射光反射至平面镜260E上,以形成一第四光路280D。之后,平面镜260E将反射光反射至平面镜260A上,以形成一第五光路280E。最后,反射光经由平面镜260A的另一表面反射进入影像检索模块230中,且光感测组件240经由透镜250接收反射光。
参考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影像检索系统300,例如,扫描仪的扫瞄载架(chassis),影像检索系统300至少包含:一壳体310,壳体310的一侧壁上具有一光线入口320,其中,壳体310的内部空间可分隔成一中央区域310A与一环绕于中央区域310A的外部四周的空间区域310B;一影像检索模块330,影像检索模块330置放于壳体310的内部空间,且其位置约为壳体310内部空间的中央区域310A上,其中,影像检索模块330具有一电耦合组件(CCD)340与一透镜350以接收反射光,且透镜350位于电耦合组件(CCD)340前方以接收经由影像检索模块330的光线入口进入的反射光;多个单面反射镜360A至360E分别置放于壳体310内部空间的周边部位以使得光路布局环绕于影像检索模块330所在的中央区域310A的外部四周的空间区域310B内,其中,多个单面反射镜360A至360E分别以特定角度置放于影像检索模块330的空间区域310B的预定位置上以便在单一单面反射镜上进行多次反射作用,单面反射镜360A的位置约为可从光线入口320接收一入射光370的位置,且单面反射镜360E的位置约为可将反射光反射进入影像检索模块330的位置。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入射光370经由壳体侧壁的光线入口320进入影像检索系统300中,入射光370依序借助具有不同的特定角度的单面反射镜360A至360D进行多次反射作用以便于在单面反射镜360A至360D彼此之间形成多个光路380A至380F。最后,反射光从单面反射镜360C经由光路380G至单面反射镜360E,而单面反射镜360E会将反射光反射进入影像检索模块330中以传送影像信号,且电耦合组件(CCD)340可经由透镜350接收反射光。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将影像检索模块置于影像检索系统的中央位置,并将光路围绕于影像检索模块外侧的影像检索系统的空间中,由此,可得到更佳的空间设计以获得较长的光路。此外,本发明借助在有限的壳体空间内设置多个反射镜以得到较长的光学路径的长度。再者,本发明亦可借助调整反射镜的角度以达到最长光路的需求,由此可使得光路布局的自由度更高,以使影像检索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容易制造生产。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最佳化影像检索系统的光路布局及其达成方法,以便于在影像检索系统有限的壳体空间中,保持长距离的光学路径。再者,加长光路长度可使影像检索系统容易制作生产,且更有助于提升检索影像的品质。因此,本发明能符合经济上的效益与产业上的利用性。
当然,本发明除了可能用在的影像检索装置上,也可能用在任何扫描仪上。而且,本发明将影像检索模块置于影像检索系统的中央位置,并将光路围绕于影像检索模块外侧的影像检索系统的空间中,迄今仍未发展用在关于影像检索装置方面。
显然地,依照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发明可能有许多的修正与差异。因此需要在其附加的从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加以理解,除了上述详细的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施行。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