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40365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5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7432.2

申请日:

2001.11.08

公开号:

CN1417902A

公开日:

2003.05.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R 43/16申请日:20011108授权公告日:20060329终止日期:201111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16; H01R43/24

主分类号:

H01R43/16; H01R43/24

申请人:

莫列斯公司;

发明人:

何宜泽; 李时恺

地址:

美国伊利诺伊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主要是在一薄金属料带上先以冲压方式将复数支导电端子冲压成形,再制备一模具,使模具包含有可相互对合的一第一模与一第二模,而第一模形成有一第一模壁,第二模则相对形成有一第二模壁,在第一模与第二模结合后使得第一模壁与第二模壁共同界定出一供绝缘材料流动且用以成形电连接器形状的模穴,并使得导电端子容置于模穴内,而第二模壁上对应于各导电端子设有复数支凸起的顶针,使得该等顶针分别抵顶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以紧贴于第一模壁而强化导电端子在生产时的定位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应用于将复数支导 电端子以内模法埋入件的方式与一绝缘基座一体射出成型,并使各 该导电端子在该绝缘基座成型过程中保持在特定位置处而不偏位, 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一薄金属料带上以冲压方式将复数支导电端子冲压成形, 使该等导电端子各具有一接触端及一接合端,并使各导电端子的接 合端仍与该金属料带相连; (2)制备一模具,使该模具包含有可相互对合之一第一模与一第 二模,而该第一模形成有一第一模壁,该第二模则相对形成有一第 二模壁,在该第一模与该第二模结合后使得该第一模壁与该第二模 壁共同界定出一供绝缘材料流动且用以成形该绝缘基座形状的模 穴,并使得该金属料带上所成形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容置于该模穴 内特定位置处,而该导电端子的接合端则位于该模穴之外,又该第 二模壁上对应于各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置处进一步设有复数支向 该第一模壁方向凸起的顶针,使得该等顶针分别抵顶各导电端子的 接触端以紧贴于该第一模壁,进而使各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无法向 该第二模壁方向偏位; (3)使该模具的模穴内填充绝缘材料,待绝缘材料硬固后形成该 绝缘基座,而各该导电端子即以埋入的方式与该绝缘基座结合,且 各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紧贴于该第一模壁的部分则可不为绝缘材料 包覆而得以显露;及 (4)切除该金属料带上除该导电端子的接合端以外的其他不需要 的部分而成为一电连接器制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 骤(2)的第一模的第一模壁上更进一步设有复数个向该第二模壁方向 凸起的挡块,使得各该挡块分别位于该相邻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之间, 在该第一模与该第二模结合以形成该绝缘基座时可避免各该导电端 子的接触端向该相邻导电端子方向偏位。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制作的电 连接器制品。

说明书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发明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复数支导电端子以内模法(Insert Mold)与一绝缘基座一体成型时可有效防止导电端子偏位的制造方法及其所制作的电连接器制品。

    现有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显示出一种电连接器1的构造,其中图1所示是以平贴于电路板(图未示)上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平卧式的电连接器1,而第二图所示则是以直立于电路板上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直立式的电连接器1。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基座10及复数支容置在绝缘基座10内的导电端子11,其中,绝缘基座10具有一本体100、一连接在本体100之一侧以供一相匹配电连接器(图未示)组合的插接部101及一位于本体100相反于插接部101另一侧的接合面102,而导电端子11则具有一接触端111及一相反于接触端111的接合端112,使得接触端111可显露在插接部101上以供相匹配电连接器电性接触之用,而接合端112则凸露在接合面102之外,在如图1所示的平卧式的电连接器1当中,接合端112可以表面粘着技术(SMT)电性连接在一电路板上相对应的接点上,又如图2所示的直立式地电连接器1当中,接合端112则可相对插入电路板上相对应的焊接孔中焊接后形成电性连接。而对于制作此种电连接器1的制作过程而言,有一种是利用内模法(Insert Mold)的方式加以制作,如图3所示,其主要是先将所需的复数支导电端子11在一薄金属料带110上以冲压方式冲压成形,并使各导电端子11的接合端112仍与金属料带110相连,再如图4所示,使用一包含有一位于上方的第一模21及一位于下方的第二模22的模具2,使得第一模21与第二模22相互对合后内部可形成一模穴23,而复数支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则定位在模穴23内,待绝缘材料以高压射出的方式充满于模穴23内及冷却硬固之后,打开模具2并切除导电端子11不需要的金属料带110部分即可形成如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1的制品。

    然而,就上述制作过程的实务上而言,由于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在模穴23之中并没有稳固的定位,因此往往在绝缘材料射入模穴23时,接触端111易受高压流动的绝缘材料冲击而有时有如图4虚线所示产生上下偏位的现象,另外亦可能产生左右偏位,如此一来,将造成接触端111被绝缘材料所包覆而无法在绝缘基座10的插接部101上完全显露出来,或者使得相邻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相互接近或远离而偏离预设的间距,一旦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偏位时,将影响电连接器1在与相匹配电连接器插接时电性接触的特性,不但需要额外的制作过程加以修整,严重者将形成不良品而徒增制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将导电端子稳固定位于模穴内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于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主要是在一薄金属料带上先以冲压方式将复数支导电端子冲压成形,使该等导电端子各具有一接触端及一接合端,并使各导电端子的接合端仍与金属料带相连。再制备一模具,使模具包含有可相互对合之一第一模与一第二模,而第一模形成有一第一模壁,第二模则相对形成有一第二模壁,在第一模与第二模结合后使得第一模壁与第二模壁共同界定出一供绝缘材料流动且用以成形绝缘基座形状的模穴,并使得金属料带上所成形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容置于模穴内特定位置处,而导电端子的接合端则位于模穴之外,又第二模壁上对应于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置处进一步设有复数支向第一模壁方向凸起的顶针,使得该等顶针分别抵顶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以紧贴于第一模壁,进而使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无法向第二模壁方向偏位。接著,使模具的模穴内填充绝缘材料,待绝缘材料硬固后形成绝缘基座,而各导电端子即以埋入的方式与绝缘基座结合,且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端紧贴于第一模壁的部分则可不被绝缘材料包覆而得以显露。最后,切除金属料带上除导电端子的接合端以外的其他不需要的部分而成为一电连接器制品。

    而利用上述制造方法所制作的电连接器制品的主要特征则在于绝缘基座的插接部形成有一供导电端子的接触端显露的接触面及一相反于接触面的背面,使得绝缘基座的插接部将因脱离模具的顶针而相对形成一自背面连通相对导电端子的接触端的通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明白,在图式中:

    图1是一种平卧式的电连接器制品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直立式的电连接器制品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一种产制图1或图2所示的该电连接器所应用的导电端子示意图,以说明该等导电端子是以冲压方成形于一金属料带上。

    图4是应用图3所示的导电端子以内模法产制图1或图2所示该电连接器之一模具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所应用的模具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5该较佳实施例所应用的模具另一角度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应用该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所产制的平卧式电连接器制品外观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平卧式电连接器制品的另一角度外观示意图。

    图9是应用该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所产制的直立式电连接器制品外观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直立式电连接器制品的另一角度外观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以制造如前述的平卧式或直立式的电连接器1的构造,其制造的方式主要仍以内模法为基础,在以下的说明当中,与前述相同的构造以相同的标号表示,而该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首先如图3,在一薄金属料带110上以冲压方式将复数支导电端子11冲压成形,使该等导电端子11各具有一接触端111及一接合端112,并使各导电端子11的接合端112仍与金属料带110相连。

    再参照图5,制备一模具2,使模具2包含有可相互对合之一第一模21与一第二模22,而第一模21形成有一第一模壁211,第二模22则相对形成有一第二模壁221,在第一模21与第二模22结合后可使得第一模壁211与第二模壁221共同界定出一供绝缘材料流动且用以成形绝缘基座10形状的模穴23,并使得金属料带110上所成形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容置于模穴23内特定位置处,而导电端子11的接合端112则可位于模穴23之外,又第二模壁221上对应于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位置处进一步设有复数支向第一模壁211方向凸起的顶针222,使得该等顶针222分别抵顶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以紧贴于第一模壁211,进而使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无法向第二模壁221方向向下偏位。

    另外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朝相邻导电端子11的方向偏位,在第一模21的第一模壁211上可设有复数个向第二模壁221方向凸起的挡块212,使得各挡块212可分别位于相邻二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的中间,在第一模21与第二模22结合以形成绝缘基座10时可使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无法向左右相邻的导电端子11方向偏位,藉此,使得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得到更佳的定位性。

    接著,以射出成型的方式,使模具2的模穴23内填充绝缘材料,待绝缘材料冷却硬固后形成绝缘基座10,而各导电端子11即以埋入的方式与绝缘基座10结合,且各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因紧贴于第一模壁211无法移动的缘故,使得接触端111贴合于第一模壁211的部分可确保不为绝缘材料所包覆而得以显露在绝缘基座10的插接部101上。

    最后,打开模具2,并将金属料带110上除了导电端子11的接合端112以外的其他不需要的部分加以切除而成为一电连接器1的制品。

    如图7及图8所示,是藉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平卧式的电连接器1,其主要特征在于绝缘基座10的插接部101形成有一供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显露的接触面1011及一相反于接触面1011的背面1012,在打开模具2并使电连接器1退出模具2之后,如第七图,绝缘基座10的插接部101的背面1012因脱离第二模22的顶针222,在顶针222原有的位置处可相对形成一自背面1012连通相对导电端子11的接触端111的通孔1013。同样地如图8所示,绝缘基座10的插接部101的接触面1011亦因脱离第一模21的挡块212,而在挡块212原有的位置处于接触面1011上相邻导电端子11的接触部111中间形成一凹槽1014。另如图9及图10所示,则是藉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直立式的电连接器1,其同样在插接部101的接触面1011及背面1012上分别形成有复数个凹槽1014及通孔1013。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模具2内设计有顶针222及挡块212的构造,可在完全不影响电连接器1既有的规格限制下,使得利用内模法方式制作的电连接器1制作过程当中,导电端子11的定位性可因此大幅提高,而产品的不良率则可相对降低,达到更具效益的生产制程。

    然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元件标号对照

    1电连接器

    10绝缘基座

    100本体

    101插接部

    1011接触面

    1012背面

    1013通孔

    1014凹槽

    102接合面

    11导电端子

    110金属料带

    111接触端

    112接合端

    2模具

    21第一模

    211第一模壁

    212挡块

    22第二模

    221第二模壁

    222顶针

    23模穴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主要是在一薄金属料带上先以冲压方式将复数支导电端子冲压成形,再制备一模具,使模具包含有可相互对合的一第一模与一第二模,而第一模形成有一第一模壁,第二模则相对形成有一第二模壁,在第一模与第二模结合后使得第一模壁与第二模壁共同界定出一供绝缘材料流动且用以成形电连接器形状的模穴,并使得导电端子容置于模穴内,而第二模壁上对应于各导电端子设有复数支凸起的顶针,使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