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1382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4865.5

申请日:

2004.11.17

公开号:

CN1648590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8D 7/16申请日:20041117授权公告日:20080903终止日期:20111117|||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D 7/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劳关明变更后权利人:劳关明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2025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车站路30号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312025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车站路30号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1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8D7/16

主分类号:

F28D7/16

申请人:

劳关明;

发明人:

劳关明; 胡多福; 王其寿; 卜阿金

地址:

312025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车站路30号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尤其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其内设有穿过筒体的传热管及受热管,传热管内流动有热源,受热管内流动有被加热液,筒体内还排列有金属散热片,传热管与受热管间隔排列并穿过金属散热片,筒体内充满耐高温传热介质。本发明结构合理,能有效地防止被加热液与热源这两种物质之间传热时一旦发生渗漏而造成两种物质的混合。

权利要求书

1: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包括筒体(1),其内设有传 热管(2)及受热管(3),传热管(2)通过进液通道(9)、出液通道 (10)穿过筒体(1),受热管(3)前后端分别穿过筒体(1)两侧壁, 传热管(2)内流动有热源,受热管(3)内流动有被加热液,其特征 在于:筒体(1)内还排列有金属散热片(5),传热管(2)与受热管 (3)间隔排列并穿过金属散热片(5),筒体(1)内充满耐高温传热 介质(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传热管(2)与受热管(3)为分层间隔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管(3)分别穿过进液通道(9)、出液通道(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有安全阀(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开有筒口(8)与外界相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耐高温传热介质(6)通过管道与外设的膨胀储油槽(4) 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片(5)片与片之间呈间距排列。

说明书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尤其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及化工行业中的加热。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染行业染色机上使用的热交换器一般都采用蒸汽间接加热,其结构大致为:筒体,在筒体两端设有蒸汽进管、蒸汽出管,在筒体内设有受热管,受热管两端分别穿过筒体与染色机上的相关部件相连,通过蒸汽对受热管内的液体加热后输送到染色机上工作。其缺点在于:该加热方式中水蒸汽充满筒体,温度高达160℃且具有较大的压力,液体在受热管内流动时也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一旦受热管出现裂缝,水蒸汽就会渗进受热管内,从而影响染布的质量。有鉴于此,有的企业也在采用将蒸汽加热改为有压循环导热油加热,但问题是:一旦受热管出现裂缝,液体渗出后与热油接触,将会导致热油沸腾,造成浪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效果好且一旦渗漏,对被加液体或热源无影响的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其内设有传热管及受热管,传热管通过进液通道、出液通道穿过筒体,受热管前后端分别穿过筒体两侧壁,传热管内流动有热源,受热管内流动有被加热液,筒体内还排列有金属散热片,传热管与受热管间隔排列并穿过金属散热片,筒体内充满耐高温传热介质如导热油、甘油等。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传热管与受热管为分层间隔排列;所述受热管分别穿过进液通道、出液通道;所述筒体上设有安全阀;所述筒体上开有筒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耐高温传热介质通过管道与外设的膨胀储油槽相连;所述金属散热片片与片之间呈间距排列。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将原先通过蒸汽或其它热源间接加热被加热液的方式改为通过中间过渡性的耐高温传热介质对流加热及通过金属散热片传导传热的方式加热被加热液,即避免了原先加热方式中一旦管道破裂,被加热液或热源易被污染的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加热效果,使热能得到了快速传递,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能源。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筒体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筒体实施例2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平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包括筒体1,其内设有传热管2及受热管3,传热管2通过进液通道9、出液通道10穿过筒体1,受热管3前后端分别采用套筒式结构穿过进液通道9、出液通道10再穿过筒体1两侧壁,传热管2内流动有热源如高温导热油,受热管3内流动有被加热液,筒体1内还排列有金属散热片5,传热管2与受热管3间隔排列并穿过金属散热片5,筒体1内充满耐高温传热介质如导热油、甘油等6。所述筒体1上设有安全阀7。所述筒体1上开有筒口8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耐高温传热介质6通过管道与外设的膨胀储油槽4相连。所述金属散热片5片与片之间呈间距排列,间距为3毫米-20毫米。图中所示箭头为热源与被加热液流动方向。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例的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与上例不同的是:传热管2与受热管3为分层间隔排列,受热管3通过相盘后只须穿过筒体1两侧壁而无须先穿过进液通道9、出液通道10。

    本发明工作原理:被加热液在受热管3内流动,同时热源在传热管2内流动,所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金属散热片5传导传热给受热管3内的被加热液,另一方面通过中间过渡性的耐高温传热介质对流传热给受热管3内的被加热液,从而使受热管3内地被加热液达到快速加热的效果。加热后的被加热液温度可达160℃,传送到染色机工作。

    本发明由于筒体1充满耐高温传热介质6,因而极大减轻了传热管2与受热管3所承受的压力。即使受热管3或传热管2出现裂缝,漏出的被加热液或热源最多只是污染筒体1内的耐高温传热介质6,而不会污染彼此对方。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尤其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无压高温传热热交换器,包括筒体,其内设有穿过筒体的传热管及受热管,传热管内流动有热源,受热管内流动有被加热液,筒体内还排列有金属散热片,传热管与受热管间隔排列并穿过金属散热片,筒体内充满耐高温传热介质。本发明结构合理,能有效地防止被加热液与热源这两种物质之间传热时一旦发生渗漏而造成两种物质的混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