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1372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00133.X

申请日:

2005.01.05

公开号:

CN1648991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刘强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实审)|||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刘强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0D7/12

主分类号:

G10D7/12

申请人:

刘强;

发明人:

刘强

地址:

116013辽宁省大连市岭前邮政0369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口琴乐器,具有十二平均律音孔,并采用双行吹吸交替排列,从而组成两个大三和弦与两个小三和弦。它克服了复音口琴缺少五个变化音孔,双簧发音,音序颠倒等缺点。能奏出更多和声,且具有双行转换演奏自如等优点。是可以单音独奏的正规乐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口琴,由琴格、上下座板、上下盖板等构成,其特征是, 十二平均律音孔呈双行排列,并吹吸交替地组成两个大三和弦与两 个小三和弦,且琴格的吹吸端部具有适应双行音孔转换演奏的弧形 隆起形态。

说明书


口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乐器领域。

    背景技术

    复音口琴由中间的琴格,琴格上下的座板,座板外地上下盖板,共五大部件组成。其琴格虽然呈双行排列,但由于上下两格同音,因而其音孔实质上为单行排列。即七个基本音孔按1、3、5为吹音,2、4、6、7为吸音,从左至右吹吸交替地排列成和声形式。

    其主要缺点是:1、缺少五个变化音孔#1、#2、#4、#5、#6。因而无法转调,演奏半音。2、双簧发音难以控制,表现力较差,且音色无法与管弦乐队和谐。3、除中部一个八度外,其余音区均有音序颠倒现象,不利于记忆演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宗旨是,仅在复音口琴基本结构基础上,在仍然坚持音孔吹吸交替排列成和声形式的原则下,加入五个变化音孔。

    从乐理角度讲,十二平均律的各音阶,正好可以组成两个大三和弦与两个小三和弦。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将每个八度的十二平均律音孔进行双行排列,每行六个音孔,两个三和弦,并通过吹吸交替排列加以区分。琴格的每格为一个音孔,每个音孔单簧发音(亦可双簧发音)。琴格的吹吸端部采用适合演奏时两行音孔快速转换的弧形设计。

    此方案不仅解决了复音口琴的三项主要缺点,而且能奏出更多的和声,是可以单音独奏的正规乐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调音序排列与吹吸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小调音序排列与吹吸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两行音孔具体的音序排列,可以是每行一个大三和弦与一个小三和弦。也可以是一行两个大三和弦,另一行两个小三和弦。但音阶从左至右应逐步抬高,而不能出现颠倒(同一位置的上下两格没有高低限制)。吹吸关系可以是两个大三和弦为吹音,两个小三和弦为吸音。也可以是正好相反。或者一个大三和弦与一个小三和弦为吹音,而另两个三和弦为吸音。但每行音孔必须吹吸交替排列。上下两音孔可以吹吸相同,也可以吹吸不同。图1和图2示出了其中的两种情况。

    为了演奏时两行音孔转换的顺利进行,琴格前面的吹吸端部应向外突出,形成弧形隆起。且为了口与音孔吹吸时的密闭性(不漏气),吹吸端部的上下边缘均应相连封闭。即形成闭合环状(圆环或方环或介于二者之间)琴格音孔端口。从琴的横截面上看,弧形隆起的轮廓,呈中间一个大弧与对称的两侧小弧,三段圆弧相切连成的曲拱形态。如图3中H部分所示。

口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口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口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琴.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口琴乐器,具有十二平均律音孔,并采用双行吹吸交替排列,从而组成两个大三和弦与两个小三和弦。它克服了复音口琴缺少五个变化音孔,双簧发音,音序颠倒等缺点。能奏出更多和声,且具有双行转换演奏自如等优点。是可以单音独奏的正规乐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