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135216 上传时间:2018-04-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9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57140.6

申请日:

2002.12.17

公开号:

CN1427192A

公开日:

2003.07.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H 7/08申请日:20021217授权公告日:20060816终止日期:201001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16H7/08

主分类号:

F16H7/08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江水治; 佐藤治; 新村龙太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12.19 JP 386344/2001; 2002.09.09 JP 262399/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用于对内燃机的凸轮链等的带状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的可靠性与生产性。本发明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20),从张紧器的背后将沿带状的环形传动体配设的张紧器朝向该环形传动体推压,对该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体(21)、推压体(23)及突出物(31);该本体(21)固定在空间中,该推压体(23)在上述本体(21)内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并且被向前弹压其前端与上述张紧器接触,在侧面后部形成着平面形状的楔部(23a);上述突出物(31)配设在上述本体(21)内,由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从张紧器的背后将沿带状的环形 传动体配设的张紧器朝向该环形传动体推压,对该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 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体、推压体及突出物;该本体固定在空间中,该推 压体在上述本体内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并且被朝前弹压其前端与上述张 紧器接触,在侧面后部形成着平面形状的楔部;上述突出物配设在上述 本体内,由弹簧弹压而被压靠在上述楔部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推压体的侧面是圆筒状,穿设着与该圆筒的轴线平行且与该轴线不同 轴线的孔,在该孔内配设置向前弹压该推压体的弹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突出物是楔形状。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突出物是凸轮形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述突出物是楔形状,而且设置对该楔形状突出物进行导向的滚。

说明书


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该张紧器用于对例如内燃机的凸轮链等的带状环形传动体给予张紧力。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中,在设于作为推压体的作动杆的后部的断面圆弧状的斜面与设在作为本体的框体的断面圆弧状的斜面之间配置作为卡合构件的球,借助由它们产生地楔效果使作为推压体的作动杆在除了凸轮链的松弛之外的方向上前进而不能后退,适当地保持凸轮链的张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是日本特公昭61-28850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中,由于不能加大用于将作为推压体的作动杆压接在张紧器上的弹簧的长度,因此不能降低弹簧常数,作动杆前进时与后退时的负荷之差变大,不能避免由于凸轮链的伸长量而使张力产生大的差。另外,由于卡合构件使用球,因此为了没有间隙地使球与作动杆或框体之间接触,需要正确地加工断面圆弧状的槽,需要高的技术和费用。另外,由于开口部小,使组装变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推压力付给装置,从张紧器的背后将沿带状的环形传动体配设的张紧器朝向该环形传动体推压,对该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体、推压体及突出物;该本体固定在空间中,该推压体在上述本体内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并且通过被向前弹压其前端与上述张紧器接触,在侧面后部形成着平面形状的楔部;上述突出物配设在上述本体内,由弹簧弹压而被压靠在上述楔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由于在与张紧器接触的推压体的侧面后部形成着平面形状的楔部,因此,被压靠在该楔部上的突出面可以是平面或简单的二次曲面,不仅加工容易而且摩擦力稳定,耐久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上述推压体的侧面是圆筒状,穿设着与该圆筒的轴线平行且与该轴线不同轴线的孔,在该孔内配设向前弹压该推压体的弹簧。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在不加大推压体的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向前弹压该推压体的弹簧的长度来降低弹簧常数。其结果,可以减小推压体前进时和后退时的负荷之差,可以减小带状环形传动体的张力变动。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推压力赋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突出物是楔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突出物的加工极容易,而且推压体的后退被确实阻止。

    另外,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突出物是凸轮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可以自由地控制突出物压接在推压体的楔部的力。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推压力付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上述突出物是楔形状,而且设置导向该楔形状突出物的滚。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加工容易的滚29与楔形状的突出物线接触,突出物的动作稳定且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凸轮轴驱动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直列四气缸内燃机1的凸轮轴驱动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纵剖面图。如图所示,该内燃机1的本体由气缸体2、配置在该气缸体2上方的气缸盖3、配置在该气缸体2的下方的曲轴箱4构成。而且,该气缸体2、气缸盖3及曲轴箱4由未图示的与螺栓或双头螺栓螺纹结合的螺母相互结合为一体,而且,在上述气缸盖3的上方一体地结合着气缸盖罩5。

    在气缸体2与曲轴箱4的结合面上自由旋转地枢支承着曲轴6。另外,在形成在气缸盖3上的未图示的气缸孔中自由滑动地嵌装着活塞(未图示),该活塞与上述曲轴6通过未图示的连杆连接。而且,随着上述活塞被在上述气缸的燃烧室内产生的燃烧气体往复驱动,曲轴6被驱动旋转。

    在气缸盖3与气缸盖罩5的结合面上自由旋转地枢支承着两根凸轮轴7,在这些凸轮轴7的一端上分别一体地嵌装着从动链轮8。而且,在一体地设置在上述曲轴6的一端上的驱动链轮9与上述从动链轮8之间架着作为带状的环形传动体的凸轮链10(也可以是带有齿的皮带),当曲轴6旋转时,凸轮轴7以曲轴6的1/2的旋转速度被驱动旋转。

    另外,在气缸盖3上形成着与上述燃烧室连通的未图示的吸气通路和排气通路,为了使该燃烧室与吸气通路及排气通路连通或隔断而设有图中未示的吸气阀及排气阀。而且,该吸气阀和排气阀通过图中未示的摇壁臂或阀提升器与凸轮轴7的凸轮(未图示)连接,与凸轮轴7的旋转对应,在曲轴6旋转两圈、凸轮轴7旋转一圈期间,在所需要的时刻开闭驱动上述吸气阀及排气阀。

    另外,与曲轴6相邻地在气缸体2上自由摇动地枢支承着张紧器11的基端11a。该张紧器11的链滑板11b在曲轴6的驱动链轮9与凸轮轴7的从动链轮8之间与凸轮链接触。另外,在与张紧器11的前端部接近的部位,推压力付给装置20被安装在气缸盖3上。而且,在其相反侧,链导引件12沿凸轮链10配设。上述推压力付给装置20产生的推压力施加在张紧器11的背部,凸轮链10以适当的张力被张紧。

    以下由附图对推压力付给装置2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a)是推压力付给装置20的局部纵剖面俯视图(图2(b)的A-A向示图),图2(b)是图2(a)的B-B纵剖面图侧视图。图2(c)是图2(b)C-C横断背面图。

    在这些图中,21是由突出到左右的凸缘21a固定在空间(实际上是气缸盖3)上的本体。在该本体21的下部穿设着将点划线21c作为轴线的向前后方向贯通的推压体插入孔21b,其后端通过螺纹拧入盖22而被堵塞。

    23是可在前后方向滑动地插入到上述推压体插入孔21b内的推压体。该推压体23的外侧面是与推压体插入孔21b的内面相接的圆筒状(因此其轴线与上述轴线21c相同),但是,在后部上面上形成着平面状的楔部23a。将与上述轴线21平行且若干偏离的轴线23c作为轴线穿设弹簧插入孔23b。而且,在推压体23的前端嵌合着盖24,由弹簧销25固定而堵塞上述弹簧插入孔23b。在上述弹簧插入孔23b内,在上述盖22、24之间设置弹簧26,将上述推压体23向前方弹压。

    如图2(a)所示,在推压体23的外侧面前部设有与轴线23c平行的纵槽23d。而且,旋入到本体21中的螺栓27的前端被插入到该纵槽23d内,限制推压体23绕轴线23c旋转。

    上述推压体付给装置本体21的推压体插入孔21b的上部中心部向上方扩展而形成楔室28。在该楔室28内由带有套筒的螺栓30可旋转地配置着滚29。另外,在其螺栓30与上述推压体23的楔部23a之间插入作为突出物的楔31,由弹簧32朝后弹压而压接在楔部23a上。上述楔室28的上端由罩33作为盖,由螺栓34固定。

    在如前述那样的构成的推压体付给装置20中,推压体23被弹簧26朝向前方(图2(a)、(b)的右方)弹压,安装在其前端的盖24推压图1中所示的张紧器11的背部。因此,当凸轮链10松弛时,推压体33前进而对凸轮链10给予适当的张力。当推压体23前进时,由于推压力付给装置本体21内的楔31在弹簧32的力的作用下向图2(a)、(b)的左方移动,推压体23不能进行后退。这样,凸轮链10的张力经常地保持为适当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圆筒状的推压体23的侧面(在图示中为上面)后部形成着平面形状的楔部23a,因此,作为压接在其上的突出物可以使用将其接触面做成平面的楔31,不仅其加工极容易,而且摩擦力也稳定、耐久性也高。

    另外,由于弹簧插入孔23b的轴向23c相对于推压体23的圆筒轴线21c偏离着,因此在不加大推压体23的尺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长弹簧26的长度使弹簧常数降低。因此,可以缩小推压体23的前进时和后退时的负荷差,可以减小凸轮链10的张力变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为了导引楔31而设置滚29,该加工容易的滚29与作为突出物的楔31线接触,楔31的动作稳定且可靠。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在楔室28内收纳着滚29和楔31和弹簧32,由罩33作为盖的构造,因此其组装性良好。而且,由于在推压体插入孔21b中插入推压体23和弹簧26并拧入盖22,因此,弹簧26的调节也容易,可以适用于从小排气量到大排气量的大范围的发动机。

    以下,由图3对本发明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a)是推压力付给装置40的局部纵剖俯视图(图3(b)的A-A的向示图),图3(b)是图3(a)B-B的纵剖面侧视图,图3(c)是图3(b)的C-C横剖面后视图。

    在这些图中,推压力付给装置40的本体41、盖42、推压体43、盖44、弹簧销45、弹簧46及螺栓47的构成与由上述的图2说明了的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因此,将在图2中的符号的数字上加上20的数字作为符号标注在对应的部分上,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推压力付给装置本体41的推压体插入孔41b的上部中心部向上方扩张地形成凸轮室48。而且,在其凸轮室48内由带有套筒的螺栓50可旋转地安装着凸轮51。另外,由在其凸轮51与由螺栓54固定的罩53之间插入的弹簧52弹压,凸轮51被压靠在推压体43的楔部43a上。

    在本实施例中,推压体43也由弹簧46向前方弹压,盖44推压图1中的张紧器11。因此,当凸轮链10松弛时,推压体43前进而给予凸轮链10适当的张力。当推压体43前进时,凸轮51在弹簧52的力的作用下在图2中绕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压接在推压体43的楔部43a上,因此,推压体43不能后退。这样,凸轮链10的张力被经常地保持为适当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压靠在形成于推压体43后部的平面形状的楔部43a的突出物由于可以使用将简单的二次曲面作为接触面的凸轮51,因此,不仅其加工容易,而且其摩擦力稳定、耐久性也高。而且,作为推压体的凸轮51压靠在推压体43的楔部43a上的力通过适当地选择凸轮51的形状可以自由地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用于对内燃机的凸轮链等的带状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的可靠性与生产性。本发明的张紧器的推压力付给装置(20),从张紧器的背后将沿带状的环形传动体配设的张紧器朝向该环形传动体推压,对该环形传动体给予张力,其特征在于,具有本体(21)、推压体(23)及突出物(31);该本体(21)固定在空间中,该推压体(23)在上述本体(21)内可向前后方向滑动,并且被向前弹压其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