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用矩形、方形构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结构件的技术,特别是涉及结构件中矩形管、方形管的结构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加工集装箱结构件的现有技术中,其中的矩形管、方形管构件都是将平板钢卷经纵剪成钢带,再将钢带轧制成圆管,再从圆管轧制成矩形管、方形管的二步法工艺,不但费工费時,而且费材料,轧制同样规格的矩形管、方形管所需的钢带宽度较宽,如轧制3mm厚度的60mm×60mm的方形管需232mm宽度的钢带、轧制4mm厚度的50mm×100mm的矩形管需292mm宽度的钢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原来需要二步法轧制矩形管、方管的工艺改成一步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地技术措施来实现技术方案的,一种集装箱用矩形、方形构件的结构及成型工艺,其特点在于它的截面结构包括B1、A1、A、A2、B2五段组成,其中:B1+A1+A+A2+B2=钢带宽度,B1和B2首尾两端相接并高频焊接,组成封闭的矩形管结构,管内四内角均为90°直角,B1=B2、A1=A2、B1+B2=A,但当B1+B2=A1=A2=A時,此管即为方管结构。当矩形管截面为(50mm×100mm)時,其B1+A1+A+A2+B2=钢带宽度=282mm;当方形管截面为(60mm×60mm)時,其B1+A1+A+A2+B2=钢带宽度=222mm,此结构的成型工艺是从经纵剪的平直钢带开始,经过14~16道轧制过程完成的:(a)先将钢带两边的B1和B2段,经过3~4道的轧制过程,从0°开始向上折弯至52°~58°;(b)再将A1和A2两段,经过4~5道的轧制过程,从0°开始向上折弯至65°;(c)接下来的4道轧制过程是B1和B2段从52°~58°继续上弯至85°,同時轧制的A1和A2从65°继续上弯至85°,(d)最终前的第3道轧制時,B1和B2、A1和A2段都上弯至90°,形成B1和B2首尾相接、並微上撬的接口,经高频焊接、冷却后即平直,(e)再经过最后2道轧制整形、克服反弹应力,成为截面封闭的矩形结构的集装箱管材。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从二步法改为一步法后,集装箱用矩形、方形构件的结构虽无大改变,但省工省時和节省原材料,同样是3mm厚的60mm×60mm结构的方管,本发明使用的纵剪钢带宽度仅为222mm、同样是4mm厚的50mm×100mm结构的矩形管,本发明使用的纵剪钢带宽度仅为282mm。每根管即可节省10mm钢带宽度的材料,批量集装箱生产時的材料节省量是相当可观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集装箱用矩形构件的截面结构,
图2、本发明集装箱用方形构件的截面结构,
图3、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1)(矩形管成型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2)(方形管成型工艺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图例标记分别表示如下意义:
B1、B2、A、A1、A2是集装箱用矩形、方形构件截面结构各组成段的代号,1、2、3、------14、15、16。是牌坊架的编号,表示具体实施方式(成型工艺流程)中某道轧辊轧出的构件截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集装箱用50mm×100mm的矩形管的成型工艺(见附图3)的动力设备由128瓩变速电机及850型减速机;16道上、下轧辊的牌坊架;76型高频焊管机等组成。经纵剪成282mm宽度的4mm厚的钢带,送入起始端1号牌坊架,经过1、2、3、4道的轧制,钢带两边的B1和B2分别从0°~12°~25°~40°~52°逐步向上折弯,从第5道开始,经过5、6、7、8、9道的轧制,B1和B2从52°向上折弯至58°,同時A1和A2分别从0°~10°~22°~32°~45°~65°逐步向上折弯,第10道轧制将B1和B2从58°向上折弯到70°,第11道轧制将B1和B2再向上折弯至75°,同時将A1和A2从65°向上折弯至75°,第12道轧制将B1和B2从75°向上折弯至85°,第13道轧制将A1和A2从75向上折弯至85°,第14道轧制将A1和A2从85°向上折弯至90°、同時将B1和B2向内从85°折弯至90°,B1和B2的首尾端相接,经高频焊接封口,第15、16道轧制以反复整形、定型,消除反弹应力。最终完成50mm×100mm集装箱用矩形管的轧制。
(2)一种集装箱用60mm×60mm的方形管的成型工艺(见附图4)的动力设备由128瓩变速电机及850型减速机;16道上、下轧辊的牌坊架;76型高频焊管机等组成。经纵剪成222mm宽度的3mm厚的钢带,送入起始端1号牌坊架,经过1、2、3、4道的轧制,钢带两边的B1和B2分别从0°~12°~25°~40°~58°逐步向上折弯,从第5道开始,经过5、6、7、8、9道的轧制,A1和A2分别从0°~10°~22°~32°~45°~65°逐步向上折弯,第10道轧制将B1和B2从58°向上折弯到70°,第11道轧制将B1和B2再向上折弯至75°,同時将A1和A2从65°向上折弯至75°,第12道轧制将B1和B2从75°向上折弯至85°,第13道轧制将A1和A2从75向上折弯至85°,第14道轧制将A1和A2从85°向上折弯至90°、同時将B1和B2向内从85°折弯至90°,B1和B2的首尾端相接,经高频焊接封口,第15、16道轧制以反复整形、定型,消除反弹应力。最终完成60mm×60mm集装箱用方管的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