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全远程影像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系统,尤指一种通过无线通值网络实现的安全监控系统。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可活动的范围不断加大。当人们外出时,时常会将自己的住房寄托给门锁、防盗系统或保安人员。但由于现有安全系统都有一定的缺陷,如门锁不能自主反应外来入侵行为;大部分防盗系统仅能在小范围发出警报(参见ZL91226069),无法及时通知业主;有用无线传送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可以及时提醒用户,却不容易让用户判断是否为误报,而且不能纪录当时的事发现场(参见ZL99243064);有记录功能的防盗系统(参见ZL89212527)在数据保存上也存在安全缺陷,因为入室人员可以将所有数据窃走;保安人员尽管尽职尽责,但由于自身因素的原因,也可能会为不法人员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外出业主常会有些不安的感觉,所以迫切希望有一种远程监控系统,从而能够随时了解自己家中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防患于未然。另外,目前无线通信网络及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今移动通信彩色图像信息传输功能和公共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存储功能的发展,也为本发明的实现提供了实际的可能。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个人家庭安全提供及时和可靠监控服务的家庭安全远程影像监控系统,具有安全性好、私密性强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家庭安全远程影像监控系统,包括:一公用无线通信网络;一移动终端;一感应影像监控系统,包括用于获取信息的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及信号控制传输存储系统,用于经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的移动终端实现数据的互传。
本发明感应影像监控系统,包括一微处理以及与之通过总线互联的显示器、存储器、视频接收器和警报感应模块,其中,显示器用来显示图像和输入各种运行所需的参数;存储器用来存储运行所需程序和由视频接受器采集的图像信息;报警感应模块采集由感应器传来的感应信号,作为启动整个系统工作的触发信号,并且,与该微处理器通过总线相连的还有数据发送电路和数据接受电路,这些电路通过移动通信收发电路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无线连接,从而将信息传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或从无线移动网络接受信息。
所述的微处理器还连接有一卡号识别电路,用来进行用户身份识别。
所述的显示器是触摸式显示器。
所述的感应器包括红外、雷达测试、机械触发或震动感应器。
所述的移动终端是彩信移动手机。
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移动终端和感应影像监控系统都设有用于信息保存的存储器。
所述的感应影像监控系统设于家庭、汽车、安全保险等需要远程监控的场所。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感应影像监控模块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双向传输系统:室内感应影像监控模块I;移动通信网络模块II;具有彩色图像信息传输功能的模块III(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从模块I中获取的信息经由模块II传给模块III从而可进行及时处理,或相反,由模块III主动发出指令,通过模块II,控制模块I获取信息。一般地,在三个模块中都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其中由于模块II可采用公用的无线通信网络,最为独立,因此也最为安全。
图1还显示,室内感应影像监控模块I由摄像头1、感应器2和信号控制传输系统3组成,其中,感应器2可采用如红外感应器,雷达感应器,机械触发或震动感应器等。
以下结合图2对所述的信号控制传输系统3作进一步的详述,如图所示,它包括一个微处理30以及与之互联的显示器31、存储器32、视频接收器33和警报感应模块34,其中,显示器31例如可采用触摸式,用来显示图像和输入各种运行所需的参数;存储器32用来存储运行所需程序和由视频接受器33采集的图像信息;报警感应模块34采集由感应器2传来的感应信号,用作启动整个系统工作的触发信号。在本发明中,这部分可由一块象飞利浦Flash P89LPC32系列的单片机,外加一块触摸式显示器和视频接受器来实施,或者用ADC公司的EISC微处理器也可实现。
另外,与该微处理器30相连的还有数据发送电路35和数据接受电路36,这些电路通过移动通信收发电路37经天线与一公用无线通信网络II实现无线连接,从而将信息传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或从无线移动网络接受信息。这部分可以由像市场上流行的Cellon International CMS91一样的GSM/GPRS通信模块来构成,通过总线结构与微处理器通信。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设有一卡号识别电路39,其中装入一个象手机SIM卡一样的身份识别信息卡,既可用于该系统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唯一的身份识别,也用于保证该系统正当安全的使用。另外,电源管理控制器38则用来监控系统的供电情况,在外电源受到破坏时及时启动系统的备用电源,并向使用者报警。这部分用现有市场的许多电源模块,如用MAX1703组成的UPS电源,都可以实现。
如前所述,本发明在使用时,可将系统的摄像头1和感应器2指向门窗等易于遭受侵入的入口,其中感应器2用于探测入侵人员或物体,摄像头1用于对所监控的入口采集监控图像,并记录发生的现场图像。当在卡号识别电路39中装入无线移动通信网中唯一识别的身份识别卡时,启动电源后通过触摸显示器31输入使用者的手机号码和使用密码,系统即可开始工作。
当在监控的区域内出现入侵现象后,入侵者会触发感应器2,感应器2向报警感应模块34发出触发信号启动摄像系统采集图像,微处理器30立即将采集到的图片信息,由数据发送电路35和移动通信收发电路37传入无线通信网络II,然后微处理器30将传出的信息储存在存储器32中。发出的图片信息经图1所示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模块II传输后,到达使用者的彩信手机终端,由用户进行处理。进一步,为防止图片信息在模块I和模块III中同时丢失的情况发生,可在公共的无线通信网络II中再增加一级信息备份系统,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安全性。而存储的图片信息在发生入侵行为的事后处理中将会提供有力的参考。
另一方面,当外出的使用者想了解家中的情况时,可用手机拨通家中的图像监控系统,在输入使用密码后,就可以输入指令指挥摄像头1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再经发射系统传给使用者。这样,只要使用者在移动通信的网络II覆盖的范围内,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家中的情况。此外,根据所要监控的场所需要,可以增加多对摄像头和感应器,从而为使用者远程提供更多家中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该系统,由于在模块I中发生的任何信息,如停电、某一摄像或感应系统失灵,都可以根据需要向远处的使用者传送,进行及时处理,所以提高了安全监控系统的主动性。
由于本发明模块I和模块II之间用移动通信网络连通,所以避免了有线通信网络容易被破坏的不足。
本发明在三个模块中都可采用信息保存,从而使信息丢失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容易理解,本发明系统除了用于家庭住房安全监控外,还可以用于其他希望远程及时了解安全信息的场所,比如汽车的防盗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