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枪制造用三节导丝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枪制造用三节导丝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组成电子枪的各金属电极被密封在真空的彩色显象管内进行电子束的发射。电极加上电压后可以起到透镜的作用,对电子束进行聚焦和会聚。三节导丝的作用就是将彩色显象管内部电极与外电路间保持电的导通,即把外加电压导入密封的电极上。电子枪制造所用三节导丝是由外管针、杜美丝、内引线三部分组成地,通过焊接把这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目前三节导丝的外管针为碳钢表面镀镍的复合材料。外管针的生产过程如下:先把碳钢金属线切割成符合工艺要求的长度,然后用硫酸镍溶液采用电镀的方法在碳钢金属线上进行镀镍,最后进行烧氢和抛光。表面镀镍的目的是保证外管针有较好的焊接性能。镀镍的关键点是硫酸镍浓度和镀镍时间的控制,但镀镍层很薄,要把厚度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技术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镀层不均匀和厚度超规格的情况。如果镀镍层不合格,在焊接时易产生弱焊,从而在显象管中出现管针脱落和电子枪芯柱不导通等不良,对镀镍层厚度进行检测的成本也较高。所以在复合材料上进行表面镀镍的工艺方法复杂、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目前导丝的焊接采用电弧焊接的方式,电弧焊接有以下缺点:飞溅多,焊接电压高,无法实现计算机控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焊接强度,减少弱焊不良,又能简化外引线加工方法,降低生产成本的电子枪制造用三节导丝的制备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为: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含质量百分比为0.05~0.1%的碳、0.2~0.4%的锰和99.5~99.75%的镍制成三节导丝的外引线;采用在电压为2~5V,电流为0.23~0.64KA的电阻焊将内引线与杜镁丝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23~0.36KA的电阻焊将外引线与杜镁丝的另一端焊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外引线与杜镁丝在焊接时所加压力为2.0~3.5Kg。
由于本发明采用纯镍作为外管针的材料,并且三节导丝的焊接方式为电阻焊,通过对三节导丝外引线材料和焊接方式的改变,解决了三节导丝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弱焊问题,降低了显像管无发不良的发生率,而且外引线加工工艺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三节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含质量百分比为0.05%的碳、0.4%的锰和99.55%的镍制成三节导丝的外引线1;采用电压为2V,电流为0.64KA的电阻焊将内引线3与杜镁丝2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23KA的电阻焊将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另一端焊接为一体,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焊接时所加压力为2.0Kg。
实施例2,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含质量百分比为0.1%的碳、0.3%的锰和99.6%的镍制成三节导丝的外引线1;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4KA的电阻焊将内引线3与杜镁丝2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36KA的电阻焊将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另一端焊接为一体,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焊接时所加压力为3.5Kg。
实施例3,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含质量百分比为0.08%的碳、0.2%的锰和99.72%的镍制成三节导丝的外引线1;采用电压为4V,电流为0.23KA的电阻焊将内引线3与杜镁丝2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28KA的电阻焊将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另一端焊接为一体,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焊接时所加压力为2.8Kg。
实施例4,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含质量百分比为0.05%的碳、0.2%的锰和99.75%的镍制成三节导丝的外引线1;采用电压为3V,电流为0.0.5KA的电阻焊将内引线3与杜镁丝2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采用电压为5V,电流为0.32KA的电阻焊将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另一端焊接为一体,外引线1与杜镁丝2的焊接时所加压力为3.1Kg。
本发明采用纯镍材料作为三节导丝的外引线,三节导丝的焊接方法也由电弧焊改为电阻焊,同电弧焊相比,电阻焊的飞溅小;不易出现蜂窝状不良;电压低易实现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