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1250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5852.X

申请日:

2004.11.26

公开号:

CN1621985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9/418; G05B15/02; B62D65/00

主分类号:

G05B19/418; G05B15/02; B62D65/00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本田肇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11.26 JP 39626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包括:要安装在装配线中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8,10,12);要安装在多个贮藏容器(16)中的多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包括读取装置(8)和第一处理装置(34)。读取装置用于从附着到产品(4)上的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处理单元用于从装配表(38,39)抽取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有关的容器标识符。每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包括接收单元(44)、第二处理单元(46)和输出单元(20,48)。接收单元从零件装配管理装置接收所抽取的容器标识符。处理单元比较由接收单元接收的相关容器标识符和识别相关容器(16)的特定容器标识符。输出单元输出比较结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包括:
要安装在装配线(2)中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8,10,12),该装配线用于自动传送产品(4);以及
要安装在多个贮藏容器(16)中的多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在所述多个贮藏容器(16)中贮藏要安装到所述产品(4)中的零件,
其中,所述零件装配管理装置(8,10,12)包括:
读取装置(8),用于从附着到所述产品(4)上的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标识符;
存储单元(37),用于在其中存储包含产品标识符(26)和用于识别所述多个贮藏容器(16)的容器标识符之间的关联的装配表(38,39);
第一处理单元(34),用于从所述装配表(38,39)中的所述容器标识符中抽取与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所述产品标识符相关的容器标识符;以及
传送单元(12),用于将所述相关容器标识符传送到所述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以及
其中,每一个所述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包括:
接收单元(44),用于从所述传送单元(12)接收所述相关容器标识符;
存储单元(50),用于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相关的一个所述贮藏容器(16)的特定容器标识符;
第二处理单元(46),用于在由所述接收单元(44)接收的所述相关容器标识符和所述特定容器标识符之间执行比较;以及
输出单元(20,48),用于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
遮挡机构,用于响应所述比较结果,打开或关闭一个相关的所述贮藏容器(16)。

3.
  一种用于自动传送产品(4)的装配线(2)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37),用于在其中存储装配表(94),该装配表包含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标识符与用于识别将装配到所述产品(4)上的零件的零件标识符之间的关联;
产品读取装置(8),用于从附着到所述产品(4)上的产品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产品标识符;
零件读取装置(74),用于从附着到零件上的零件IC标记(18c)无接触地读取零件标识符;
第一输出单元(90),用于在其上显示与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标识符相关的装配指令(102);
处理单元(34),其被配置成计算在预定时间周期所述诸零件IC标记(18c)行进的相应的移动距离,以便抽取在已经行进超出预定值的移动距离的特定零件IC标记(18c)中存储的特定零件标识符,以及参考所述装配表(94),在所述特定零件标识符(56)和与由所述产品读取装置从所述产品IC标记(18c)读取的所述产品标识符相关的所述零件标识符之间执行比较;以及
第二输出单元(86),用于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34)被配置成通过采用在所述零件读取装置(74)和所述零件IC标记(18c)之间交换电磁波所需的持续时间以及所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所述零件读取装置和所述零件间的距离,以及基于在所述预定周期开始和结束时所述零件读取装置和所述零件间的所述距离的差值来计算所述零件IC标记(18c)的所述移动距离。

5、
  一种用于自动传送产品(4)的装配线(2)的零件管理方法,包括:
提供装配表(38,39)的步骤,该装配表包含产品识别符与用于识别多个贮藏容器(16)的容器识别符之间的关联,所述多个贮藏容器包含要被装配到所述产品(4)上的零件;
为每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提供特定的容器识别符的步骤,所述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分别安装到所述多个贮藏容器(16);
从附着到所述产品(4)的一个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识别符的步骤;
从所述装配表(38,39)中描述的所述容器识别符抽取与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所述产品识别符有关的相关容器识别符的步骤;
将所述相关容器识别符传送到所述多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的步骤;
通过每个所述容器识别装置在所述相关容器识别符和所述特定容器识别符之间进行比较的步骤;
通过每个所述容器识别装置输出所述比较的结果的步骤。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件管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比较的结果,打开或关闭相关的一个所述贮藏容器(16)的步骤。

7、
  一种用于自动传送产品(4)的装配线(2)的零件管理方法,包括:
提供装配表(94)的步骤,所述装配表包含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识别符与用于识别将要装配到所述产品(4)的零件的零件识别符之间的关联;
从附着于所述产品(4)的产品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产品标识符的步骤;
从附着于所述零件的零件IC标记(18c)无接触地读取零件标识符的步骤;
显示与用于识别所述产品(4)的产品标识符相关的装配指令(102)的步骤;
计算所述零件IC标记(18c)在预定的时间周期行进的相应的移动距离的步骤;
抽取从所述零件IC标记(18c)中选出的特定IC标记中所存储的特定零件标识符的步骤,所述特定IC标记所行进的移动距离超过预定值;
参考所述装配表(94),将所述特定零件标识符(56)和与从所述产品IC标记(18c)读取的所述产品标识符有关的所述零件标识符进行比较的步骤;和
输出所述比较的结果的步骤。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件管理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步骤包括:
通过利用所述零件读取装置(74)和所述零件IC(18c)之间交换电磁波所需的时间段以及所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确定所述零件与用于从所述零件IC标记(18c)无接触地读取所述零件标识符的零件读取装置(74)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和
基于在所述预定周期开始时和结束时所述零件和所述零件读取装置之间的所述距离的差来计算所述零件IC标记(18c)的所述移动距离的步骤。

说明书

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工业产品制造中便于零件装配工艺的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产品,包括汽车和摩托车,通常由传送系统制造。在传送系统中,通过皮带输送机等,沿装配线传送产品,以及由位于预定位置的工人将零件装配到产品上。工人必须根据工作指令手册将零件装配到线上传送的产品上。
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1-202115中公开了一种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使用包含产品识别信息和零件标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将零件装配到产品中。产品识别信息用于识别产品,而零件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将被装配到各个产品上的零件。
其销售大大地依赖于用户喜好的非常复杂的产品,诸如摩托车和汽车,通常要求满足各种用户需求,包括产品的变化和选择。为满足用户需求,要求将不同零件装配到同一装配线上的各产品中。需要提供用于提高将各种零件装配到单个装配线上的产品中的效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以提高的效率执行零件装配工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减小用来校验直接产品的总工时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提高从零件制造到产品发布期间产品及其中的零件跟踪能力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容易改变制造工艺顺序,或用于易于更换将零件装配到产品的装配线上的工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包括:将被安装在装配线中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用于自动传送产品;以及将被安装在多个贮藏容器中的多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在多个贮藏容器中贮藏将安装到产品中的零件。该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包括:读取装置、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和传送单元。读取装置被设计成从附着到产品上的IC标记无接触地读取用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包含产品标识符与用于识别多个贮藏容器的容器标识符的关联的装配表。处理单元被设计成从装配表内的容器标识符中抽取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相关的容器标识符。传送单元将相关容器标识符传送到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另一方面,每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接收单元从传送单元接收相关容器标识符。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一个相关的贮藏容器的特定容器标识符。处理单元在由接收单元接收的相关容器标识符和特定容器标识符之间进行比较。最后,输出单元输出比较结果。
最好,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另外包括遮挡机构,用于响应比较结果,打开或关闭一个相关的贮藏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传送产品的装配线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产品读取装置、零件读取装置、第一输出单元、处理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装配表,其包含用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与用于识别将被装配到产品上的零件的零件标识符的关联。产品读取装置被设计成从附着到产品上的产品IC标记无接触地读取产品标识符。零件读取装置被设计成从附着到零件上的零件IC标记无接触地读取零件标识符。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在其上显示与用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有关的装配指令。处理单元被设计成计算在预定时间周期诸零件IC标记行进的相应的移动距离,以便抽取存储在已经行进了超出预定值的移动距离的特定零件IC标记中的指定零件标识符,以及参考装配表,在特定零件标识符和与由产品读取装置从产品IC标记读取的产品标识符相关的零件标识符之间进行比较。第二输出单元输出比较结果。
最好,处理单元被设计成通过采用在零件读取装置和零件IC标记间交换电磁波所需的持续时间以及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零件读取装置和零件间的距离,以及基于在预定周期开始和结束时零件读取装置和零件间的距离的差值,计算零件IC标记的移动距离。
附图说明
为更好理解本发明,参考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用于示例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整个配置的图;
图2是示例说明图1中所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电子配置的示意框图;
图3是用于示例性表示附着在用在图1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零件贮藏盒上地IC标记的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示例性表示附着在图1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的车辆上的IC标记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1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装配表的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1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零件存储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用于描述图1所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示例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整个配置的图;
图9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8所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零件架(shelf)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示例性表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整个配置的图;
图11是用于表示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详细配置的示意框图;
图12是用于示例性表示附着在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零件上的IC标记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用于示例性表示附着在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的车辆上的IC标记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装配表的结构的图;
图15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示例性表示在图10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中采用的产品位置管理表的结构的图;以及
图17是用于描述图10所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各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零件装配管理系统。
图1示例性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的整体配置。在该实施例中,结合用于传送车辆4的装配线2使用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装配线2通常具有带式运送机。应理解,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替代地可以结合用于装配计算机、电子仪器等等的装配线使用。工人14位于装配线2的预定位置。工人14必须将适当的零件装配到车辆4中。
适用于RF-ID(射频识别)的IC标记6系统附着在车辆4上。在将车辆4装载到装配线2之前,将必要信息预先存储在IC标记6中,以及将最终IC标记6附着在车辆4上。适用于RF-ID系统的读取装置8安装在装配线2的预定位置。将读取装置8设计成读取存储在IC标记6中的信息。应注意,可以将便携式终端或刚性固定的设备用作读取装置8。将固定装置用作读取装置8的优点在于,工人14不必用他或她的手握持该读取装置8。最好,对工人14所处的每个装置提供读取装置8。
读取装置8连接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可以将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用作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连接到传输装置12。
沿着用于贮藏将装配到车辆4中的零件的装配线2提供多个零件贮藏盒16。每个零件贮藏盒16在其中贮藏预先选择的一种零件。每个零件贮藏盒16包括IC标记18和发光单元20。IC标记18接收从传输装置12传送的信号。
参考图2,图3和图4,在下文中给出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的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每个IC标记6包括通信单元22和存储单元24。存储单元24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相关车辆4的车身编号26。
如图2所示,读取装置8具有阅读器单元28和通信单元30。阅读器单元28设计成与IC标记6的通信单元22通信,从而从IC标记6内的存储单元24获得信息。
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包括输入单元32、处理单元34、通信单元36和存储单元37。通信单元36能与读取装置8的通信单元30和传输装置12的通信单元42(稍后描述)通信。存储单元37在其中存储装配表38和零件存储表39。
传输装置12具有传送单元40和通信单元42。分别为零件贮藏盒16提供的IC标记18每一个包括通信单元44、处理单元46、输出单元48和存储单元50。每个IC标记18内的通信单元44接收从传输装置12的传送单元40传送的信号。存储单元50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相关的零件贮藏盒16的零件贮藏盒ID 52。
图5示例说明装配表38的结构。装配表38包含多个工序ID 54(示出了一个)。每个工序ID与一个工人14所处的工作空间相关。换句话说,工序ID 54是用于识别分别分配给在装配线2上工作的工人14的工序的数字或代码。装配表38进一步包含用于识别车辆4的车体编号26与用于识别将装配到各个车辆4上的零件的零件编号56的关联。
图6示例说明零件存储表39的结构。零件存储表39在其中存储零件贮藏盒ID 52与用于识别存放在由零件贮藏盒ID 52识别的零件贮藏盒16中的零件的零件编号56的关联。
零件贮藏盒ID 52可以与相关零件编号56相同。将零件贮藏盒ID 52定义成与相关零件编号56相同消除了提供零件存储表39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在装配表38的内容的基础上识别零件贮藏盒16。这种体系结构最好简化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的结构。
另外,零件贮藏盒ID 52可以与相关零件编号56不同。该体系结构最好允许易于改变贮藏在零件贮藏盒16中的零件。调换零件仅要求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更新零件存储表39。
图7是用于描述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2,沿装配线2传送附有IC标记6的车辆4。当一个车辆4到达预定位置时,读取装置8的阅读器单元28无接触地获得存储在所附IC标记6内的车体编号26。所接收的车体编号26通过通信单元30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
在步骤S4,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的通信单元36接收从通信单元30传送的车体编号26,以及处理单元34对装配表28执行表查找,从而抽取与所接收的车体编号26相关的零件编号56。在图5中,抽取与车辆编号“12345”相关的零件编号A-1、B-3、C-1、...。
在步骤S6,处理单元34对零件存储表39执行表查找,以便检索用于在步骤S4抽取的每一个零件编号56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定义为是与在步骤S4抽取的每个相关零件编号56有关的零件贮藏盒ID 52。在图6中,抽取与零件编号A-1有关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
在步骤S8,通信单元36将所抽取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传送到传输装置12。当传输装置12的通信单元42接收特定零件贮藏盒ID53时,传送单元40将该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传送到分别附着于零件贮藏盒16上的ID标签18。
在步骤S10,当每个IC标记18的通信单元44接收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2时,每个IC标记18的处理单元46将所接收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先前存储在相关存储单元50中的零件贮藏盒ID 52进行比较。当所接收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所存储的零件贮藏盒ID 52不相同时,终止该过程。
在步骤S12,当在步骤S10所接收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所存储的零件贮藏盒ID 52一致时,相关IC标记18的输出单元48输出表示附有相关IC标记18的相关零件贮藏盒16的指示。该指示可以包括发光。在优选实施例中,零件贮藏盒16的发光单元20响应从IC标记18传送的信号来发光。
从输出单元48输出的指示或来自发光单元20的发光允许工人14容易区分将在其中贮藏将被装配的零件的零件贮藏盒16。这有助于工人14从相关的零件贮藏盒16拾取适当的零件,以及将该适当的零件装配到车辆4中。
总的来说,设计成通过发光或其他手段向工人14表示将装配到各个车辆4中的零件的上述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有效地帮助工人14将适当的零件装配到车辆4中,同时降低零件装配错误。另外,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非常适合于更新装配顺序,以及调换工人14。
在改进的实施例中,可以为各个零件贮藏盒提供遮挡机构,以避免工人14拾取不适当的零件。图8示意地表示这一改进实施例中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a的整个配置。该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a具有包括代替零件贮藏盒16的零件贮藏盒16a的贮藏架62。贮藏架62具有电子钥匙机构和致动器以便单独地打开或关闭零件贮藏盒16a。初始,通过锁定电子钥匙机构来“关闭”所有零件贮藏盒16a。为了打开零件贮藏盒16a中的一个,释放相关电子钥匙机构,以及通过相关的致动器,从贮藏架62拉出将打开的零件贮藏盒16a。这使得工人14易于存取存放在“打开的”零件贮藏盒16a中的零件。另一方面,为了“关闭”一个零件贮藏盒16a,通过相关致动器,使将关闭的零件贮藏盒16a收回到贮藏架62中,以及由相关的电子钥匙机构锁定。这禁止工人14从“关闭”零件贮藏盒16a拾取零件。
图9表示贮藏架62的结构。贮藏架62具有遮挡机构64、通信单元66、处理单元68和存储单元70。遮挡机构64通过使用上述电子钥匙机构和致动器单独地打开和关闭零件贮藏盒16a。通信单元18a接收从传输装置12传送的信号。存储单元70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零件贮藏盒16a的零件的贮藏盒ID 52。
该改进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a的操作几乎与图1所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的操作类似,除图7所示的步骤S12的操作外。在该改进实施例中,在将步骤S10接收的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存储在存储单元50中的零件贮藏盒ID 52进行比较后,当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存储在存储单元50中的零件贮藏盒ID 52相同时,遮挡机构64“打开”与指定零件贮藏盒ID 53有关的零件贮藏盒16。零件贮藏盒16a最好具有显示单元,用于允许工人14容易和可视地识别零件贮藏盒16a被打开。允许工人14从打开的零件贮藏盒16a拾取适当的零件,以及将该适当的零件组装到车辆4中。
因此,如上所述,该实施例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a有效地防止工人14从零件贮藏盒16a拾取不正确的零件,从而有效地避免将不正确零件错误地装配到车辆中。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每个零件贮藏盒可以包括IC标记和用于打开和关闭其盖子的电子钥匙机构。当特定零件贮藏盒ID 53与相关的零件贮藏盒ID 52相同时,打开盖;否则,通过电子钥匙机构关闭盖并锁定。该体系结构实现相同的有益效果。
在改进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用标记1c表示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可以被设计成在制造期间各个零件的移动距离的基础上,确认适当的零件装配到车辆4中。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结合用于传送车辆4的装配线2使用。装配线2通常具有带式运送机等等。工人14位于装配线2的预定位置。工人14必须将适当的零件装配到车辆4中。
将适用于RF-ID系统上的IC标记6附着到车辆4上。在将车辆4装载到装配线2之前,预先在IC标记6中存储必要的信息,以及将最终的IC标记6附着到车辆4上。将附着到RF-ID系统上的读取装置8安装在装配线2的预定位置。读取装置8设计成读取存储在IC标记6中的信息。
读取装置8连接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可以将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用作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连接到读取装置72。
沿装配线2提供多个零件贮藏盒16,用于存放将安装到车辆4中的零件。每个零件贮藏盒16在其中存放预先选择的一种零件。存放在零件贮藏盒16中的零件分别附有IC标记18c。
参考图11、图12和图13,在下文中将给出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附着到相关车辆4上的每个IC标记6包括通信单元22和存储单元24。存储单元24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相关车辆4的车体编号26。
如图11所示,读取装置8具有阅读器单元28、距离测量单元29和通信单元30。阅读器单元28适用于与IC标记6的通信单元22通信,从而从IC标记6的存储单元24读出信息。距离测量单元29通过使用在读取装置8的通信单元30和IC标记6的通信单元22间交换的、用于在两者间通信的电磁波,测量读取装置8和IC标记4间的距离。根据在读取装置和目标物体间交换电磁波所需的持续时间和所交换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的来确定读取装置和目标物体间的距离属于公知技术。这一技术的例子在1988年11月,由NIKKAN KOGYOSHINBUN发布的“DENPPA GIJITSU HANDBOOK”中公开。距离测量单元29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来测量读取装置8和IC标记6之间的距离。
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具有输入单元32、处理单元34、通信单元36和存储单元37。通信单元36设计成与读取装置8的通信单元30和读取装置74(稍后描述)的通信单元78通信。存储单元37在其中存储装配表94、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和产品位置管理表98。
读取装置74具有阅读器单元76、距离测量单元77、和通信单元78。每一个零件贮藏盒16c容纳特定种类的零件15。距离测量单元77通过上述技术测量读取装置74和每个IC标记18c间的距离。更具体地说,距离测量单元77在读取装置74和每个IC标记18c间交换的电磁波的基础上,确定读取装置74和每个IC标记18c间的距离。
每个零件15附有IC标记18c。每个IC标记18c具有存储单元82和通信单元80。这一通信单元80适用于与读取装置74的阅读器单元76通信。存储单元82在其中存储用于识别相关零件15的零件ID84。
以预定格式描述零件ID 84,包括用于识别相关零件15的种类的零件编号56。例如,可以用包括零件编号56之后的附加编号,诸如“A-1-0001”和“A-1-0002”的零件ID 84来单独地识别由零件编号“A-1”识别其种类的零件15。
警告装置71具有输出单元86和通信单元88。输出单元86通过声学方法和/或可视地向工人14发出警告。通信单元88适用于与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的通信单元36通信。
装配指令装置72具有输出单元90和通信单元92。输出单元90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字符和/或图像的监视器。装配指令装置72的通信单元92适用于和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的通信单元36通信。
图14示例说明装配表94的结构。装配表94在其中包含多个工序ID 54与车体编号26、零件编号56和装配指令102的关联。装配表94还包含与各个零件编号56有关的复选框57。允许每个复选框57处于“ON”状态(即选中状态)或“OFF”状态(即非选中状态)。初始,所有复选框57均处于“OFF”状态。
图15示例说明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的结构。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包含用于识别零件的零件ID 84、在当前时刻测量的各个零件与读取装置8之间的当前距离104、一秒前测量的各个零件与读取装置8之间的在前距离106,以及各个零件的移动距离108。
图16示例说明产品位置管理表98的结构。产品位置管理表98在其中存储工序ID 54与零件装配距离110(两者均示出)的关联。在为各个工人14准备的工作空间的配置的基础上,定义零件装配距离110。每个工作空间在装配线2内被定义为预定位置与从预定位置向下游移动相关零件装配距离110的位置之间的空间。另外,产品位置管理表98在其中存储车体编号26与车辆4与读取装置8之间的距离112、表示已经装配到各个车辆4中的零件15的装配零件列表114以及表示是否用所有所需零件15装配各个车辆4的零件装配状态116的关联,每个零件装配状态116从“完成”状态或“非完成”状态中选出。
图1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14,沿装配线2传送每个附有IC标记6的车辆4。当特定车辆4到达预定位置时,读取装置8的阅读器单元28无接触地获取存储在附着到特定车辆4的IC标记6中的车体编号26。将所获得的车体编号26通过通信单元30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
在步骤S16,在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的通信单元36接收从通信单元30传送的车体编号26后,处理单元34对装配表94执行表查找以便抽取与所接收的车体编号26相关的零件编号56,以及相关装配指令102。
在步骤S18,通信单元36将所抽取的装配指令102传送到装配指令装置72。在由通信单元92接收装配指令102后,装配指令装置72在输出单元90上显示所接收的装配指令102。
在步骤S20,提示工人14根据在装配指令装置72上显示的装配指令102,从零件贮藏盒16拾取相关的零件15。同时,阅读器单元76从IC标记18c接收零件ID 84,每个零件ID 81附着到零件15上。将所接收的零件ID 84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距离测量单元77与IC标记18c通信按便按预定时间间隔(通常是1秒的间隔)测量读取装置74和IC标记18c间的距离。确定时间间隔的长度以便立即检测错误的工作。将所测量的距离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
当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接收零件ID 84和所测量的距离时,处理单元34将所接收的零件ID 84和所测量的距离存储在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中。处理单元34计算最近测量的与读取装置8之间的距离104和一秒前测量的与读取装置8之间的距离106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然后将所计算的绝对值作为移动距离108存储在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中。
处理单元34参考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以及抽取与显示出长于预定距离的移动距离108的零件15相关的零件ID(s)84。处理单元34抽取包含在所抽取的零件ID(s)84中的零件编号56,以及参考装配表94,将所抽取的零件编号56和与特定车辆4的车体编号26相关的零件编号56进行比较。当所抽取的零件编号56和与特定车辆4相关的零件编号56的任何一个相同时,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22,当所抽取的零件编号56不和装配表94中的与特定车辆4相关的零件编号56的任何一个相符时,通信单元36将预定信号传送到警告装置71。当警告装置71的通信单元88接收该预定信号时,警告装置71的输出单元86通过声学方法和/或可视地向工人14发出警告。该警告允许工人14识别由工人14拾取的零件不适合于装配到特定车辆4上。这有效地提示工人14将不适当的零件返回到相关零件贮藏盒16,并选择适当的零件。
总的来说,将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设计成在工人14拾取不适合于装配到车辆4上的零件后立即发出警告。因此,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有效地阻制工人错误地装配错误的零件。此外,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减少了校正错误装配工作所需的时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4根据下述方法(1)或(2),管理有关已经装配到特定车辆4上的零件15的信息。
(1)处理单元34对具有用作检索关键字的零件ID 84的零件移动距离管理表96执行表查找,零件ID 84包括与装配表94中从读取装置8接收的车体编号86相关的零件编号56,从而检索与用作检索关键字的零件ID 84相关的移动距离108。当移动距离108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处理单元34判定由用作检索关键字的零件ID 84识别的相关零件15已经装配到特定车辆4中,然后,更新与车体编号26相关的装配零件列表114以便在产品位置管理表98中包括相关的零件ID 84。处理单元34还将与装配的零件的零件编号56相关的复选框置为装配表94的“ON”状态。
(2)另外,距离测量单元29确定安装在车辆4上的通信单元22和IC标记6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为第一距离)。另外,距离测量单元29计算通信单元22和附着到零件15上的IC标记18c间的距离(在下文中称为第二距离)。读取装置8的通信单元30将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二者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当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的通信单元36接收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时,其处理单元34将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进行比较。当特定零件15与通信单元22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根据第一距离周围的特定车辆4的尺寸所确定的范围内时,处理单元34判定位于离开通信单元22第二距离处的特定零件15被装配到该特定车辆4中,并然后更新产品位置管理表98中与特定车辆4的车体编号26相关的装配零件列表114,以便包括该特定零件15的零件ID。处理单元34进一步在装配表94中,使与装配的零件的零件编号56相关的复选框57置于“ON”状态。
处理单元34将指令信号传送到装配指令装置72,从而指示装配指令装置72停止输出关于与被置于装配指令102中的“ON”状态的复选框57相关的零件的信息。一旦接收该指令信号,装配指令装置72停止输出与相关零件相关的信息。
当装配表94中与特定车体编号26相关的所有复选框57置于“ON”状态时,处理单元34使与特定车体编号26相关的零件装配状态116在产品位置管理表98中置于“完成”状态。
距离测量单元29计算通信单元22和IC标记6间的估计距离,其近似与读取装置8和特定车辆4之间的距离相同。通信单元22将所估计的距离传送到零件装配管理终端10c。当通信单元36接收所估计的距离时,处理单元34参考产品位置管理表98抽取相关的零件装配距离110。处理单元34判定所估计的距离长于还是等于零件装配距离110。当所估计的距离等于或长于零件装配距离110时,处理单元34从产品位置管理表98抽取零件装配状态116。然后,当所抽取的零件状态116为“未完成”状态时,处理单元34将预定信号传送到警告装置71。当警告装置71的通信单元88接收该预定信号时,警告装置71的输出单元86通过声学方法和/或可视地向工人14发出警告。警告可以包含生成警告声,或开灯。
如此构成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能立即检测出装配错误。当特定车辆4打算通过工序而不装配所需零件时,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向负责装配线2内的相关工序的工人14发出警告。
应注意,在该实施例中的零件装配管理系统1c涉及将IC标记18c附着在将装配到成品(即车辆4中)的零件15上。这对提高各个零件15的跟踪能力和用于帮助零件装配来说很有效。IC标记18c能用于在商业地经销车辆4后识别零件15。
当发现特定种类的零件出现某一问题时,通过存储在IC标记18c内的零件ID,容易识别与遇到该问题的零件有关的生产批量、销售期限和制造商。这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对该问题采取正确的动作。每个零件ID可以包括用于识别产品批量的批号,代替用于识别零件的标识符。通过这一体系结构也能实现上述有益效果。

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件装配管理系统.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零件装配管理系统,包括:要安装在装配线中的零件装配管理装置(8,10,12);要安装在多个贮藏容器(16)中的多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18)。零件装配管理装置包括读取装置(8)和第一处理装置(34)。读取装置用于从附着到产品(4)上的IC标记(6)无接触地读取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处理单元用于从装配表(38,39)抽取与识别产品的产品标识符有关的容器标识符。每个贮藏容器识别装置包括接收单元(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