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12333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7808.0

申请日:

2003.05.21

公开号:

CN1482796A

公开日:

2004.03.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64

主分类号:

H04N5/64

申请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金贵铉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02.07.16 KR 2002-41614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台显示装置包括一个LCD板,一个位于LCD板之后并向LCD板供电的PCB部件,一个安装在LCD板周边上的LCD框架,多个在LCD框架周边上形成的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在LCD框架平面上形成的第二组合部分。一个前盖位于LCD板之前,覆盖LCD板的周边,并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啮合。一个后盖位于LCD板之后,用于容纳PCB部件,并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另一个啮合。根据这种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台显示装置,使用于安装、运输和储存的空间最小化,有一个超薄紧凑的外形,并消除了LCD板的显示部分看起来变小的错觉。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不需要一些如一个板支撑部件和一个PCB盖子之类的部件,因此,能够易于快速装配显示装置。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前盖和后盖都是由一种导电性金属材料制成的,以至于能够有效地保护一个LCD板和一个PCB部件免于EMI。

权利要求书

1: 一台显示装置包括: 一个LCD板; 一个位于LCD板之后的PCB部件,用于向这个LCD板供电; 一个位于LCD板周边上的LCD框架,并包括多个在LCD框架的周 边上形成的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在LCD框架的平面上形成的第二 组合部分; 一个位于LCD板之前并覆盖LCD板的边缘的前盖,并与第一和第 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组合在一起;和 一个位于LCD板之后的后盖,用于容纳PCB部件,并与第一和第 二组合部分中的另一个组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盖与第一 组合部分组合,后盖与第二组合部分组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第一组 合部分都在其上形成一个母螺纹,在前盖上形成多个与第一组合 部分对应的直通孔,在后盖上形成多个与第二组合部分对应的并 都具有母螺纹的夹持器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PCB部件与 后盖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盖是由一种 导电金属制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盖是由一种 注塑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的。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导电螺 柱,通过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螺柱将后盖啮合到LCD框架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盖是通过模 铸造或压缩模塑铝材料制造出来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盖是通过拉 模铸造合金镁材料制造出来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盖也可以 通过模制一种导电镁合金材料或压模一种导电钢板材料制成的。
11: 一个显示装置包括: 一个具有一个外围LCD框架和一个导电性前盖的LCD板; 一个位于LCD板之后的紧凑的PCB导电性后盖装置;和 用于分别固定前盖和后盖的多个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第二组合部 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第一组 合部分将前盖固定在LCD框架上,多个第二组合部分将紧凑的PCB导 电性后盖装置固定在LCD板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盖由注塑 材料或导电性金属制成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后盖是由镁 合金材料的拉模铸造、导电性镁合金材料的压缩模塑和导电性钢板的压 缩模塑中的一种制成的。
15: 一种装配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 构造一个带有LCD框架的LCD板,LCD框架镶在LCD板周边上, 并带有多个形成在LCD框架的周边上的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形成在LCD 框架平面上的第二组合部分,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 将一个导电性前盖安置在LCD板的前面,并与LCD板周边交迭;和 在LCD板的后面构建一个向LCD板供电的PCB后盖装置,其中, 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另一个,将PCB固定在一个附近的导 电性后盖上。

说明书


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用于支撑LCD(液晶显示)板的前后盖的合成结构性能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总的说来,一台显示装置是指电视机或计算机的监视器,其范围也包括一台CRT(阴极射线管)监视器,一台LCD(液晶显示)监视器等。

    CRT监视器的原理是:当不同的电子束根据图像信号的强度撞击一种涂盖在一个CRT板上的单色或RGB(红,绿,蓝)色荧光材料时,产生了各种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光。CRT显示装置因其较低价格和较好的显示质量而被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其体积较大,所以CRT显示装置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LCD监视器的原理:流经一个液晶的电流改变了这个液晶的分子排列,以至于堵住了光的通路。与CRT监视器相比,LCD监视器具有厚度薄的特点,但价格高和显示性能差。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例的方式描述这种带有一个LCD板的显示装置。

    如图1和2所示,一台传统的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定位在一个预定安装表面上地基座部分110,一个在其上显示图像的LCD板140,一个支撑LCD板140的板支撑部件142,一个由PCB(印刷电路板)盖子146支撑并对LCD板140供电的PCB(印刷电路板)部件144,一个位于LCD板140之前的前盖120,和一个位于LCD板之后并与前盖组合的后盖130。

    在前盖120的后部形成多个第一夹持器118和多个靠近第一夹持器118的第二夹持器119。每个第一夹持器118都有一个母螺纹,并与穿过形成在后盖130上的第一直通孔133的第一螺丝135组合。而且,每个第二夹持器119也有一个母螺纹,并与穿过在板支撑部件142的法兰部分143上形成的第二直通孔145的第二螺丝141组合。

    根据这种结构,传统显示装置的装配如下。首先,通过板支撑部件142支撑LCD板140,使LCD板140的有效面积面向前方。接着,将在板支撑部件142的法兰部分143上形成的第二直通孔145与在前盖120的后部上形成第二夹持器119对齐。随后,由第二螺丝141通过第二直通孔145啮合第二夹持器119,以至于板支撑部件142紧固在前盖120上,并且将LCD板140夹在二者之间。接着,将PCB部件144安装在板支撑部件142的背部,并用与板支撑部件142的背部组合的PCB盖子146覆盖这个PCB部件144。随后,将在后盖130上形成的第一直通孔133与在前盖120上形成的第一夹持器118对齐。最后,由第一螺丝135通过第一直通孔133啮合第一夹持器118,致使装配完成了这种传统显示装置。

    然而,在这种传统显示装置中,前盖120需要一个空间,用于紧固板支撑部件142和后盖130,并且所需的空间导致了前盖120的前表面124的宽度“A”增大。而且,在这种传统显示装置中,由于板支撑部件142、LCD板140、PCB盖146和PCB部件144都安装在前盖120和后盖130之间,因此,板支撑部件142和PCB盖子146导致了显示装置的厚度“B”的增加。

    于此,越增大前表面124的宽度“A”和显示装置的厚度“B”,安装、运输和存储显示装置所需的空间就越大。而且,这种传统显示装置也不符合一种超薄紧凑型设计。加大前表面124的宽度会给人一种错觉,即LCD板140的有效面积看起来变小了。

    而且,由于支撑LCD板140的板支撑部件142和覆盖PCB部件144的PCB盖146都是单独安装在前盖120和后盖130之间,所以,装配这种显示装置是很麻烦的,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这种显示装置缩小了用于安装、运输和存储的空间,有一个超薄紧凑的外形,并且消除了LCD板的显示部分看起来变小的错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易于快速进行装配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部分地列举,一部分优点在说明中是很明显的,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使用了解到。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别的方面将通过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实现,这种显示装置包括一个LCD板,一个位于LCD板之后并向LCD板供电的PCB部件,还包括一个安装在LCD板周边上的LCD框架,LCD框架又包括多个形成在其周边上的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形成在其平面上的第二组合部分;一个位于LCD板之前并覆盖LCD板周边的前盖,并且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组合,和一个位于LCD板之后并容纳PCB部件的后盖,并且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的另一个组合。

    前盖与第一组合部分组合,后盖与第二组合部分组合。

    每个第一组合部分上形成有一个母螺纹,前盖上形成有多个与第一组合部分对应的直通孔,在后盖上形成有多个夹持器,每个都有一个与第二组合部分对应的母螺纹。

    PCB部件与后盖组合,后盖是由一种导电金属制成。前盖是由一种注塑材料和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在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别的方面将是明显的并易于理解的。

    图1所示为一种传统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4所示为图3中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5所示为沿图3中V-V线剖切的显示装置的一个部分截面图;

    图6所示为沿图3中VI-VI线剖切的显示装置的一个部分截面图;和

    图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显示装置的一个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将作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作图解说明,其中,同一个参考数字自始至终指向同一个部件,为了解释本发明,在下面部分用数字指示的方式描述实施例。

    如图3和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台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定位在一个如桌子、墙壁之类的预定安装表面上的基座部分10,一个带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41的LCD板40,一个位于LCD板40之后并向LCD板40供电的PCB部件60,一个位于LCD板之前并覆盖LCD板40周边的前盖20,和一个用于组合LCD板的后部并容纳PCB部件60的后盖30。

    基座部分10位于显示装置的下部,并至少与前盖20和后盖30中的一个组合,因而能够支撑LCD板40、前盖20和后盖30等。

    LCD板40改变了液晶的分子排列,致使当电流从PCB部件60输入到液晶上时,就阻断了光的通路,由此显示了一个图像。而且,LCD板4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分41,和一个安装在LCD板40的周边上并阻止液晶泄漏的LCD框架50。

    LCD框架50包括多个在LCD框架50的周边上形成的第一组合部分51,并且每个都具有一个母螺纹,和多个在LCD框架50的直通角上形成的第二组合部分55。在此,LCD框架通常是由一种导电金属材料制成,致使能够保护LCD板401免于EMI(电磁干扰)。

    在LCD框架50的每个周边上都装有两个第一组合部分51,并且每个第一组合部分51都通过前盖20的第一直通孔21(将随后描述)与一个第一螺丝53(将随后描述)啮合。

    沿着垂直于LCD板40表面的方向,在位于LCD框架50的每个角上的组合支撑部分56上形成第二组合部分55,致使第二螺丝57(将随后描述)穿过每个第二组合部分55并分别与后盖30的一个夹持器部分31(将随后描述)啮合。

    前盖20包括一个带有一个前开口的前表面24,通过这个前开口,能够露出LCD板40的显示部分41,和一个从前表面24的每个边缘弯向后盖30的裙边部分27。前表面24覆盖LCD框架50。在裙边部分27形成与LCD框架50的第一组合部分51对应的多个直通孔21。可以通过拉模铸造或压缩模塑镁合金制造前盖20。然而,前盖20也可以通过拉模铸造或压缩模塑铝合金材料,或通过注塑材料制造。

    后盖30包括多个在后盖30形成的夹持器部分31,夹持器部分31安装在对应的LCD框架50的第二组合部分55上,并且每个都有一个母螺纹,和多个安装在对应的PCB部件60的第二直通孔61(将随后描述)上的PCB夹持器部分34,并且每个都有一个与第三螺丝啮合的母螺纹。在此,可以通过拉模铸造镁合金材料制造后盖30,致使能够保护LCD板40和PCB部件60免受EMI。然而,后盖30也可以通过模铸导电性镁合金,或通过压缩模塑一种导电钢板,例如一种镀锌钢板,一种冷轧钢板等制造。

    PCB部件60位于LCD板之后,为PCD板40提供电流,并装有多个第二直通孔61,第三螺丝63穿过第二直通孔61与后盖30的PCB夹持器部分34啮合,以至于能够将PCB部件60紧固在后盖30上。

    通过这种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参考图5和6,将在下文中描述装配显示装置的过程。

    首先,将第三螺丝63穿过PCB部件的第二直通孔61,与后盖30的PCB夹持器部分34啮合。接着,将第二螺丝57穿过LCD框架50的第二组合部分55,并与后盖30的夹持器部分31啮合,同时使LCD板40的显示部分41面向前方(见图5)。随后,将第一螺丝53穿过在前盖20的裙边部分27上形成的第一直通孔21,并LCD框架50的第一组合部分5 1啮合,同时,将LCD板40装配在裙边部分27上(见图6)。接着,基座部分10至少与前盖20和后盖30中的一个组合(未画出),致使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装配完成了这种显示装置。

    于是,如图5和6所示,前盖20的裙边部分27直接与LCD板40的LCD框架50组合,以至于减小了前盖20的前表面24的宽度“C”。而且,只有LCD板40和PCB部件60安装在前盖20和后盖30之间,致使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厚度“D”。而且,也不需要另一些部件,如一个板支撑部件和一个PCB盖子,致使能够快速容易地装配显示装置。而且,前盖20和后盖30都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以至于能够保护LCD板40和PCB部件60免受EMI。

    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台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根据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在后盖30上形成的夹持器部分3 1相比,在此提供一个带有母螺纹并与LCD框架50的第二组合部分55啮合的螺柱31a。在此,螺柱31a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果后盖30的夹持器部分31被磨损或断裂,就可能需要整个地更换后盖30,但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如果后盖30的螺柱3 1a被磨损或断裂,无需更换整个后盖30,只需更换螺柱31a即可。也就是说,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有某些提高。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位于LCD板之前的前盖,和位于LCD板之后的后盖,并且前盖和后盖都直接与装在LCD板的周边上的LCD框架组合,因此,减少了用于安装、运输和储存显示装置的空间,使显示装置的外形更加超薄紧凑,并消除了LCD板的显示部分看起来变小的错觉。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需要包括如一个板支撑部件和一个一个PCB盖子之类的部件,致使能够快速容易地装配显示装置。而且,前盖和后盖都是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以至于能够有效地保护LCD板和PCB部件免受EMI。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安装、运输和储存空间最小化的显示装置,有一个超薄紧凑的外形,并消除了LCD板的显示部分看起来变小的错觉。

    而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不需要包括如一个板支撑部件和一个一个PCB盖子之类的部件,因此能够快速容易地装配显示装置。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前盖和后盖都是由一种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以至于能够有效地保护LCD板和PCB部件免受EMI。

    虽然已经图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普通技术人员都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例可以有所改变,其范围已在权利要求以及等同表述中做了规定。

薄型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薄型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薄型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型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型显示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台显示装置包括一个LCD板,一个位于LCD板之后并向LCD板供电的PCB部件,一个安装在LCD板周边上的LCD框架,多个在LCD框架周边上形成的第一组合部分,和多个在LCD框架平面上形成的第二组合部分。一个前盖位于LCD板之前,覆盖LCD板的周边,并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一个啮合。一个后盖位于LCD板之后,用于容纳PCB部件,并与第一和第二组合部分中的另一个啮合。根据这种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