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1231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0239.6

申请日:

2004.08.12

公开号:

CN1597794A

公开日:

2005.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D 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陈尔凡变更后权利人:铁岭尔凡橡塑研发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10142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变更后权利人:110021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47-2号30楼31室登记生效日:201008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9D5/00; C09D201/00

主分类号:

C09D5/00; C09D201/00

申请人:

陈尔凡;

发明人:

陈尔凡

地址:

110142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志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机纳米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由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颜料、填料、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添料、助剂溶剂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它是采用无机的金属氧化物与油性涂料所制备的新一代高档油漆。纳米粉经分散处理及偶联处理后,再按常规油漆制备法制备而得到。与对应的同类油漆相比,其制备工艺独特、简单,品质优异,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优异的防腐性能及力学性能,且制备成本不高于相应油漆。

权利要求书

1.  纳米油漆,其特征是由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颜料、填料、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添料、助剂溶剂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是尺寸在1~100nm的碳酸钙或二氧化钛、氧化硅及氧化锌纳米粉或并用。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用量占油漆总重量的5‰~5%。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是:水、乙醇等醇类和硬脂酸等有机酸类。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的用量占纳米粉总重量的10%~300%。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是:硅烷类偶联剂和钛酸酯类偶联剂。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油漆,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的用量占纳米粉总重量0.1%~5%。

8.
  纳米油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是水、乙醇等醇类和硬脂酸等有机酸类;所用分散方法是超声波法。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油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是硅烷类偶联剂和钛酸酯类偶联剂;所用分散方法是超声波法。

说明书

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性涂料,特别是一种无机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常见的传统油漆(油性涂料)是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各种颜料、各种填料、助剂溶剂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
目前,传统油漆具有耐化学性、耐水性、漆膜坚韧、耐磨性好等优点。但有些树脂分子链呈刚性,造成漆膜柔韧性不足;无机颜、填料的加入带来的附着力不足。
近年来,随纳米技术的发明及应用的发展,人们将纳米技术引入到了涂料工业领域,如:CN1287143A“高弹性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1356363A“高性能纳米涂料的表面原位纳米改性制备方法”及CN1335342A“环保型水性纳米涂料”均采用了纳米粉,其较成功地解决了漆膜柔韧性、附着力及耐老化性等方面问题。但该类专利均是应用于水性涂料。因为纳米粉的高表面积地特性,表现出高反应活性,高亲水性,其与有机性物质并用时,表现出严重的不相容性。
除乳胶漆等户内外建筑涂料外,国内工业用漆95%以上是油性涂料(有机涂料)。将纳米粉应用于油性涂料,以提高其性能更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纳米粉油漆(油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漆与对应的同类油漆相比,其制备工艺独特、简单,品质优异,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优异的防腐性能及力学性能,且制备成本不高于相应油漆。
该漆以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各种颜料、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各种填料、助剂溶剂按常规油漆制备法,即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纳米油漆,是由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颜料、填料、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添料、助剂溶剂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是尺寸在1~100nm的碳酸钙或二氧化钛、氧化硅及氧化锌纳米粉或并用。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用量占油漆总重量的5‰~5%。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是:水、乙醇等醇类和硬脂酸等有机酸类。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的用量占纳米粉总重量的10%~300%。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是:硅烷类偶联剂和钛酸酯类偶联剂。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的用量占纳米粉总重量0.1%~5%。
纳米油漆的制备方法是: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分散剂是水、乙醇等醇类和硬脂酸等有机酸类;所用分散方法是超声波法。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所用偶联剂是硅烷类偶联剂和钛酸酯类偶联剂;所用分散方法是超声波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涂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制备步骤如图(涂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1)将制备的无机氧化物纳米粉(1~100nm),可以是碳酸钙或二氧化钛或氧化硅或氧化锌纳米粉或它们的混合物,用其重量分数10~300%的水、乙醇等醇类和硬脂酸等有机酸类分散剂用超声波法预分散;再将预分散好的纳米粉用0.1~5%重量分数的硅烷类偶联剂或钛酸酯类偶联剂,用超声波法偶联处理。最终为糊状原料。
(2)按颜色要求,将颜料混合、研磨作成色浆。
(3)按配方将各种添料和颜料混合、研磨、过滤作成干粉料浆。
(4)将基料(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纳米糊、色浆和干粉料浆按比例加到混合设备中混合均匀,再在研磨设备上研磨,然后在调漆罐中进行调漆,调到要求的颜色及粘度等指标。
(5)最后,粗产品经过滤、检验合格后,包装成为最终色漆产品。
实施例1:
制备一种纳米快干改性醇酸树脂磁漆。将化学法制备的1~100nm的颗粒状纳米氧化硅5‰,倒到其2倍重量数的石油醚中搅拌5分钟后,在超声波仪中分散10分钟,在蒸馏瓶中将石油醚蒸馏出。用纳米氧化硅体积的1倍的石油醚将纳米氧化硅重量的1%硅烷偶联剂KH-550溶解后,将分散好的纳米氧化硅倾倒其中简单搅拌后,在超声波仪中偶联处理10分钟,得到纳米氧化硅糊。按改性醇酸树脂漆配方的用量比例,将60份的改性醇酸树脂(基料)、纳米氧化硅糊、预先经混合、研磨、过滤好的着色和体质颜料21份、添料6份及200#溶剂油12份一并在混合罐中混合,再经三辊研磨机研磨,直至细度≤20μm后,倒入调漆罐。再按要求调整颜色;用部分溶剂将粘度调整到规定范围内。再过滤,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漆及漆膜的物性按对应国标进行检验。
比较例1
除不添加纳米氧化硅外,其它完全同实施例1,制备一种快干改性醇酸树脂磁漆。漆及漆膜的物性按对应国家标准进行检验,表1比较了实施例1的纳米漆与比较例1的常规漆的各项技术指标。
表1实施例1的纳米漆与比较例1的常规漆的各项技术指标
                                                指标
检验项目            检验标            纳米漆            常规漆
                    准
颜色及外观          GB/T9761-         颜色符合标准样板,漆膜平整
                    88
容器中状态          GB/T3186-         无硬块,易搅起
                    88
粘度(s)             GB/T1723-         69.3              63.5
                    93
细度(μm)           GB/T1724-         22.5              25
                    79
硬度                GB/T1730-         0.85              0.60
                    93
光泽(%)            GB/T1743-         35                40
                    89
冲击强度(kg.cm)     GB/T1732-         50                50
                    93
干燥时间(min/120    GB/T1728-         15(表)/25(实)     25(表)/45(实)
℃)                 79
柔韧性(mm)a        GB/T1731-         <1               1
                    93
附着力(级)b        GB/T1720-         <1               2
                    79
遮盖力(g/m2)       GB/T1726-         75                85
                    79
耐水性(23℃,       GB/T1733-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96h)c              93
耐盐水性(23℃,     GB/T9274-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96h)                79
耐烃性(23℃,       GB/T1734-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48h)                93
耐乙醇性(48h)       GB/T1734-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91
耐盐雾性(120h,     GB/T1771-         1                 1
级)d               91
a在较高硬度下,柔韧性达1mm,表明其好于GB的最佳柔韧性
b GB中附着力是在23±3μm测定,实际测定在>30μm,证明附着力<1级
c常规漆为24h
d常规漆为48h
实施例2
制备一种纳米铁红醇酸底漆。将化学法制备的1~100nm的颗粒状纳米碳酸钙5%(重量分数)倒到其2倍重量数的乙醇中搅拌5分钟后,在超声波仪中分散10分钟,在蒸馏瓶中将乙醇蒸馏出。用纳米碳酸钙体积的1倍的丙酮将纳米碳酸钙重量的1%钛酸酯402#偶联剂溶解后,将分散好的纳米碳酸钙倾倒其中简单搅拌后,在超声波仪中偶联处理10分钟,得到纳米碳酸钙糊。按改性醇酸树脂漆配方的用量比例,将40份的改性醇酸树脂(基料)、纳米碳酸钙糊、预先经混合、研磨、过滤好的铁红颜料20份和体质颜料21份、添料6份及200#溶剂油12份一并在混合罐中混合,再经三辊研磨机研磨,直至细度≤35μm后,倒入调漆罐,用部分溶剂将粘度调整到规定范围内。再过滤,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漆及漆膜的物性按对应国标进行检验,表2为其物性指标。
                  表2 纳米铁红醇酸底漆物性指标
检验项目                           纳米漆指标
颜色及外观                         颜色符合标准样板,漆膜平整
容器中状态                         无硬块,易搅起
粘度(s)                            70
细度(μm)                          35
硬度                               0.76
冲击强度(kg.cm)                    50
干燥时间(min/120                   10(表)/15(实)
℃)
柔韧性(mm)a                       <1
附着力(级)b                       <1
耐水性(23℃,96h)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耐盐水性(23℃,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96h)
耐烃性(48h)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耐乙醇性(48)                       不起泡、不脱落,允许略有失光
耐盐雾性(120h,                    1
级)
a 在较高硬度下,柔韧性达1mm,表明其好于GB的最佳柔韧性
b GB中附着力是在23±3μm测定,实际测定在>30μm,证明附着力<1级

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油漆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机纳米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由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颜料、填料、经分散和偶联处理的无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添料、助剂溶剂经机械加工制造而成。它是采用无机的金属氧化物与油性涂料所制备的新一代高档油漆。纳米粉经分散处理及偶联处理后,再按常规油漆制备法制备而得到。与对应的同类油漆相比,其制备工艺独特、简单,品质优异,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优异的防腐性能及力学性能,且制备成本不高于相应油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