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122742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8935.1

申请日:

2002.11.12

公开号:

CN1490752A

公开日:

2004.04.2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Q 7/32申请日:20021112授权公告日:20060816终止日期:201311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60; H04Q7/32

主分类号:

G06F17/60; H04Q7/32

申请人:

汤连杰;

发明人:

汤连杰

地址:

257000山东省东营市西四路344号三楼东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王国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该识别码;指定查询机构通过用户查询系统鉴别所接收到的识别码合法性,然后向用户提供一组用户密码;用户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用户密码打开智能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可读的正确产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伪标识物与已售出商品一同给予用户,所述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具有密 封的密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 读信息; 将所述智能卡放入手机内; 通过手机按键输入所述密码打开智能卡,以便从手机屏幕上查阅智能卡中 存储的用户可读信息。
2: 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 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 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 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 指定查询机构接收该识别码; 指定查询机构通过用户查询系统鉴别所接收到的识别码合法性,然后向用 户提供一组用户密码; 用户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用户密码打开智能卡, 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可读的正确产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法性鉴别是,如果该识别码被 第二次查询,则指定鉴别机构认为该识别码不合法。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用户发送识别码的步骤中,用户 通过电话、互联网、WAP手机、手机短信息、POS终端等方式向指定查询机构 发送识别码。
5: 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鉴别管理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 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 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 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管理员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 构; 指定查询机构接收并确认该识别码,然后要求管理员提供管理授权密码; 指定查询机构鉴别管理授权密码合法性,然后向管理员提供一组管理密 码; 管理员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管理密码打开智能 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商家可读信息,并根据需要修改智能卡中的信 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管理员发送识别码的步骤中, 管理员通过电话、互联网、WAP手机、手机短信息、POS终端等方式向指定查 询机构发送识别码。

说明书


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方法,特别是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及其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防伪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类:防伪油墨、防伪印油、印章防伪、全息防伪技术、防伪纸张、防复印技术。第二类:电话电码防伪技术、纹理防伪技术。

    在以上几种防伪技术中,第一类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第一,防伪标识本身容易被仿造;第二,即使不容易被仿造,最终消费者也无法辨别真伪,因为当大量的假冒防伪标识物充斥在市场上的时候,最终消费者看不到真正的防伪标识物,所以无法比较真假标识的不同,因而无法辨别假标识物。第二类技术解决了辨别真伪的方便性的问题,但由于其标识本身太容易被仿冒,所以仍不能完善地解决防伪问题,加上建立公共查询系统所需要的费用较高,存在查询服务不能完善的问题。虽然纹理防伪的标识物不容易被仿制,但是仿制也并不困难,另外它还存在一个辨别标识物本身比较困难地问题。此外,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由于防伪标识物本身不能安全地存储更多的信息,即使存储信息也不能保证数据的保密性,使得销售厂家不能方便的利用防伪标识物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管理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伪标识物与已售出商品一同给予用户,所述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密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将所述智能卡放入手机内;通过手机按键输入所述密码打开所述智能卡,以便从手机屏幕上查阅智能卡中存储的用户可读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该识别码;指定查询机构通过用户查询系统鉴别所接收到的识别码合法性,然后向用户提供一组用户密码;用户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用户密码打开智能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可读的正确产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

    在上述查询步骤中,如果该识别码被第二次查询,则指定鉴别机构将提示该识别码被查询过。

    在上述用户发送识别码的步骤中,用户通过电话、互联网、WAP手机、手机短信息、POS终端等方式向指定查询机构发送识别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鉴别管理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管理员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并确认该识别码,然后要求管理员提供管理授权密码;指定查询机构鉴别管理授权密码合法性,然后向管理员提供一组管理密码;管理员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管理密码打开智能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商家可读信息,并根据需要修改智能卡中的信息。

    在上述管理员发送识别码的步骤中,管理员通过电话、互联网、WAP手机、手机短信息、POS终端等方式向指定查询机构发送识别码。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户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流程图;

    图2是管理员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鉴别管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利用手机对产品或者商品进行防伪、鉴别。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本的防伪、鉴别方法,首先将防伪标识物与已售出商品一同给予用户,其中,所述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具有密封的密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然后将所述智能卡放入手机内,通过手机按键输入上述密码打开智能卡,以便从手机屏幕上查阅智能卡中存储的用户可读信息。

    上述防伪、鉴别方法虽然能够通过智能卡中存储的商品信息来得知商品的真伪,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问题,比如对智能卡造假,用户就不能辨别商品的真伪。为此,本发明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通过指定查询系统进行防伪、辨别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该识别码;指定查询机构通过用户查询系统鉴别所接收到的识别码合法性,然后向用户提供一组用户密码;用户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用户密码打开智能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可读的正确产品信息及其相关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只有管理员才能够读取智能卡中商家信息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商家从智能卡中得到所出手商品的机密信息,以便于商家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图2显示了该方法,包括: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管理员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并确认该识别码,然后要求管理员提供管理授权密码;指定查询机构鉴别管理授权密码合法性,然后向管理员提供一组管理密码;管理员获得该用户密码后,将智能卡放入手机内,用管理密码打开智能卡,从而在手机显示屏上显示商家可读信息,并修改智能卡中数据。

    下面详细说明智能卡以及上述方法具体实施。

    本发明的防伪标识物本身是一张智能卡,类似于手机的SIM卡。用手机(移动电话)来进行读取数据(也可以用专用的读卡器读取)。智能卡(以下简称卡片)的存储器里面存有数据,数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由用户读取,内容是产品信息或其他防伪内容,例如可以是“XX厂家生产的XX产品,是正宗的产品,服务咨询电话:XXXXXXX”等内容。第二部分数据内容用户不能读取,只能由生产厂家读取,里面存放该产品的内部信息,比如产品内部序列号片等等,用于厂家对其真伪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卡片的背面印有十几位或几十位防伪识别数码(简称识别码或防伪数码)和商品生产厂家的查询方式。卡片随商品一起流通。最终用户得到商品后,通过生产厂家提供的查询方式,输入印在卡片背面的防伪数码,查询系统回答该数码是否有效,若有效就告诉用户一个用户密码,此密码作为第一级密钥,用来打开智能防伪卡。用户得到用户密码后,将卡片放入手机内,开机后手机要求输入用户密码,用户将得到的用户密码输入,输入正确后手机显示商品名称以及厂家需要告知用户的其他信息,从而完成查询过程。如果防伪数码第二次被查询,则查询系统将提示该数据已经被查询过,不能再提供用户密码。卡片本身还有管理密码,作为高级密钥,只有生产厂家知道,作为管理使用。

    由于智能防伪卡本身成本较高,所以其应用领域应该是比较贵重的商品,如高档服装,汽车发动机,著名汽车配件,IT行业,家用电器,名酒,名药等等。现就汽车发动机这一商品举例说明其应用。步骤如下:

    1)防伪卡中有三项数据:(1)产品名称。(2)厂家服务网点电话,发票号(购买后由销售网点输入的),购买日期,服务内容,大修公里数等用户需要知道的数据。(3)发动机内部序列号。其中:用户可以查看(1)、(2)这两项数据,但不能看到(3)项数据。厂家及销售网点可以修改(2)项数据,可以查看(3)项数据。

    2)企业建立查询电话,一共两部(可多线路),一部用于用户查询,对外公布,一部用于内部查询,不对外公布,用于管理查询,要输入授权密码才能进入,进入后得到管理密码。厂方销售人员既可以通过专用读卡器改写卡中内容,也可通过管理密码修改。

    3)用户应用:用户购买产品后,得到防伪卡,查询,得到用户密码,打开防伪卡,查看两项内容:(1)产品名称;(2)查看厂家各个服务网点电话和其他有关信息。

    4)各个销售网点通过查询然后输入授权密码后得到管理密码,用管理密码或改写卡片里的内容如输入发票号,购买日期,大修公里数等数据。

    5)若日后需退换,用户将卡带回,厂家用管理密码再次打开用户手里的智能防伪卡,查看发动机内部序号(此序号用户无法用用户密码看到)若和发动机内序号(该内部序号的位置用户不知道)一致,说明是合法用户,可以进行退还。

    6)智能防伪卡的增值应用:由于智能防伪卡能够安全的存储信息,所以可以有许多的增值应用,在质量监督、售后服务、市场监控、市场管理方面有着多项应用。质量监督:主要用于质量跟踪。由于用户拨打电话进行真伪查询,所以企业和用户很容易建立联系,通过查询公布另外一个服务电话,用户可以对厂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与厂家建立沟通渠道。市场监控:主要对于窜货现象的控制。

    查询系统:

    在产品生产厂家(或合法的鉴别机构)设有查询系统。查询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用户识别应答系统,第二部分是数据库系统。用户识别应答系统接受用户提出的查询,接受用户输入的防伪数码,并初步判断该数码是否是合法数码,如果数码有误则直接回答用户是非法数据,提示用户谨防假冒和进行进一步鉴别或投诉。若数码无误,则将此数码提交给数据库系统,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如果数码不合法,提示用户谨防假冒和进行进一步鉴别或投诉;若数码合法,将此数码进行登记,表示该数码已经查询过了,取出用户密码,通过用户识别应答系统告诉用户。用户用此密码来打开智能卡。如果防伪数码第二次被查询,则系统告诉用户该识别码已经被查询过了,识别码已作废,提示用户谨防假冒和进行进一步鉴别或投诉。

    厂家或管理者需要知道智能卡的管理密码时,也是通过用户识别应答系统输入防伪数码,然后进入管理区域,输入授权密码,系统会回答该智能卡的管理密码。管理者得到管理密码后,可以对智能卡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本发明比其他防伪方法的先进之处:本发明解决了防伪技术的两大难题,即1)防伪标识本身难于被广大的用户识别的问题。由于用通用的查询手段(电话、互联网、WAP手机、手机短信息、POS终端、专用读卡器等一切查询手段),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产品真伪的鉴别。2)防伪标识本身容易被仿造的问题。由于采用智能卡进行防伪,造假者想不通过查询(因为只有通过查询才能知道用户密码和管理密码)就造出本智能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一旦通过查询系统得到用户密码,该防伪数码就被登记,下一次查询该数码系统就会回答已经查询过了,即使仿真造出该智能卡也没有用了,因而从逻辑上杜绝了伪造的可能性。而且因为本发明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户读取,一部分只能由厂家读取,所以能使厂家利用管理密码建立对用户的退货服务承诺(通过查产品内部序号)和其他售后服务承诺,而不必担心退回来的货品是假货。

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手机进行防伪、鉴别和管理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借助手机进行商品及产品防伪和鉴别的方法,将手机作为一个随产品发行的防伪标识物的读卡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识物的外部印有识别码并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智能卡,所述智能卡存有用户可读信息和商家可读信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防伪标识物上的识别码传送至指定查询机构;指定查询机构接收该识别码;指定查询机构通过用户查询系统鉴别所接收到的识别码合法性,然后向用户提供一组用户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