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122083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7692.6

申请日:

2002.10.28

公开号:

CN1494202A

公开日:

2004.05.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P 3/00申请日:20021028授权公告日:20071010终止日期:200911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K27/00

主分类号:

H02K27/00

申请人:

赵家东;

发明人:

赵家东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新芜区劳动路跃进宿舍7单元1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一套智能电路可控制任意只微电机在互锁状态下频繁转换工作。线路简单操作独特,它不依赖外部周围任何传感技术制成的限位开关,真正免除了外延的传感器件和限位开关的引线。反应迅速停机果断,具有多种智能保护,主控纯电路可制成IC厚膜专用集成电路。适用于各种窗帘机、百页窗、轿车电动升降窗、智能阀门、智能玩具、转向灯、风扇夹角大小及方位的随意控制,以及电动螺丝批等多种涉及该特性的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由换向控制电路(1),终端自动换向正、 反工作电路(2)与(3),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4)与(5),正、反向停机控制电 路(6)与(7),换向互锁或门输出电路(8)与(9),M中途换向工作电路 (11)(12)(13),M 2 工作电路(14)(15)(16),M 3 ~M N 工作电路(17)(18)(19)所 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①换向控制电路由T 20 、T 14 、T 13 、T 5 、R 15 、R 18 、R 19 、R 20 、R 21 、R 22 、R 30 、 组成。连接关系是:R 30 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T 20 集电极、R 22 、R 21 ,R 21 另一端接T 14 基极,T 14 射极接R 19 至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直接T 13 基极与经R 20 接地,T 13 集电极直接T 5 基极与经R 18 接电源正极,T 13 、T 5 发射极接电源负极, T 5 集电极经R 15 接电源正极。 ②终端自动换向正、反向工作电路由T 18 、T 19 、T 7 、T 8 、D 5 、D 6 、D 8 、D 12 、 R 29 、R 31 、R 17 、T 9 、T 10 、T 15 、T 16 、D 7 、D 9 、D 10 、D 11 、R 16 、R 32 、R 22 组成。连接 关系是:T 19 集电极接T 18 基极,再经D 8 正极到电源正极,R 31 与D 8 并联,T 18 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接T 19 射极,T 19 基极经R 29 接A点,T 19 的射极经 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4)与(5)接D 6 的正极,D 6 正极接T 8 集电极,其负极接D 5 正极,D 5 负端接T 7 射极,T 7 基极接R 17 至换向控制电路(1),其集电极接T 8 基 极、D 12 负极,D 12 正极与T 8 射极接电源负极。T 10 集电极接T 9 基极,同接D 7 正极到电源正极,R 32 与D 7 并联,T 9 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接T 10 射极,T 10 基极经R 16 接B点,T 10 的射极经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5)与(4)接D 9 的正极,D 9 正极接T 15 集电极,其负极接D 10 正极,D 10 负端接T 16 射极,T 16 基极接R 22 至 换向控制电路(1),其集电极接T 15 基极、D 11 负极,D 11 正极与T 15 射极接电源 负极。 ③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由T 12 、R 23 、R 25 、R 26 、T 11 、R 24 、R 27 、R 26 组成。 连接关系是:T 12 射极与R 23 同接T 15 集电极,R 23 另一端接T 12 基极同接R 26 ,R 26 另一端经R 25 接至T 12 集电极。T 11 射极与R 27 同接T 8 集电极,R 27 另一端接T 11 基极同接R 26 ,R 26 另一端经R 24 接至T 11 集电极。 ④正、反向停机控制电路由T 1 、T 4 、T 6 、R 4 、R 5 、R 10 、R 11 、R 13 、R 14 、R 1 、 C 1 、C 4 、C 5 、C 7 、T 2 、T 3 、T 17 、R 2 、R 6 、R 7 、R 8 、R 9 、R 12 、R 28 、C 2 、C 3 、C 6 、C 9 组成。连接关系是:T 1 基极接R 4 、R 5 ,R 5 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 4 另一端接T 4 集电极,T 1 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经R 1 接地,T 4 射极接C 1 负端,与换 向互锁电路(8)相连,C 1 正端,C 4 、C 5 负端,R 10 、R 11 同接T 4 基极的D点,R 11 一端接电源负极,C 4 正端经R 14 接电源正极,C 5 正端与正向停机取样电路(4) 相连接。R 10 另一端与R 13 、R 1 、T 1 的集电极同接在或门输出电路(9)的F点, R 13 另一端经C 7 接电源负极,并同接T 6 的基极,T 6 的EC两极与终端自动换 向正向工作电路(2)相连接。T 2 基极接R 7 、R 6 ,R 6 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 7 另一 端接T 3 集电极,T 2 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经R 2 接地,T 3 射极接C 2 负端, 与换向互锁电路(8)相连,C 2 正端,C 6 、C 3 的负端与R 9 、R 12 同接T 3 基极的C 点,R 12 一端接电源负极,C 3 正端经R 8 到电源正极。C 6 正端与反向停机取样 电路(5)相连接。R 9 另一端与R 28 、R 2 、T 2 的集电极同接在或门输出电路(9)的E 点,R 28 另一端经C 9 接电源负极,并同接T 17 的基极,T 17 的EC两极与终端自 动换向反向工作电路(3)相连接。 ⑤换向互锁或门输出电路由D 3 、D 4 、R 3 、D 1 、D 2 组成。连接关系是:R 3 一端接地,另一端与D 3 、D 4 负端相接,D 3 正端与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相连接。 D 4 正端与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相连接。D 1 、D 2 的两负端相连,经插头CT 2 到 M中途换向或门同步复位电路(13),D 1 的正端与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相连接。 D 2 的正端与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相连接。 ⑥M中途换向工作电路由AN 1 、AN 2 、R 65 、R 57 、R 67 、D 51 、T 52 、T 53 、T 54 、 J 1 、D 56 、C 51 、R 61 、R 58 、R 59 、R 60 、T 51 组成。连接关系是:AN 1 、AN 2 的上端并联 经R 65 接电源正极,AN 2 下端连接R 55 及D 51 的正端,AN 1 的下端连接R 57 及D 51 的负端,R 57 的另一端与记忆电路相连接。T 52 基极经R 61 接C 51 正端与T 54 射极, 并与控制复位电路(13)相连接,C 51 负端接电源负极,T 54 集电极经R 58 接至电源 正极,其基极则与M 1 按钮电路(11)相连接。T 52 射极接T 53 基极,T 53 射极接电 源负极,其集电极与T 52 集电极、D 56 的正端、J 1 的下端相连接,J 1 的上端与 D 56 的负端同接电源正极。R 59 、R 60 的各一端同接T 51 的基极,R 60 另一端与T 51 的射极接电源负极,R 59 另一端与或门输出电路(9)相连接,T 51 的集电极与M 中途换向继电器延时电路(12)相连接。 ⑦M 2 工作电路由AN 3 、AN 4 、R 65 、R 56 、R 57 、D 52 、D 54 、D 55 、T 55 、T 57 、T 58 、 J 2 、D 57 、C 52 、R 63 、R 62 、R 59 、R 60 、T 56 、T 71 组成。连接关系是:AN 3 、AN 4 的上端 并联经R 65 接电源正极,AN 4 的下端接D 54 、D 55 的正端,D 54 的负端接AN 2 的下 端,D 55 的负端、D 52 的正端与R 56 的一端同接AN 3 的下端,D 52 的负端与R 57 的 一端同接AN 1 下端。T 57 基极经R 63 接C 52 正端与T 56 射极,并与M 2 复位控制电 路(16)相连接,C 52 负端接电源负极,T 55 集电极经R 62 接至电源正极,其基极则 与M 2 按钮电路(14)相连接。T 57 射极接T 58 基极,T 58 射极接电源负极,其集电 极与T 57 集电极、D 57 的正端、J 2 的下端相连接,J 2 的上端与D 57 的负端同接电 源正极。T 71 基极接T 56 射极,其集电极与T 56 集电极并接再与M 2 延时电路(15) 相连。T 71 射极接电源负极,T 56 基极接至R 59 与R 60 的连接点上。 ⑧M 3 ~M N 工作电路由AN 5 、AN 6 、D 109 、D 110 、D 103 、R 123 、R 65 、R 57 、T 109 、T 111 、 T 112 、J 3 、D 119 、C 103 、、R 124 、R 125 、T 110 、R 59 、R 50 组成。连接关系是:AN 5 、AN 6 的 上端并联经公共电阻R 65 接电源正极,AN 6 的下端连接D 103 、D 110 的正端,D 110 的负端接AN 2 下端,D 103 负端、D 109 正端与R 123 的一端同接AN 5 的下端,D 109 负 端与公共电阻R 57 的一端同接AN 1 下端。T 111 基极经R 124 接C 103 正端与T 109 射极, 并与M 3 复位控制电路(19)相连接。C 103 负端接电源负极,T 109 集电极经R 125 接至 电源正极,其基极则与M 3 按钮电路(17)相连接。T 111 射极接T 112 基极,T 112 射极 接电源负极,其集电极与T 111 集电极、D 119 正端、J 3 的下端相连接,J 3 的上 端与D 119 的负端同接电源正极。T 110 集电极与M 3 延时电路(18)相连接,发射极 接电源负极,其基极接至公共电阻R 59 与R 60 的连接点上(M N 与M 3 电机的工作 原理电路结构完全等同对称,故而不再繁述)。

说明书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

    本发明涉及到多个微电机(至N只微电机),并联互锁状态下,工作在频繁转换操作的智能机械中,作自动控制。

    用本发明控制的传动装置,不依赖外部周围任何传感技术制成的限位开关,真正免除了外延的传感器件和限位开关的引线,使传动装置更简洁。电路具有反应迅速停机果断不延误。

    主要特征有:终端到位智能停机,终端停机智能换向,电机短路智能停机,电机过载智能停机,传动部分被异物卡挡停机等多种保护。智能主电路原理图1纯电子电路,可制成IC功率型集成电路模块,便于大批量生产。

    可用于空间不便装限位开关与引线的机械装置中作智能量力控制。如用它控制阀门可开大开小,开到位自动停止,力量适中,不会因常规的限位开关失灵或人为的操作不当而拧伤阀门。电磁阀门在开的时间里要耗电,有工作撞击噪声,又持续带电不安全,且阀门大小不可调节,鉴于以上情况,用本发明技术取而代之即可解决。可制成更理想的新产品,高级宾馆洁具浴具;空调器转向风叶片的定向循环工作;电风扇循环摇头夹角大小的随意控制及扇面的随意定向;自动转向的照明直射灯;取代用离合器打滑的电动锣丝批,以解决十字锣丝槽不被经常打成圆凹而无法拆卸;双层帘布的窗帘机多组套控制;横向行走可转角度的遥控百页窗;高级骄车的多门窗电动升降窗;智能装置的玩具或遥控模型安全防护中的智能装置;往复运动的机械程序控制;具有线路简单工作可靠,元件少、引线少、按钮少,操作简单敏捷,反应快速可靠,所设按钮均可当紧急按钮使用。

    本发明用一套控制电路,设多套按钮(视需要可任意设置),可分别控制多套独立的电动机,即扩展成一拖N只电动机进行程序化工作。如用20个按钮的电路可互锁控制10个电动机地各种频繁状态与相互之间的快速转换工作,无论控制多少均可实现,可大量减少电路元件和降低安装成本。该技术的新颖特征还在于:多只按钮即是多套电动机正反工作的起动按钮,又全都是停止按钮。简言之,不管用多少套电动机的所有按钮,都可作任一电动机的停止按钮使用。即按一下其中任一只所需工作的电动机按钮起动后,再按其中任一只按钮一次;该电机均能可靠停机。充当紧急按钮,按错了也无事,照样停机,不会出任何差错。

    如果第一电机需要转换到第二电机工作时,只要连按该电机的正或反向按钮两次,原电机立即停止转到该电机所需的方向上工作。操作简便可减低劳动强度。

    如传动装置只在两个终端往返及中途任意停止,只需要一个按钮即可胜任工作。

    还可以自身的信号使电动机作周期性的正反向循环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特征所描述的一种智能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在专利92218042.3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随机性工作,功率小、热稳定差,只能控制单只电机,且中途停机不能返回的缺点,作了全面的改进和发展。

    改进后的电路由换向控制电路,终端自动换向正、反向工作电路及双向取样电路,正反向停机控制电路,换向互锁及或门输出电路,自动循环触发电路,M1至M2、M3至MN只电机的正反向按钮电路,继电器延时电路及同步复位电路(包括原专利双稳记忆电路及新设遥控电路)所组成。

    由按钮来的电信号(或遥控信号)触发记忆电路使双稳触发器翻转,每来一次信号双稳输出状态改变一次或高或低的电平。该信号注入换向控制电路,经换向控制电路分别控制两路自动换向工作电路,使电机自动工作与换向。由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取出停机信号,该信号又分别经正、反向停机控制电路,再反馈到自动换向正、反向工作电路使电机停机。换向互锁电路分别控制两路正、反向停机控制电路,使正向工作反向停机,或者反向工作正向停机。

    记忆电路每次输出的高或低电平,经换向控制电路倒相后再分出一高一低两路电平,使终端自动换向正反工作电路,按电机的左正右负或左负右正的需要使电机按要求的方向运转工作。假如电机正转经正、反向停机控制电路与互锁电路的作用早已将反转电路锁住,所以当电机在某个方向工作来信号时,该电机只能停止,而不会突然反向工作。停止后再按电机正向按钮一次又恢复原先的运转方向工作。当运行到某个机械终端时,电流突增,突增的电流信号由停机取样电路取出送到正或反向停机控制电路,再反馈到正或反向工作电路使某一方向锁住停机,同时另一方向的工作电路解锁,以接受反向工作信号的准备。该电路具有自动换向、停机、自锁、解锁功能及双向过流保护功能。按反向工作按钮AN2时通过共用继电器将电机供电正负倒了个相而使电机反方向工作,电机2-N则是通过互锁串联的N只继电器来转换工作的。比如J3吸合M3工作,此时按下M5的按钮,M5并不工作,而是M3停止工作,决不会两电机同时工作,再按一次M5钮才可工作,所有的正转按钮如AN3,奇数按钮分两路,一路进入触发记忆电路;一路进入相应电机号的继电器延时电路。所有反转按钮如AN6,偶数按钮则多分出一路信号,进入公用换向继电器J1使其倒向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部分原理接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执行部分原理接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3-N套电机原理接线图。

    如图1、图2所示,换向控制电路(1)由T20、T14、T13、T5、R15、R18、R19、R20、R21、R22、R30、组成。连接关系是:R30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T20集电极、R22、R21,R21另一端接T14基极,T14射极接R19至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直接T13基极与经R20接地,T13集电极直接T5基极与经R18接电源正极,T13、T5发射极接电源负极,T5集电极经R15接电源正极。

    终端自动换向正向工作电路(2)由T18、T19、T7、T8、D5、D6、D8、D12、R29、R31、R17组成。连接关系是:T19集电极接T18基极,再经D8正极到电源正极,R31与D8并联,T18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接T19射极,T19基极经R29接A点,T19的射极经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4)与(5)接D6的正极,D6正极接T8集电极,其负极接D5正极,D5负端接T7射极,T7基极接R17至换向控制电路(1),其集电极接T8基极、D12负极,D12正极与T8射极接电源负极。

    终端自动换向反向工作电路(3),由T9、T10、T15、T16、D7、D9、D10、D11、R16、R32、R22组成。连接关系是:T10集电极接T9基极,同接D7正极到电源正极,R32与D7并联,T9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接T10射极,T10基极经R16接B点,T10的射极经正反向停机取样电路(5)与(4)接D9的正极,D9正极接T15集电极,其负极接D10正极,D10负端接T16射极,T16基极接R22至换向控制电路(1),其集电极接T15基极、D11负极,D11正极与T15射极接电源负极。

    正向停机取样电路(4)由T12、R23、R25、R26组成。连接关系是:T12射极与R23同接T15集电极,R23另一端接T12基极同接R26,R26另一端经R25接至T12集电极。

    反向停机取样电路(5)由T11、R24、R27、R26组成。连接关系是:T11射极与R27同接T8集电极,R27另一端接T11基极同接R26,R26另一端经R24接至T11集电极。

    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由T1、T4、T6、R4、R5、R10、R11、R13、R14、R1、C1、C4、C5、C7组成。连接关系是:T1基极接R4、R5,R5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4另一端接T4集电极,T1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经R1接地,T4射极接C1负端,与换向互锁电路(8)相连,C1正端,C4、C5负端,R10、R11同接T4基极的D点,R11一端接电源负极,C4正端经R14接电源正极,C5正端与正向停机取样电路(4)相连接。R10另一端与R13、R1、T1的集电极同接在或门输出电路(9)的F点,R13另一端经C7接电源负极,并同接T6的基极,T6的EC两极与终端自动换向正向工作电路(2)相连接。 

    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由T2、T3、T17、R2、R6、R7、R8、R9、R12、R28、C2、C3、C6、C9组成。连接关系是:T2基极接R7、R6,R6另一端接电源正极,R7另一端接T3集电极,T2射极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经R2接地,T3射极接C2负端,与换向互锁电路(8)相连,C2正端,C6、C3的负端与R9、R12同接T3基极的C点,R12一端接电源负极,C3正端经R8到电源正极。C6正端与反向停机取样电路(5)相连接。R9另一端与R28、R2、T2的集电极同接在或门输出电路(9)的E点,R28另一端经C9接电源负极,并同接T17的基极,T17的EC两极与终端自动换向反向工作电路(3)相连接。

    换向互锁电(8)由D3、D4、R3组成。连接关系是:R3一端接地,另一端与D3、D4负端相接,D3正端与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相连接。D4正端与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相连接。

    或门输出电路(9)由D1、D2组成。连接关系是:D1、D2的两负端相连,经插头CT2到M中途换向或门同步复位电路(13),D1的正端与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相连接。D2的正端与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相连接。

    如图1、图3所示:

    自动触发循环开关电路(10)由T69、T70、R85、R86、R84、R83、XHAX、IC4组成。连接关系是:XHAN一端经R83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遥控信号R89同进IC4的Sr端,其Sc端经R85接T69基极,T69集电极经R86与或门输出电路(9)相连。T69射极接T70基极,T70集电极经R84接电源正极。T70射极与M1按钮电路(11)相连。

    M1正反按钮电路(11)由AN1、AN2、R65、R57、R55、D51组成。连接关系是:AN1、AN2的上端并联经R65接电源正极,AN2下端连接R55及D51的正端,AN1的下端连接R57及D51的负端,R57的另一端与记忆电路相连接。

    M中途换向继电器延时电路(12)由T52、T53、T54、J1、D56、C51、R61、R58组成。连接关系是:T52基极经R61接C51正端与T54射极,并与控制复位电路(13)相连接,C51负端接电源负极,T54集电极经R58接至电源正极,其基极则与M1按钮电路(11)相连接。T52射极接T53基极,T53射极接电源负极,其集电极与T52集电极、D56的正端、J1的下端相连接,J1的上端与D56的负端同接电源正极。

    M中途换向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3)由R59、R60、T51组成。连接关系是:R59、R60的各一端同接T51的基极,R60另一端与T51的射极接电源负极,R59另一端与或门输出电路(9)相连接,T51的集电极与M中途换向继电器延时电路(12)相连接。

    M2正反按钮控制电路(14)由AN3、AN4、R65、R56、R57、D52、D54、D55组成。连接关系是:AN3、AN4的上端并联经R65接电源正极,AN4的下端接D54、D55的正端,D54的负端接AN2的下端,D55的负端、D52的正端与R56的一端同接AN3的下端,D52的负端与R57的一端同接AN1下端。

    M2工作继电器延时电路(15)由T55、T57、T58、J2、D57、C52、R63、R62组成。连接关系是:T57基极经R63接C52正端与T55射极,并与M2复位控制电路(16)相连接,C52负端接电源负极,T55集电极经R62接至电源正极,其基极则与M2按钮电路(14)相连接。T57射极接T58基极,T58射极接电源负极,其集电极与T57集电极、D57的正端、J2的下端相连接,J2的上端与D57的负端同接电源正极。

    M2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6)由R59、R60、T56、T71组成。连接关系是:T71基极接T56射极,其集电极与T50集电极并接再与M2延时电路(15)相连。T71射极接电源负极,T56基极接至R59与R60的连接点上。

    如图1、图4所示:

    M3~MN正反按钮控制电路(17)由AN5、AN6、D109、D110、D103、R123、R65、R57组成。连接关系是:AN5、AN6的上端并联经公共电阻R65接电源正极,AN6的下端连接D103、D110的正端,D110的负端接AN2下端,D103负端、D109正端与R123的一端同接AN5的下端,D109负端与公共电阻R57的一端同接AN1下端。

    M3~MN继电器工作延时电路(18)由T109、T111、T112、J3、D119、C103、R124、R125组成。连接关系是:T111基极经R124接C103正端与T109射极,并与M3复位控制电路(19)相连接。C103负端接电源负极,T109集电极经R125接至电源正极,其基极则与M3按钮电路(17)相连接。T111射极接T112基极,T112射极接电源负极,其集电极与T111集电极、D119正端、J3的下端相连接,J3的上端与D119的负端同接电源正极。

    M3~MN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9)由T110、R59、R60组成。连接关系是:T110集电极与M3延时电路(18)相连接,发射极接电源负极,其基极接至公共电阻R59与R60的连接点上(MN与M3电机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完全等同对称,故而不再繁述)。

    当触发一次AN1按钮,高电平经M1正反按钮控制电路(11)的R65、AN1、R57、T23使信号记忆电路翻转,T21输出低电平至换向控制电路(1),使T20截止,A点为高电平,T5导通B点为低电平,终端自动换向正向工作电路(2)T18、T19、T7、T8导通,电机M1得电上正下负(见原理图2)电机正向工作。

    再触发一次AN1时,信号经换向控制电路(1)倒相后A点降为低电平,B点升为高电平,使正向工作电路(2)T18、T19、T7、T8截止,M1正向失电。由于终端自动换向反向工作电路(3)已被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锁住,所以M1只能停机而不能反转。

    再按一次AN1,A点又为高电平,B点又为低电平,M1又继续正转,同时反向工作电路(3)自动解锁。运行到机械位置的终端,电机过载电流瞬间突增,由正向停机取样电路(4)从R23两端拾得的电位差经T12放大,由R25取出放大后的脉冲信号,经C5至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使T4由截止进入放大,D点为高电平,T1饱和F点输出高电平使T6导通,正向工作电路的T7、T8关闭,M1停机。同时电路(2)与(3)自动换向。

    再按一次AN1,A点降为低电平,B点升为高电平,终端自动换向反向工作电路(3)T9、T10、T15、T16导通,M1得电上负下正,电机反向工作。

    再按一次AN1,信号经换向控制电路(1)倒相后,A点升为高电平,B点降为低电平,使反向工作电路(3)T9、T10、T15、T16截止,M1反向失电。由于正向工作电路(2)已被正向停机控制电路(6)锁住,所以M1只能停机而不能正转。

    再按一次AN1,A点降为低电平,B点升为高电平,M1又继续反转,同时正向工作电路(2)自动解锁。运行到机械终端电机过载电流突增,由反向停机取样电路(5)从R27两端取得电位差经T11放大,再由R24取出放大的信号经C6至反向停机控制电路(7)使T3由截止进入放大,C点为高电平,T2饱和,E点输出的高电平使T17导通,反向工作电路的T15、T16关闭,M1停机,同时电路(2)与(3)已自动换向。

    由于换向互锁电路(8)的作用,T3、T4交替工作在放大状态,各自在R3上产生的停机压降高于D3或D4的正端,使D3或D4截止,迫使对方退出工作以达到可靠的互锁目的。

    只用一只开关K来控制高低电平(如图2),使电机作正反向工作。断开R33,用K取代T20,合上K,A点为低电平,B点为高电平,电机反转,至终端自动停机,再断开K,A点为高电平,B点为低电平,电机正转,合上K可停机,再断开K又继续正转。即用一只开关可达到用一只按钮相同的控制功能。

    如需要M1作返复自动的循环工作,按一下XHAN按钮即可实现自动走停,再起动的往复连续工作,将T70的射极输出端接在相应工作号的电机按钮线上(或经IC程序分配)即可实现该目的。原理是:每当正或反向停机后,E、F点交替输出或门信号,经自动触发循环开关电路(10)的双稳电路IC4控制开与关,或门信号经T70放大后再经按钮电路触发工作。当按一次XHAN后IC4的SC端输出高电平,经T69将或门输出电路(9)的信号送至T70放大作循环触发。再按一次XHAN,IC4、SC端输出低电平,T69关断或门信号而停机。

    按M2正反按钮控制电路(14)的AN4一次,M2电机立即起动反向工作。其原理是:J1与J2同时得电工作,高电平信号兵分三路:一路经D55、D52、R57去信号记忆电路去控制换向电路工作,M得电上正下负;第二路由D54、R55至M中途换向继电器延时电路(12)经T54对C51充电,J1得电吸合(设计延时远大于M工作时间,如增设的T71),其触点将M输出线正负倒向即相互对调,变成上负下正;第三路由D55、R56至M2工作继电器延时电路(15)经T55对C52充电,J2得电吸合,其触点由M1切换到M2,使得M2得电上负下正反向工作。同时运行方向指示灯D58的L绿灯亮。如是正向工作则是D58的H黄(或红)灯亮。

    再按AN4一次,仅第一路为有用信号(此时按其它任一只按钮作用均相同),使A、B点电压对换,A低B高,T18、T19、T7、T8截止,M2失电。E点输出高电平,经或门电路(9)输出至M中途换向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3)和M2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6)使延时电路(12)与(15)的C51与C52同时放电,J1、J2失电其触点恢复原位,停机过程完毕。

    按AN3一次,M2正向起动工作,仅J2吸合工作,将其触点由M1切换到M2而已,公用换向继电器J1则不需工作。停机时由F点输出高电平而作用之。经D1,R59、R60分压,使C51经T51放电,J1释放。

    如此时需从M2转换到M5电机作反向工作,连按AN10两次即可。其原理是:第一次信号由M3~MN正反按钮控制电路(17),经D105、D113、R57至触发电路,倒换A、B点电压使原工作的M2正向停机,同时或门输出信号至M2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6),使C52放电,M2工作继电器延时电路(15)释放,J2触点复位。第二次按钮信号兵分三路执行,第一路经D105、D113、R57去信号记忆电路。第二路经D114、R55、T54对C51充电,J1吸合将M输出线正负倒换。第三路经D105、R129,至M3~MN继电器工作延时电路(18)T117对C105充电,J5吸合其触点接通M5,M5得电反向工作。

    M5工作以后需停机按任何一只正、反按钮均同样可靠停机,此时仅第一路信号为有用信号,使A、B点电压对换关断输出,同时或门输出信号至M、M3~MN或门同步时间复位控制电路(13)、(19),分别使C51经T51、C105经T118同时放电,J1、J5同时释放,M5停机。如不按按钮,则到终端自动停机。

    因智能电路的记忆作用第一电机未停,第二电机就不能起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不依赖电机以外任何传感技术制成的停机限位开关。真正免除了外延的传感器件及其引线。

    2.双向终端智能停机,自动换向。过载保护停机,异物卡档以及电机自身短路停机。

    3.智控电路无触点,可制成3~50W多种功率的集成电路模块。

    4.每只电机只用两个点触式按钮完成所有动作。按钮独特的操作方法和实用功能超过其它任何用两只按钮控制一只电动机的功能范围。

    5.一套电路可控制任意只电机互锁转换工作。可满足使用上的最大要求。

    6.自身可作周期性的自动循环工作。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拖二-N微电机智能电路.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用一套智能电路可控制任意只微电机在互锁状态下频繁转换工作。线路简单操作独特,它不依赖外部周围任何传感技术制成的限位开关,真正免除了外延的传感器件和限位开关的引线。反应迅速停机果断,具有多种智能保护,主控纯电路可制成IC厚膜专用集成电路。适用于各种窗帘机、百页窗、轿车电动升降窗、智能阀门、智能玩具、转向灯、风扇夹角大小及方位的随意控制,以及电动螺丝批等多种涉及该特性的产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