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122056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7771.5

申请日:

2002.11.01

公开号:

CN1494136A

公开日:

2004.05.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3/367

主分类号:

H01L23/367

申请人:

威宇科技测试封装(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昕

地址:

201203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牛顿路200号1号楼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传统的外置式和内置式散热结构存在着体积大或散热效果差的缺点。本发明的内置式散热结构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芯片、通过凸起和粘结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散热片以及塑封体,在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开设有多条凹槽。由于本发明的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开了凹槽,有效地增大了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相应地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有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 上的芯片、通过凸起和粘结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散热片以及塑封体,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开设有多条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槽为直线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槽为圆环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槽为中心向外发散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凹槽为蛇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散热片的顶部为圆形。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散热片的顶部为方形。

说明书


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散热片的新设计,尤其涉及对芯片封装结构中的内置散热片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由于一些集成电路的工作功率较大,因此,在这类集成电路上一般都需要设置散热结构。现有芯片上的散热结构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

    外置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即在经封装的芯片(集成电路)101上表面,设置金属页片102,该金属页片102即为散热片,起到散热的作用。这种外置式结构虽然散热效果较佳,但一般体积较大,不适应电子行业对封装尺寸轻薄短小的要求。

    内置散热片一般埋入到芯片的塑封胶内部,以将芯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基板或散发到空气中。内置式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为传统的内置式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图2地俯视图。如图2所示,在传统球栅阵封装BGA形式基础上,在塑封体21内埋入散热片22,散热片2的底部有若干凸起24,这些凸起24通过粘结剂26粘接到在基板25上。这些凸起24的作用是保证散热片22的下沿27与基板25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28,以便塑封胶在注塑过程中能够顺利地流入并充满散热片22内部的空腔29。塑封后,散热片22的顶部30将暴露于空气中,与塑封体顶端的高度相同。由于散热片22一般由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例如铜、铝等制成,采用了这样的结构,芯片31上产生的热量就可以通过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但是,从图3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种内置式结构的缺点在于,其散热片22的散热面为一个平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散热效果不如具有叶片结构的外置式散热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结合传统内置式和外置式结构的特点,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接近外置式的带有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有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芯片、通过凸起和粘结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散热片以及塑封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开设有多条凹槽。

    如上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所述凹槽可以为直线型、圆环形、中心向外发散形或蛇形。

    如上所述的带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所述散热片的顶部为圆形或方形。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传统的内置式结构改进之处在于,在散热片的顶部开设了凹槽,其作用是增大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传统的外置式散热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传统的内置式散热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4-8本发明的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的多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4A和图4B。图4A为本发明的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B为其俯视图。从整体上来说,该结构与传统的内置式结构基本相似。在传统球栅阵封装BGA形式基础上,在塑封体1内埋入散热片2,散热片2的底部有若干凸起4,这些凸起4通过粘结剂6粘接到在基板5上。这些凸起4的作用是保证散热片2的下沿7与基板5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8,以便塑封胶在注塑过程中能够顺利地流入并充满散热片2内部的空腔9。塑封后,散热片2的顶部10将暴露于空气中,与塑封体顶端的高度相同。散热片2一般由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例如铜、铝等制成。本发明对传统的内置式结构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散热片2的顶部开设有多条凹槽3,这些凹槽3使得散热片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这些凹槽3的形状可以变化,例如在图4的实施例中,凹槽为直线型;在图5的实施例中,凹槽3A呈圆环形;在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中,凹槽4A和5A呈中心向外发散形;在图8的实施例中,凹槽6A呈蛇形。对于直流形的凹槽结构,可以在芯片的应用环境中,使空气流动方向顺着该凹槽的走向,这样更能显示其优越的散热性能。

    再者,散热片2顶部的形状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图4、图5和图7的实施例中,散热片2的顶部为圆形,而在图6和图8的实施例中,散热片2的顶部为方形。应当理解,这里所描述的凹槽形状和散热片顶部形状只是作为例子,任何合适的其它形状对于本发明来说,都是可以采用的。

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有内置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传统的外置式和内置式散热结构存在着体积大或散热效果差的缺点。本发明的内置式散热结构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芯片、通过凸起和粘结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散热片以及塑封体,在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开设有多条凹槽。由于本发明的内置式散热片的芯片封装结构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开了凹槽,有效地增大了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相应地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