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讯设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数字无线通讯的无线通讯设备,特别涉及具有振幅调制(幅移键控:下文中被称为ASK调制)和正交相位调制(正交相移键控:下文中被称为QPSK调制)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
【发明背景】
总的来说,在无线通讯设备中,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法,诸如ASK调制,在其中,载波的振幅根据ASK数据信号调制,以及QPSK调制,在其中,载波的相位根据QPSK数据信号被调制成使用I-信号(同相位信号)和Q-信号(正交信号)的四种相位。
在已知的无线通讯设备中,根据两种调制方法的调制器,诸如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被连接,且每个调制器又分别与用于提供载波的高频信号源、用于混合接收波和载波的混频器以用于接收器检测等共同构成了用于处理高频信号的RF单元。
在根据上述相关技术的无线通讯设备中,为了允许ASK调制和QPSK调制,必须根据两种调制方法在单个无线通讯设备中提供两个对应的RF单元。
也就是说,必须分别单独地提供用于ASK调制的RF单元和用于QPSK调制的RF单元,这与只具有调制功能中一个的无线通讯设备比起来将引起较高的生产成本。特别地,如果高频信号源、混频器等使用由GaAs等组成的昂贵IC来应用,则生产成本将大大地提高。另外,因为提供了两个RF单元,所以RF单元具有较大地占用面积并占据较大的空间,这将增加无线通讯设备的总尺寸。
考虑到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完成ASK调制又可完成QPSK调制的无线通讯设备,它可以低成本生产且具有小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它包括ASK调制器,用于使用数据信号对载波进行ASK调制;以及QPSK调制器,用于使用I-信号和Q-信号对载波QPSK调制;其中,QPSK调制器的输出终端连接于ASK调制器的载波输入终端。因此,可不必如相关技术中那样将单独的高频信号源分别与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连接,而输出QPSK-调制波以及ASK-调制波。也就是说,可以只将高频信号源与QPSK调制器连接。从而,减少了元件的数量,用来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小设备的总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还可包括混频器;设置在QPSK调制器、每个混频器和ASK调制器之间的开关,该开关在发送时连接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在接收时连接混频器和QPSK调制器;其中,QPSK调制器输出正弦波用作在接收时的载波。因而,在发送时,开关连接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从而可输出ASK-调制波或QPSK-调制波。在接收时,开关连接混频器和QPSK调制器,而QPSK调制器输出正弦波,从而混频器混合接收波和正弦波,由此接收波被解调制成数据信号。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如此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QP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使用I-信号和Q-信号QPSK-调制载波以输出QPSK-调制波,且ASK调制器以恒定的增益放大QPSK-调制波;即,可将ASK调制器用作放大器来输出QPSK调制波。
也可这样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输出正弦波,且ASK调制器使用数据信号ASK-调制正弦波;即,可将QPSK调制器用作高频信号源来输出ASK-调制波。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这样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QP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接收数据信号的输入分别作为I-信号和Q-信号并输出QPSK-调制波,且ASK调制器接收具有恒定电压的输入信号作为数据信号并以恒定的增益放大QPSK-调制波。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这样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接收具有固定相位差和固定振幅的信号输入分别作为I-信号和Q-信号并输出正弦波,且ASK调制器接收数据信号的输入并ASK-调制正弦波以输出ASK-调制波。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这样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接收根据QPSK数据信号“00”作为I-信号和Q-信号并完成π/4移位操作以输出正弦波,且ASK调制器接收数据信号的输入并ASK-调制正弦波以输出ASK-调制波。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这样设置,从而使QPSK调制器接收具有的频率比预定频率低传输率/4Hz的输入载波并完成π/4的偏移QPSK操作以输出具有预定频率的正弦波。因此,即使如果输出信号的频率由于QPSK调制器的π/4偏移QPSK操作而相对于载波频率被提高了传输率/4Hz,QPSK调制器仍可输出具有预定频率的正弦波。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可这样设置,从而当在发送时输出QP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使用I-信号和Q-信号QPSK-调制载波以输出QPSK-调制波,且ASK调制器以恒定的增益放大QPSK-调制波,而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接收具有分别相同固定相位差和在时间上一致变化的振幅的数据信号的输入作为I-信号和Q-信号,并输出ASK-调制波,且ASK调制器接收具有恒定电压的输入信号并作为数据信号以恒定的增益放大ASK-调制波。因此,即使ASK调制器操作不正常也可以输出ASK-调制波。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还可包括连接在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之间的用于提高频率的上混频器。因此,即使比如,将高频用于通讯,QPSK调制器也有能力输出低频信号。由此,比起高频信号直接由QPSK调制器输出的情况,QPSK调制器可容易地使用廉价的材料进行生产。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中,ASK调制器、混频器以及开关可集成为RF块。因此,RF块可容易地用于能够进行ASK调制和QPSK调制的通讯设备,诸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而且也可用于只需要ASK调制功能的通讯设备。由此,RF块可大量地进行生产,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总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QPSK调制器的框图;
图3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在发送时输出QPSK-调制波状态下的框图;
图4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处于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状态下的框图;
图5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在接收时的框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总框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总框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总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总框图。
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几个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到图5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参考图1到图5,ASK调制器1具有输入载波的载波输入终端1A,以及输入数字数据信号D(t)的数据输入终端1B。ASK调制器1根据输入到数据输入终端1B的数据信号D(t)振幅-调制(ASK-调制)输入到载波输入终端1A的载波,并从输出终端1C输出ASK-调制波。
此外,QPSK调制器5通过稍后描述的开关15与ASK调制器1的载波输入终端1A连接。此外,放大器2与ASK调制器1的输出终端1C连接。带通滤波器3和天线4通过稍后描述的开关16与放大器2的输出连接。
QPSK调制器5具有输入载波的载波输入终端5A,根据QPSK数据信号分别输入I-信号I(t)(同相信号)和Q-信号Q(t)(正交信号)的I-信号输入终端5B和Q-信号输入终端5C,以及输出以QPSK-调制波等为形式的输出信号S1(t)的输出终端5D。
此外,如图2所示,QPSK调制器5包括分别与I-信号输入终端5B和Q-信号输入终端5C相连的带通滤波器6和7、分别与带通滤波器6和7的输出相连的混频器8和9以及用于相加从混频器8和9输出的信号的加法器10。
与I-信号输入终端5B相连的混频器8直接与载波输入终端5A相连,而与Q-信号输入终端5C相连的混频器9则间接通过90°相位移位器11与载波输入终端5A相连。QPSK调制器5的载波输入终端5A与稍后描述的高频信号源12相连。由此,正弦波(sinωt)从稍后描述的高频信号源12向混频器8输入,而向混频器9输入余弦波(cosωt)。此外,允许输出终端5D选择性地与ASK调制器1或混频器13通过稍后描述的开关15连接。
如图1所示,高频信号源12与QPSK调制器5的载波输入终端5A连接。高频信号源12输出频率为,比如,1到10GHz数量级的正弦波(sinωt)。
混频器13是用于接收的混频器,且它具有通过放大器14、开关16和带通滤波器3与天线4相连的接收波输入终端(未显示)。混频器13还具有通过开关15与QPSK调制器5的输出终端5D相连的载波输入终端(未显示)。混频器13混合了从天线4输入的接收波和从QPSK调制器5输入的正弦波作为载波,检波或解调ASK数据信号等,以输出IF信号。
开关15和16用于发送和接收的切换。开关15和16在发送的时候在QPSK调制器5和天线4之间连接ASK调制器1,而在接收的时候在QPSK调制器5和天线4之间连接混频器13。
现在参考图1到图5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当在发送时输出QPSK-调制波时,开关15和16将QPSK调制器5与ASK调制器1相连,同时将ASK调制器1与天线4相连。
在这种状态下,从高频信号源12输出的载波被输入到QPSK调制器5的载波输入终端,且根据由以下的等式(1)所表达的QPSK数据信号的四个数字代码(00,01,10和11)或四个符号的I-信号I(t)和Q-信号Q(t)被分别输入到I-信号输入终端和Q-信号输入终端。
I(t)=α1(t)cosφ
Q(t)=α2(t)sinφ (1)
α1(t)和α2(t)根据QPSK数据信号(α1(t),α2(t)∈{1,-1})的每个符号被设为1或-1。相位φ被设为数量级为,比如,45°(π/4[rad])的固定值。
QPSK调制器5将每个I-信号I(t)和Q-信号Q(t)与来自高频信号源12(见图2)的载波(sinωt)混合并相加结果,输出由以下等式(2)表示的输出信号S1(t):
S1(t)=I(t)sinωt+Q(t)cosωt
=α1(t)cosφsinωt+α2(t)sinφcosωt
=±sin(ωt±φ) (2)
输出信号S1(t)由此在四个相位中以相对于载波45°、135°、225°和315°的相位移位进行切换,这四个角度分别对应QPSK数据信号的四个符号。也就是说,QPSK调制器5以QPSK-调制波(±sin(ωt±φ))的形式输出信号S1(t)。
此时,恒定电压V作为数据信号D(t)输入到ASK调制器1的数据输入终端1B。由此,ADK调制器1以恒定增益放大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输出信号S1(t)。即,ASK调制器1放大QPSK-调制波(±sin(ωt±φ))以输出由以下等式(3)表示的输出信号S2(t):
S2(t)=D(t)S1(t)
=±Vsin(ωt±φ) (3)
如图4所示,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类似于图3,开关15和16将QPSK调制器5与ASK调制器1相连,同时将ASK调制器1与天线4相连。
在该状态下,从高频信号源12输出的载波(sinωt)被输入到QPSK调制器5的载波输入终端,而由以下等式(4)表示的I-信号I(t)和Q-信号Q(t)被分别输入到I-信号输入终端和Q-信号输入终端。I-信号I(t)和Q-信号Q(t)相位被设为相同的固定值φ,比如,45°(π/4[rad]),且它们的振幅也被设为相同的固定值A。
I(t)=Acosφ
Q(t)=Asinφ
(4)
QPSK调制器5将每个I-信号I(t)和Q-信号Q(t)与来自高频信号源12的载波(sinωt)混合并叠加结果,输出由以下等式(5)表示的输出信号S1(t)。即,QPSK调制器5以正弦波(Asin(ωt+φ))为形式的输出信号S1(t)。
S1(t) =I(t)sinωt+Q(t)cosωt
=Acosφsinωt+Asinφcosωt
=Asin(ωt±φ) (5)
此时,离散的ASK数据信号D(t)∈{0,1}被作为数据信号D(t)输入到ASK调制器1的数据输入终端。由此,ASK调制器以正弦波形式使用数据信号D(t)对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输出信号S1(t)作1ASK-调制。即,ASK调制器1以由以下等式(6)表示的ASK调制波(D(t)Asin(ωt±φ))输出输出信号S2(t):
S2(t) =D(t)S1(t)
=D(t)Asin(ωt±φ) (6)
如图5所示,在接收时,开关15和16将QPSK调制器5与混频器13连接,同时将混频器13与天线4连接。
在该状态下,从高频信号源12输出的载波(sinωt)被输入到QPSK调制器5的载波输入终端。此外,I-信号I(t)和Q-信号Q(t),其中相位被设为相同的固定值φ,比如45°(π/4[rad]),而振幅被设为相同的固定值A,被分别输入到I-信号输入终端和Q-信号输入终端。由此,与输出ASK-调制波的情况相似,QPSK调制器5以正弦波(sin(ωt+φ))的形式输出信号S1(t)。
接着,混频器13将由天线4接收的接收波与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输出信号S1(t)混合,从而将接收波向下转换成数据信号IF。
如上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QPSK调制器5的输出终端5D与ASK调制器1的载波输入终端1A连接。从而,当输出QP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5输出QPSK-调制波,而ASK调制器以恒定增益放大QPSK-调制波用于输出。
另一方面,当输出A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5输出正弦波,且ASK调制器使用数据信号D(t)1ASK-调制正弦波,由此输出ASK-调制波。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反,分离的高频信号源不需要分别与ASK调制器1和QPSK调制器5连接。即,它只要能够将高频信号源12与QPSK调制器5连接。由此,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也减小了无线通讯设备的大小。
设置在QPSK调制器5和每个混频器13以及ASK调制器1之间的开关15在发送时连接ASK调制器1和QPSK调制器5,而在接收时则连接混频器13和QPSK调制器5。此外,QPSK调制器5在接收时输出正弦波。因此,混频器13将由天线4接收的接收波和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输出信号S1(t)混合,从而将接收波检波、解调或向下转换成数据信号。
第二实施例
图6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ASK-调制波由QPSK调制器输出。在以下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字符表示,而且对其的描述也将省略。
参考图6,QPSK调制器21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中的QPSK调制器5类似。更特别的是,QPSK调制器21具有载波输入终端、I-信号输入终端、Q-信号输入终端以及输出终端(它们都未被显示)。QPSK调制器21的输出终端允许选择性地通过开关15与ASK调制器1或混频器12连接。
现在将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操作进行描述。当在发送和接收时输出QPSK-调制波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故对这些情况的描述被省略。
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开关15和16将QPSK调制器21与ASK调制器1相连,同时将ASK调制器1与天线4相连。
在该状态下,从高频信号源12输出的载波(sinωt)被输入到QPSK调制器21的载波输入终端,且由以下等式(7)表示的I-信号I(t)和Q-信号Q(t)被分别输入到I-信号输入终端和Q-信号输入终端。I-信号I(t)和Q-信号Q(t)的相位被设为相同的固定值φ,比如,45°(π/4[rad]),而它们的振幅α(t)根据ASK数据信号(α(t)∈{0,1})而在时间上一致地变化。
I(t)=Acosφ
Q(t)=Asinφ
(7)
QPSK调制器21将每个I-信号I(t)和Q-信号Q(t)与来自高频信号源12的载波(sinωt)混合并相加结果,从而输出由以下等式(8)表示的输出信号S1(t)。即,QPSK调制器21根据振幅α(t)ASK-调制载波,从而以ASK-调制波(α(t)(sin(ωt+φ))的形式输出输出信号S1(t)。
S1(t) =I(t)sinωt+Q(t)cosωt
=α(t)cosφsinωt+α(t)sinφcosωt
=α(t)sin(ωt±φ) (8)
此时,具有恒定电压V的信号被作为数据信号D(t)输入到ASK调制器1的数据输入终端。由此,ASK调制器1以恒定的增益放大从QPSK调制器21输出的输出信号S1(t)。即,ASK调制器1放大ASK调制波(α(t)sin(ωt±φ))以输出由以下等式(9)表示的输出信号S2(t)。
S2(t) =D(t)S1(t)
=Vα(t)sin(ωt±φ) (9)
如上所示,第二实施例取得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优点。此外,根据第二实施例,因为ASK-调制波是使用QPSK调制器21输出的,所以即使,比如,数据信号D(t)由于ASK调制器1中的故障不能被正确地调制,仍能输出ASK-调制波。
第三实施例
图7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QPSK调制器通过π/4偏移的QPSK操作输出正弦波。在以下对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字符表示,而且对它们的描述被省略。
QPSK调制器31的构成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QPSK调制器5。更特别的是,QPSK调制器31具有载波输入终端、I-信号输入终端、Q-信号输入终端以及输出终端(它们都未被显示)。可允许QPSK调制器31的输出终端通过开关15选择性地同ASK调制器1或混频器13连接。
高频信号源32的构成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高频信号源12,并与QPSK调制器31的载波输入终端相连。高频信号源32的振荡频率f1被预先设定为一个值,该值低于用于ASK调制的频率f0,当进行无π/4偏移的QPSK调制时就是输入到调制器的载波频率,或者当进行正交调制时就是输入到调制器的载波频率,由以下的等式(10)表示:
f1=f0-(R/4) (10)其中,频率单位是Hz。
R表示输入到QPSK调制器31的QPSK数据信号的传输率。因而,高频信号源32输出对应频率f1的正弦波(sinωt)。
现在将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的操作进行描述。当在发送和接收时输出QPSK-调制波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故对这些情况的描述被省略。
当在发送时输出ASK-调制波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开关15和16将QPSK调制器31与ASK调制器1相连,同时将ASK调制器1与天线4相连。
在该状态下,从高频信号源12输出的载波(sinω1t)被输入到QPSK调制器31的载波输入终端,且由以下等式(11)表示的I-信号Ik和Q-信号Qk被分别输入到I-信号输入终端和Q-信号输入终端。I-信号Ik和Q-信号Qk的相位φ1被设为,比如,45°(π/4[rad]),它对应QPSK数据信号的符号“00”。Ik-1和Qk-1分别表示一个符号时间前的I-信号和Q-信号。
Ik=Ik-1cosφ1-Qk-1sinφ1
Qk=Ik-1sinφ1+Qk-1cosφ1 (11)
QPSK调制器31将每个I-信号Ik和Q-信号Qk与来自高频信号源32的载波(sinω1t)混合并相加结果。由此,QPSK调制器31完成了π/4移位的QPSK操作,其中相位在每个符号时间(两比特QPSK数据信号)旋转π/4[rad]。
结果,QPSK调制器31以正弦波(sinω0t)的形式输出信号S1(t),其频率f0(f0=ω0/(2π))是比从高频信号源32输出的载波(sinω1t)的频率f1高出QPSK数据信号传输率R/4 Hz的值(f0=f1+R/4)。因此,QPSK调制器31作为输出信号S1(t)输出与用于ASK调制的频率f0对应的正弦波(sinω0t)。
此时,离散的ASK数据信号D(t)∈{0,1}被作为数据信号D(t)输出到ASK调制器1的数据输入端。由此,ASK调制器使用数据信号D(t)1ASK-调制以正弦波形式从QPSK调制器31输出的输出信号S1(t),从而输出以ASK-调制波(D(t)sinω0t)为形式的输出信号S2(t),S2(t)由以下的等式(2)表示:
S2(t)=D(t)S1(t)
=D(t)sinω0t (12)
如上所述,第三实施例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优点。
此外,如上所述,向QPSK调制器31输入具有比用于ASK调制的预定频率f0低传输率R/4Hz的频率f1的载波。由此,即使从QPSK调制器31输出的输出信号S1(t)的频率f0由于π/4的偏移QPSK操作而被提高传输率R/4.Hz,QPSK调制器31仍可输出具有预定频率f0的正弦波。由此,ASK调制器用数据信号D(t)1ASK-调制具有频率f0的正弦波,从而输出ASK-调制波。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当在发送和接收时输出QPSK-调制波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比如,当输出QPSK-调制波时,QPSK调制器31可完成π/4的偏移QPSK操作。此外,在接收时,QPSK调制器31可通过QPSK操作输出正弦波,这类似于输出ASK-调制波的情况。
第四实施例
图8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提高频率的混频器(下文中被称为上混频器)连接于ASK调制器和QPSK调制器之间。在以下对第四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字符表示,且它们的描述被省略。
参考图8,上混频器41连接于QPSK调制器5和开关5之间。上混频器的一个输入终端与QPSK调制器5的输出终端相连,而上混频器41的另一个输入终端则与高频信号源42相连用于提高频率。上混频器41的输出终端通过带通滤波器43与开关15连接。
为了将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输出信号S1(t)的频率提高预定的频率,高频信号源42输出具有根据向ASK调制器1输入的信号S1’(t)等和输出信号S1(t)之间的频率差异的频率的正弦波(sinωt)。
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信号S1(t)的频率被上混频器41等提高,从而可选择性地向ASK调制器1或混频器13提供具有频率被来自高频信号源42的正弦波(sinωt)的频率提高的信号S1’(t)。
如上所述,第四实施例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优点。此外,根据第四实施例,因为用于提高频率的上混频器41连接于ASK调制器1和QPSK调制器5之间,所以即使,比如,射频高到5GHz或以上,QPSK调制器5仍然有能力输出具有频率与1GHz一样低或更低的输出信号S1(t)。因此,与高频信号直接从QPSK调制器5输出的情况相反,该情况需要为QPSK调制器5使用诸如GaAs(砷化镓)之类的昂贵材料以及高精确过程,但根据第四实施例,可相对容易地通过使用诸如硅之类的不昂贵材料来实现QPSK调制器5。由此,QPSK调制器5可以低成本容易地生产。
第五实施例
图9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在于,ASK调制器、混频器等,整体地形成为RF块。在以下对第五实施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字符表示,且它们的描述被省略。
参考图9,上混频单元51连接于QPSK调制器和开关15之间。上混频单元51包括上混频器51A输出端和连接于上混频器51A的放大器51B。上混频器51A的一个输入终端连接于QPSK调制器5的输出终端,而上混频器51A的另一个输入终端连接于高频信号源52用于提高频率。上混频器51A的一个输入终端通过放大器51B和带通滤波器53连接到开关15。
RF块54,比如,以IC或RF模块元件形式集成了允许在无线通讯设备中进行ASK调制操作的元件。RF块54包括ASK调制器1、混频器13、放大器2和14以及开关15和16。与开关15连接的RF块54的一个终端通过带通滤波器53等连接于QPSK调制器5,而与开关16连接的RF块54的一个终端则通过带通滤波器3连接到天线4。
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操作和优点。此外,根据第五实施例,因为ASK调制器1、混频器13以及开关15和16等被集成为RF块54,所以RF块54可根据本发明被用于无线通讯设备,既可完成ASK调制又可完成QPSK调制,而且还可用于只需要ASK调制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由此,RF块54可大量地生产,从而较少生产成本。
虽然上混频单元51和带通滤波器53在第五实施例中是连接于ASK调制器1和QPSK调制器5之间的,但也可类似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而省略上混频单元51和带通滤波器53。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对于技术熟练人士来说,明显可以作许多其它变化和修改以及其它用途。因此,本发明并不受此处特定内容的限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讯设备可以低成本进行生产,并且其尺寸不大,因此可适用于数字无线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