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匣道通讯系统及其控制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匣道通讯系统及其控制切换方法,尤指一种可以适用至少两种通话技术,并且让使用者可以选择任一种通话模式的多匣道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互联网络的普及,利用Internet来传送大量的讯息已是现今的趋势。而更因半导体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进步,将语音资料转换成数字资料封包,再将此一数字封包经由网络传送至受话端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此利用Internet的便利,来传送Data及Voice,让企业或个人的使用者可以因此节省大量电话通信费用,特别是国际电话或长途电话,尤为明显。
另外,由于现存的网络电话系统通过Internet方式传输语音封包,来达成通话目的,但却无法与传统电话网络结合使用(如图1所示);有鉴于此,使用者端如果必须同时使用(拨打或接听)此二者不同系统电路,就必须准备二套设备,但是此举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除了使用上较为不便之外,为了使用两种系统而需购置两具适用不同系统的话机,在花费上亦是一般使用者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可供传统电话与网络语音通讯并存使用,通过话机上所设的两个不同切换组件(如:任意两个按键等等....),依所需而选择拨打网络电话或传统电话;而且亦可判断来电为网络电话或传统电话而自动切换使用,让不同来电系统,皆可由同一电话来接听(如图2所示)。另外,当停电时,本设计会自动将电话机切换至传统电话系统。此时,即可正常拨打或接听传统电话。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以往传统电话与网络通讯系统各自独立使用的示意图;
图2显示传统电话与网络通讯系统并存的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的拨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接听电话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应用于电话机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应用于多Port数PSTN外线与网络电话的切换控制装置。
图中符号说明
10 多匣道通讯系统 20 来电端
11 输入输出单元 21 PSTN外线
12 侦测单元 22 网络通讯线路
13 切换单元 30 使用者端
14 SLIC单元
15 中央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将PSTN外线与网络电话系统如何结合、如何切换与控制地方法,故下列说明即着重在系统判断、控制与切换方式。而语音讯号经由Codec(Coder/Decoder)、SLIC、DSP及CPU转换成IP封包等现今成熟的技术即不在此详细叙述,在此陈明。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10的架构说明图,此系统包括一输入输出单元11、一侦测单元12、一切换单元13、一SLIC单元14、及一中央处理单元15,以下即就各构成单元作进一步说明:
输入输出单元11,提供多匣道通讯系统10对来电端20或使用者端30进行通话的功能;其中该来电端20包含一PSTN外线31及一网络通讯线路32,而输入输出单元11可为一电话听筒。
侦测单元12存在的目的:一为侦测电信局外线有无连接上,二为侦测输入输出单元11有无被拿起。在电信局外线侦测方面:主要是利用一个桥式整流,将从局端通过电话线的电压检视出,再经由一比较器及反向器来判断局线有无被接上,并将此结果通知一中央处理单元15做处理。而另一部份是利用光耦合器串接至电话线,经由输入输出单元11拿起/挂上时,不同的电流流经光耦合器,而产生不同的电压输出,来达成输入输出单元11拿起或挂上的侦测,并将侦测结果通知中央处理单元15处理。
切换单元13主要目的是利用控制继电器,将电话的线路,接至电话外线或SLIC单元14。而此一切换单元13是经由中央处理单元15综合各种状态,判断后来控制Relay,将多匣道通讯系统10切换接至PSTN外线或SLIC线路,来达成两个网络间的相互切换。
SLIC单元14是用以将语音讯号转换成数字讯号,然后将数字讯号交于DSP做下一步处理,并且作为与话机的界面控制,如阻抗匹配、所需电压控制、振铃及按键侦测的接收与判断等工作。
至于中央处理单元15则进一步包含CPU与DSP两单元DSP接收到数字语音讯号时,在经由压缩后,交由CPU处理,包装成Ethernet封包,由LAN网络将语音讯号经Intemet或LAN传送至受话端。当然,如系统为受话单位,则同样原理,由Ethernet接受语音封包,经由CPU解出语音封包信息后,交由DSP、SLIC单元14处理,还原成模拟的语音封包。而CPU另一重要任务为,当接收侦测线路所送出讯息,经由各种状况来判断并送出控制切换线路的命令,做适当的切换动作。
接下来就以上所述整个系统的判断、切换方式作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4,显示本发明多匣道通讯系统拨打电话的流程:
首先,会先通过该多匣道通讯系统10所提供的一侦测单元12判断PSTN外线是否存在(步骤100),当PSTN无连接时,表示无外线存在,此时中央处理单元15会控制切换单元13记录PSTN状态(步骤110),并且将话机直接切换至SLIC线路,在此无外线情况,只能拨打网络电话,接着多匣道通讯系统10会进入一准备拨出状态,侦测使用者端30所选择的切换组件(步骤130),以通过输入输出单元11决定拨打传统电话或网络电话;
当使用者端挂上电话时,侦测线路即侦测到电话被挂断而通知CPU,CPU得知后,系统恢复至(步骤110)的等待状态,待下一通拨打或接听的电话。
但是,如果经侦测发现有PSTN外线存在时,该多匣道通讯系统10则会添增一控制条件,判别输入/输出单元11是否被使用(步骤120),电话听筒有否被提起;若当时输入/输出单元11未被使用,多匣道通讯系统10随即会进入一准备拨出状态,侦测使用者端30所选择的一切换组件(步骤140),等待使用者端30决定拨打传统电话或网络电话。
如图5所示,在多匣道通讯系统10进入准备接听等待使用者端30传统电话或网络电话的时候,若来电端20此时拨打传统电话至使用者端30,而使用输入/输出单元11(步骤A),会先通过侦测单元12侦测来电端20的状态(步骤200),一种便是传统电话的模式;该使用者端30直接接听,并结束使用(步骤210),同时结束后回到前述(步骤120)的状态。如果多匣道通讯系统10接收到来电端20的通话讯号是来自网络电话时,便进入网络电话的模式;则会先通过切换单元13先切换至SLIC线路,让该使用者端30接听网络来电(步骤220)。并且在通话结束时,系统会回到前述(步骤120)的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当该多匣道通讯系统10进入准备拨出状态,而等待使用者端30选择的切换组件(步骤130及140)来拨打传统电话或网络电话时,假设二个切换组件分别是话机按键的“0”及“#”,使用者端30可以依需要而按下其中一按键,通过输入/输出单元11拨打传统电话或网络电话,且当输入/输出单元11用毕之后,侦测线路随即侦测到此状况而通知CPU,令系统恢复至(步骤120)的等待状态,待下一通拨打或接听的电话。
在等待拨打电话的状态下,如果多匣道通讯系统10侦测到PSTN外线存在,当按下“#”键时(设定为拨打网络电话),由SLIC单元14检视出使用者按下“#”键后,即通知中央处理单元15,再由中央处理单元15通知切换单元13,将该多匣道通讯系统10切换至SLIC线路,供使用者端30拨打网络电话(步骤150)。反之,若按下的是“0”键,多匣道通讯系统10切换至PSTN线路,供使用者端30拨打传统电话(步骤160),且当输入/输出单元11用毕之后,侦测线路随即侦测到此状况而通知CPU,令系统恢复至(步骤120)的等待状态,待下一通拨打或接听的电话。
另一种情况是在多匣道通讯系统10并未侦测到PSTN外线的存在,倘若使用者端30按下“#”键时,依然还是可以供使用者端30拨打网络电话(步骤170),但是当按下“0”键时,多匣道通讯系统10则会依PSTN状态通知该使用者端30无法拨打网络电话(步骤180)。
上述的切换组件可由使用者端30自行定义为多匣道通讯系统接口上任一的组件,如:电话按键上的任意两个按键。
综合上述说明,已清楚揭露一种传统电话与网络电话通讯系统切换控制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并可让使用者端可以通过一多匣道通讯系统10选择不同拨打通话系统,以节省购置话机费用,并且保留传统电话使用上的方便。在应用上,本发明亦可将传统电话与上述所提的网关器相结合成一台可接收或拨打PSTN传统与网络电话的单一话机(如图6所示)。此外亦可延伸至多Port数PSTN外线与网络电话的切换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设计变化,均应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