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12025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7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3575.2

申请日:

2003.01.29

公开号:

CN1491876A

公开日:

2004.04.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H 59/38申请日:20030129授权公告日:20060705终止日期:201101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9/38; B65H57/00

主分类号:

B65H59/38; B65H57/00

申请人:

一津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全荣道

地址:

韩国蔚山市

优先权:

2002.10.24 KR 2002-65244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楼仙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位于高速卷取丝线60的线轴40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的,在下部与前述线轴40接近的区域中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12的主体10;与该主体10的圆形部12结合且在高速卷取丝线60时与前述线轴40接触、并且向反方向旋转的摩擦辊20;与前述主体10的圆形部12结合、与前述摩擦辊20和线轴40相隔一定距离的同时与一定长度的丝线60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丝线60引导到前述摩擦辊20和线轴40之间并旋转的超越进给辊30(over feed roller);从而,在高速卷取时也可以改善丝线的张力,并且可以引导出多种丝线的特性,可以防止卷取不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位于高速卷取丝线的线轴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于 其下部在与前述线轴接近的区域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 一摩擦辊,与该主体的圆形部结合的同时,在高速卷取丝线时与前述线 轴接触、并且向反方向旋转; 一超越进给辊,与前述主体的圆形部结合,与前述摩擦辊和线轴相隔一 定距离的同时,与一定长度的丝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丝线引导到前述摩擦 辊和线轴之间并同时旋转。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 辊和超越进给辊,分别以不同的旋转速度利用各自的皮带与分别配置在主体 上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结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摩擦 辊和超越进给辊通过各自的皮带与配置在主体上的一个马达结合,并且分别 以不同的旋转速度在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上结合直径相互不同的带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 摩擦系数并抑制粘着现象的产生,前述超越进给辊在长度方向上进一步形成 多个凹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大 摩擦系数,对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镀铬,前述电镀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 8S。

说明书


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以在高速卷取时改善丝的张力,并且可以引导多种丝的特性,可以防止卷取不良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a,表示出了现有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地主视图,参照图1b,表示出了由图1a的丝引导装置形成的丝道。

    如图所示,现有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100’由位于高速卷取丝线的线轴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在其下部于接近前述线轴的区域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12’的主体10’;和与该主体10’的圆形部12’结合的同时在高速卷取丝线时与前述线轴接触并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摩擦辊20’构成。

    在此,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前述摩擦辊20’上结合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设置在主体一侧的马达的皮带轮相结合,从而,利用前述马达的作用使前述摩擦辊旋转。

    这种现有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100’,如图1b所示,实际上是位于卷取丝线60’的线轴40’的上部和向规定方向引导丝线60’的横凸轮50’的侧部。这种丝引导装置中的前述摩擦辊20’的作用是:通过以其下部的右侧与前述线轴40’的上部左侧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并将丝线60’确切地卷取到前述线轴40’上,并且提高前述被卷取的丝线60’的张力等物理性质。显然,前述横凸轮50’与前述摩擦辊20’和线轴40’不接触的状态调节丝线60’的方向。

    但是,这种现有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由于线轴的卷取速度逐渐高速化而引起了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随着线轴和摩擦辊旋转速度的增加,仅利用前述摩擦辊不仅难以改善丝线的张力等物理性质,反而具有导致物理性质下降的问题。

    第二,由于线轴及摩擦辊与丝的高速接触,被卷取的丝线和摩擦辊的单位时间接触面积以及转动惯量相对增大,因此,附着有各种油剂的丝更易黏着于前述摩擦辊而引起卷取不良。

    第三,由于线轴和摩擦辊的旋转速度已经被确定,所以利用前述摩擦辊不能多种多样地改变丝线的特性,因此,存在不能适当地满足顾客多种多样的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和缺点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速卷取时可以改善丝的张力,并且可以引导多种丝的特性,且可以防止卷取不良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位于高速卷取丝线的线轴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在其下部于前述线轴接近的区域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的主体;与该主体的圆形部结合的同时在高速卷取丝线时与前述线轴接触、并且向反方向旋转的摩擦辊;与前述主体的圆形部结合、与前述摩擦辊和线轴相隔一定距离的同时与一定长度的丝线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丝线引导到前述摩擦辊和线轴之间并同时旋转的超越进给辊(over feed roller)。

    在此,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以各自旋转速度不同的方式通过各自的皮带与分别配置在主体上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结合。

    并且,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利用各自的皮带与配置在主体上的一个马达结合,并且,以各自的旋转速度不同的方式在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上结合直径相互不同的皮带轮。

    并且,为了提高摩擦系数并抑制粘着现象的产生,前述超越进给辊在其长度方向上进一步形成有多个凹槽(groove)。

    并且,为了增大摩擦系数,在前述摩擦辊和超越进给辊上镀铬,前述电镀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8S。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超越进给辊,在最初丝线与该超越进给辊接触的状态下将丝线引导向摩擦辊和线轴,从而,可以改善丝线的张力等物理性质,并且,通过适当地调节该超辊进给辊的速度,可以引导多种丝线的特性。

    并且,其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前述超越进给辊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凹槽,在减少了与丝线的接触面积的同时,摩擦力增大,从而,可容易地进行丝线的超越进给(over feed)。

    最后,其还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以超越进给辊和摩擦辊上的表面粗糙度为3~8S左右的方式进行镀铬,可以提高摩擦系数并减小由于粘着现象所造成的丝线的粘结力。

    从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可以明确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现有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1b表示图1a的丝引导装置形成的丝道的说明图;

    图2a表示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的左侧剖视图;

    图2c是图2a的右侧剖视图;

    图3a表示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中的超越进给辊的侧视图;

    图3b是图3a的正视图;

    图3c是图3b的I区域的放大图;

    图4表示图2a的丝引导装置形成的丝道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图1至图4中涉及如下元件: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100,主体10,圆形部12,摩擦辊20,超越进给辊30,轴承21、31,皮带轮22、32、24、34,皮带23、33,轴36,凹槽37,线轴40,横凸轮50,丝线60。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使具有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普通常识的人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

    参照图2a,表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的主视图,参照图2b,图示表示出了图2a的左侧剖视图,参照图2c表示出了图2a的右侧剖视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卷取器包括:安装各种结构物的主体10,与线轴40接触并旋转以便提高丝线60的物理性质的摩擦辊20,最初与丝线60接触、将该丝线60引导到摩擦辊20和线轴40之间以进一步提高丝线60的物理性质的超越进给辊30。

    首先,前述主体10位于高速卷取丝线60的线轴40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在其下部与前述线轴40接近的区域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12。(参照图2a)

    接着,前述摩擦辊20借助轴承21结合到前述主体10的圆形部12两端的主体10上的同时,一端结合有一定直径的皮带轮22。在与前述皮带轮22相隔一定距离的主体10上安装结合有另一个皮带轮24的马达25,前述马达25的皮带轮24和摩擦辊20的皮带轮22借助正时齿带23结合起来。并且,这种摩擦辊20在利用线轴40卷取丝线60时与前述线轴40的上部接触并向相反方向旋转。

    这种摩擦辊20的作用为,提高卷取到线轴40上的丝线60的张力等物理性质,并防止线轴40的卷取不良。(参照图2b)

    并且,前述超越进给辊30也利用轴承31结合到前述主体10的圆形部12的两端上。进一步详细说明如下,在前述超越进给辊30的内侧结合有轴36,前述轴36固定在圆形部12两端的主体10上,前述超越进给辊30通过轴承31固定到前述轴36上。并且,在前述超越进给辊30的一端上,结合有贯穿前述轴36的一定直径的皮带轮32,在与前述皮带轮32相隔一定距离的主体10上安装结合有另一个皮带轮34的马达35。前述马达35的皮带轮34和超越进给辊30的皮带轮32通过正时齿带33相互结合在一起。

    这种超越进给辊30,在利用线轴40卷取丝线60时,处于前述线轴40上部的同时,相隔一定距离地位于摩擦辊20的侧部,起到与丝线60接触一定区域的状态下将前述丝线60引导到摩擦辊20和线轴40之间的作用。(参照图2c)

    在此,前述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利用各自的马达25、35控制其转速,当适当调节与前述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结合的各个皮带轮22、32的直径时,可以体现为即使用一个马达(25或35)也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的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前述超越进给辊30比前述线轴40的旋转速度快,前述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的旋转方向相同。当然,前述线轴40的旋转方向与前述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相反。

    参照图3a,表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的超越进给辊30的侧视图,参照图3b,表示出了图3a的主视图,参照图3c,表示出了放大图3b的I区域的放大图。

    如图所示,为了提高丝线60的摩擦系数并抑制所引起的粘着现象,超越进给辊30在长度方向上进一步形成有向内侧凹入一定深度的多个凹槽(groove)37。在此,前述凹槽37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凹入的形式可以为截面呈四边形、三角形或半圆形等,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用这样的凹槽37提高超越进给辊30和丝线60之间的摩擦系数或抑制粘着现象,最终,可以抑制丝线60卷取到超越进给辊30本身上的现象。

    另一方面,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前述摩擦辊20和超越进给辊30上,以进一步增大与丝线60的摩擦系数的方式进行镀铬。显然,前述电镀的金属不限于铬,只要是耐腐蚀的金属就可以。

    这种用铬电镀过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优选为3~8S左右,可以通过前述这样的电镀进一步提高前述超越进给辊30和丝60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且进一步减少由于粘着现象造成的丝线60的粘着力。

    参照图4,表示出了由图2a的丝引导装置形成的丝道。

    如图所示,实际上,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位于卷取丝线60的线轴40的上部和将丝线60引导到规定方向的横凸轮50的侧部。并且,前述丝引导装置中的摩擦辊20,通过以其下部右侧与前述线轴40的上部左侧接触并以此状态进行旋转,确切地将丝线60卷取到前述线轴40上,并且,起到提高丝线60的张力等物理性质的作用。并且,前述丝引导装置中的超越进给辊30下部左侧与前述线轴40的上部右侧接近并以此状态旋转。在此,前述超越进给辊30,以下部与前述线轴40接触的状态下是无法旋转的。

    在此,丝线60在上部行进于前述超越进给辊30和横凸轮50之间的同时,向左侧弯折与前述超越进给辊30的右侧下部区域接触,并以此状态进行引导。并且,通过使前述被引导的丝线60在前述摩擦辊20和线轴40之间行进,结果,将丝线卷取到前述线轴40。

    因此,卷取到前述线轴40上的丝线60借助超越进给辊30第一次提高了张力等物理性质,并且,通过前述超越进给辊30的速度调节引导出多种特性。显然,利用在前述超越进给辊30上形成的多个凹槽37和镀铬,还抑制了前述丝线60卷取到超越进给辊30上的现象。

    接着,利用与前述线轴40接触并旋转的摩擦辊20,对丝线60的张力进行第二次改善,并且,还防止了由于线轴40造成的丝线60的卷取不良。显然,利用在前述摩擦辊20上形成的镀铬,还抑制了前述丝线60卷取到摩擦辊20上的现象。

    如上所述,以前述实施例为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的范围内可以对实施例进行改变。

    如前面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采用超越进给辊,在最开始,使丝线与该超越进给辊接触,并以这种状态将丝线引导向摩擦辊和线轴,从而,可以改善丝线的张力等物理性质,并且,通过适当地调节该超越进给辊的速度,可以引导多种的丝线特性。

    并且,通过在超越进给辊沿长度方向上形成多个凹槽,减少了与丝线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增大了摩擦力,具有使丝线的超越进给(over feed)更加容易的效果。

    最后,通过镀铬使超越进给辊和摩擦辊上的表面粗糙度为3~8S左右,从而,具有增加摩擦系数并减小由于粘着现象造成的丝线的粘着力的效果。

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取器的丝引导装置,其特征为,包括:位于高速卷取丝线60的线轴40的上部、大致呈四边形框体形状的,在下部与前述线轴40接近的区域中形成有凹向内侧的圆形部12的主体10;与该主体10的圆形部12结合且在高速卷取丝线60时与前述线轴40接触、并且向反方向旋转的摩擦辊20;与前述主体10的圆形部12结合、与前述摩擦辊20和线轴40相隔一定距离的同时与一定长度的丝线60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