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00004.4
2008.01.02
CN101477908A
2009.07.08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H 13/70公开日:20090708|||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H01H 13/70收件人:奚振军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H01H 13/70收件人:奚振军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公开
H01H13/70; H01H13/807
H01H13/70
奚振军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16号南楼208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触发电路使用但不限于锅仔(demo)介质的共用引线按键触发结构,通过设计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及与之配合的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构成N*M触发电路阵列,在印刷电路上实现按键紧密布置的同时,提供可靠有效触发的接触点面积,实现每个锅仔单元在小于Φ5情况下时使用按键长效可靠。
1、 一种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一种按键触发电路使用但不限于锅仔(demo)介质的共用引线按键触发结构,通过设计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及与之配合的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构成N*M触发电路阵列,在印刷电路上实现按键紧密布置的同时,提供可靠有效触发的接触点面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N≥2,即每个N-partner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发电路对。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N≥2,即每个N-demo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多触发凸点。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每个N-partner由1个共用引线末端和N个触点电路末端构成N个触发电路对,每个N-partner引出线为N+1个。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N-partner共用引线末端与N-demo的相连的边沿对应接触,N-partner的N个触点电路末端各中心与N-demo的N个触发凸点各中心相对应,单独触发某个凸点时,其所对应的N-partner中的某个触点实现电路闭合,其他触点不受影响。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每个N-demo有N个触发凸点,N个触发凸点的边沿是相互连结的,在按下其中的一个凸点时其他凸点不会受影响。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N*M触发电路阵列,M代表N-demo个数或与之对应的N-partner的个数。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N*M触发电路阵列,采用N-demo/N-partner结构的按键电路引出线相对应电路矩阵采用N*M矩阵结构,引出线数量为N+M个,按键触发数量为N*M个。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N*M触发电路阵列,其中的N-demo组按照特定的数量排列并安装在介质上,其安装形式与锅仔组相同,但安装单元有方向性和相对位置要求。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其特征是:N*M触发电路阵列,N-partner阵列按照特定的数量排列,其每个单元有方向性要求和相对位置要求。
小型按键触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触发电路使用但不限于锅仔(demo)介质的共用引线按键触发结构,通过设计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及与之配合的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构成N*M触发电路阵列,在印刷电路上实现按键紧密布置的同时,提供可靠有效触发的接触点面积,实现每个锅仔单元在小于Φ5情况下时使用按键长效可靠。 背景技术: 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按键的机会越来越多,如移动终端的键盘按键、遥控器的按键。 键盘按键随着个人终端的普及和键盘功能的多样化,趋向小型、全键盘化方向发展,按键逐步缩小,相应的触发电路及操控装置与之接触面积缩小。 作为触发单元,可靠的触发要求每个触发点有效接触面积应保持足够的尺寸和偏移裕量,过小的触发面积将导致触发不可靠和按键寿命过短,尤其对于密集安装的按键,如多向操纵按键结构,锅仔尺寸可以小到Φ2.5,甚至在封装下可以达到Φ2;以上尺寸对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都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结构能提供的操作尺寸已经低于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基本操作面积,不适合手指直接操作。 多样化的功能应用,要求在尽量小的键盘上排列尽量多的按键单元,而操作面积尽量小与电路有效触发面积不能太小的矛盾问题,是困扰小型化个人终端(包括手机、电子辞典、密码键盘、游戏键盘、移动游戏平台、手持电脑、智能遥控器等)键盘技术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而操作面积尽量小与电路有效触发面积不能太小的问题,采取触发端多个触发单元电路共用引线、单一锅仔包含多个触发凸点且边沿相互连结的锅仔结构,使电路有效触发面积满足稳定长效触发要求同时总面积比分立式锅仔占用面积小,达到在满足可靠长效触发要求的同时,在尽量小的面积上排列尽量多的按键单元。 具体的说就是对于平面设计的电路,通过改变引线组合方式,合并共用的引线,由矩阵的排列方式决定引出电路引线组合。 为说明各种概念关系,在本文件中定义N-demo(多触发凸点锅仔对,简称锅仔对),N-partner(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简称触点对),N*M触发电路矩阵,NDG(N-demo组),NPA(N-partner阵列)。 1、N-demo(锅仔对),有N个触发凸点且边沿为相互连结的demo定义为N-demo,其特征是每个N-demo有N个触发凸点且边沿为相连的结构,在按下其中的一个凸点时其他凸点不会受影响;N≥2,N可以为2、3、4、5、6、7、8、9等,如例图1,N为5时优选例。 2、N-partner(触点对),由1个共用引线末端和N个触点电路末端构成N个触发电路对的结构定义为N-partner,每个N-partner引出线为N+1个,其特征还包括N-partner共用引线末端与N-demo的相连的边沿对应接触、N-partner的N个触点电路末端各中心与N-demo的N个触发凸点各中心相对应,单独触发某个凸点时其所对应的N-partner(触点对)中的某个触发电路对实现电路闭合,同时其他触点状态不受影响;N≥2,可以为2、3、4、5、6、7、8、9等,如例图2,N为5时优选例。 3、M代表N-demo个数或与之对应的N-partner的个数。采用N-demo/N-partner结构的按键电路相对应电路矩阵定义为N*M触发电路矩阵,则引出线数量为N+M个,按键触发数量为N*M个,如图3其结构为当N=5、M=4时优选例。 4、NDG(N-demo Group,锅仔对组),按照特定的数量排列并安装在介质上的多个锅仔对,其安装形式与锅仔组相同,但安装单元有方向性和相对位置要求,以配合触发电路,优选例如图4、图5,NDG由12个N-demo组成。 5、NPA(N-partner Array,触点对阵列),按照特定的数量排列的多个N-partner,其每个单元有方向性和相对位置要求,以符合安装和触发的要求,优选例如图4、图5,NPA由12个N-partner组成。 附图说明: 附图1,单个N-demo结构俯视图; 附图2,单个N-partner结构俯视图; 附图3,N*M电路矩阵,(其中N=5,M=4); 附图4,N*M触发矩阵安装斜视图,(其中N=5,M=12); 附图5,N-demo组(NDG)与N-partner阵列(NPA)装配透视图,(其中N=5,M=12)。 附图中标号说明: 1-N-partner共用线末端, 2-N-partner触点电路末端, 3-按键电路间隙, 4-触发电路对, 5-N-demo边沿, 6-N-demo触发凸点, 7-N-demo边沿与N-partner共用线末端重合区域, 8-N-dome, 9-NDG, 10-NPA。 具体实施方式: 当N等于2、3、4、5、6、7、8、9时,对于具体电路实现时,引线引出方式和可以采用的形状,主要考虑触发电路对的形状和布置有利于触发和避免误触发。相应当N=5,M=12时,优选例如图4,图5。 电路触发结构如相应的锅仔也可以采用薄膜结构或其他可以采用的介质,总之,对于功能上与本发明设计中采用的共用引线技术相同的技术方式,本发明同样适用。
《小型按键触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按键触发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按键触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按键触发电路使用但不限于锅仔(demo)介质的共用引线按键触发结构,通过设计共线按键多触发电路对(N-partner)及与之配合的多触发凸点锅仔对(N-demo)构成N*M触发电路阵列,在印刷电路上实现按键紧密布置的同时,提供可靠有效触发的接触点面积,实现每个锅仔单元在小于5情况下时使用按键长效可靠。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