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1922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4027.2

申请日:

2007.06.21

公开号:

CN101479902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B 13/045申请日:20070621授权公告日:20111005终止日期:201406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B13/045

主分类号:

H02B13/045

申请人: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彼得·斯坦泽尔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06.6.30 DE 102006031219.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郝俊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外壳(3)和安置在该外壳内的接触装置(5)的断路器(1),外壳(3)具有外壳纵轴线(A),接触装置与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一电导体(9)以及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二电导体(15)导电连接。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件(31)和第二外壳件(33),其中第一电导体(9)导引通过第一外壳件(31),第二电导体(15)导引通过第二外壳件(33)。两个外壳件(31,33)围绕外壳纵轴线(A)可相对旋转地相互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外壳(3)和安置在该外壳内的接触装置(5)的断路器(1),该外壳(3)具有外壳纵轴线(A),该接触装置(5)与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一电导体(9)以及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二电导体(15)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件(31)和第二外壳件(33),其中第一电导体(9)导引通过第一外壳件(31),第二电导体(15)导引通过第二外壳件(33)并且两个外壳件(31,33)围绕外壳纵轴线(A)可相对旋转地相互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触点(19,21)和至少一个对接触点(25,27),它们构造以及相对布设成,能够围绕外壳纵轴线(A)相对旋转并且所述第一电导体(9)与所述触点(19,21)导电连接以及第二电导体(15)与对接触点(25,27)导电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触点(25,27)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A)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在表示接通位置的接触位置一个对接触点至少部分同心地包围另一个对接触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5)包括具有额定电流触点(19)和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5)的额定电流接触装置,以及包括具有电弧触点(21)和电弧对接触点(27)的电弧接触装置,其中所述额定电流触点(19)和电弧触点(21)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A)的旋转对称性以及一个触点同心地包围另一个触点,以及其中所述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5)和电弧对接触点(27)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A)的旋转对称性以及一个对接触点同心地包围另一个对接触点。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5)构造和布设成,能够通过所述触点(19,21)和/或对接触点(25,27)沿外壳纵轴线(A)的轴向移动来实现触点接通或触点断开。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体(9,15)中的至少一个这样与所述接触装置(5)电连接,使得该电导体(9,15)在两个外壳件(31,33)相对旋转时可以围绕该接触装置(5)旋转。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构成接地的金属包壳以及所述接触装置包括用于熄灭电弧的灭弧系统(29)。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29)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A)的旋转对称性。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外壳件(31,33)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法兰连接其他外壳件(7,41)的法兰(35、37)并且所述第一电导体(9)和第二电导体(15)分别导引通过一个法兰(35,37)。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35、37)布设在所述外壳的圆周面上。

说明书

具有外壳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外壳和安置在该外壳内的接触装置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一种此类开关例如已在DE10119530A1中公开。其中描述的高压断路器具有包封外壳,该包封外壳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法兰,通过连接法兰可以将其他包封组件与包封外壳连接起来。通过布设连接法兰可以将包封的高压断路器可变地相互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外壳的高压断路器,其尤其是可以可变化地应用。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得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包含本发明断路器的优选扩展设计。
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设计为具有外壳,该外壳具有外壳纵轴线。在该外壳内布设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与导引通过该外壳的第一电导体以及导引通过该外壳的第二电导体导电连接。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件和第二外壳件,其中第一电导体导引通过第一外壳件,第二电导体导引通过第二外壳件。两个外壳件围绕外壳纵轴线相对旋转地相互连接。
通过旋转两个外壳件可以相对改变导引通过两个外壳件的导电体彼此间的定向。由此可有利地应用所述外壳,因为该外壳通过外壳件的旋转可以最佳地与建立地点处的几何情况相适配。特别是在将导引穿过外壳的电导体引向其他设置在外壳上的外壳元件时,通过适当的旋转尤其可以节省位置地布设该导引穿过外壳的电导体。
此外,所述接触装置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触点和至少一个对接触点,它们构造以及相对布设成,能够围绕外壳纵轴线相对旋转。所述第一电导体与所述触点导电连接以及第二电导体与对接触点导电连接。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在固定连接电导体与触点和对接触点阻碍两个外壳件的旋转。电导体与触点和对接触点的固定连接尤其对于触点和对接触点与电导体之间的导电接通是有利的。若所述触点和对接触点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的旋转对称性,例如圆柱对称性,以及在表示接通位置的接触位置一个对接触点至少部分同心地包围另一个对接触点,则能够无障碍地旋转所述触点和对接触点,并进而无障碍地旋转两个外壳件。这尤其可以实现,两个外壳件相对旋转达到360°,而不会使旋转受阻。接触装置尤其可以包括具有额定电流触点和额定电流对接触点的额定电流接触装置以及包括具有电弧触点和电弧对接触点的电弧接触装置。在此所述额定电流触点和电弧触点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的旋转对称性以及一个触点同心地包围另一个触点。相应地,所述额定电流对接触点和电弧对接触点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的旋转对称性以及一个对接触点同心地包围另一个对接触点。
接触装置尤其构造和布设成,能够通过触点和/或对接触点沿外壳纵轴线的轴向移动来实现触点接通或触点断开。
代替触点和对接触点围绕着外壳纵轴线A可相对旋转的设计,也可以使至少一个电导体与接触装置这样导电连接,使得它在两个外壳件相对旋转时可以围绕着接触装置旋转。在此例如可以利用滑动触点确保接触装置与电导体之间的导电接触。
在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中,所述外壳构成接地的金属包壳。所述接触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用于熄灭电弧的灭弧系统。这种设计能够达到,将本发明的断路器作为所谓的“死的罐状断路器”使用。因为所述灭弧系统有利地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的旋转对称性并与接触装置同心地布设,所以不会由于灭弧系统而妨碍两个外壳件的旋转。
当所述每个外壳件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法兰连接其他外壳件的法兰并且所述第一电导体和第二电导体分别导引通过一个法兰时,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可以作为组件结构中的包封组件用于在高压和极高压范围内分配电能。在所述法兰上例如可以法兰连接露天绝缘套管。通过相对旋转两个外壳件可以实现就提供的空间位置而言在建立断路器时节省位置地布设所述两个露天绝缘套管。若所述法兰布设在外壳的圆周面上,则能够将不同长度的露天绝缘套管通过相对旋转两个外壳件布设成,它们的高压接线端子例如在外壳纵轴线水平定向时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当在一些露天绝缘套管前连接其他元件、例如隔离器/接地器时,可以获得不同长度的露天绝缘套管。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从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属性和优点。
图1示出了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的高压装置的组件布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外壳装置包括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1,该断路器1具有其中设有接触装置5的接地的金属包封外壳3。该外壳装置作为其他包封组件尤其包括露天绝缘套管7和隔离器/接地器13。
露天绝缘套管7包括由陶瓷材料或其他绝电材料制成的半锥形结构的露天支承绝缘子,连接导体9穿过该露天支承绝缘子一直延伸到接线板11。连接导体9或者直接与接触装置5导电连接或者在中间连接隔离器/接地器13及其他连接导体15的情况下与接触装置5导电连接。
接触装置5相对于本实施例中水平定向的包封外壳3的外壳纵轴线A而言是旋转对称的结构。它包括沿外壳纵轴线A可借助于驱动器17轴向移动的纵向电流触点19和同样借助于该驱动器17沿外壳纵轴线A可轴线移动的电弧触点21。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3以及电弧对接触点25固定地布设在接合外壳3内。通过电弧触点21和额定电流触点19朝固定的电弧对接触点27和固定的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5的方向的移动可以使接触装置5触点接通。在触点接通的状态下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5同心地包围额定电流触点19。电弧对接触点27同样同心地包围电弧触点21。此外,电弧触点21和电弧对接触点27同心地安置在额定电流触点19及额定电流对接触点25的内部。所有触点和对接触点都设计为关于外壳纵轴线A旋转对称。
另外,在包封外壳3中布设灭弧系统29,通过该灭弧系统消灭在断开过程中在电弧触点21与电弧对接触点27之间产生电弧及灭弧气体,例如六氟化硫(SF6)。灭弧系统29同样具有关于外壳纵轴线A的旋转对称性。
包封外壳3具有第一外壳件31和第二外壳件33。这两个圆柱形外壳件31、33设计成围绕外壳纵轴线A可相互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这通过第一外壳件31具有一个外径减小的可旋转地插入到第二外壳件33中的区段得以实现。此外在两个外壳件31、35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其相对于高压下的灭弧气体的出口来密封连接位置。
第一外壳件31和第二外壳件33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布设在圆周面上的法兰35、37,通过它们在本实施例中将露天绝缘套管7及接合包封外壳41与包封外壳3连接。因为在第一外壳件31的圆周面上布设第一法兰35以及在第二外壳件33的圆周面上布设第二法兰37,所以可以通过相对旋转两个外壳件引起露天绝缘套管7相对于露天绝缘套管7′旋转。由此尽管露天绝缘套管的结构长度不同带有或不带有隔离器/接地器均能达到,(在外壳纵轴线A水平时)所有接线板11均处于同一个水平面E内。
由于接触装置5及灭弧系统29的触点和对接触点具有旋转对称性,所以两个外壳件31、33能够相对旋转,而不会因为接触装置5或灭弧系统29阻碍这种旋转。原则上外壳件31、33能够相对旋转一个介于0°至360°之间的任意角度。
通过使一个外壳件相对于另一个外壳件旋转180°,如图1所示,能够实现组件的节省位置的设计。其他结构形式也可以通过旋转任意角度(例如90°)产生,从而任何时候都能够实现符合要求且节省位置的组件布设结构。
尽管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够围绕外壳纵轴线A相对旋转触点和对接触点,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断路器设计为,可以使接触装置5的触点19、21相对于对接触点25、27不是围绕着外壳纵轴线A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其上连接导体9或15与触点19或对接触点导电接触的接触点43、45可以设计为,它们在两个外壳件相对旋转时围绕着触点或对接触点的外表面旋转。这例如可以利用滑动触点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实现了一种这样的组件布设结构,其中所有露天输出端(露天绝缘套管的高压接线端)尽管采用了附加元件,例如隔离器/接地器,仍然处于同一平面内。其结果是,如图1所示,在采用按照本发明的断路器时在紧凑开关模件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平面结构形式,这对于设备结构,尤其是对于汇流排高度和输出端高度具有优点。
接地的接合外壳3尤其可以实施为所谓的“死的罐状外壳”,其中具有处于几帕压力下的绝缘气体或灭弧气体,或者可以将这样的处于高气压下的绝缘气体或灭弧气体吹入到该罐状外壳内。

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外壳的断路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外壳(3)和安置在该外壳内的接触装置(5)的断路器(1),外壳(3)具有外壳纵轴线(A),接触装置与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一电导体(9)以及导引通过该外壳(3)的第二电导体(15)导电连接。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件(31)和第二外壳件(33),其中第一电导体(9)导引通过第一外壳件(31),第二电导体(15)导引通过第二外壳件(33)。两个外壳件(31,33)围绕外壳纵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