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11920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5289.2

申请日:

2009.01.23

公开号:

CN101478376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L 1/00公开日:20090708|||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深圳市华达玻璃钢通信制品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东省深圳市华云通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319号变更后权利人: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侨香路香年广场A座1201-A登记生效日:2011060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00(2009.01)I; H04H20/59(2008.01)I; H04W4/06(2009.01)I

主分类号:

H04L1/00

申请人:

深圳市华达玻璃钢通信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经二力; 刘 刚; 罗世刚

地址:

518054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东滨路3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 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对预警信息数字信号进行接收放大、调谐选频、频率变换、信道解调和解扰处理后,比较判断本机地址码与解扰透明码流信息地址码,根据比较接收规则接收预警信息,接收预警信息后进一步处理并显示播放预警信息;比较接收规则为:对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用相同编码方式按行政区划编码规则编码,接收全码为零的预警信息,全码为零的接收装置接收所有预警信息,前码相同后码为零的接收装置接收后码不同的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全码相同的预警信息;本发明以简单的地址比较规则实现预警信息的点对点传送,避免采用复杂的系统协议,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投资成本;用户数量不受系统容量限制,便于该技术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使用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传送的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传送的预警信息数字信号,进行放大、调谐选频、频率变换、信道解调处理;
S2、数据码流经接收装置SIM卡解扰模块解扰处理;
S3、接收装置数据解析模块将预设的本机地址码与解扰透明码流的信息地址码进行比较判断:两地址码不符合比较接收规则,接收装置不作进一步响应;两地址码符合比较接收规则,则
S4、接收装置数据解析模块将信息码流进一步解析出预警信息类型、等级及预警信息ASC II码;
S5、将解析出的各类数据送至接收装置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文件分类、文件属性标识、文件存储,将数据分别送入接收装置显示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进行字符显示和语音播报;
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采用相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至少包括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共12位,其中:第一组G1G2为省级行政区代码,第二组G3G4为省辖市级行政区代码,第三组G5G6为县级行政区代码,第四组G7G8G9为街道、乡、镇级行政区代码,第五组G10G11G12为行政村、居委会、小区代码;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从第一组地址码开始依地址码顺序分别并对应对信息地址码和本机地址码进行判断比较;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当判断的该组信息地址码为零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当该组信息地址码不为零时,判断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为零;当该组本机地址码为零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当本机地址码不为零时,比较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相同;当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不相同时,接收装置屏蔽该信息,当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相同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进行下一组地址码判断比较;在地址码判断比较过程中,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地址码未判断比较完毕时继续地址码判断比较,地址码判断比较完毕时,接收装置接收该预警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中,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的步骤位于比较所述两组地址码是否相同步骤与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步骤之间,或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的步骤位于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步骤与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步骤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 G7G8G9G10G11G12共12位,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a1、当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a2、当本机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3、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4、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 G3G4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5、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6、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7、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六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 G7G8G9G10G11G12 G13G14共14位,其中:G13G14为2位预留码;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b1、当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b2、当本机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3、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4、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G3G4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5、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6、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7、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b8、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G1G2 G3G4G5G6 G7G8G9 G10G11G12 G13G14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7)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码为数字、英文字母之一或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

说明书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播方式下的数据接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信号的点对点传送均是采用码分多址、频分多址等方式进行编码来实现的。码分多址、频分多址等点对点传送编码方式虽然技术成熟,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码分多址、频分多址点对点传送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系统协议复杂,带来系统投资成本高;
2、用户数量受系统容量限制。
在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接收运用中,当要求系统投资不大或用户数量较多时,运用上述现有技术实现点对点传送将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满足用户数量不受系统容量限制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使用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传送的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传送的预警信息数字信号,进行放大、调谐选频、频率变换、信道解调处理;
S2、数据码流经接收装置SIM卡解扰模块解扰处理;
S3、接收装置数据解析模块将预设的本机地址码与解扰透明码流的信息地址码进行比较判断:两地址码不符合比较接收规则,接收装置不作进一步响应;两地址码符合比较接收规则,则
S4、接收装置数据解析模块将信息码流进一步解析出预警信息类型、等级及预警信息ASC II码;
S5、将解析出的各类数据送至接收装置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文件分类、文件属性标识、文件存储,将数据分别送入接收装置显示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进行字符显示和语音播报;
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采用相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至少包括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共12位,其中:第一组G1G2为省级行政区代码,第二组G3G4为省辖市级行政区代码,第三组G5G6为县级行政区代码,第四组G7G8G9为街道、乡、镇级行政区代码,第五组G10G11G12为行政村、居委会、小区代码;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从第一组地址码开始依地址码顺序分别并对应对信息地址码和本机地址码进行判断比较;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当判断的该组信息地址码为零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当该组信息地址码不为零时,判断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为零;当该组本机地址码为零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当本机地址码不为零时,比较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相同;当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不相同时,接收装置屏蔽该信息,当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相同时,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进行下一组地址码判断比较;在地址码判断比较过程中,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地址码未判断比较完毕时继续地址码判断比较,地址码判断比较完毕时,接收装置接收该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在所述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中,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的步骤位于比较所述两组地址码是否相同步骤与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步骤之间,或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的步骤位于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步骤与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步骤之间。
在本发明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 G7G8G9 G10G11G12共12位,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a1、当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a2、当本机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3、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4、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 G3G4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5、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6、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a7、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所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六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 G7G8G9 G10G11G12 G13G14共14位,其中:G13G14为2位预留码;所述步骤S3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如下:
b1、当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b2、当本机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3、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4、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 G3G4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5、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6、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b7、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b8、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G1G2 G3G4G5G6 G7G8G9 G10G11G12 G13G14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7)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在本发明的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所述地址码为数字、英文字母之一或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
实施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以简单的地址比较规则实现预警信息的点对点传送,避免采用复杂的系统协议,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投资成本;
2.用户数量不受系统容量限制,便于该技术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预警信息接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信息地址识别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中信息地址识别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使用预警信息接收装置`100实现接收卫星传送的灾害预警信息,图1示出了预警信息接收装置`100的一种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预警信息接收装置`100包括CPU主控模块4、与CPU主控模块4连接的SIM卡解扰模块20、FLASH存储器2、操作按键组5、电源管理模块7、USB控制模块6、语音处理模块16和8位串入并出控制模块18,以及与SIM卡解扰模块20连接的卫星数据信号解调模块21、与FLASH存储器2顺序连接的显示处理模块3和LCD显示屏1、与语音处理模块16顺序连接的音频放大模块15和喇叭14、分别与8位串入并出控制模块18连接的LED灯显示阵列17和蜂鸣器19、与卫星数据信号解调模块21连接的卫星接收天线接口22、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7连接的备用电源接口8、电源输入接口9和电源开关10、与USB控制模块6连接的USB接口11、分别与音频放大模块15连接的线路输出口12和耳机接口13。
预警信息接收装置`100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接口22连接卫星接收天线23,接收卫星传送的数字预警信号经卫星数据信号解调模块21进行QPSK信道解调,解调后的数字码流经SIM卡解扰模块20解扰后送入CPU主控模块4进行信息地址码和本机预置地址码的判断比较,对不满足比较接收规则的信息进行屏蔽,对满足比较接收规则的信息内置于接收装置`100的软件中的数据解析模块进一步将该信息解析出预警信息类型、等级及预警信息ASC II码,软件的文件管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文件分类、文件属性标识、文件存储,将图形数据送入FLASK存储器2经显示处理模块3在LCD显示屏1上显示,将音频数据送入8位串入并出控制模块18和语音处理模块16经LED灯显示阵列17和音频放大模块15、喇叭14进行字符显示和语音播报。
如图2所示,本发明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预警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卫星传送的预警信息数字信号,进行放大、调谐选频、频率变换等处理后,送入QPSK(正交相移键控)解调器(或其他解调器)进行信道解调;
第二,数据码流经接收装置的SIM卡解扰模块进行码流解扰处理;
第三,预警信息接收装置内置软件的数据解析模块将预先设置的本机地址码与解扰透明数据码流的信息地址码进行比较判断:两地址码不符合比较接收规则(见后详述),预警信息接收装置不作进一步响应,以屏蔽该信息;两地址码符合比较接收规则,则进入下一步,
第四,预警信息接收装置的数据解析模块将信息码流进一步解析出预警信息类型、等级及预警信息ASC II码;
第五,将解析出的各类数据送至预警信息接收装置内置软件的文件管理模块进行文件分类、文件属性标识、文件存储,然后将数据分别送入接收装置显示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进行字符显示和语音播报。
上述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至少包括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 G7G8G9G10G11G12共12位,按照行政区划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其中:第一组G1G2为省级行政区代码,第二组G3G4为省辖市级行政区代码,第三组G5G6为县级行政区代码,第四组G7G8G9为街道、乡、镇级行政区代码,第五组G10G11G12为行政村、居委会、小区代码。
如图3所示,上述第三步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开始地址码比较,将比较指针指向第一组地址码;
二、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判断比较完毕则接收该预警信息,未判断比较完毕则进行下一步;
三、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为零时转第六步,不为零则进行下一步;
四、判断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为零,为零时转第六步,不为零则进行下一步;
五、比较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相同,不相同时预警信息接收装置屏蔽该预警信息,相同时进行下一步;
六、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
七、返回第二步。
如图4所示,上述第三步中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也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开始地址码比较,将比较指针指向第一组地址码;
二、判断该组信息地址码是否为零,为零时转第五步,不为零则进行下一步;
三、判断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为零,为零时转第五步,不为零则进行下一步;
四、比较该组信息地址码和该组本机地址码是否相同,不相同时预警信息接收装置屏蔽该预警信息,相同时进行下一步;
五、判断地址码是否判断比较完毕,判断比较完毕则接收该预警信息,未判断比较完毕则进行下一步;
六、将比较指针指向下一组地址码;
七、返回第二步。
以下是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共12位时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其中,五组地址码的意义如上述):
一、当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二、当本机地址码12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三、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如G1G2=AB),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即G1G2=AB、G3G4=00、G5G6=00、G7G8G9=000、G10G11G12=000,以下类推),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四、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 G3G4为非零值(如G1G2=AB,G3G4=CD),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五、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如G1G2=AB,G3G4=CD,G5G6=EF),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六、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如G1G2=AB,G3G4=CD,G5G6=EF,G7G8G9=GHI),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数值的预警信息;
七.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如G1G2=AB,G3G4=CD,G5G6=EF,G7G8G9=GHI,G10G11G12=JKL),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2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以下是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各为六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 G13G14共14位时的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其中,前五组地址码的意义如上述,第六组G13G14为预留码,该预留码可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定义,如为区分不同行业,将第六组G13G14定义为行业代码等):
一、当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本机地址码无论设定为何数值,接收装置均接收该条预警信息;
二、当本机地址码14位均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信息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三、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G1G2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四、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G1G2 G3G4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五、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六、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为非零值,其他组地址码为零时,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任何值的预警信息;
七、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G1G2 G3G4 G5G6G7G8G9 G10G11G12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八、当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G1G2 G3G4G5G6 G7G8G9 G10G11G12 G13G14为非零值,该接收装置可接收:
(1)信息地址码14位均为零的预警信息;
(2)信息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组地址码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3)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4)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5)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6)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组地址码对应相同,其他组地址码为零的预警信息;
(7)信息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组地址码对应相同的预警信息。
在上述地址码比较接收规则中,地址码可以用包括但不限于数字、英文字母之一或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来表示。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卫星传送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方法,对预警信息数字信号进行接收放大、调谐选频、频率变换、信道解调和解扰处理后,比较判断本机地址码与解扰透明码流信息地址码,根据比较接收规则接收预警信息,接收预警信息后进一步处理并显示播放预警信息;比较接收规则为:对本机地址码和信息地址码用相同编码方式按行政区划编码规则编码,接收全码为零的预警信息,全码为零的接收装置接收所有预警信息,前码相同后码为零的接收装置接收后码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