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8312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5380.4

申请日:

2011.09.23

公开号:

CN102324481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M 2/14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2/14申请日:20110923|||公开

IPC分类号:

H01M2/14; H01M2/18

主分类号:

H01M2/14

申请人:

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战宇; 顾立贞; 朱守圃; 董志成; 周寿斌; 于尊奎; 代云飞

地址: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邮镇工业集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代理人:

江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PVDF-HFP及PDMS共溶于稀释剂中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其次,向混合体系中加入分散剂得到分散体系;最后,将PVDF-HFP和PDMS共混物制成薄膜,并经萃取剂萃取、干燥等步骤,得到多孔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吸液率、电导率且孔隙分布均匀。复合隔膜的电解质吸收率为175~185%,室温电导率为1.3mS/cm,孔隙率为60%~75%。

权利要求书

1: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厚度为 15 ~ 55μm、 电解液吸收率为 175 ~ 185%、 室温电导率为 1.3mS/cm、 孔隙率为 60 ~ 75%。
2: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 1) 混合稀释 : 将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室温条件下混合 均匀, 并加入稀释剂, 在 60℃温度环境条件下搅拌 6 小时, 得到混合体系 ; 2) 体系分散 : 将分散剂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 在室温条件下搅拌 2 小时, 得到共混物 ; 3) 相转化成膜 : 将所述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 所述涂布厚度为 80 ~ 100μm, 室温静置 10 ~ 15 秒后, 用萃取剂清洗三次后, 在室温条件下用萃取剂浸没玻璃平板 48 小 时后, 再经 40℃真空干燥 48 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1) 中, 所述聚 二甲基硅氧烷与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投料质量比为 10 ~ 20 ︰ 100。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1) 中, 所述稀 释剂为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 N,N- 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稀释剂用量为 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 100% ~ 500%。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2) 中, 所述分 散剂为 1,2- 丙二醇、 异丙醇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 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 10% ~ 15%。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3) 中, 所述萃 取剂为体积百分比为 5% ~ 10% 的乙醇溶液。

说明书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 PVDF-HFP/ PDMS 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比能量高, 循环寿命长, 无记忆效应等优点, 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已经成为二次电源的热点研究领域。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正、 负极并阻止电 子穿过, 但能使电解质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间自由通过。
     随着目前电子设备不断向轻便化的方向发展, 其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需具有高能量 密度及高容量的特性。不同于目前常用的第一代锂离子电池液体电解液, 第二代锂离子电 池胶体聚合物电解液具有以下优点 : 高能量密度、 结构稳定、 低挥发性。多种聚合物均可作 为聚合物电解液的基本骨架, 包括据环氧乙烷 (PEO), 聚丙烯腈 (PAN),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聚偏氟乙烯 (PVDF) 及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 (PVDF-HFP) 等。由于 PVDF 体 系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及较强的电子拉伸官能团 (–C–F–), 因此其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 能锂离子电池的理想隔膜材料。但是, 纯 PVDF 材料结晶度较高, 束缚电解质稳定性差, 因此 其离子电导率低, 限制了其在隔膜领域的应用。
     PVDF 类树脂因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 (ε = 8~10), 优良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力学性 能, 已成为聚合物隔膜的理想基体之一。但 PVDF 结晶度较高, 而 HFP 与 VDF 共聚后可降低 其结晶度, 这样既能使电解质膜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 又能保证共聚物有良好的吸附电解 质的能力, 并显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 采用 PVDF-HFP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晶度, 利于增大吸液率, 提高隔膜的性能。
     PDMS 是最为常用的橡胶膜材料之一, 具有低表面张力、 高柔韧性、 低玻璃化温度、 耐高温、 耐腐蚀、 稳定性高、 高压缩性的优点。用 PDMS 对 PVDF-HFP 共聚物进行改性, 可以改 善 PVDF-HFP 基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相容性, 电解质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迁移 数都有所提高。
     与其它制膜方法相比, 相转化法具有以下优势 : 第一, 可以通过调节简单的工艺参 数, 比如改变稀释剂种类、 聚合物分子量、 聚合物初始浓度等就能实现对膜孔结构以及聚集 态结构的控制 ; 第二, 所制备多孔膜的强度较好、 孔径分布比较窄 ; 第三, 能够制备出网状 以及球粒间孔等贯通性良好的孔结构。因此, 相转化法是制备用于锂离子电池半液态隔膜 多孔骨架的一种理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相转化法设计开发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活性多孔复合隔膜, 所得的复合 膜材料将具有特殊的活性。
     本 发 明 隔 膜 厚 度 为 15 ~ 55μm、 电 解 液 吸 收 率 为 175 ~ 185%、 室温电导率为 1.3mS/cm、 孔隙率为 60 ~ 75%。本发明还提出具有以上性能的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混合稀释 : 将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 (PVDF-HFP) 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 并加入稀释剂, 在 60℃温度环境条件下搅拌 6 小时, 可得到性状均 一的混合体系。
     2) 体系分散 : 将分散剂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 在室温条件下搅拌 2 小时, 对共混 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 可得到性状均一的 PVDF-HFP 和 PDMS 共混物。
     3) 相转化成膜 : 将所述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 所述涂布厚度为 80 ~ 100μm, 室温静置 10 ~ 15 秒后, 用萃取剂清洗三次后, 在室温条件下用萃取剂浸没玻璃平 板 48 小时后, 可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 再经 40℃真空干燥 48 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 膜。
     本发明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设计开发用于锂离子电池的 PVDF-HFP/PDMS 活性 多孔隔膜材料。制备的 PVDF-HFP 和 PDMS 复合隔膜具有低结晶度、 高孔隙率、 高吸液率的特 点。 该 PVDF-HFP 和 PDMS 复合隔膜是一种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及高电化学稳定性的活性隔膜, 是性能好、 安全性高的锂离子电池首选隔膜。利用 PDMS 修饰 PVDF-HFP 聚合物材料, 所得的 复合隔膜材料将具有特殊的活性, 锂离子电池组装为模块后, 复合隔膜可以通过吸收锂盐 液体电解质, 使电解液凝胶化, 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 同时, PVDF-HFP 和 PDMS 复 合隔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利于锂离子电池的扩大应用, 推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提升 发展。此外, 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 生产成本较低。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 1) 中, 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的 投料质量比为 10 ~ 20 ︰ 100。
     在所述步骤 1) 中, 所述稀释剂为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 或 N,N- 二甲基乙酰 胺 (DMAc) 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所述稀释剂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 共聚物总质量的 100% ~ 500%。
     在所述步骤 2) 中, 所述分散剂为 1,2- 丙二醇、 异丙醇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任意一 种, 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 10% ~ 15%。
     在所述步骤 3) 中, 所述萃取剂为体积百分比为 5% ~ 10% 的乙醇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1) 将 4g 聚偏氟乙烯 - 六氟丙烯共聚物 (PVDF-HFP) 和 1g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在室 温条件下混合均匀, 并加入 10g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 及 10g N,N- 二甲基乙酰胺 (DMAc) 稀释剂, 在 60℃下搅拌 6 小时, 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
     2) 将 0.25g1,2- 丙二醇及 0.25g 丙三醇分散剂加入混合体系中, 在室温条件下搅 拌 2 小时, 对共混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 得到性状均一的 PVDF-HFP 和 PDMS 共混物。
     3) 将 PVDF-HFP/PDMS 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 涂膜厚度为 80μm, 室温静 置 10 秒后, 分别用 25g10% (体积百分比) 乙醇溶液清洗三次后, 在室温条件下用 75g10% (体 积百分比) 乙醇溶液浸没玻璃平板 48 小时以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 再经 40℃真空干燥 48 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 PVDF-HFP 和 PDMS 复合隔膜。4) 经检测, 实施例 1 制成的复合隔膜的特性 : 厚度为 50μm。
     电解液吸收率为 180%。
     室温电导率为 1.3mS/cm。
     孔隙率为 70%。
     例2: 1) 将 4.5gPVDF-HFP 和 0.5gPDMS 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 并加入 15gDMAc 稀释剂, 在 60℃下搅拌 6 小时, 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
     2) 将 0.5g 异丙醇或丙三醇分散剂加入混合体系中, 在室温条件下搅拌 2 小时, 对 共混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 得到性状均一的 PVDF-HFP 和 PDMS 共混物。
     3) 将 PVDF-HFP 和 PDMS 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 涂膜厚度为 100μm, 室温 静置 15 秒后, 分别用 35g10%(体积百分比) 乙醇溶液清洗三次后, 在室温条件下用 75g10% (体积百分比) 乙醇溶液浸没玻璃平板 48 小时以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 再经 40℃真空干燥 48 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 PVDF-HFP 和 PDMS 复合隔膜。
     4) 经检测, 实施例 2 制成的复合隔膜的特性 : 厚度为 45μm。
     电解液吸收率为 185%。
     室温电导率为 1.3mS/cm。
     孔隙率为 75%。5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448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24481ACN102324481A21申请号201110285380422申请日20110923H01M2/14200601H01M2/1820060171申请人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25600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邮镇工业集中区72发明人吴战宇顾立贞朱守圃董志成周寿斌于尊奎代云飞74专利代理机构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代理人江平54发明名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PVDFHFP及PDMS共溶于稀。

2、释剂中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其次,向混合体系中加入分散剂得到分散体系;最后,将PVDFHFP和PDMS共混物制成薄膜,并经萃取剂萃取、干燥等步骤,得到多孔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吸液率、电导率且孔隙分布均匀。复合隔膜的电解质吸收率为175185,室温电导率为13MS/CM,孔隙率为6075。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24493A1/1页21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厚度为1555M、电解液吸收率为175185、室温电导率为13MS/CM、孔隙率为6075。2一种如权。

3、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稀释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并加入稀释剂,在60温度环境条件下搅拌6小时,得到混合体系;2体系分散将分散剂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得到共混物;3相转化成膜将所述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所述涂布厚度为80100M,室温静置1015秒后,用萃取剂清洗三次后,在室温条件下用萃取剂浸没玻璃平板48小时后,再经40真空干燥48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

4、投料质量比为10201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稀释剂为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稀释剂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1005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为1,2丙二醇、异丙醇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10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萃取剂为体积百分比为510的乙醇溶液。权利要求书CN102324481ACN102324493A。

5、1/3页3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PDMS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应用十分广泛,已经成为二次电源的热点研究领域。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并阻止电子穿过,但能使电解质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间自由通过。0003随着目前电子设备不断向轻便化的方向发展,其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需具有高能量密度及高容量的特性。不同于目前常用的第一代锂离子电池液体电解液,第二代锂离子电池胶体聚合物电解液具有以下优点高能量密度、结构稳定、低挥发性。多种聚。

6、合物均可作为聚合物电解液的基本骨架,包括据环氧乙烷PEO,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及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等。由于PVDF体系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及较强的电子拉伸官能团CF,因此其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理想隔膜材料。但是,纯PVDF材料结晶度较高,束缚电解质稳定性差,因此其离子电导率低,限制了其在隔膜领域的应用。0004PVDF类树脂因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810,优良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已成为聚合物隔膜的理想基体之一。但PVDF结晶度较高,而HFP与VDF共聚后可降低其结晶度,这样既能使电解质膜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又能保证共聚物有。

7、良好的吸附电解质的能力,并显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采用PVDFHF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晶度,利于增大吸液率,提高隔膜的性能。0005PDMS是最为常用的橡胶膜材料之一,具有低表面张力、高柔韧性、低玻璃化温度、耐高温、耐腐蚀、稳定性高、高压缩性的优点。用PDMS对PVDFHFP共聚物进行改性,可以改善PVDFHFP基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相容性,电解质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迁移数都有所提高。0006与其它制膜方法相比,相转化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以通过调节简单的工艺参数,比如改变稀释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初始浓度等就能实现对膜孔结构以及聚集态结构的控制;第二,所制备多孔膜的强度较。

8、好、孔径分布比较窄;第三,能够制备出网状以及球粒间孔等贯通性良好的孔结构。因此,相转化法是制备用于锂离子电池半液态隔膜多孔骨架的一种理想方法。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利用相转化法设计开发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活性多孔复合隔膜,所得的复合膜材料将具有特殊的活性。0008本发明隔膜厚度为1555M、电解液吸收率为175185、室温电导率为13MS/CM、孔隙率为6075。说明书CN102324481ACN102324493A2/3页40009本发明还提出具有以上性能的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0010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稀释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条件下混合。

9、均匀,并加入稀释剂,在60温度环境条件下搅拌6小时,可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00112体系分散将分散剂加入所述混合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对共混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可得到性状均一的PVDFHFP和PDMS共混物。00123相转化成膜将所述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所述涂布厚度为80100M,室温静置1015秒后,用萃取剂清洗三次后,在室温条件下用萃取剂浸没玻璃平板48小时后,可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再经40真空干燥48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0013本发明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设计开发用于锂离子电池的PVDFHFP/PDMS活性多孔隔膜材料。制备的PVDFHFP和PDMS复合。

10、隔膜具有低结晶度、高孔隙率、高吸液率的特点。该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是一种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及高电化学稳定性的活性隔膜,是性能好、安全性高的锂离子电池首选隔膜。利用PDMS修饰PVDFHFP聚合物材料,所得的复合隔膜材料将具有特殊的活性,锂离子电池组装为模块后,复合隔膜可以通过吸收锂盐液体电解质,使电解液凝胶化,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同时,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于锂离子电池的扩大应用,推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提升发展。此外,本发明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较低。0014在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投料质量比为10。

11、20100。0015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稀释剂为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稀释剂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100500。0016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分散剂为1,2丙二醇、异丙醇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用量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总质量的1015。0017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萃取剂为体积百分比为510的乙醇溶液。具体实施方式0018例11将4G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和1G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并加入10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及10GN,N二甲基乙酰胺DMAC。

12、稀释剂,在60下搅拌6小时,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00192将025G1,2丙二醇及025G丙三醇分散剂加入混合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对共混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得到性状均一的PVDFHFP和PDMS共混物。00203将PVDFHFP/PDMS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涂膜厚度为80M,室温静置10秒后,分别用25G10(体积百分比)乙醇溶液清洗三次后,在室温条件下用75G10(体积百分比)乙醇溶液浸没玻璃平板48小时以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再经40真空干燥48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说明书CN102324481ACN102324493A3/3页50。

13、0214)经检测,实施例1制成的复合隔膜的特性厚度为50M。0022电解液吸收率为180。0023室温电导率为13MS/CM。0024孔隙率为70。0025例21将45GPVDFHFP和05GPDMS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并加入15GDMAC稀释剂,在60下搅拌6小时,得到性状均一的混合体系。00262将05G异丙醇或丙三醇分散剂加入混合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对共混物料进行进一步分散稀释,得到性状均一的PVDFHFP和PDMS共混物。00273将PVDFHFP和PDMS共混物均匀涂布于玻璃平板上,涂膜厚度为100M,室温静置15秒后,分别用35G10(体积百分比)乙醇溶液清洗三次后,在室温条件下用75G10(体积百分比)乙醇溶液浸没玻璃平板48小时以去除稀释剂和分散剂,再经40真空干燥48小时得到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和PDMS复合隔膜。00284)经检测,实施例2制成的复合隔膜的特性厚度为45M。0029电解液吸收率为185。0030室温电导率为13MS/CM。0031孔隙率为75。说明书CN10232448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