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1180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0870.8

申请日:

2004.10.20

公开号:

CN1600934A

公开日:

2005.03.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5C 17/00申请日:20041020授权公告日:20070829终止日期:201010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C17/00; D05C1/06; B44C1/10

主分类号:

D05C17/00; D05C1/06; B44C1/10

申请人:

朗杰多吉;

发明人:

王静波; 钱均

地址:

850000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可反复叠合的博绣工艺,包括描画、绣线破股上蜡染色、绣针走线;所述的绣线破股上蜡染色是将绣线破股成直径小于0.1~0.7毫米的单根绣线后,再分别在蜡溶液池中浸泡上蜡,自然干燥后再进行浸泡着色;所述的绣针走线是采用针杆直径为0.2~0.8毫米的绣针,绣针走线时针尖的最小针码为0.5毫米,最大针码为1.5毫米,绣针走线后的线路为单根绣线或者至少重合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本发明工艺所使用的刺绣机制圆针的直径小,针码短,走线灵活,可直可曲,具有极高的覆盖度,有效地保证了所绣作品的质感视觉,刺绣作品更加逼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描画、绣线破股上蜡染色、绣针走线;其中:
所述的绣线破股上蜡染色是将绣线破股成直径小于0.1~0.7毫米的单根绣线后,再将每根破股后的绣线分别在蜡溶液池中浸泡上蜡,自然干燥后再在染色池中进行浸泡着色;
所述的绣针走线是采用针杆直径为0.2~0.8毫米的绣针,绣针走线时针尖的最小针码为0.5毫米,最大针码为1.5毫米,绣针走线后的线路为单根绣线或者至少重合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蜡的浸泡时间为2~10分钟,蜡溶液的温度为70~1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重合的线路包括局部线段重合、局部覆盖重合、叠加重合方式。

说明书

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工艺,尤其是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可反复叠合的刺绣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刺绣艺术堪称世界艺苑的奇葩,自秦起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流派众多,如四大名锈的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其中,苏绣历史最久,功底首位,文静淡雅,柔和清秀,十分细腻;粤绣色彩艳丽,光芒四射,形象逼真;蜀绣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湘绣手法写实,形象生动,光彩夺目。在此基础之上,齐鲁博绣则吸取了四大名绣的特色和精髓,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其人物肖像刺绣作品中既有摄影与油画之艺术效果,又有中国针线的天工巧成。观其作品人物皮肤质感细腻、色泽层次分明、眉目传神、衣带飘逸、血色相连绝无匠气。其山水、书法、动物花鸟等刺绣作品更具特色,整个作品以绢为底,以国画补以背影,绣画交融,天成一体,在中国刺绣艺术中别树一帜,而更以人物肖像绣品独步古今,其以独创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齐鲁博绣分手锈和机绣两种方式,手工绣制的作品有其传统的艺术性,机绣作品则更体现出画面色彩的变化多端,丰富柔和,形象更加逼真,呼之欲出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机制刺绣针和刺绣方法十分相关。而目前的机制刺绣针绣出的作品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缺陷在于:由于机针的直径较大,为1mm左右,导致其一针的针码长达33mm,因此该机针在刺绣过程中只能走直线,且线针距即针码大,造成复线的覆盖程度差,同时由于传统刺绣一般只能随图案一次走线,存在色彩不丰富、图案形象不饱满等缺陷,刺绣画面也显得粗糙不精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苏、粤、蜀、湘四大名绣的特点集为一体采用机制圆针可反复叠合的搏绣工艺。本发明工艺所使用的刺绣机制圆针的直径小,针码短,走线灵活,可直可曲,具有极高的覆盖度,有效地保证了所绣作品的质感视觉;同时由于改进绣线,使绣线更加光滑柔顺而富有光泽,绣线色彩丰富艳丽,使得刺绣作品更加逼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描画、绣线破股上蜡染色、绣针走线;其中:
所述的绣线破股上蜡染色是将绣线破股成直径小于0.1~0.7毫米的单根绣线后,再将每根破股后的绣线分别在蜡溶液池中浸泡上蜡,自然干燥后再在染色池中进行浸泡着色。
所述的绣针走线是采用针杆直径为0.2~0.8毫米的绣针,绣针走线时针尖的最小针码为0.5毫米,最大针码为1.5毫米,绣针走线后的线路为单根绣线或者至少重合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
本发明所述的上蜡的浸泡时间为2~10分钟,蜡溶液的温度为70~120℃。
本发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重合的线路包括局部线段重合、局部覆盖重合、叠加重合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机针的直径小,形体纤细,有效地保证了所绣作品的质感视觉。
2、机针的针码短,走线灵活,可直可曲,具有极高的覆盖度,可满足各种图案的需要。
3、由于绣线的改进,使绣线更加光滑柔顺而富有光泽,绣线色彩丰富艳丽,使得刺绣作品更加逼真。
4、既集苏、粤、蜀、湘四大名绣的特点为一体,又突出了自身的特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绣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针柄1、针杆2、针尖3、线孔4。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局部线段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局部覆盖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叠加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描画、绣线破股上蜡染色、绣针走线;其中:
所述的绣线破股上蜡染色是将绣线破股成直径小于0.1~0.7毫米的单根绣线后,再将每根破股后的绣线分别在蜡溶液池中浸泡上蜡,自然干燥后再在染色池中进行浸泡着色。
所述的绣针走线是采用针杆直径为0.2~0.8毫米的绣针,绣针走线时针尖的最小针码为0.5毫米,最大针码为1.5毫米,绣针走线后的线路为单根绣线或者至少重合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
本发明所述的上蜡的浸泡时间为2~10分钟,蜡溶液的温度为70~120℃。
本发明所述的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重合的线路包括局部线段重合如图2、局部覆盖重合如图3、叠加重合如图4方式。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地机制圆针,包括一体成形的针柄1、针杆2、针尖3和线孔4,所述针杆2的直径为0.2毫米。所述针尖3进出基底的针码为0.5~1.5毫米。
使用时,将针柄固定于刺绣机上,绣线穿过线孔,即可进行机绣。刺绣时既可采取覆盖的方式,也可对原机针绣出的作品进行填补。

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机制圆针叠合多彩博绣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机制圆针可反复叠合的博绣工艺,包括描画、绣线破股上蜡染色、绣针走线;所述的绣线破股上蜡染色是将绣线破股成直径小于0.10.7毫米的单根绣线后,再分别在蜡溶液池中浸泡上蜡,自然干燥后再进行浸泡着色;所述的绣针走线是采用针杆直径为0.20.8毫米的绣针,绣针走线时针尖的最小针码为0.5毫米,最大针码为1.5毫米,绣针走线后的线路为单根绣线或者至少重合两根绣线以上的绣线;本发明工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