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供料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基板上安装电子元件(以下单称“元件”)的装置就有元件
安装装置。在元件安装装置中,由安装头通过吸附喷嘴来从带式供料器取
出元件并输送装载到基板上。带式供料器送出载带并将元件搬送到元件取
出区域,该载带在送出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收纳元件的矩形的元
件收纳部(cavity),该元件取出区域是进行元件的取出的区域。作为与带
式供料器有关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带式供料器中,在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
的元件收纳部的底面的整个底面的下方设置有磁铁。据此,能够抑制元件
收纳部中的元件的立起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8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12194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即使是相同的载带也因为元件收纳部各自不同而元件收纳部中
的元件的收纳位置也不同。因此,由安装头取出元件时,发生相对于规定
的元件的吸附位置的位置偏离(吸附偏离),其结果元件安装的位置精确度
变差。例如,不同的元件厂商的载带其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规定方向上
的元件收纳部的侧面与元件之间的平面上的同一方向的缝隙的合计)不同,
如图19所示,随着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变大,其位置偏离量也变大,变得
容易出现吸附错误。并且,如果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相反地过小,则随着
间隙量变小其位置偏离量也变大,变得容易出现吸附错误。也就是说,在
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图19的箭头所示的范围)的情况
下,容易出现吸附错误。因此,利用不同的厂商的载带的元件安装中,难
以稳定地控制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容易出现吸附错误以及立起吸附等。
尺寸小的元件,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必然会大。并且,在取出尺寸小
的元件的情况下,受吸附偏离的影响大,即使吸附偏离小也不能取出元件,
而容易发生吸附错误。因此,在安装尺寸小的元件的情况下,尤其强烈地
期待减小吸附偏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吸附偏离的带式供料器
以及使用该带式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带式供料器,送出
载带,该载带在送出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矩形的元件收纳部,所
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第一磁力区域,在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所述元件
收纳部的底面的下方,所述第一磁力区域被设置为在所述底面的宽度方向
的一侧的下方顺着所述送出方向延伸,并将被送出到所述元件取出区域的
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吸引向所述宽度方向的一方。
据此,在元件取出区域元件收纳部的元件被第一磁力区域吸引向元件
收纳部的一侧的端部。其结果,所有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在元件取出区
域,向元件收纳部的一侧的端部靠齐,因此能够减小吸附偏离。
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带式供料器还具备第二磁力区域,在被送出到
所述元件取出区域的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底面的下方,所述第二磁力区域被
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磁力区域在所述送出方向的后方,并将被送出到所
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吸引向所述送出方向的后方。而且,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磁力区域由第一磁铁构成,所述第二磁力区域由第二
磁铁构成,所述第一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磁铁被一体化并构成L字形状的磁
铁。
据此,在元件取出区域向送出方向移动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利用送出
带的力被第二磁力区域吸引向元件收纳部的送出方向的后端。其结果,所
有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在元件取出区域,向元件收纳部的角落靠齐,因
此能够更加减小吸附偏离。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磁铁被设置在所述底面的一半的下方。
据此,能够抑制因为第一磁铁吸引元件收纳部的元件的力过强而使元
件立起、吸附喷嘴不能吸附元件。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磁铁由弹性体构成。
据此,即使载带的厚度变化,也能够在取出元件时吸收元件以及载带
从吸附喷嘴受到的力。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带式供料器还具备板状的弹性部件,该板状的
弹性部件支持被送出到所述元件取出区域的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底面,所述
第一磁铁,被贴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与载放有所述底面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
面。
据此,第一磁铁的装配变得容易,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减小吸附偏离。
并且,磁力虽然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可以使第一磁铁与载带之间的
距离为一定的距离,因此能够控制第一磁铁吸引元件的力。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磁铁,被设置在被送出到所述元件取出区
域的多个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底面的下方。
据此,所有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在元件取出区域,以高概率向元件
收纳部的一侧的端部靠齐,因此能够更加减小吸附偏离。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磁铁的送出方向的前端部,被设置在所述
底面的面积的四分之一的面积部分的下方。
据此,能够抑制因为第一磁铁吸引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
的力过强而使吸附喷嘴不能吸附元件。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载带送出方法,在带式供料器中,
送出载带,该载带在送出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矩形的元件收纳部,
在所述载带送出方法中,将被送出到带式供料器的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
纳部的元件吸引向所述元件收纳部的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以及所述送出
方向的后方。
据此,能够减小吸附偏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吸附偏离,因此能够吸收收纳室的不均一,能
够使元件取出位置一致而使元件吸附率以及安装品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元件安装机的俯视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带式供料器的斜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载带的斜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压盖的斜视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板簧的斜视图。
图6是该实施例的磁铁的斜视图。
图7是示出磁铁与载带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因为磁铁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平面
图。
图9是示出因为磁铁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截面
图。
图10A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0B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送出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0C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以及送出方向的吸附偏
离的图。
图11A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1B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送出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1C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以及送出方向的吸附偏
离的图。
图12A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2B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送出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2C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以及送出方向的吸附偏
离的图。
图13A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3B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送出方向的吸附偏离的图。
图13C是示出连续被送出的各样本的宽度方向以及送出方向的吸附偏
离的图。
图14是该实施例的比较例1的磁铁的斜视图。
图15是示出因磁铁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平面图
以及截面图。
图16是该实施例的比较例2的磁铁的斜视图。
图17是示出因磁铁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平面图
以及截面图。
图18A是示出因为振动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
图。
图18B是示出因为振动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
图。
图18C是示出因为自重而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位置变化的情况的
图。
图18D是示出LED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19是示出元件收纳部的间隙量与吸附错误之间的相关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
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法。
图1是本实施例的元件安装机的俯视图。
该元件安装机具备基台100、搬送轨道101、元件供应部103、安装头
105、识别像机106、XY机器手107、废弃盘108以及喷嘴站109。
搬送轨道101被设在基台100的中央部,搬送基板104并定位。
元件供应部103中并排设置有多个带式供料器102,该元件供应部103
供应多种元件。
安装头105,从元件供应部103取出元件并输送装载到基板104上。
识别像机106,从下方识别被吸附到安装头105的吸附喷嘴的元件。
XY机器手107使安装头105在XY方向上移动。
元件被废弃在废弃盘108中。
喷嘴站109保持安装头105的吸附喷嘴。
图2是带式供料器102的斜视图。
带式供料器102具备主框架120、卷轴侧板121、供应用卷轴122、送
出辊123、棘轮124、送出杆126、拉簧126a、卷取卷轴129以及压盖130。
供应用卷轴122被旋转自如地装配在被接合在主框架120的卷轴侧板
121,并且保持元件的载带122a被卷绕在供应用卷轴122。
送出辊123以一定间隔送出从供应用卷轴122拉出的载带122a。
棘轮124使送出辊123旋转。
送出杆126通过连杆125使棘轮124旋转一定角度。
卷取卷轴129,卷取从载带122a剥离下来的盖带122b。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带式供料器102中,通过以电动机或气缸等使送出
杆126向Y1方向移动,从而使棘轮124旋转一定角度。并且,与棘轮124
联动地使送出辊123进行旋转动作使其旋转一个辊节距。据此,载带122a
被送出一个元件间距(pitch),该元件间距是相邻的两个元件(元件收纳部)
的间隔。其后,推出送出杆126的力解除,送出杆126因拉簧126a施加的
力而返回Y2方向即返回原位置。通过重复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已使用的
载带122a被排出到带式供料器102的外部。另外,也可以是,送出辊123,
不通过送出杆126,而通过电动机来进行用于送出载带122a的旋转动作,
并且也可以是,卷取卷轴129以与用于使送出辊123旋转动作的电动机不
同的电动机来进行卷取动作。例如,在辊节距是2mm且元件间距是2mm
的情况下,为了将载带122a送出一个元件间距,使送出杆126移动一次。
另外,元件间距与辊节距可以不同。
图3是载带122a的斜视图。
载带122a由基材带122c以及盖带122b构成。载带122a以在供应用
卷轴122卷绕了规定的数量的被卷绕的方式供应。
基材带122c上设有,多个在载带122a的送出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连
续设置的、收纳各种片形的元件140的矩形的元件收纳部(凹部)141。
盖带122b被贴在基材带122c的上面以覆盖元件收纳部141的开口,
使元件140被包装。
图4是压盖130的斜视图。
压盖130具有闸板127以及狭缝128,压盖130被安装在主框架120
使闸板127位于棘轮124的上方。
在取出元件140时,闸板127开放,使闸板127的下方的元件收纳部
141的元件140朝上露出。安装头105的吸附喷嘴吸附取出露出的元件140。
狭缝128作为盖带剥离部来发挥功能,在将要到达闸板127时,从载
带122a剥离盖带122b。
带式供料器102具有如图5的斜视图所示的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160,
该板簧160在压盖130的下方。在板簧160的上部载放有被送出来的载带
122a,该板簧160支持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通过板簧160,能够吸收取
出元件140时元件140以及载带122a从吸附喷嘴受到的力。
板簧160上部的与载放有带式供料器102的上面相反一侧的下面,以
如图6的斜视图所示的L字形状贴有板状的磁铁150。磁铁150由第一磁
铁151和第二磁铁152一体化而构成,该第一磁铁151顺着载带122a的送
出方向而配置,该第二磁铁152顺着与送出方向直交的宽度方向而配置。
第一磁铁151以及第二磁铁152,为了吸收由吸附喷嘴取出元件140
时元件140以及载带122a从吸附喷嘴受到的力,而由弹性体来构成。
在此,磁铁150例如是各向同性的Ba铁氧体磁铁,第一磁铁151的长
度(图6的a)例如是11.5mm,第一磁铁151的宽度(图6的b)例如是
1.15mm,第二磁铁152的长度(图6的c)例如是1.15mm。
另外,以下将下述区域设定为带式供料器102的元件取出区域,即:
用于取出被设置了压盖130而位于压盖130的下方的元件140的区域,具
体来讲,是板簧160上方的区域,更具体来讲,是包括闸板127下方的元
件收纳部141以及其后方(送出方向的后方)的例如三个元件收纳部141
的区域。
图7是示出磁铁150与载带122a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在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第一磁铁
151被设置为在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下方顺着送出
方向延伸,并将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吸引
向宽度方向的一方及下方。
在此,在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第一磁铁151
仅在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一半的下方与送出方向平行地被设置而覆盖
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面积的一半。并且,第一磁铁151,在元件取出区
域,位于包括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收纳部141的三个元件收纳部141的底
面的下方。而且,第一磁铁151的送出方向的前端部,被设置在元件取出
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面积的四分之一的面积部分的下方。据此,
能够抑制因为第一磁铁151吸引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140的力过强而在取
出元件140时吸附喷嘴不能吸附元件140的情况。
并且,第一磁铁151在元件取出区域将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吸
引向宽度方向的一方及下方,因此第一磁铁151的磁通密度大则元件140
在元件收纳部141中立起。特别是在元件140是微小元件的情况下以及骰
子状的元件的情况下,这样的元件140容易立起。因此,最好是,作为第
一磁铁151采用表面最大磁通密度50mT以下,例如大约40mT的磁铁。
在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第二磁铁152被设
置为相对于第一磁铁151在送出方向的后方,并将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
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吸引向送出方向的后方及下方。
在此,第二磁铁152被设置为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收纳部141
相隔两个元件收纳部141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因为第二磁铁152吸引
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140的力过强而使元件140立起、取出元件140时吸
附喷嘴不能吸附元件140。
并且,第二磁铁152在元件取出区域向送出方向及下方吸引元件收纳
部141的元件140,因此如果第二磁铁152的磁通密度大则元件140在元件
收纳部141中立起。因此,最好是作为第二磁铁152采用表面最大磁通密
度在50mT以下,例如40mT的磁铁。
图8的平面图以及图9的截面图示出因为磁铁150而元件收纳部141
内的元件14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
首先,如图8(a)以及图9(a)所示,载带122a在送出方向被送出一个元
件间距,一个元件收纳部141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磁铁150位于被送
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下方,磁铁150的上方的元件收纳
部141的元件140被吸引向元件收纳部141的下方。
然后,如图8(b)以及图9(b)所示,载带122a再在送出方向被送出一个
元件间距,另一个元件收纳部141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已被送出到元
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被磁铁150吸引向送出方向以及
宽度方向,而向元件收纳部141的送出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端部即元件收
纳部141的角落移动。
然后,如图8(c)以及图9(c)所示,载带122a再在送出方向被送出一个
元件间距,又是另一个元件收纳部141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移动到元
件收纳部141的角落的元件140,被磁铁150继续吸引向送出方向及宽度方
向,维持该位置。
最后,如图8(d)以及图9(d)所示,载带122a再在送出方向被送出一个
元件间距,又是另一个元件收纳部141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且元件取
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中的一个被送出到元件取出位置。然后,由吸附
喷嘴取出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140。被送出到元件取出位置的所有的元件
140,通过磁铁150其位置固定于元件收纳部141的角落,因此在元件取出
位置的元件140的吸附位置是一定的。
图10A~图13C是用于说明能够通过带式供料器102减小吸附偏离的
图。图10A~图10C以及图12A~图12C示出将磁铁设置在元件收纳部141
的整个底面的下方,连续地取出多个元件140时的吸附偏离的推移,图
11A~图11C以及图13A~图13C是示出如图7的状态设置磁铁150,连续
地取出多个元件140时的吸附偏离的推移。
另外,图10A~图11C示出元件140是电容器时的吸附偏离,图12A~
图13C示出元件140是电阻时的吸附偏离。并且,图10A、图11A、图12A
以及图13A中,横轴示出样本编号,纵轴示出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dX),
图10B、图11B、图12B以及图13B中,横轴示出样本编号,纵轴示出送
出方向的吸附偏离(dY),图10C、图11C、图12C以及图13C中,横轴
示出宽度方向的吸附偏离,纵轴示出送出方向的吸附偏离。
通过分别比较图10A~图10C以及图11A~图11C与图12A~图12C
以及图13A以及图13C,可知图7的磁铁150使宽度方向以及送出方向的
吸附偏离变小。并且,在图10B以及图12B中,因为带式供料器102的特
性变化而特别是在样本编号390的附近吸附偏离变化大,而在图11B以及
图13B中,见不到这样的带式供料器102的特性变化而致的吸附偏离的变
化。因此,可知图7的磁铁150抑制因为带式供料器102的特性变化而致
的吸附偏离。而且,即使比较图11A~11C以及图13A~13C,吸附偏离也
见不到大的不同。因此,可知图7的磁铁150,即使元件140是与电容器相
比不易受磁力的影响的电阻,也能够减小对该作为电阻的元件140的吸附
偏离,可知能够对多种元件140减小吸附偏离。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带式供料器102,在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
141的底面的一侧的下方具有第一磁铁151,在相对于第一磁铁151在送出
方向的后方如岛状地具有第二磁铁152。因此,在元件取出区域,元件收纳
部141的元件140,被第一磁铁151吸引向元件收纳部141的宽度方向的侧
端,同时利用送出载带122a的力被第二磁铁152吸引向元件收纳部141的
送出方向的后端。其结果,所有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在元件取出
区域,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靠齐,因此能够减小吸附偏离。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带式供料器102,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
141的底面的下方具有第一磁铁151以及第二磁铁152。因此,在元件取出
区域,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140,被第一磁铁151以及第二磁铁152吸引
向元件收纳部141的下方。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元件取出区域元件收纳部
141的元件140从元件收纳部141飞出或立起。
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带式供料器102,第一磁铁151被设置在元件收
纳部141的底面的一半的下方。其结果,能够抑制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
140被第一磁铁151强力地吸引而立起。
(比较例1)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1的比较例1所涉及的磁铁150。
图14是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的斜视图。
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随着朝向送出方向而磁铁150的宽度方向
的宽度即渐变窄,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具有三角形状而非L字形状
这一点与图6的磁铁150不同。
图15(a)的平面图以及图15(b)的截面图示出因为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
铁150而元件收纳部141内的元件14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
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140,也被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
在元件取出区域吸引向送出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而向元件收纳部141的送
出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端部移动。但是,因为磁铁150是三角形状而出现
磁场失真,因此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140旋转并相对于送出方向以及宽度
方向倾斜。相对于此,图6的L字形状的磁铁150的情况下,不出现这样
的元件140的旋转,因此能够减小吸附偏离。
(比较例2)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比较例2所涉及的磁铁150。
图16是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的斜视图。
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不仅在送出方向的后端而且在送出方向的
前端也设置有宽广部分,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是コ字形状(“コ”是
日语片假名)而非L字形状这一点与图6的磁铁150不同。
图17(a)的平面图以及图17(b)的截面图示出因为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
铁150而元件收纳部141内的元件14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
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140,也被本比较例所涉及的磁铁150在元
件取出区域吸引向送出方向以及宽度方向,而向元件收纳部141的送出方
向以及宽度方向的端部移动。但是,因为磁铁150是コ字形状而使接近元
件取出位置的元件140被吸引向送出方向的前方,因此元件取出位置的元
件140的位置不能固定在送出方向的端部。相对于此,图6的L字形状的
磁铁150的情况下,因为移动后的元件140的位置固定,因此能够减小吸
附偏离。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送料器的载
带送出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超出本
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了同行业人员所能想到的各种变形的也包括在
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也可以是,在不超出发明的宗旨的范围,任意地
组合多个实施例的各构成要素。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磁铁150具有L字形状。但是,并不
限定于此,只要是对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140发生将其吸引向元件收纳部
141的端部的磁力的磁铁150就可以。例如,也可以是,将第一磁铁151
以及第二磁铁152分离来构成磁铁150。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第二磁铁152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的
元件收纳部141相隔两个元件收纳部141的距离而设置。但是,并不限定
于此,只要考虑到第二磁铁152的磁力以及元件间距等而相距不影响吸附
喷嘴取出元件的距离就可以。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二磁铁152的磁力强
的情况下,第二磁铁152被设置在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收纳部141的相邻
的元件收纳部141的下方。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二磁铁152的磁力弱的
情况下,第二磁铁152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收纳部141相隔三个以
上的元件收纳部141的距离而设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在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
底面的下方,第一磁铁151被设置为覆盖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面积的
一半。但是,只要是在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第
一磁铁151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仅覆盖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就可以,并不限定于一半。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第一磁铁151被设置在被送出到元件
取出区域的三个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但是只要被设置在被送出
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多个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就可以,并不限定于
三个这个数字。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设置第一磁铁151。但是,带式送料器
中具备以下所述的第一磁力区域就可以,并不一定限定于第一磁铁151,该
第一磁力区域为:在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
方,该第一磁力区域被设置为在底面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下方顺着送出方
向延伸,并将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吸引向宽度
方向的一方。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第一磁力区域由一个第一
磁铁151构成,但是也可以由多个磁铁构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设置第二磁铁152。但是,只要带式供料
器具备以下所述的第二磁力区域就可以,并不限定于第二磁铁152,该第二
磁力区域为:在被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底面的下方,
该第二磁力区域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磁力区域在送出方向的后方,并将被
送出到元件取出区域的元件收纳部141的元件吸引向送出方向的后方。例
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设定为第二磁力区域由一个第二磁铁152构成,但是
也可以由多个磁铁构成。
并且,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通过磁铁150将元件140吸引
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之前,通过使带式供料器振动或使带式供料器倾
斜,从而使元件140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移动。
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8a所示,通过在带式供料器的宽度方向振动
的振荡器以及弹簧等,使元件140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移动。并且,
也可以是,如图18B所示,通过相对于带式供料器的送出方向为45度的方
向振动的振荡器以及弹簧等,使元件140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移动。
而且,也可以是,如图18C所示,通过使用于送出带式供料器的校正辊170
例如倾斜25度,使元件140因元件140的自重而向元件收纳部141的端部
移动。
图18A~18C的构成,对于例如图18D的截面图所示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芯片这样的元件140有效。因为电阻以及电容器中内部电
极以及外部电极采用镀Ni(镍),一部分的部件由磁性材料构成。而相对于
此,LED芯片中,例如引线框由电流损失少的金或银包含得多的材料构成,
电极180也以闪镀金而非镀镍来构成,其部件由不易受磁力的影响或影响
少的材料构成。并且,因为在与LED的底面同一面形成的电极180以及元
件体181例如以闪镀金及玻璃环氧树脂等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两者的表
面滑动系数不同,在元件收纳部141内不易滑动。并且,因为元件体181
和元件收纳部141的接触面积大,在元件收纳部141内不易滑动。而且,
因为其多具有在与底面同一面形成的电极180以及元件体181的表面形成
有段差而在元件收纳部141内不易滑动这样的构成。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
法,尤其能够利用于元件安装机等。
符号说明
100基台
101搬送轨道
102带式供料器
103元件供应部
104基板
105安装头
106识别像机
107XY机器手
108废弃盘
109喷嘴站
120主框架
121卷轴侧板
122供给用卷轴
122a载带
122b盖带
122c基材带
123送出辊
124棘轮
125联杆
126送出杆
126a拉簧
127闸板
128狭缝
129卷取卷轴
130压盖
140元件
141元件收纳部
150磁铁
151第一磁铁
152第二磁铁
160板簧
170校正辊
180电极
181元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