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525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8673.6

申请日:

2007.07.13

公开号:

CN101496455A

公开日:

2009.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5K 1/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中国香港登记生效日:201412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1/02; H05K1/11; H05K3/40

主分类号:

H05K1/02

申请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渡久山真弓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6.7.25 JP 201448/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晓冬;南 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节省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安装区域的空间且实现安装有该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而包括具有多个端子的端子基板部、以及形成有与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的配线基板部,并形成为能够将在配线基板部中沿所述端子基板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端子基板部邻接的端子邻接部分折叠成与跟端子基板部的端子形成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柔性印刷基板,包括:第一端子基板部,在其端子形成面上配置有多个端子;以及第一配线基板部,配置有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
所述第一配线基板部包括:
第一端子邻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以及
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邻接;
配置有所述多个配线的部分的宽度在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中比在所述第一配线部中大,
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的边界部分被形成为能够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能够与跟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所述端子形成面相反侧的面重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为矩形状,
在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中,所述多个端子被配置成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长边方向比短边方向排列得多,
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被配置成沿所述端子基板部的长边而与所述端子基板部邻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还包括: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以及
在一面上形成有多个端子的第二端子基板部;
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以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成为线对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与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经由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而连结,
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上的多个端子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上的多个端子经由被配置成横跨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的配线而连结。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还包括第二端子邻接部,该第二端子邻接部被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邻接,
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邻接部的边界处,
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被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邻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端子邻接部邻接。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沿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短边而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
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沿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长边而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能够以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进行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和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的、形成有端子的面露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配线基板部被设置在两处,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两侧的每一侧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还包括在折叠时将重叠的面相互粘接的粘接部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的边界部分的强度比周围低。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其中,
在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的边界处设置有缺口部和/或通孔。

13.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以及经由铰链部连结的上方部和下方部;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被配置成经过所述铰链部向所述下方部和所述上方部延伸。

14.
  一种便携电话,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以及经由铰链部连结的上方部和下方部;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被配置成经过所述铰链部从所述下方部向所述上方部延伸。

15.
  一种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用于折叠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折叠到所述所述端子基板部上,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所述端子形成面朝向外侧。

16.
  一种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用于折叠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将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和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进行折叠,以使得端子形成面朝向外侧。

17.
  一种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用于折叠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印刷基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以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边界为界,将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折叠到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所述端子形成面的相反面的一侧;以及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将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和所述第二端子基板部以所述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进行折叠,以使得端子形成面朝向外侧。

说明书

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印刷基板,特别是涉及折叠预定部分来使用的柔性印刷基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利用了具有柔软性并可弯折的柔性印刷基板。例如,在操作部和显示部经由铰链部连结的折叠式便携电话中,为了连接操作部和显示部而特别形成必要的电子部件。具体地说,在折叠式便携电话中,以经过铰链部内部的方式配置有可弯折地形成的配线基板部,形成在其两端的端子基板部与安装在各框体中的其他的基板或部件连接。
这里,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47653号公报公开了使用在折叠式便携电话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个例子。该文献记载的柔性印刷基板采用了以下的结构,即:即使是在两端形成有端子基板部的情况下,为了形成配线的层仅一层即可,而将形成有形状左右对称地形成的配线基板部和端子基板部的柔性印刷基板弯折而使其重合。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便携电话的小型化,以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为首的电子部件的安装区域趋于狭小化。特别是在难以确保向安装在框体中的主基板等的安装区域而使用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情况下,确保安装端子基板部的区域存在问题。
在存在上述问题的同时,由于端子基板部附近的配线区域存在大量与形成在端子基板部上的各个端子连接的配线,因此其宽度具有变大的倾向。并且,由于端子基板部附近的配线区域与安装在主基板上的端子基板部大致是一体的,因此能够包含在安装所需要的区域内。即,产生以下的问题:端子基板部与其附近的配线区域变为安装区域,确保该区域将越发困难。换言之,产生以下的问题:为了确保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区域,而难以使被安装的电子设备小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现有例具有的不良情况,特别是能够节省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区域的空间,并实现安装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包括:第一端子基板部,在其端子形成面上配置有多个端子;以及第一配线基板部,配置有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所述第一配线基板部包括:第一端子邻接部,与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以及第一配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邻接。配置有所述多个配线的部分的宽度在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中比在所述第一配线部中大。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的边界部分被形成为能够折叠,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邻接部能够与跟所述第一端子基板部的所述端子形成面相反侧的面重叠。
由于本发明如上所述地被构成并发挥作用,由此具有以下以往不具有的优良效果,即:将端子邻接部分(第一端子邻接部)与端子基板部(第一端子基板部)重叠,因此在进行安装的部分上只要具有端子基板部的区域即可,从而能够节省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区域的空间,并实现被安装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一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A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3B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4A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5B是示出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将图5所示的折叠后的柔性印刷基板安装到便携电话时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图6的A-A线截面的便携电话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9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9B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10A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10B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10C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通过对与柔性印刷基板的端子基板部邻接的配线基板部的一部分进行折叠使其与端子基板部重合,来节省安装区域的空间。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具体的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2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印刷基板的结构的图。图3至图5是说明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的图。图6至图7是示出将柔性印刷基板安装于便携电话时的状态的图。
此外,虽然在实施例中举例示出了柔性印刷基板安装于便携电话的情况,但是安装的设备当然不限于便携电话,也可以安装于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个人计算机、电子词典等其他的电子设备。
(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印刷基板10被形成为标号(1)(图1的右侧)侧和标号(2)侧(图1的左侧)大致对称,并且被构成为包括两端形成有端子的两个配线基板(第一配线基板部、第二配线基板部)2、12。并且,在两个配线基板2、12的一端侧(图1的上端侧)相连结。
首先,对标号(1)侧、即图1的右侧的部分进行说明。配线基板2(第一配线基板部)被设置在柔性印刷基板10的标号(1)侧,并以标号2表示,该配线基板2包括:形成有连接两端的多个配线的弯曲状的配线部4(第一配线部);形成在该配线部4的一端侧(图1的上端侧)的端子邻接部3(第一端子邻接部);以及形成在另一端侧(图1的下端侧)的端子部5。并且,所述端子邻接部3与作为形成有端子的基板的连接器安装部1(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而设置。此外,连接器安装部1是与如下所述对称地形成的标号(2)侧相连结的部分。
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是配线部4是粘接形成有多个配线的双层的配线层而形成的,由上述各个配线将设置在两端的连接器安装部1和端子部5的分别对应的端子之间进行连接。
另外,上述连接器安装部1被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矩形状),并形成有安装在便携电话等的基板上的多个雄端子。该多个端子被形成在连接器安装部1的一面(端子形成面)上。具体地说,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多个端子1a被形成为沿着连接器安装部1的长度方向、即与长方形状的长边平行(图1的纵向)地排列成两列。
并且,与该连接器安装部1的右侧的长边邻接而连结有上述的配线基板2的端子邻接部3。具体地说,该端子邻接部3沿着长方形的连接器安装部1的长边而并列地形成,被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长方形),并被配置形成为使得从所述配线部4延伸的配线与各个端子1a相连接。此时,由于在配线部4中配线被形成为两层,因而大量的配线被容纳在节省的空间区域内,但是在端子邻接部3中,如图2的标号2a所示,配线被配置形成在比配线部4的区域更宽大的区域上,以使其与沿着连接器安装部1的长边而配置的多个端子1a相连接(省略配线2a的一部分来进行图示)。即,在配线部4中,在图1所示的宽度内被形成为两层的配线将会在与连接器安装部1的各个端子1a连接之前的端子邻接部3中与各个端子1a的位置配合来扩大到端子邻接部3的长度方向的宽度(长边的宽度)而配置形成。因此,与连接器安装部1邻接的配线基板2上的端子邻接部3部分的面积必然增大。此外,端子邻接部3的短边侧与配线部4相连接。
并且,连接器安装部1和端子邻接部3通过一个聚酰亚胺层等而连续形成,但是在其边界线上(交界线)形成有沿着长边的缺口部3a和多个圆形的通孔3b,与其他的部分(周围)相比被形成为低强度。由此,如下所述,连接器安装部1与端子邻接部3的边界线(参考双点划线)被形成为能够折叠。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将上述的边界形成为低强度,或者,如果柔性印刷基板1的强度原本即为能够折叠的强度,则可以不将折叠的部分形成为低强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印刷基板10以标号(2)表示的部分(图1的左侧)是与由上述的连接器安装部1、配线基板2、以及端子部5而形成的标号(1)侧的部分相同的结构,并相对于图1的虚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对称地形成为一对。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器安装部1在与端子邻接部3侧相反的一侧的长边上进行连结而左右对称地形成。例如,通过一个聚酰亚胺层等连续形成。
位于该标号(2)表示的左侧的结构的形状是与右侧的结构大致相同的,但是在与连接器安装部1相连结的部分上设置有作为具有端子的基板的测试用端子部11(第二端子基板部)。并且,该测试用端子部11与上述连接器安装部1相同地被形成为长方形,并且在与跟该连接器安装部1连结一侧的相反侧的长边侧上连结有配线基板12(第二配线基板部)。该配线基板12与上述的右侧的配线基板2左右对称地形成。连接器安装部1与测试用端子部11被配置成以边界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呈线对称。例如,如图2所示,在与测试用端子部11邻接的端子邻接部13(第二端子邻接部)上,各个配线12a与端子11a配合,并在宽大的区域上、即沿着测试用端子部11的长边而配置形成在比配线部14的宽度更大的宽度上(省略配线12a的一部分来进行图示)。并且,上述配线由配线部14(第二配线部)容纳成两层,并向端子部15延伸。此外,如标号2aa所示,连接器安装部1与测试用端子部11的各个端子1a、11a由各个配线2aa来连结(省略配线2aa的一部分来进行图示)。各个配线2aa横跨连接器安装部1与测试用端子部11间的边界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地延伸。
并且,在所述测试用端子部11与端子邻接部13间的边界线上(交界线),与上述相同地形成有缺口部13a和通孔13b,并被形成为能够沿着该边界(参考双点划线)折叠。
此外,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1与测试用端子部11间的边界线上(参考端子基板部折叠线、双点划线),沿着该边界线形成有缺口部1b,并被形成为能够折叠。
这里,对所述的呈左右对称的柔性印刷基板10的连结部分(上方部分)的形状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连接器安装部1、与其邻接的端子邻接部3、测试用端子部11、以及与其邻接的端子邻接部13通过一个聚酰亚胺层等连续形成,如双点划线所示大致均等地四等分,并且各自被形成为长方形状。并且,如下所述,能够沿着各个边界线(双点划线)使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弯折。
并且,在与连接器安装部1的端子形成面相反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高连接器安装部1的强度的金属板。另外,在两个端子邻接部13的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两面胶,所述两面胶被粘贴在弯折时重叠的面上。此外,也可以不是两面胶而设置将重叠的两个面相互粘接的具有粘合性的其他的粘接部件,还可以在折叠时在粘接面上涂抹(填充)粘接部件。
这里,将上述的各个端子邻接部3作为与各自邻接的连接器安装部1或测试用端子部11大致相同的形状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小于连接器安装部1或测试用端子部11的形状。即,如下所述,最好是可在相对于连接器安装部1或测试用端子部11折叠而重叠时成为被该连接器安装部1或测试用端子部11遮住的形状、大小。
[折叠方法]
下面,参考图3至图5对上述结构的柔性印刷基板10的折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图3B是折叠前的制造时的柔性印刷基板10,图3A示出了从上方仅观察该上端侧的结构(连接器安装部1、测试用端子部11、两个端子邻接部3、13)的图。即,图3A是柔性印刷基板10的端子基板部一侧的侧视图。
首先,将位于两端的两个端子邻接部3、13在与各自邻接的连接器安装部1或者测试用端子部11的边界线处向内侧弯折(第一步骤)。即,使图3B的虚线部分的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折叠。具体地说,如图3A的箭头所示,将位于右端的以标号3表示的端子邻接部3折叠成与跟连接器安装部1的端子形成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侧重叠,将位于左端的以标号13表示的端子邻接部13折叠成与跟测试用端子部11的端子形成面的相反侧的背面侧重叠。
于是,如图4A、图4B所示,各个端子邻接部3、13分别重叠地位于连接器安装部1和测试用端子部11的背面侧。并且,与此相应地,各个配线基板2、12也处于左右反转的位置。此时,由于在各个端子邻接部3、13上分别粘贴有两面胶,因此,在折叠时相对的面彼此之间、即连接器安装部1的背面与端子邻接部3以及测试用端子部11的背面与端子邻接部13成为相互通过两面胶而粘贴的状态。
接着,从图4A、图4B的状态,进一步在连接器安装部1与测试用端子部11间的边界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上使图4B的虚线部分的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折叠(第二步骤)。具体地说,如图4A、图4B所示,将位于左侧并处于重叠状态的测试用端子部11和端子邻接部13折叠到位于右侧并处于重叠状态的连接器安装部1和端子邻接部3一侧,即,将两个端子邻接部3、13折叠成相对重叠。于是,如图5A、图5B所示,成为连接器安装部1位于表面侧并且测试用端子部11位于背面侧的状态,在它们之间,成为层叠两个端子邻接部3、13的状态。此时,在端子邻接部3、13上粘贴有两面胶而相互固定。此外,两个配线基板2、12也成为全部重合的状态。
通过如上地进行折叠,能够形成在表面和背面上具有连接器安装部1和测试用端子部11的柔性印刷基板10,由于两个端子邻接部3、13成为在连接器安装部1上重合的状态,因而只要具有该连接器安装部1的安装区域即可。
接着,参照图6至图7对将上述折叠状态的柔性印刷基板10安装到便携电话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图6是从操作面的背面侧观察折叠式便携电话100的图,并示出了上方具有显示器的上方部110以及下方具有操作面的下方部120。并且,图7表示用A-A线截取下方部120时的情况。
如图7所示,便携电话100的下方部120由操作部121和位于其背面侧的罩122所包围,在操作部121上层叠有主基板123。并且,在该主基板123的一部分上安装有如上所述地折叠成的柔性印刷基板10的连接器安装部1。即,即使仅有容纳连接器安装部1的面积的安装区域也可安装。并且,重合的配线基板2、12被配置成经过铰链部朝向上方部110,端子部5、15被安装在上方部110中。
如上所述,特别是即使在仅能够确保以图7的标号W表示的宽度上的安装区域的情况下,只要是上述结构的柔性印刷基板则也能够安装。即,通常也必须确保与连接器安装部1邻接的部分的安装区域,但是,如上所述,通过重叠而折叠在端子安装部1处,能够节省安装区域的空间。
(实施例2)
接着,参考图8至图11对柔性印刷基板的其他的结构以及折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说明图8所示的形状。
在图8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110中,连接器安装部101、111位于其上端部的两端(第一端子基板部101、第二端子基板部111),各自连接的各个端子邻接部103、113(第一端子邻接部103、第二端子邻接部113)相互连结并位于连接器安装部101、111之间。即,与图1相同,在柔性印刷基板110的上端部上,通过一个聚酰亚胺层等形成的基板被大致四等分,并且从右侧开始形成有连接器安装部101、与其邻接的端子邻接部103、另一个端子邻接部113、与其连接的另一个连接器安装部111。连接器安装部101与端子邻接部103的一侧邻接。端子邻接部113与端子邻接部113的另一侧邻接。在端子邻接部113中,在端子邻接部103的相反侧与连接器安装部111邻接。并且,分别形成为:在两个端子邻接部103、113的边界线上(图8的点划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能够使折脊向纸面内侧突出地弯折;在各个连接器安装部101、111与各个端子邻接部103、113的边界线上(图8的虚线)能够使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弯折。另外,通过两个端子邻接部103、113连接着呈对称形状的配线基板102、112(第一配线基板部102、第二配线基板部112)。在两个端子邻接部103、113上分别连接有配线部4、14(第一配线部4、第二配线部14)。即,以两个端子邻接部103、113为界而形成左右对称的形状。连接器安装部101与连接器安装部111被配置成以端子邻接部101与端子邻接部111的边界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为界呈线对称。
并且,通过按照上述的折线来进行折叠,两个连接器安装部101、111位于表面和背面,在它们之间,成为夹持两个端子邻接部103、113的状态。由此,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使作为端子面的连接器安装部101、111向外部露出,同时能够将与它们邻接的端子邻接部103、113重叠,因此能够使安装区域成为最小限度的空间。
另外,正如图9A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210那样,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210可以仅是上述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10的标号(1)表示的右侧的结构。由此,将与连接器安装部201(第一端子基板部)邻接的端子邻接部203(第一端子邻接部)沿着图9A的虚线而使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折叠成与连接器安装部201重合,从而能够与上述相同地节省安装区域的空间。
另外,如图10A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310那样,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310也可以是与位于上端中央的连接器安装部301(第一端子基板部)的左右相邻地形成有端子邻接部303、313(第一端子邻接部303、313)的形状。即,在一个连接器安装部30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端子邻接部303、313。在该情况下,首先,如图10A所示,将位于左侧的端子邻接部313在与连接器安装部301的边界线(虚线)处折叠,使其与在该连接器安装部301的背面侧重合。
并且,从图10B的状态开始,将右侧的端子邻接部303以与连接器安装部301的背面侧重叠的方式、即以与已折叠了的端子邻接部313重合的方式在与连接器安装部301的边界线(虚线)处折叠。由此,成为图10C的状态,从而能够与上述相同地节省安装区域的空间。此外,此时可以在以标号303表示的部分形成端子。
此外,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也可以是图11所示的形状。该柔性印刷基板410被形成为所述图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10的标号(1)表示的右侧的结构和标号(2)表示的左侧的结构在其上端侧连接成的形状。即,长方形的两个连接器安装部401、411(第一端子基板部401、第二端子基板部411)在短边处并列连结而形成,并且在各连接器安装部401、411的长边侧分别邻接地形成有各个端子邻接部403、413(第一端子邻接部403、第二端子邻接部413)。此外,换言之,大致长方形状的聚酰亚胺层被十字状地分割成四个,从而形成了各个连接器安装部401、411以及各个端子邻接部403、413。并且,在各个端子邻接部403、413的短边上连结有各个配线部404、414(第一配线部404、第二配线部414)。
并且,在上述图11所示的柔性印刷基板410中,首先,如箭头(1)所示,将虚线部分使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折叠,以使两个端子邻接部403、413的部分与各自邻接的连接器安装部401、411的背面侧重叠。然后,如箭头(2)所示,使折脊向纸面外侧突出地折叠各个连接器安装部401、411的边界线(点划线;端子基板部折叠线),使各个连接器安装部401、411位于表面和背面。由此,各个端子邻接部403、413重叠地位于各个连接器安装部401、411之间,从而能够节省安装区域的空间。
本发明中的柔性印刷基板10能够安装在便携电话等的电子设备上,具有产业上的实用性。特别是对需要在弯折的框体间进行连接的折叠式的电子设备有效。
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个端子的端子基板部以及形成有与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的配线基板部,并形成为能够将配线基板部中沿着所述端子基板部的长度方向邻接的端子邻接部分折叠成与跟端子基板部的端子形成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
基于上述发明,首先,将配线基板部中的、与端子基板部邻接的端子邻接部分折叠成使其与端子基板部的背面侧相对并重叠。于是,以往,由于端子邻接部分与端子基板部邻接,因此在将该端子基板部安装到电子设备等时需要包含端子邻接部分的区域在内的安装空间,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端子邻接部分与端子基板部重叠,因而在安装的部分上只要具有端子基板部的区域即可。因此,能够节省安装空间。
此时,端子基板部的特征在于:沿着该端子基板部的长度方向并且比不同于长度方向的方向排列了很多端子。例如,端子基板部为大致长方形状,与其长边邻接而形成有端子邻接部分。并且,在端子邻接部分中,根据端子基板部的各个端子的位置而在比配线基板部的其他部分更大的区域内配置形成有配线。
在为上述形状的情况下,根据端子基板部上的端子的配置,特别是在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很多的端子的配置,在端子邻接部分,配线的间隔变大。即,通常虽然能够在配线基板部中使配线密集,或者形成多层以节省空间,但是由于在端子邻接部分中在更大的范围形成配线,因此需要更大的安装空间。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像本发明那样将端子邻接部分折叠而与端子基板部重合,能够更有效地节省空间。
另外,端子邻接部分的特征是:形状与端子基板部大致相同或比其更小。由此,由于在折叠时重叠的端子邻接部分不会从端子基板部露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节省空间。
此外,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是包括一对由上述的端子基板部和配线基板部构成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柔性印刷基板,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特征在于:形成为将两个端子基板部和/或两个端子邻接部相互连结,并以该连结部分为界对称且能够折叠。例如,本发明的柔性印刷基板是包括一对由端子基板部和配线基板部构成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柔性印刷基板,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特征在于,形成为将两个端子基板部相互连结,且通过配线连接该两个端子基板部的各个端子,并且以该连结部分为界对称且能够折叠。并且,还具有以下的特征:形成为在折叠时,两个端子基板部彼此位于表面和背面,该两个端子基板部的各个端子形成面露到外部。由此,能够由节省的空间形成两面具有端子的柔性印刷基板。
另外,还具有以下的特征:设置有在折叠时将重叠的面相互粘接的粘接部件。由此,能够抑制折叠了的柔性印刷基板打开,从而能够提高安装后的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还具有以下的特征:将折叠的部分形成为比其他部分低的强度,例如在该折叠部分形成缺口和/或通孔。由此,变得容易折叠,并且降低了折叠后的回复力而使折叠状态稳定,从而能够提高安装后的设备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安装有上述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例如便携电话。如上所述,通过在便携电话等电子设备中安装上述的能够节省安装部分的空间的柔性印刷基板,从而能够实现该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上述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端子邻接部分折叠到与端子基板部的端子形成面相反侧的面上,使得该端子形成面露到外部。
特别是,如上所述,在包括一对由端子基板部和配线基板部构成的柔性印刷基板的柔性印刷基板中,按照使两个端子基板部彼此位于表面和背面而使各个端子形成面露到外部的方式进行折叠。具体地说,具有以下特征:将各个端子邻接部分分别向各自邻接的各个端子基板部的背面侧折叠,并进一步折叠使得该折叠了的两个端子邻接部分彼此相对,使两个端子基板部彼此位于表面和背面,从而使各个端子形成面露到外部。
这样一来,如上所述,能够节省柔性印刷基板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实现安装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印刷基板、安装有该柔性印刷基板的电子设备以及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叠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为了节省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安装区域的空间且实现安装有该柔性印刷配线板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而包括具有多个端子的端子基板部、以及形成有与端子连接的多个配线的配线基板部,并形成为能够将在配线基板部中沿所述端子基板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端子基板部邻接的端子邻接部分折叠成与跟端子基板部的端子形成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