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11220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7266.8

申请日:

2009.02.17

公开号:

CN101515990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1/60申请日:20090217|||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60; H04N1/46

主分类号:

H04N1/60

申请人: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发明人:

针贝润吾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8.2.18 JP 2008-035766; 2008.12.15 JP 2008-31863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立波;张天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第2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校正校正对象色值的色值;权重系数获取单元,其获取针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用于校正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校正对象色值的校正用色值,及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用于校正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
第2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色值;
权重系数获取单元,其获取针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以及
生成单元,其根据用于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针对该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用于校正该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接受单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
前述第1色值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校正对象色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生成单元,通过将前述权重系数作为权重而求出前述校正用色值的加权平均,从而生成前述颜色校正系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生成单元生成一维的颜色校正表,该颜色校正表表示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多个浓度值和用于分别校正该多个浓度值的多个颜色校正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生成单元,向针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其他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附加与特定浓度值和该其他浓度值的差相对应的权重,进行局部回归,由此生成用于校正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接受单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
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接受单元接受多个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
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多个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该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的应重视程度的重要度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重要度信息获取单元,其根据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分布状况,获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重要度信息获取单元,其根据标准状态下的颜色再现和当前机器状态下的颜色再现之间的比较结果,获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出单元,其输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输入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
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前述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输入多个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该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的应重视程度的重要度信息,
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前述重要度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用户界面构成为,可以针对前述多个重要色域各自的浓淡程度,输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用户界面构成为,可以利用滑杆上的对象的移动操作、及数值的设定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前述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进一步输入颜色权重信息,该颜色权重信息表示使前述权重系数反映前述重要色域之外的颜色的程度,
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还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颜色权重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15.
  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
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色值;
获取针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以及
根据用于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针对该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用于校正该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说明书

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数字照相机、彩色扫描机、彩色打印机、彩色显示器等彩色装置日渐普及,市场对于颜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DTP(DeskTop Publishing:桌面出版)等中使用的系统中,该要求更高。因此,各装置中的CMS(色彩管理系统)必不可少,开发了用于稳定地确保各装置中的颜色再现的装置校准技术。该颜色校正,当前由以ICCprofile为代表的色彩特性描述等进行。具体地说,确定用于进行颜色校正的LUT(显示查找表)的网格点中的系数,利用各种已发明的插补处理等进行颜色校正。
作为装置校准技术中的颜色校正的方法,当前大多由一维LUT进行。这种校准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技术:对单色进行校正的单色校准,以及对将C(青色)、M(品红色)、Y(黄色)这三种颜色叠加而成的四色黑(process black)进行校正的灰色平衡校准。即,存在TRC(色调再现曲线)型校准技术。
但是,在这种TRC型校准中,校正的部位受到限制。例如,在单色校准中,基色的部分是校正对象,而不能保证2次色、3次色这些颜色重叠部分的校正精度。另外,在灰色平衡校准中,3色重叠的四色灰(process grey)部分是校正对象,而不能保证除此之外的颜色部分的校正精度。
在这里,作为公报记载的技术,是与面内不匀校正相关的技术,其中也列举了与上述相同的问题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示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整个浓度范围内不仅改善基色,还可以改善高次色的颜色不匀。该图像形成装置,首先读取包含基色的测试图案在内的第1测试图像及包含高次色的测试图案在内的第2测试图像,将高次色的第2测试图像的图像数据颜色分解为基色的图像数据。并且,根据各基色的图像数据求出每个像素位置的色调特性,根据该色调特性生成校正表。
另外,还存在与TRC控制相关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在专利文献2中,对颜色数据实施下述的第1颜色修正及第2颜色修正,并将第1颜色修正及第2颜色修正合成,该第1颜色修正由对R、Y、G、C、B、M这各颜色方向逐一设定的色彩采集系数所定义,该第2颜色修正由下述的一系列参数值所定义,该一系列参数值表示针对在R、Y、G、C、B、M各自的颜色方向上排列的一系列颜色分别进行的颜色修正量。
在专利文献3中,根据纯色曲线及灰色曲线计算出各颜色的色调变换曲线,通过从色调变换曲线的内分点求出而计算出中间色的色调,进行等价中性浓度变换。
专利文献1:特开2006-343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64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238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里,一般地,对于用于校正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即使有时反映与该颜色成分相关的信息,也不会反映与还包含其他颜色成分的校正对象色值相关的信息,从而不能进行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于校正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反映针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从而可以进行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第2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色值;权重系数获取单元,其获取针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以及生成单元,其根据用于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针对该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用于校正该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还具有接受单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前述第1色值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校正对象色值。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生成单元,通过将前述权重系数作为权重而求出前述校正用色值的加权平均,从而生成前述颜色校正系数。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生成单元生成一维的颜色校正表,该颜色校正表表示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多个浓度值和用于分别校正该多个浓度值的多个颜色校正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生成单元,向针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其他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附加与特定浓度值和该其他浓度值的差相对应的权重,进行局部回归,由此生成用于校正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还具有接受单元,其接受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接受单元接受多个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前述接受单元所接受的前述多个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该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的应重视程度的重要度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还具有重要度信息获取单元,其根据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分布状况,获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还具有重要度信息获取单元,其根据标准状态下的颜色再现和当前机器状态下的颜色再现之间的比较结果,获取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还具有输出单元,其输出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输入重要色域的指定,该重要色域是在颜色校正中应重视的色域,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前述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输入多个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表示该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的应重视程度的重要度信息,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重要色域的指定、及前述重要度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用户界面构成为,可以针对前述多个重要色域各自的浓淡程度,输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1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用户界面构成为,可以利用滑杆上的对象的移动操作、及数值的设定操作中的至少一个,输入前述重要度信息。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中,前述输出单元输出前述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进一步输入颜色权重信息,该颜色权重信息表示使前述权重系数反映前述重要色域之外的颜色的程度,前述权重系数获取单元,根据从由前述输出单元输出的前述用户界面输入的前述颜色权重信息,获取前述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前述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色值;获取针对前述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以及根据用于对前述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前述校正对象色值进行校正的前述校正用色值、及针对该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用于校正该特定浓度值的颜色校正系数。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使用于对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进行校正的颜色校正系数反映针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进行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的效果。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具有可以进行重视所期望的色域的颜色校正的效果。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利用简单的计算,生成用于进行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的颜色校正系数的效果。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可以将用于进行均衡性良好颜色校正的颜色校正系数,作为一维的颜色校正表而一并生成。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不进行大量的计算,而生成进行均衡性良好、精度高、在色调特性上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低的用于颜色校正的颜色校正系数的效果。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进行重视所期望的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的效果。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进行以所期望的程度重视所期望的多个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的效果。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同时考虑校正对象色值分布状况,具有可以使校正效果提高的效果。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同时考虑当前的机器状态,具有可以提高校正效果的效果。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具有可以利用用户界面指定所要求的色域而进行重视该色域的颜色校正的效果。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利用用户界面指定所要求的多个色域及该多个色域的应重视程度,使以该程度重视该多个色域的均衡性良好的颜色校正成为可能的效果。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考虑浓淡程度而详细地指定应重视的色域的效果。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操作性良好或准确地指定多个色域的应重视程度的效果。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具有下述效果,即,利用用户界面指定使权重系数反映所期望的色域之外的颜色的程度,获取同时考虑了该程度的权重系数。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使用于对特定颜色成分的特定浓度值进行校正的颜色校正系数反映针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与不具有本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可以进行均衡性良好颜色校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输入值与校正值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目标装置基准数据及对象装置基准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权重系数计算部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输入值及校正值的对应关系中权重系数被设定时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单色重视的权重系数函数图的图。
图7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灰色重视的权重系数函数及特定色重视的权重系数函数曲线的图。
图8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低浓度重视的权重系数函数及高浓度重视的权重系数函数曲线的图。
图9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实施的两个权重系数函数的合成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表生成部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生成的1维LUT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由色差而产生的重要色权重的计算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由色差而产生的重要色权重的计算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显示的参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标准模式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重视平衡性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标准模式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重视平衡性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重视平衡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重视平衡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色平衡参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色平衡参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色平衡参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重视平衡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色平衡参数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在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的情况下显示的精度平衡构成确认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3是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当前的由单色校准及灰色平衡校准(TRC型校准)进行的颜色校正,因为专门用于特定的颜色,因此不能改善再现色域整体的校正精度。特别地,在电子照相方式中,由于在多重转印时不能避免各颜色的色调剂量的变化,因此即使对基色进行精度良好的颜色校正,在2次色及以上的颜色中,平衡也会破坏。
对于这种问题,近年在一部分装置中,还采用由3维LUT进行的校准(DLUT型校准)。由此,可以在由该装置再现的色域的大致整个区域中进行校正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但是,在使用3维LUT的情况下,必须同时存在与DLUT的维数相当的数据(像素的C、M、Y的值)。也就是说,必须在利用RIP(光栅图像处理器)分色为CMY之前进行颜色校正。另一方面,在电子照相方式中,一般是以面次序对利用RIP分色为CMY后的图像进行颜色校正的系统结构。因此,在当前这种系统结构中,不容易导入。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整个区域内获取目标颜色及装置输出颜色的数据,根据该数据无遗漏地计算出整个色域的校正值。并且,对计算出的校正值逐个附加权重系数,将基于被附加了该权重系数的校正值的值反馈至1维LUT。由此,可以在整个色域进行精度平衡良好的颜色校正。另外,可以确定颜色校正系数,以使单色、灰色、2次色、特定色等用户重视的部位的再现性变得良好。并且,还可以通过对低浓度及高浓度这些特定色域附加权重系数,对每个浓度范围设定所重视的色域,例如,可以在低浓度区域中进行单色重视,在高浓度区域中进行灰色重视这样的颜色再现。
下面,对用于实现这种颜色再现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1具有输入值获取部10、校正值计算部20、权重系数设定部30、表生成部40、以及表存储部50。
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输入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由于要对在这里获取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生成校正系数,因此优选在该颜色数据中,包含对校正来说重要的颜色的信息。例如,考虑生成C、M、Y、K各单色及3色的灰色等的C、M、Y、K的信息。另外,如果必须对色域整体进行校正,则只要生成DLUT表格这样的网格点信息即可。在这里,作为校正对象颜色数据,在图2的“输入值”栏中例示。在图中,示出了包含值域范围(coverage)内以10%递增的单色在内的3次色(113色)、以及值域范围内以10%递增的K单色(10色)的数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获取校正对象色值的第1色值获取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输入值获取部10。
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与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相对应的校正值。具体地说,校正值计算部20包含目标装置基准数据存储部21、第1颜色预测部22、对象装置基准数据存储部23、以及第2颜色预测部24。
其中,目标装置基准数据存储部21存储目标装置基准数据。
在这里,所谓目标装置基准数据,是表示在进行颜色校正时的目标装置输出颜色的数据。
在图3(a)中表示目标装置基准数据的一个例子。这是CMYK4色打印机的情况的例子。在该情况下,目标装置基准数据,是依赖于装置的数据(CMYK),和与之相对应的不依赖于装置的数据(L*a*b*)之间的数据对(基准数据)的集合。其中,作为不依赖于装置的数据,在这里以通常的L*a*b*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被归类为三色刺激值(tristimulus value)XYZ或均匀颜色空间L*u*v等的表色系中的数据,也可以是由如(Lab)=F(CMYK)这样的近似多项式等表现的数据,另外,也可以是由作为物理模型的挪克伯(neugebauer)、库伯卡-芒克(Kubelka-Munk)、波格-朗伯-比尔(Lambert-Beer)等表现的数据,此外也可以是由ICC profile等变换的数据,只要是可以生成表示该装置的特性的数据对即可。一般地,对于该数据对集合不限制数量,但由于颜色精度及系统结构上的问题,优选大约200~1600的数据数。由此可以掌握目标装置的输出特性,可以进行装置对于校正对象点的输出颜色的预测。
另外,第1颜色预测部22使用目标装置基准数据,预测与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的依赖于装置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例如CMY)相对应的不依赖于装置的颜色数据(例如L*a*b*)(CMY→L*a*b*)。对于该颜色预测方法具有各种发明,优选使用例如特开平10-26215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进行预测,但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对象装置基准数据存储部23存储对象装置基准数据。
在这里,所谓对象装置基准数据,是表示成为颜色校正对象的装置的输出颜色的数据。
在图3(b)中表示对象装置基准数据的一个例子。这是CMYK4色打印机的情况的例子。另外从图可知,对象装置基准数据的形式与目标装置基准数据的形式相同。在该情况下,作为对象装置基准数据,准备充分数量的数据对(基准数据),该数据对是被归类为依赖于装置的颜色空间的CMYK等、和被归类为与之配对的不依赖于装置的颜色空间的L*a*b*等的组合。在上述的目标装置基准数据的说明中也记载,基准数据的种类不限于此,只要是可以生成表示该装置特性的数据对即可。另外不限制数量,但由于颜色精度及系统结构上的问题,优选大约200~1600的数据数。
另外,第2颜色预测部24使用对象装置基准数据,预测与由第1颜色预测部22生成的不依赖于装置的颜色数据(例如L*a*b*)相对应的依赖于装置的颜色数据(例如C’M’Y’)(L*a*b*→C’M’Y’)。对于第2颜色预测部24,也与第1颜色预测部22的情况相同地,具有各种发明,优选使用例如特开平10-26215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进行预测,但不限于此。
这样,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与由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的全部校正对象颜色数据相对应的校正值。在图2的“校正值”栏表示出该计算出的校正值的例子。在该例中,从上面开始第2行表示(C,M,Y,K)=(0,0,10,0)校正为(C’,M’,Y’,K’)=(0,0,1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获取校正用色值的第2色值获取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校正值计算部20。
权重系数设定部30计算表示校正值的重要度的权重系数。具体地说,权重系数设定部30包含重要色设定部31、以及权重系数计算部32。
其中,重要色设定部31接受用户希望使颜色的再现性良好的色域(例如用户所重视的色域)的指定,将该色域设定为重要色域。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多个重要色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受重要色域指定的接受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重要色设定部31。
权重系数计算部32接受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及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的对该颜色数据的校正值,根据校正对象颜色数据与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的重要色域之间的关系,生成针对校正值的权重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获取权重系数的权重系数获取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权重系数计算部32。
表生成部40生成每一个颜色成分(例如、C、M、Y)的1维LUT(TRC),该颜色成分构成校正对象颜色数据。具体地说,根据由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的校正值、及针对该校正值的权重系数,生成1维LUT。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生成颜色校正系数的生成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表生成部40。
表存储部50存储由表生成部40生成的1维LUT。具体地说,表存储部50包含第1表存储部51、第2表存储部52、以及第3表存储部53。并且,第1表存储部51存储从输入值C至校正值C’的TRC,第2表存储部52存储从输入值M至校正值M’的TRC,第3表存储部53存储从输入值Y至校正值Y’的TRC。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开始动作,则如前所述,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校正对象颜色数据,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针对该颜色数据的校正值。
然后,在权重系数设定部30中,权重系数计算部32按照由重要色设定部31进行的重要色域的设定,确定针对校正值的权重系数。
图4是表示此时的权重系数计算部32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果开始动作,则首先,权重系数计算部32分别从输入值获取部10接受输入值,从校正值计算部20接受校正值,生成如图2所示的对应关系,并存储于存储器内(步骤301)。
然后,权重系数计算部32从存储器读出1组输入值和针对该输入值的校正值(步骤302)。并且,通过对输入值使用规定的函数,计算出权重系数(步骤303),与输入值和校正值组相对应而存储(步骤304)。在该情况下,如果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为D,权重系数计算函数为f,则权重系数W由W=f(D)确定。
然后,权重系数计算部32判断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输入值和校正值组的读取是否结束(步骤305)。如果其结果是读取未结束,则返回步骤302对下一个输入值和校正值组进行相同的处理,如果读取结束,则结束权重系数的计算处理。
图5是表示该处理结果,对输入值和校正值的对应关系附加权重系数的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权重系数W的最大值是“1.00”,对(C,M,Y,K,C’,M’,Y’,K’)=(0,0,0,0,0,0,0,0)、(0,0,10,0,0,0,12,0)、(0,0,20,0,0,0,25,0)等附加权重系数“1.00”。另外,对(C,M,Y,K,C’,M’,Y’,K’)=(50,50,10,0,43,51,15,0)等附加比“1.00”小的权重系数,对(C,M,Y,K,C’,M’,Y’,K’)=(100,100,80,0,99,95,83,0)等附加更小的权重系数。
在图5中,示出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单色重视,权重系数计算部32使用单色重视函数作为权重系数计算函数f而计算出的权重系数。
图6是表示该单色重视函数的大致形状的图。在该函数中,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D如图所示,是从输入值至单色轴的距离。即,至单色轴的距离越近的输入值,附加的权重系数越大。
使用图5所示的值对其进行说明,由于(C,M,Y,K)=(0,0,0,0)、(0,0,10,0)、(0,0,20,0)、(0,0,30,0)是Y轴上的点,与单色轴的距离为0,因此作为权重系数,附加最大值“1.00”。另一方面,由于(C,M,Y,K)=(50,50,10,0)、(50,50,20,0)、(50,50,30,0)是远离单色轴的点,并且以该顺序与单色轴(在该情况下为C轴或M轴)的距离逐渐变远,因此权重系数也以该顺序逐渐变小。另外,由于(C,M,Y,K)=(100,100,80,0)、(100,100,90,0)、(100,100,100,0),是更远离单色轴的点,并且以该顺序与单色轴(在该情况下为C轴或M轴)的距离逐渐变远,因此权重系数也以该顺序逐渐变小。
其中,该单色重视函数仅为一个例子,只要获得相同的效果,可以使用任何函数。
在图7~9中表示权重系数计算函数的其他例子。
首先,图7(a)是表示灰色重视函数的大致形状的图。在该函数中,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D如图所示,是从输入值至灰色轴的距离。即,至灰色轴的距离越近的输入值,附加的权重系数越大。
图7(b)是表示特定色重视函数的大致形状的图。在该函数中,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D如图所示,是从输入值至特定色的距离。即,至特定色的距离越近的输入值,附加的权重系数越大。在这里,作为特定色,考虑淡蓝色、肤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图8(a)是表示低浓度重视函数的大致形状的图。在该函数中,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D如图所示,是基于输入值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材料的总量。即,图像形成材料的总量越少的输入值,附加的权重系数越大。
图8(b)是表示高浓度重视函数的大致形状的图。在该函数中,与输入值相关的规定变量D如图所示,是基于输入值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材料的总量。即,图像形成材料的总量越多的输入值,附加的权重系数越大。
此外,在该图8(a)(b)中,作为图像形成材料,例示色调剂、油墨等。
并且,也可以使用这些函数的合成函数计算权重系数。
图9(a)表示将低浓度重视函数与单色重视函数组合而使用的情况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向针对单色且浓度低的区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权重系数。相反,向针对单色但浓度高的区域的校正值设定不太大的权重系数。
图9(b)表示将高浓度重视函数与灰色重视函数组合而使用的情况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向针对灰色且浓度高的区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权重系数。相反,向针对灰色但浓度低的区域的校正值设定不太大的权重系数。
另外,通过同时使用该图9(a)、(b)的函数,在低浓度附近,向针对单色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权重系数,另一方面,在高浓度附近,向针对灰色域的校正值附加大的权重系数。即,可以按照对象浓度而连续地改变应重视的色域。
如上所述,如果针对校正值的权重系数被确定,则表生成部40生成1维LUT。
图10是表示此时的表生成部4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此外,作为该表生成部40的动作,包含生成用于变换C信号的TRC时的动作、生成用于变换M信号的TRC时的动作、以及生成用于变换Y信号的TRC时的动作,但由于这些动作基本相同,因此在这里仅对生成用于变换Y信号的TRC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开始动作,则首先,表生成部40从权重系数计算部32接受如图5所示的输入值、校正值与权重系数的对应关系,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中(步骤401)。然后,从该对应关系提取出输入值Y、校正值Y’的部分(步骤402)。在图11中表示在这里提取出的输入值Y、校正值Y’与权重系数W的对应关系。
然后,表生成部40从存储器中读取1组输入值、校正值及权重系数(步骤403)。并且对于每个输入值存储校正值及权重系数(步骤404)。如果以图11为例,则针对Y=10,存储(Y’,W)=(12,1.00)、(15,0.18)、…,针对Y=20,存储(Y’,W)=(25,1.00)、(30,0.16)、…,针对Y=30,存储(Y’,W)=(35,1.00)、(40,0.16)、…。
然后,表生成部40判断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输入值、校正值与权重系数组的读取是否结束(步骤405)。如果其结果是读取未结束,则返回步骤403,对下一个输入值、校正值及权重系数组进行相同的处理,如果读取结束,则进行针对各输入值确定1个校正值的处理(步骤406)。
在这里,作为确定1个校正值的处理的简单例子,考虑对每个以10%为单位的输入值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也就是说,是对于针对某输入值的多个校正值,将针对各校正值的权重系数作为权重而进行加权平均运算的方法。
但是,在该方法中,对于10%单位之间的输入值不能获得校正值。还存在利用插补而求出的方法,但由于产生色调差等其他的问题,因此不是上策。另外还考虑通过使单位幅度细小化而使精度提高,但计算量会变得庞大,也会产生色调特性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权后的回归(regression)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根据图11的数据,通过加权后的局部回归而计算校正系数。此外,在计算校正系数时,优选使用前述的特开平10-26215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对于具体的计算方法仅简单地提及。在该方法中,当对重视的输入值确定1个校正值时,不仅要利用针对该输入值的校正值及权重系数,还利用针对其他输入值的校正值及权重系数。并且,在该情况下,向针对重视的输入值的校正值及权重系数进行最大的加权,向针对其他输入值的校正值及权重系数,与重视的输入值的差越大,则进行越小的加权,而采用局部回归法。通过这种利用回归来计算校正值,可以消除在上述方法中成为问题点的色调特性及计算时间的问题点。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1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设置对重要色权重进行设定的单元。其是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单色域重视及灰色域重视也附加权重的单元。例如,设定以1∶2的比例重视单色域和灰色域。这样,可以进行下述的再现:作为色域整体重视单色及灰色,但在其中也对灰色域设置权重。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1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其中,对于输入值获取部10、校正值计算部20、表生成部40、表存储部50,与图1的构成例相同。与之相对,权重系数设定部30在重要色设定部31、权重系数计算部32的基础上,还具有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在这一点上与图1的构成例不同。
因此在这里,仅对权重系数设定部30内的结构进行说明。
重要色设定部31接受用户希望使颜色的再现性良好的色域(例如用户重视的色域)的指定,将该色域设定为重要色域。在这里,设定多个重要色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接受重要色域指定的接受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重要色设定部31。
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设定重要色权重,该重要色权重是针对由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的多个重要色域的权重。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表示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的应重视程度的重要度信息的一个例子,使用重要色权重,作为获取重要度信息的重要度信息获取单元的一个例子,设置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
权重系数计算部32接受输入值获取部10获取的校正对象颜色数据及校正值计算部20计算出的针对该颜色数据的校正值,在校正对象颜色数据和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的重要色的关系中,进一步附加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设定的重要色权重,生成针对校正值的权重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根据应重视的n个色域中的第i号色域中的数据数量,确定该色域的重要色权重Pi,按照W=∏(Pi*fi(Di))计算出权重系数W。在这里,∏(Xi)是指X1*X2*…*Xn,fi是针对第i号区域的权重系数计算函数,Di是针对第i号区域的权重系数计算函数用的变量。
在这里,考虑以下情况,即,用户指示以1∶2的比例重视单色域和灰色域。此时,如果单色域的数据数多,而灰色域的数据数少,则优选单色域的权重较低,而灰色域的权重较高。例如,单色域的重要色权重设定为1,灰色域的重要色权重设定为4。在该情况下,使P1=1、使f1为单色重视函数、使D1为与单色轴的距离,计算出权重系数,另外,使P2=4、使f2为灰色重视函数、使D2为与灰色轴的距离,计算出权重系数。并且,将这些权重系数相乘而求出最终的权重系数。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比第1实施方式更详细地设定应重视的色域。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生成颜色校正表时,必须在各对象区域中进行数据数的整合。例如,在灰色重视中生成颜色校正表时,灰色附近的数据为10个,与之相对,单色数据为100个。可以认为,在该情况下,即使单色数据的权重很小,也会受到其很大的影响,不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对于该问题点,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对各重要色域生成专用的颜色校正表后进行合成,因此不必进行该整合。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是将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重要色权重,附加当前的机器状态而设定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以1∶2设定单色域重视与灰色域重视的比例的例子,但该比例为经验值,并不是立足于当前的机器状态的值。
例如,在每个色域对当前的机器状态从标准状态的背离情况进行比较的结果,在灰色域中无太大的背离,但在单色域中发现很大的背离。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第2实施方式中,单色重视与灰色重视的比例固定,因此存在对单色域的校正不充分的情况。也就是说,由于优先进行灰色域的校正,因此发现有大的背离的单色域精度的改善不充分。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从最初获得的表示当前机器状态的原始数据,求出每个色域的当前状态与标准状态的色差,并使该色差反映到权重系数中。
即,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预先求出每个色域(单色域及灰色域等)的标准状态与当前机器状态的特定颜色的色差,使用该色差设定重要色权重。
例如,如果应重视的n个色域中的第i号色域中的平均色差为ei,则重要色权重Si利用Si=ei/(e1+e2+…+en)获得。并且,利用W=∏(Si*fi(D))计算对各颜色数据附加的权重系数W。在这里,∏(Xi)是指X1*X2*…*Xn,fi是针对第i号区域的权重系数计算函数,Di是针对第i号区域的权重系数计算函数用的变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该权重系数,之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求出校正系数,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立足于当前的机器状态的校正结果。
在这里,利用具体数值对每个色域的平均色差及重要色权重的计算方法进行表示。
图13(a)~(c)是表示将Y单色域、M单色域及C单色域作为色域的情况下的平均色差及重要色权重的计算的图。将Y单色域作为第1号区域,将M单色域作为第2号区域,将C单色域作为第3号区域。在该情况下,Y单色域的平均色差相当于e1,e1=1.11。M单色域的平均色差相当于e2,e2=2.28。C单色域的平均色差相当于e3,e3=0.85。另外,Y单色域的重要色权重相当于S1,M单色域的重要色权重相当于S2,C单色域的重要色权重相当于S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根据标准状态的数据对及当前状态的数据对,使用规定的模型式进行颜色预测,从该颜色预测的结果求出色差。这是由于如果标准状态的数据对和当前状态的数据对位于相同的色标集(patch set),则可以进行比较,但在未位于相同的色标集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比较,也不能计算色差。另外还由于,虽然在测色值中会混入噪声,但通过使用多个色标(patch)的测色值进行预测,还可以获得使该噪声带来的影响降低的效果。
另外,上述获得的Si,是使用每个区域的平均色差而求出的,但也可以使用各颜色数据的色差求出Si。
图14是表示这种使用了各颜色数据的色差来计算重要色权重Si的图。此外,由于重要色权重也可以根据色差使用例如图形求出,因此在该图中,Si的值不一定利用Si=ei/(e1+e2+…+en)求出。
如果以这种方式对每个颜色数据设定重要色权重,则可以对色差较大的颜色进行精确的校正。但是,在考虑实际应用的情况下,由于在实测的测色值中包含相当程度的误差,在色差中也具有误差,因此可能会产生过配(voer fit)的校正结果。因此,利用校正前的色差对各颜色数据附加权重的情况下,优选进行多次测色等,在降低实际的测色值中的误差后进行。此外,由于最终的校正值的反馈对象为1次TRC,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由特定色的色差在色调特性上可能会产生阶跃。因此,优选成为下述结构:检查TRC的色调特性,如有必要追加进行平滑处理。
(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基础上设置调整单元,其使用户调整由权重系数设定部30进行的权重系数的设定。通过增加该单元,可以直观地设定用于设定权重系数的参数。即使是不熟悉调整的用户,也可以简单地设定参数。另外,通过向用户开放参数的精细设定,可以进行详细的设定,从而可以设计所期望的颜色校正系数。
首先,对这种进行参数的设定时使用的初始画面进行说明。
图15表示该初始画面的例子。
利用该画面,选择在标准模式下设定参数,还是在专业模式下设定参数。
标准模式是设定推荐的固定参数的模式,通常以该模式设定即可。图中(a)表示选择该模式时的状态。
另一方面,专业模式是可以进行符合用户意图的精细设定的模式。例如,在希望对每个色域改变参数的情况等时使用。该模式分为均匀平衡合成型及浓淡平衡合成型,图中(b)表示选择均匀平衡合成型时的状态。
下面,对各个模式下的参数设定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对标准模式下的参数设定进行说明。
图16表示标准模式中使用的画面的例子。
在该画面中,准备多个预先分配了固定参数的模式。并且,通过从这些模式中选择某一个,可以设定重视的色域。对于该色域的选择,在(a)中利用单选按钮、在(b)中利用列表框实现。
由于在这些画面中选择单色重视模式,因此预先准备的单色重视参数由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此外,具有3C灰色(使3色重叠而无彩色)重视模式、特定色重视模式等设定项目。另外,所谓3C精度重视模式,是同等地重视所有颜色的模式。此外如(b)所示,作为可自由设定用于后述的专业模式的参数的模式,也可以设置用户模式。通过具有预先存储用户所期望的参数集的该用户模式,不必重新进行复杂的设定操作而可以再次设定用户所期望的参数集。
另外,图17是标准模式中使用的画面,是可以设定多个色域的画面的例子。使用该图17这样的画面的优点是:例如如(a)所示,可以求出重视肤色及单色这样的多个色域的颜色校正系数。另外,(b)是用于利用滑杆来设定第2实施方式的重要色权重设定部33中的针对多个色域的权重的画面。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进行与用户的感觉相符合的参数设定。在这里,示出了选择单色及3C灰色作为多个色域,来设定它们的平衡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选择其他色域的组合设定平衡。或者,也可以选择3个或3个以上的色域,统一设定平衡。例如可以在圆周上配置3个或3个以上的色域的名称,在圆的中心与各名称之间设置滑杆,通过进行使对象在滑杆上朝向某色域的名称而移动的操作,对该色域设定权重。
其次,对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下的参数设定进行说明。
图18-1~图18-2表示用于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的参数设定画面的例子。
在该画面中,可以由用户进行参数的调整。在这里,通过对每个色域设定精度指数值,可以设定精度平衡。在图18-1(a)中,作为设定项目,示出了与图17(a)中的模式相对应的精度指数,但不限于此。还考虑例如如图18-1(b)所示,可以设定2C纯色(2次色的纯色)及2C(纯色之外的2次色)的结构。此外,还可以考虑如图18-2(c)所示,针对单色或C,M,Y、2次色或R,G,B等各颜色分别设定参数的结构。另外,还可以考虑手工设定特定色,指定用户所期望的要重视的特定色,设定参数的结构。这些参数由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
在这种专业模式中,可以进行精细的参数的设定,从而可以进行用户重视的期望色域的颜色校正系数的计算。
下面,对该专业模式(均匀平衡合成型)中的色平衡参数的设定进行说明。此外,这里的色平衡参数,是表示使权重系数反映重要色域之外的颜色的程度的颜色权重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19-1~图19-3表示在设定色平衡参数时使用的画面的例子。该色平衡参数,对在单色精度指数及3C灰色精度指数这各色域中指定的参数进行设定。也就是说,例如在图18-1(a)中,通过按下单色精度指数一行的右端的“设定”按钮,显示针对单色的色平衡参数的设定画面,通过按下3C灰色精度指数行右端“设定”按钮,显示针对3C灰色的色平衡参数的设定画面。
例如在图19-1(a)中,在色平衡参数中设定阶梯参数(阶梯状的参数)。以单色精度指数为例进行说明,该阶梯参数是仅将针对位于单色轴上的数据的权重系数设定为“1”,而将针对即使从单色轴稍微偏离的数据的权重系数设定为“0”的参数。即,进行单色重视的参数设计,但由于此时不能对单色之外的数据附加权重,因此仅使用单色数据进行校正值的计算。
另外,在图19-1(b)中,在色平衡参数中设定线性参数(线状的参数)。与上述相同地,以单色精度指数为例进行说明,该线性参数是将针对位于单色轴上的数据的权重系数设定为“1”,随着远离单色轴使权重系数线性减小,将针对最远的点的权重系数设定为“0”的参数。也就是说,虽然进行单色重视的参数设计,但此时,距单色轴越近的数据,其权重越大,距单色轴越远的数据其权重越小。因此,与图19-1(a)的例子不同,虽然重视单色轴上的数据而进行校正,但也使用单色轴以外的数据计算校正值,因此不是仅使用单色数据进行校正,也是增加某种程度的其他颜色数据的校正值。
另外,在图19-2(c)中,在色平衡参数中设定非线性参数(非线状的参数)。与上述相同地,以单色精度指数为例进行说明,该非线性参数是将针对位于单色轴上的数据的权重系数设定为“1”,随着远离单色轴使权重系数非线性减小,将针对最远的点的权重系数设定为“0”的参数。在图19-1(b)中,线性地控制参数,但在19-2(c)中,通过非线性地控制参数,可以更精细地控制参数。此外,在这里,该非线性参数由参数1~3这3个参数控制,但只要形状是单调的,并不限于此。
另外,图19-2(d)~图19-3(e)是手工(手输入)指定特定色,而设定针对该特定色的权重系数的设定画面。
在图19-2(d)中设定线性参数,其利用L*a*b*值设定特定色,将针对该值的权重系数作为“1”,随着远离该值使权重系数线性减小。
图19-3(e)是与图19-2(d)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在利用CMY值获得特定色的结构这一点上与图19-2(d)不同。在这里使用CMY3色,但也可以使用包含K的4色,或5色以上的多色。通过进行该特定色的手工设定,可以进行用户所重视的色域的详细设定。
并且,在图19-1~图19-3的设定画面中设定的色平衡参数,由函数设定部(未图示)设定,该函数设定部对在图4的步骤303中使用“规定函数”进行设定。
这样,在图19-1~图19-3中,根据参数的设定,使权重系数与距重要色的距离的关系图形化。通过这样图形化,用户可以进一步直观地设定参数,从而帮助参数的设定操作。
最后,对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下的参数设定进行说明。
图20是表示用于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中的参数设定的画面的例子。
该画面用于利用浓淡改变平衡值的情况。在图中,对于淡色(浓度浅的颜色)设定单色重视的参数,对于浓色(浓度深的颜色)设定3C灰色重视的参数。并且,这些参数由重要色设定部31设定。
这样,可以进行更精细的重视区域的设定。作为一般的使用方法,考虑以下方法,即,考虑伴随亮度降低,与单色的偏差量相比,对灰色平衡的偏差量的敏感度更高的视觉特性,在亮度高的部分重视单色的再现性,在亮度低的部分重视3C灰色的再现性而进行校正的方法。
另外,在该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中,对于各色域,可以设定与针对浓淡中间区域的平衡相关的色平衡参数。此外,这里的色平衡参数,是多个重要色域的各自浓淡程度的重要度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21表示在设定该色平衡参数时使用的画面的一个例子。其中,这里的横轴不是图19-1~图19-3所示的距各色域的距离,而是浓度的程度。另外,该色平衡参数,是针对单色精度指数及3C灰色精度等在各色域中指定的各个参数而设定。也说是说,例如在图20中,通过按下单色精度指数一行的右端的“设定”按钮,显示针对单色的色平衡参数的设定画面。
另外,在该专业模式(浓淡平衡合成型)中,也可以显示用于确认精度平衡的构成的画面。
图22是表示该精度平衡的构成的确认画面的一个例子。此外,由于色域不同,浓度的最大值(图形右端的值)不同,但这里为了方便,使其为“100”。另外,浓度的最小值(图形左端的值)为“0”。并且,如图所示,可以确认:对于单色设定为,随着浓度增大,权重非线性地减小,对于灰色设定为,随着浓度增大,权重线性地增加。此外可以确认,对于肤色、绿色、蓝色设定为,即使浓度增大,权重也保持恒定,对于3C设定为,随着浓度增大,权重非线性地增加。
通过保持该画面,可以更直观地确认用户所设定的参数。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设计权重系数时用于帮助进行该设计的设定画面。由此,可以设定用户所期望的权重系数。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进行设定帮助的用户界面不一定是画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机构95(参照图23),仅是输出用户界面的输出单元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方式中的颜色校正系数的生成处理,也可以在通用的计算机中实现。因此,作为利用计算机90实现该处理的方法,对其硬件构成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计算机90的硬件构成的图。
如图所示,计算机90具有:作为运算单元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91;作为存储单元的主存储器92;以及磁盘装置(HDD:Hard Disk Drive)93,在这里,CPU 91运行OS(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及应用程序等各种软件,实现上述的各功能。另外,主存储器92是存储各种软件及用于其运行的数据等的存储区域,磁盘装置93存储针对各种软件的输入数据及来自各种软件的输出数据等的存储区域。
并且,计算机90具有:通信I/F 94,其用于进行与外部的通信;显示机构95,其由视频内存及显示器等构成;以及键盘及鼠标等输入装置96。
此外,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由通信单元提供,当然也可以存储于CD-ROM等记录介质中提供。

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及颜色校正系数生成方法.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校正系数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1色空间中的校正对象色值;第2色值获取单元,其获取校正用色值,该校正用色值是由包含特定颜色成分在内的多个颜色成分构成的第2色空间中的色值,是用于校正校正对象色值的色值;权重系数获取单元,其获取针对校正对象色值的权重系数;生成单元,其根据用于校正特定颜色成分的浓度为特定浓度值的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