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949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68550.1

申请日:

2008.07.16

公开号:

CN101629442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D 1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骐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香榭里花园2幢201变更后权利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强路4001号深圳文化创意园A座4楼登记生效日:201409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1/00; E04D11/02; E04D13/04

主分类号:

E04D11/00

申请人:

张 骐

发明人:

张 骐

地址: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香榭里花园2幢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伟刚;王小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下方为房间隔墙,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包括结构板块、位于所述结构板块上的找坡层、以及位于找坡层一侧的落水口,所述找坡层朝向所述落水口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块被所述房间隔墙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均水平且高度不同,从而形成阶梯形;所述找坡层建于所述阶梯形的结构板块上,并具有预定的坡度。在保证屋面的最高点到落水口的高度差的同时,减小了找坡层的厚度,使得找坡层能够采用密实材料制作,不会增加屋面的自重,或者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以减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下方为房间隔墙,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 系统包括结构板块、位于所述结构板块上的找坡层、以及位于找坡层一侧的落 水口,所述找坡层朝向所述落水口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块被所述房 间隔墙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均水平且高度不同,从而形成阶梯形;所述找坡 层建于所述阶梯形的结构板块上,并具有预定的坡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坡 层由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坡 层由轻质材料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坡 层一侧还设置有集水坑与排水口,所述集水坑通过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落水口相 连;所述找坡层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雨水汇集到集水坑的排水沟。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 述结构板块上方的第一防水层、所述找坡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 层上方的保温隔热层、以及所述保温隔热层上方的建筑面层。
6: 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房屋框架确定落水口的位置; B、根据落水口的位置和预定的坡度,确定屋面的位置;并根据屋面的位 置确定每个房间的结构板块到地面的高度; C、按照确定的高度浇筑结构板块,所述结构板块呈阶梯形,各房间的结 构板块水平且高度不同;以及 D、在所述结构板块上制作找坡层,所述找坡层具有所述预定的坡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D包括:用细石混凝土制作所述找坡层,振捣密实且表面压光。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D包括:用轻质材料制作所述找坡层。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D包括:用水泥砂浆制作找坡层,每30mm分层施工。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C和步骤D之间的步骤: E、在所述结构板块上刷第一防水层; 以及位于所述步骤D之后的步骤: F、在所述找坡层上制作第二防水层; G、在所述第二防水层上铺设憎水型保温隔热层;以及 H、在所述保温隔热层上制作建筑面层。

说明书


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屋面,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的屋面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屋面防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刚性防水容易因温差应变而开裂渗水;柔性防水多采用沥青、油毡等有机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老化,寿命短。目前,房屋漏水的原因在于,防水屋面的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精心施工,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很难操作,工人很小的失误都将导致防水失效。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屋面的剖面图。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天花5、结构板块2、找坡层10、防水层11、保温隔热层12、以及建筑面层13。结构板块2是水平的,由房间隔墙分隔为多个房间,各个房间的结构板顶高度一致。找坡层10是为了屋面排水顺畅而设置,其坡度大于2%,便于雨水沿着建筑面层13流到位置较低的集水坑7,并通过排水口6流到落水口1。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由于结构板块2水平,因此找坡层10很厚,来保证屋面的最高点到落水口1的高度差。若找坡层10采用密实材料,屋面的自重会很重,使建筑物的屋面梁板以及建筑支柱和基础的造价增加。为了减轻载荷,找坡层10常采用膨胀珍珠岩或陶粒等轻质材料。这种结构也称为建筑找坡。轻质材料的结构较为松散,当防水层11产生漏水点后,大量的水渗入找坡层,导致屋面大面积漏水。并且,松散的轻质材料容易积水,雨水在找坡层漫延;严重的情况下,找坡层10中残留的水会在雨停后几十天还在漏出。很难找到维修点,给检修带来困难。最后该房屋会因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规范的要求而全部重新返工,给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找坡层10很厚,需采用大量的材料,使房屋造价升高。在很多工程中,由于控制找坡层10的厚度,造成落水口1过高,引起屋面集水,导致屋面漏水。

    除此之外,在一部分屋面的设计中,直接将整个屋面的结构板块设计为斜面,其坡度为排水坡度,而省略图1中的找坡层。这种结构也被称为结构找坡。这种屋面防水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整个房子内的顶面也是斜面,多数住户不太喜欢,因此在设计中很少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屋面负荷大且防水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不会增加屋面载荷,同时保证防水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其下方为房间隔墙,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包括结构板块、位于所述结构板块上的找坡层、以及位于找坡层一侧的落水口,所述找坡层朝向所述落水口倾斜,其中,所述结构板块被所述房间隔墙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均水平且高度不同,从而形成阶梯形;所述找坡层建于所述阶梯形的结构板块上,并具有预定的坡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中,所述找坡层由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构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中,所述找坡层由轻质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中,所述找坡层一侧还设置有集水坑与排水口,所述集水坑通过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落水口相连;所述找坡层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将雨水汇集到集水坑的排水沟。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中,还包括所述结构板块上方的第一防水层、所述找坡层上方的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上方的保温隔热层、以及所述保温隔热层上方的建筑面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房屋框架确定落水口的位置;

    B、根据落水口的位置和预定的坡度,确定屋面的位置;并根据屋面的位置确定每个房间的结构板块到地面的高度;

    C、按照确定的高度浇筑结构板块,所述结构板块呈阶梯形,各房间的结构板块水平且高度不同;以及

    D、在所述结构板块上制作找坡层,所述找坡层具有所述预定地坡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中,所述步骤D包括:用细石混凝土制作所述找坡层,振捣密实且表面压光。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中,所述步骤D包括:用水泥砂浆制作找坡层,每30mm分层施工。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中,所述步骤D包括:用轻质材料制作所述找坡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C和步骤D之间的步骤:

    E、在所述结构板块上刷第一防水层;

    以及位于所述步骤D之后的步骤:

    F、在所述找坡层上制作第二防水层;

    G、在所述第二防水层上铺设憎水型保温隔热层;以及

    H、在所述保温隔热层上制作建筑面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中,所述找坡层的预定坡度为2%。

    实施本发明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各房间的结构板块的高度不同,但是均为水平面,从而形成阶梯状;因此在保证屋面的最高点到落水口的高度差的同时,减小了找坡层的厚度,使得找坡层能够采用密实材料制作,不会增加屋面的自重;在找坡层由轻质材料制作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材料。同时,采用密实材料制作的找坡层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屋面有个别的漏水点,雨水也不会在找坡层中漫延,可以直接找到漏水点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屋面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屋面100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天花101、结构板块102、第一防水层103、找坡层104、第二防水层105、保温隔热层106、以及建筑面层107。在屋面100的一侧,设置有集水坑108,该集水坑108与排水口109相连,而排水口109与落水口110相连,用于使屋面100上的水排出。

    结构板块102由房间隔墙112分割为多个房间,如客厅、主卧、客卧、书房、洗手间、厨房等,图2中示出了结构板块102被分割为3个部分102a、102b、102c的情况。各房间的结构板块102a、102b、102c都是水平的,但是距地面的高度不同,使得结构板块102呈阶梯状,其中靠近集水坑108的房间的结构板块102a高度最低,其它房间的结构板块102b、102c依次升高。

    也可在屋面100的四周设置多个落水口110,屋面100根据落水口110所在的位置分成几个部分,不同部分的建筑面层107朝不同的方向倾斜。参照图3,在屋面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落水口110。可在高度最低的靠近落水口的结构板块102一侧设置排水沟111,排水沟111与集水坑108连接,用于使雨水汇集到集水坑108,并通过落水口110排下。

    回到图2,结构板块102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第一防水层103可以是防水涂料层,优选与混凝土紧密粘结的水泥基型防水涂料。找坡层104覆盖于第一防水层103上,坡度大约为2%。由于结构板块102为阶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相同的坡度下,只有靠近集水坑108的房间的结构板块102a的厚度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当,而其它房间的结构板块102b、102c的厚度远小于现有技术的厚度,找坡层104的材料可大大减少。因此,在找坡层104采用轻质材料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很多材料,节约成本;该轻质材料可以采用例如膨胀珍珠岩或者陶粒。找坡层104也可以采用密实材料,例如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不会因厚度过大而增加屋面100的自重。同时,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本身也是很好的防水层,不会发生雨水渗入并在其中漫延的现象。

    第二防水层105可采用卷材。保温隔热层106为憎水型保温隔热层,可采用挤塑聚苯板。建筑面层107可采用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内配直径为4@200的钢筋网,贴瓷砖。

    图2示出了屋面100从虚线处开始,两侧向不同的方向倾斜2%的情况。通过降低靠近集水坑108的房间的结构板块102a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或者升高远离集水坑108的房间的结构板块102b、102c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来保证屋面100的最高点到落水口110的高度差。

    以下将描述制作这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方法。首先需根据房屋框架确定落水口110的位置。落水口110应位于房屋框架的周缘,最好是位于两个房间的交界处,以便汇集屋面100的不同部分上的水。在屋面100的两个相对侧均设置落水口110,可便于将屋面100分为至少两个部分,朝向不同的落水口110倾斜。

    之后,根据落水口110的位置,将屋面100分为至少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将朝向对应的落水口110倾斜。根据预定的坡度(例如,2%,或者2.5%)确定各部分的最高点,并确定屋面的位置。并根据该最高点确定每个房间的结构板块到地面的高度。

    按照确定的高度浇筑各房间的结构板块,结构板块水平,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将结构板块清理干净,直接在其上刷第一防水层。该第一防水层优选与混凝土紧密粘结的水泥基型防水涂料。

    之后,用细石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制作找坡层,其平均坡度为2%;或者利用膨胀珍珠岩或者陶粒等轻质材料制作找坡层,其平均坡度为2%。集水坑内的坡度为4%,以便雨水快速汇集到集水坑内。排水沟内的坡度为2.5%。其它位置的坡度均为2%。当找坡层为细石混凝土制成时,需要振捣密实且表面压光。当找坡层为水泥砂浆时,需要每30mm分层施工。

    接下来在找坡层上作第二防水层,该防水层可采用卷材。在第二防水层上铺设憎水型保温隔热层,该保温隔热层可采用挤塑聚苯板。最后采用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内配规格为Φ4@200的钢筋网,贴置瓷砖,制作建筑面层。如此即完成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的建筑。

    在本发明的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中,各房间的结构板块的高度不同,但是均为水平面,从而形成阶梯状;因此在保证屋面的最高点到落水口的高度差的同时,减小了找坡层的厚度。使得找坡层能够采用密实材料制作,不会增加屋面的自重;在找坡层由轻质材料制作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材料。同时,采用密实材料制作的找坡层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屋面有个别的漏水点,雨水也不会在找坡层中漫延,可以直接找到漏水点进行维修。

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及其建筑方法,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下方为房间隔墙,所述叠落式屋面找坡系统包括结构板块、位于所述结构板块上的找坡层、以及位于找坡层一侧的落水口,所述找坡层朝向所述落水口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块被所述房间隔墙分为多个部分,各部分均水平且高度不同,从而形成阶梯形;所述找坡层建于所述阶梯形的结构板块上,并具有预定的坡度。在保证屋面的最高点到落水口的高度差的同时,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