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10878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7703.2

申请日:

2010.03.15

公开号:

CN101837908A

公开日:

2010.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54/28申请日:20100315|||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4/28

主分类号:

B65H54/28

申请人: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高健; 贾坤; 冯陈顺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高科园创业大厦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杨秉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包括导纱器及横动驱动机构,其特点是:导纱器由两引导杆连接一固定座组成,固定座与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纱器前设置上、下层导纱板,上层导纱板的左端与下导纱板固定连接,下层导纱板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上层导纱板从左端到中部的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边为逐渐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边,此曲线边与上层导纱板右边形成圆滑过渡,两引导杆高于下层导纱板和上层导纱板顶部直边,且左侧引导杆高于右侧引导杆,上层导纱板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杆但低于左侧导纱杆。横动导纱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可使纱线有效地导入导纱器;导纱方法简便、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 包括导纱器、 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器由 平行的两引导杆和两引导杆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状导纱结构, 固定座与导纱器横动驱 动机构连接, 所述导纱器前设置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板, 上层导纱板的左端与下导纱板 固定连接, 而右端为自由端, 下层导纱板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 上层导纱板从 左端到中部的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 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边为逐渐向右上方翘 起的曲线边, 此曲线边与上层导纱板右边形成圆滑过渡, 两引导杆高于下层导纱板和上层 导纱板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高于右侧引导杆, 上层导纱板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 杆上端但低于左侧导纱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横动导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板均 由金属或合金材料加工成型的一体结构, 且表面有光滑的耐磨涂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横动导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 包括平行于旋转筒子轴线的导轨、 电机及传动部件,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横向导轨上, 由电机 通过传动部件驱动固定座作横向往复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横动导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 板通过螺栓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横动导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板通 过螺栓连接。
6: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的导纱方法, 其特征在于当纱线卷绕到驱动辊带动的旋转筒子上 时, 由两引导杆和两引导杆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状结构导纱器引导在电机驱动下沿平 行于旋转筒子轴线的横向导轨左右往复移动, 导纱器位于上、 下层导纱板后, 两引导杆高于 下层导纱板和上层导纱板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高于右侧引导杆 ; 在纱线需重新引导入 导纱器叉状结构中时, 纱线由导纱器带动在上层导纱板上移动至右端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 顶边时, 通过与导纱器配合进入导纱器的叉状结构中, 通过在下层导纱板上左右往复移动, 由旋转筒子完成卷绕。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横动导纱装置的导纱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纱线需重新引导入 导纱器叉状结构中时, 当纱线落入右侧引导杆右侧, 导纱器移动到上层导纱板右端时, 由于 上层导纱板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杆上端, 纱线会被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起, 落入到导 纱器的叉状结构中, 然后, 由导纱器引导在下层导纱板上左右往复移动。

说明书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涉及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 装置的横动纱线装置及导纱方法的改进, 具体说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络筒设备中, 筒纱卷绕过程中采用纱线横动装置时, 需要有导纱器以及与 之相配合的装置。当需要将纱线引入导纱器内时, 必须要有恰当的装置与导纱器动作相配 合完成纱线的导入, 而且要求导入动作有效可靠。 现有自动络筒机的筒纱卷绕过程中, 有的 采用叉状摆动式导纱器使纱线横动, 其运动轨迹为弧形, 纱线导入导纱器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而提供一种横动导纱装置, 可使纱线有效 可靠地导入导纱器。一种横动导纱方法, 导纱简单、 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 包括导纱器、 导纱 器横动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器由平行的两引导杆和两引导杆下端连接的固定 座组成叉状导纱结构, 固定座与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导纱器前设置上层导纱板 和下层导纱板, 上层导纱板的左端与下导纱板固定连接, 而右端为自由端, 下层导纱板顶边 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 上层导纱板从左端到中部的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 直边, 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边为逐渐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边, 此曲线边与上层导纱板右边形 成圆滑过渡, 两引导杆高于下层导纱板和上层导纱板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高于右侧引 导杆, 上层导纱板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杆上端但低于左侧导纱杆。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 所述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板均由金属或合金材料加工 成型的一体结构, 且表面有光滑的耐磨涂层。涂层材料形成低摩擦表面并且具有高的耐磨 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的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包括平行于旋转筒子 轴线的导轨、 电机及传动部件,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横向导轨上, 由电机通过传动部件驱动固 定座作横向往复移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上层导纱板和下层导纱板通过螺栓连接。这 使得连接方式简单, 成本低且连接可靠稳定。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的导纱方法, 其特征在于当纱线卷绕到驱动辊带动的旋转筒子 上时, 由两引导杆和两引导杆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状结构导纱器引导在电机驱动下沿 平行于旋转筒子轴线的横向导轨左右往复移动, 导纱器位于上、 下层导纱板后, 两引导杆高 于下层导纱板和上层导纱板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高于右侧引导杆 ; 在纱线需重新引导 入导纱器叉状结构中时, 纱线由导纱器带动在上层导纱板上移动至右端向右上方翘起的曲 线顶边时, 通过与导纱器配合进入导纱器的叉状结构中, 通过在下层导纱板上左右往复移 动, 由旋转筒子完成卷绕。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 在纱线需重新引导入导纱器叉状结构中时, 当纱线落入 右侧引导杆右侧, 导纱器移动到上层导纱板右端时, 由于上层导纱板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 侧引导杆上端, 纱线会被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起, 落入到导纱器的叉状结构中, 然后, 由导纱 器引导在下层导纱板上左右往复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
     1、 本发明的导纱器由平行的两引导杆和两引导杆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状导 纱结构, 导纱装置由两层板状导纱板构成, 两层导纱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通过导纱器移动 与异型的导纱板配合, 使纱线落入到导纱器的叉状结构中。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导纱板结构, 零件制作简单, 可采用模具一次成型且强度较高。另外, 此种结构安装简单, 整体成本低。
     2、 本发明提出的横动导纱方法简单, 动作过程准确、 可靠, 且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横动导纱装置的主视图 ; 图 2 是本发明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的主视图平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
     参见图 1、 图 2, 为本发明横动导纱装置的实施例, 包括导纱器 4、 导纱器横动驱动 机构, 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包括平行于旋转筒子轴线的横向导轨 8、 电机及传动部件 ( 如传 动带 9), 所述导纱器 4 设置在横向导轨 8 上, 由电机通过传动带 9 驱动导纱器 4 带动纱线作 横向往复移动。
     所述的导纱器 4 由平行的两引导杆 5、 6 和两引导杆 5、 6 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 状导纱结构, 所述固定座与传动带 9 连接, 所述导纱器 4 前设置上层导纱板 1 和下层导纱板 2, 上层导纱板 1 的左端与下导纱板 2 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连接, 而右端为自由端。下层导纱 板 2 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 上层导纱板 1 从左端到中部的顶边为与旋转筒子 轴线平行的直边, 上层导纱板 1 右端顶边为逐渐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边, 此曲线边与上层 导纱板 1 右边形成圆滑过渡。两引导杆 5、 6 高于下层导纱板 2 和上层导纱板 1 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 5 高于右侧引导杆 6, 上层导纱板 1 右端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杆 6 上端但低 于左侧导纱杆 5。
     上述上层导纱板 1 和下层导纱板 2 均由金属或合金材料加工成型的一体结构, 零 件棱边做圆弧化处理, 且表面有光滑的耐磨涂层。涂层材料形成低摩擦表面并且具有高的 耐磨性, 以减少摩擦效应。
     上层导纱板 1 宽度大于旋转筒子 3 的宽度。下层导纱板 2 为光滑板状结构, 纱线 在上面左右运动。
     为满足纱线交叉卷绕到旋转的筒子 3 上的要求, 纱线在两引导杆 5、 6 之间由导纱 器 4 在电机带动的传动带 9 的引导下在下层导纱板 2 上沿平行于旋转筒子 3 轴线的横向导 轨 8 左右往复移动。在纱线需重新引导至两引导杆 5、 6 之间的叉状结构中时, 导纱器 4 位 于上、 下层导纱板 1、 2 最左端, 纱线位于旋转筒子 3 宽度范围内并且在上层导纱板 1 上的任 意位置。导纱器 4 自左向右运动, 纱线在引导杆 6 右侧随导纱器 4 在上层导纱板 1 上自左
     向右运动。当纱线随导纱器 4 运动至上层导纱板 1 右上端的区域 7 时, 纱线位置高于引导 杆 6 且低于引导杆 5。导纱器 4 继续向右运动, 纱线由引导杆 5 引导出区域 7, 纱线移动出 上层导纱板 1, 落下下层导纱板 2 的同时落入引导杆件 5、 6 之间, 纱线由导纱器 4 引导在下 层导纱板 2 上左右交替移位。
     本发明一种横动导纱装置的导纱方法的实施例, 包括如下步骤 : 当纱线卷绕到驱 动辊带动的旋转筒子上时, 由两引导杆 5、 6 和两引导杆 5、 6 下端连接的固定座组成叉状结 构导纱器 4 引导在电机驱动下沿平行于旋转筒子轴线的横向导轨 8 左右往复移动, 导纱器 4 位于上、 下层导纱板 1、 2 之后, 两引导杆 5、 6 高于下层导纱板 2 和上层导纱板 1 顶部直边, 且左侧引导杆 5 高于右侧引导杆 6 ; 在纱线需重新引导入导纱器 4 叉状结构中时, 纱线由导 纱器 4 带动在上层导纱板 1 上移动至右端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顶边区域 7 时, 通过与导纱 器 4 配合进入导纱器 4 的叉状结构中, 通过在下层导纱板 2 上左右往复移动, 由旋转筒子完 成卷绕。
     若纱线需重新引导入导纱器 4 叉状结构中时, 当纱线落入右侧引导杆 6 右侧, 导纱 器 4 移动到上层导纱板 1 右端时, 由于上层导纱板右端区域 7 最高点略高于右侧引导杆上 端, 纱线会被上层导纱板 1 右端顶起, 落入到导纱器 4 的叉状结构中, 然后, 由导纱器 4 引导 在下层导纱板 1 上左右往复移动。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 做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包括导纱器及横动驱动机构,其特点是:导纱器由两引导杆连接一固定座组成,固定座与导纱器横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纱器前设置上、下层导纱板,上层导纱板的左端与下导纱板固定连接,下层导纱板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上层导纱板从左端到中部的顶边为与旋转筒子轴线平行的直边,上层导纱板右端顶边为逐渐向右上方翘起的曲线边,此曲线边与上层导纱板右边形成圆滑过渡,两引导杆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