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8244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8245.2

申请日:

2010.03.18

公开号:

CN101848208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公布日:2010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日:20100318|||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H04L9/32

主分类号:

H04L29/06

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发明人:

堀田郁也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3.23 JP 2009-07038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经志强;杨林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备有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认证服务器,其中,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接到的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时,许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备有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认证服务器,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接到的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时,许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2.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与所述第2通信线路相比,是低速的。

3.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是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所述第2通信线路是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

4.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转送的数据是加密数据。

5.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加密数据,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密码钥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接到的所述密码钥匙的输入,用该密码钥匙加密,生成所述加密数据。

6.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加密数据,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译码钥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接到的所述译码钥匙的输入,用该所述译码钥匙,对从所述终端接到的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7.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备有第1信息处理装置和第2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便携终端与第1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的数据发送,所述便携终端与第2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接到的所述数据,从所述便携终端向第2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

8.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是通过所述第2通信线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所述许可号码进行的。

9.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中数据转送到的信息处理装置,是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进行输出的印刷装置。

10.
  一种在便携终端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转送数据时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时,许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11.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与所述第2通信线路相比,是低速的。

12.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是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所述第2通信线路是近距离用通信线路。

13.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转送转送的数据是加密数据。

14.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加密数据,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密码钥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密码钥匙的输入,用该密码钥匙加密,生成所述加密数据。

15.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加密数据,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译码钥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译码钥匙的输入,用该所述译码钥匙,对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16.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便携终端与第1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的数据发送,所述便携终端与第2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接到的所述数据,从所述便携终端向第2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

17.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是通过所述第2通信线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所述许可号码进行的。

18.
  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转送中数据转送到的信息处理装置,是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进行输出的印刷装置。

说明书

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便携终端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进行数据转送的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尤其涉及需要对转送数据作认证的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
背景技术
有时,希望在比如出差地等远处的印刷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保存在具有复印打印功能的复合机、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印刷数据和图像数据。
此时有一种方法,其中是通过网络,从出差地的印刷装置等调取、使用保存在复合机和服务器中的数据。例如有一种印刷系统及印刷装置,其中以打印机为主体,与服务器之间确立安全通信,利用该安全通信路,取得印刷内容(数据)(参照特开2004-168052号公报)。
还有一种打印系统,其中,便携终端与打印装置之间用第1通信频道(比如红外线通信)通信,打印装置与服务器之间用第2通信频道(比如网络)通信,用第1通信频道、打印装置、第2通信频道的串联经路(以打印装置为中继器),在服务器和便携终端之间传送加密的传言等。
还有一种印刷装置,其中,为了防止通过线路连接的电脑与打印机之间传送印刷数据中的泄漏,在电脑中对口令和印刷数据分开加密,将它们从电脑通过同一通信线路分别送往打印机(例如参照特开2005-74772号公报)。
出差地等远处的印刷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不在能够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的环境中时,一般是将保存在服务器和复合机等中的印刷数据、图像数据转送记忆在USB存储器和便携终端的存储器中带到出差地,在当地的印刷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中,从USB存储器和便携终端进行上载,然后使用。
但是,记忆在USB存储器和便携终端中的数据,移动时的保护程度只有口令保护,USB存储器和便携终端遗失等情况时的安全性水平不够。
有的机手等便携终端能够利用无线公用电话线和红外线通信之2种不同特性的通信线路,利用这一点,在外面移动时从便携终端通过公用电话线路访问服务器下载数据,然后只要马上从便携终端使用红外线通信将该数据上载到印刷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中,便能够防止移动中遗失所引起的信息泄漏。但是,用公用电话线路下载大量数据文件之做法,在通信时间和通信成本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其中,可以利用便携终端的2种通信线路,在信息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之间,既提高安全性又高效率地进行数据转送。
上述目的由反映本发明一侧面的下述数据转送系统达成。
(1)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备有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认证服务器,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时,许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构成例及数据转送顺序说明示意图。
图2: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中含有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复合机的概略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中含有的便携终端的概略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4: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中,将保存在第1复合机中的文件下载转送到便携终端时的动作流程顺序示意图。
图5: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中,将便携终端中记忆的密码文件上载转送到第2复合机时的动作流程顺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记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记述的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据转送系统5的构成例。数据转送系统5是以印刷数据或图像数据为转送对象的印刷系统,备有:作为(1)中记载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复合机10;便携终端30;认证服务器40。
复合机10备有实行复印作业、扫描作业、印刷作业之功能,其中,复印作业是光学性读取原稿图像,将其复制图像印刷到记录纸上;扫描作业是文件保存或向外部终端发送取得的原稿图像数据;印刷作业是将从外部终端接到的印刷数据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进行输出。本例中,作为复合机10,设有第1复合机(又为MFP1)10a和第2复合机(又为MFP2)10b。
第1复合机10a通过网络连接认证服务器40。这里是第1复合机10a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8连接LAN内认证服务器7上,该LAN内认证服务器7经由因特网等外部网络6连接在认证服务器40上。第2复合机10b被置于不连接网络的局部环境中。
便携终端30能够通过第1、第2通信线路通信,用第2通信线路与复合机10之间通信,同第1通信线路与认证服务器40之间通信。第2通信线路是红外线通信和Blue Tooth(注册商标)等通信线路。第1通信线路有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或无线公用数据线路等。便携终端30可以是例如备有无线公用电话线路通信功能和红外线通信功能的手机等。
第2通信线路是近距离用通信线路。第2通信线路的通信速度与第1通信线路的通信速度相比是高速通信线路。即第2通信线路是高速线路,第1通信线路是低速线路。第2通信线路的通信速度例如BlueTooth时为2.1Mbit/S,红外线通信时为4Mbit/s等。第1通信线路的通信速度在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时为300Kbit/S左右。
优选第2通信线路是免费的通信线路。第2通信线路可以是器械与器械之间不经由线路入口点直接进行无线LAN通信的所谓特定连接。
数据转送系统5中,为了将保存在第1复合机10a中的数据转移到在局部环境中的第2复合机10b进行印刷等,首先进行数据转送(下载转送),将保存在第1复合机10a中的数据下载到便携终端30,然后移动到第2复合机10b的设置场所,进行数据转送(上载转送),从便携终端30将该数据上载到第2复合机10b。
另外,在进行下载转送及上载转送时,便携终端30分别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认证服务器40发送认证信息,接受认证。
图2是复合机10的概略构成方框示意图。复合机10如下构成:在作为总括控制该复合机10动作的控制部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11上,通过总线12连接ROM(Read Only Memory)13、RAM(Random Access Memory)14、不挥发存储器15、读取部16、印刷部17、显示/操作部18、硬盘装置(HDD)19、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部21、通过LAN8等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通信部22。
ROM13中存放着各种程序,按照这些程序CPU11实行处理,由此实现复合机10的各种功能。RAM14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CPU11实行程序时,被用作为临时存放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存放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临时保存收发数据的通信缓冲存储器。
不挥发存储器15是能够换写的存储器,即使切断电源也能保存记忆内容,其中记忆着用户信息和各种设定值等。
读取部16的功能是光学性读取原稿取得图像数据。读取部16备有例如在原稿上照射光的光源、接受其反射光在宽度方向1线分读取原稿的线影像传感、使线单位的读取位置在原稿长度方向依次移动的移动装置、将原稿的反射光导向线影像传感使之成像的透镜和反光镜所构成的光学经路、将线影像传感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到数字图像数据的变换部等。
印刷部17的功能是相应于图像数据在记录纸上印刷图像。这里是备有记录纸搬送装置、感光体鼓、激光单元、显影装置、转印装置、清洁装置、定影装置,通过电子照相工序进行图像形成的所谓激光打印机。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打印机。
显示/操作部18的功能是显示各种操作画面和设定画面,还有受理用户的各种操作。显示/操作部18备有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其画面上设有的检出被按下的坐标位置的触板、十位数字键、文字输入键、起始键等操作部。
硬盘装置19是大容量不挥发记忆装置,保存图像数据和印刷数据等。另外,硬盘装置19中被编制了BOX等,用来按用户区分和存放图像数据和印刷数据。
第2通信部21由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通信的通信线路和天线(红外线通信时是发光部和受光部)等构成。例如如图1所示,在复合机10的面板和操作板等上,设第2通信部21的天线和受光部。
图3是便携终端30的概略构成方框示意图。便携终端30是在CPU31上通过总线32连接程序存储器33、RAM34、不挥发存储器35、显示部36、操作部37、第1线路通信部38、第2线路通信部39而构成。
程序存储器33中记忆着由CPU31实行的各种程序和各种固定数据。RAM34在CPU31实行程序时,被用作临时存放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临时保存收发数据的通信缓冲存储器等。
不挥发存储器35中记忆着从第1复合机10a下载的数据、从认证服务器40接到的数据等。并且还记忆着用户ID等用户信息、各种设定信息等。另外,从外部加载的应用程序等被也记忆在不挥发存储器35中。
显示部36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操作画面和设定画面等各种画面。操作部37除了数字键、机能键之外还备有十字键等,受理用户的各种操作。
第1线路通信部38提供用第1通信线路进行通信的功能,这里是由通过无线公用电话线路通信的通信线路和天线等构成。第2线路通信部39提供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通信的功能,由通信线路、天线(红外线通信时是发光部和受光部)等构成。
认证服务器40是备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通用电脑装置等。认证服务器40被连接在外部网络6上。认证服务器40将用户认证等时必需的信息(用户ID、口令等用户认证信息)记忆在记忆部中。用户ID只要是员工号码、便携终端30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等能够专门特定用户的识别信息即可。用户可以事先准备任意设定口令,设定的口令与用户ID对应,作为用户认证用信息,被登录在认证服务器40和LAN内认证服务器7中。
也可以将用户认证用信息(用户ID和口令等)保存在LAN内认证服务器7中,认证部40通过外部网络6从LAN内认证部7获取用户认证用信息。例如,LAN内认证时使用AD(ActiveDirectory)、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等。
处于局部环境中的第2复合机10b中,预先在不挥发存储器15或硬盘装置19中记忆用户认证用信息。例如,第2复合机10b从可移动的记忆介质取入并记忆用户认证用信息。
无线公用电话线路通过电话公司提供的设备与外部网络6连接,便携终端30与认证服务器40之间的通信是经由为第1通信线路的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电话公司的设备、外部网络6进行的。
接下去,说明在数据转送系统5中,将保存在第1复合机10a中的数据转移到在局部环境中的第2复合机10b进行印刷时的作业流程。图4表示将保存在第1复合机10a中的文件下载转送到便携终端30时的顺序。
首先,用户操作便携终端30,从该便携终端30通过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第1通信线路)访问认证服务器40(S1),作为认证信息,向认证服务器40发送用户ID和口令(S2)。便携终端30将被在操作部37输入的用户ID和口令送往认证服务器40。此时,向认证服务器40要求下载转送的许可。
认证部40核对接到的用户ID、口令和预先记忆的(或是从LAN内认证服务器7取得的)用户认证用信息,进行用户认证(S3),认证不到时(S3:No),将用户认证不许可旨意的传言发送到便携终端30(S4)。
认证成功时(S3:Yes),向便携终端回送为许可文件下载转送旨意的识别号码的下载许可号码(S5)。下载许可号码是后面被用作密码钥匙的号码信息。优选每次发行的下载许可号码是不同的值(每个都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使下载许可号码中含有发行时的日期时刻信息。
接到下载许可号码的便携终端30用红外通信等第2通信线路访问第1复合机10a,作为用户认证用信息,将用户ID和口令送往第1复合机10a(S6)。第1复合机10a接到这些信息后,根据接到的用户ID和口令进行用户认证,这里是将接到的用户ID和口令送往LAN内认证服务器7,委托用户认证处理,从LAN内认证服务器7领取其认证结果。
用户认证不成功时(S7:No),向便携终端30发送用户认证不许可旨意的传言,或显示在第1复合机10a的显示/操作部18(S8)。
如果用户认证成功(S7:Yes),第1复合机10a便对便携终端30发送表示通信许可的应答(S9)。接到通信许可应答的便携终端30用第2通信线路向第1复合机10a发送想下载转送的文件的文件名(只要是文件的特定信息即可)和刚才从认证服务器40接到的下载许可号码(S10)。
第1复合机10a判断接到的文件名及下载许可号码的正当性。例如,若文件名是自身保存的文件的文件名的话则判断为正当,或者,如果与S7认证的用户的用户ID所对应的保存BOX内的文件一致则判断为正当。至于下载许可号码,例如通过文字数和位数、号码排列(例如是否从ABC开始的13位号码)等判断正当性。
当第1复合机10a判断文件名和下载许可号码的任何一个不正当时(S11:No),在显示/操作部18显示文件名等没有正当性,结束与便携终端30的通信(S12)。
当第1复合机10a判断文件名和下载许可号码正当时(S11:Yes),将下载许可号码用作密码钥匙,对其文件名的文件进行加密(S13)。
接下去,第1复合机10a向便携终端30下载转送加密后的文件(称为密码文件)(S14)。便携终端30将被下载转送的密码文件记忆在不挥发存储器35中。
一旦密码文件的下载转送正常结束,便携终端30便将文件受领通知及通信结束通知送往第1复合机10a(S15),使第1复合机10a和便携终端30之间的通信结束。然后用户持便携终端30往第2复合机10b的设置场所(例如出差地)移动(S16)。
图5表示将便携终端30中记忆的密码文件上载转送到第2复合机10b时的顺序。用户移动到第2复合机附近之后,操作便携终端30,从该便携终端30通过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第1通信线路)访问认证服务器40(S21),再次向认证服务器40发送用户ID和口令(S22)。此时,向认证服务器40要求上载转送的许可。
认证服务器40核对接到的用户ID、口令和预先记忆的(或是从LAN内认证服务器7取得的)用户认证用信息,进行用户认证(S23),认证不到时(S23:No),将用户认证不许可旨意的传言送往便携终端30(S24)。
认证成功时(S23:Yes),向便携终端回送为许可文件上载转送旨意的识别号码的上载许可号码(S25)。上载许可号码是被用作译码钥匙的号码信息。优选上载许可号码不同于对应的下载许可号码。
认证服务器40例如如下所述地决定上载许可号码。认证服务器40在发行下载许可号码时(图4中S15),生成对该下载许可号码的译码钥匙要求号码,把该下载许可号码和译码钥匙要求号码对应起来作记忆。还与下载许可号码一起,将译码钥匙要求号码送往便携终端30。便携终端30把这些记忆下来,在向认证服务器40要求上载转送的许可时,向认证服务器40发送译码钥匙要求号码。认证服务器40特定与接到的译码钥匙要求号码对应记忆的下载许可号码,生成为了译码用该下载许可号码加密的文件的译码钥匙,把它定为上载许可号码。
接到上述被决定的上载许可号码的便携终端30,用红外线通信等第2通信线路访问第2复合机10b,作为认证信息,将用户ID和口令送往第2复合机10b(S26)。接到这些信息的第2复合机10b根据接到的用户ID和口令进行认证。这里是核对记忆在自身装置不挥发存储器15中的用户认证用信息和接到的用户ID及口令,由第2复合机10b单独进行用户认证。
认证不成功时(S27:No),向便携终端30发送用户认证不许可旨意的传言,或在第2复合机10b的显示/操作部18显示(S28)。
如果认证成功(S27:Yes),第2复合机10b便对便携终端30发送表示通信许可的应答(S29)。接到通信许可应答的便携终端30,使用第2通信线路,向第2复合机10b发送想上载转送的文件(在图4的S14下载转送记忆的密码文件)(S30)。并且,使用第2通信线路,向第2复合机10b发送该文件的文件名和刚才从认证服务器40接到的上载许可号码(S31)。
第2复合机10b判断接到的文件名及上载许可号码的正当性。通过例如文字数和位数、号码排列等判断上载许可号码的正当性。文件名是例如在第1复合机10a加密时使密码文件的页眉部等中含有被加密的文件名,用它核对用户上载转送时指定的文件名,由此判断文件名的正当性。
第2复合机10b判断文件名和上载许可号码的任何一个不正当时(S32:No),在显示/操作部18显示文件名等没有正当性,结束与便携终端30的通信(S33)。
第2复合机10b判断文件名及下载许可号码正当时(S32:Yes),对便携终端30发送文件受领通知及通信结束通知(S34),结束与便携终端30之间的通信。
然后,第2复合机10b使用在S31接到的上载许可号码作为译码钥匙,对在S30接到的密码文件进行译码(S35),并印刷译码后的文件(S36),结束处理。例如,第2复合机10b把译码后的文件保存在特定的BOX(上载转送的用户的BOX,或商务用BOX等)中。如果从显示/操作部18或便携终端30接到对被保存在其BOX中的文件的印刷指示的话,则根据该文件实行印刷。
这样,认证服务器40和便携终端30之间的认证通信是用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第1通信线路)进行,复合机10和便携终端30之间的数据转送(上载转送及下载转送)是使用与第1通信线路相比高速便宜的红外线通信等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以,能够确保根据使用认证服务器40认证的安全性,同时高效率地进行复合机11和便携终端30之间的数据转送。
也就是说,在像第2复合机10b那样处于局部环境中的装置与便携终端30之间进行数据转送时,也通过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第1通信线路)在认证服务器40进行转送的认证,所以,可以使用认证服务器40作严密的认证判断,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复合机10与便携终端30之间的数据转送是使用比第1通信线路高速便宜的第2通信线路,所以,即使是图像数据等容量大的文件,与使用第1通信线路时相比,也能够短时间高效率转送。
另外,数据记忆在便携终端30期间被加密,而且解密必须通过认证服务器40认证成功发行的上载许可号码(译码钥匙),所以,在便携终端30移动中也能够确保高的安全性。可以容易安全地进行从第1复合机10a向第2复合机10b的数据移动。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中出示的,不逸出本发明要旨范围的变更和追加也属于本发明。
例如,实施方式中,从第1复合机10a的下载转送和向第2复合机10b的上载转送都使用第1通信线路在认证服务器40进行认证,同时使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数据转送,但也可以仅在下载转送和上载转送的任何一个,如此分开使用第2通信线路和第1通信线路。例如,仅在复合机10处于局部环境中时,使用第1通信线路进行认证,而当复合机10在网络环境中时,认证通信也可以使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认证。也就是说,便携终端30和复合机10之间也可以使用第2通信线路进行认证通信,复合机10成为中继器,通过网络向认证服务器40委托认证。
实施方式中,处于局部环境中的第2复合机1b中也是通过用户ID和口令进行认证的,但该认证也可以省略。也就是说,处于局部环境中的装置中,也可以以从便携终端30接到的上载许可号码是正当的,来作为认证完成,许可文件的上载转送。
另外实施方式中,把下载许可号码用作密码钥匙、上载许可号码用作译码钥匙,但是,这些并非必须被用作密码钥匙、译码钥匙,也可以被用作用来确认下载转送或上载转送权利的许可号码报,也可以与下载许可号码和上载许可号码分开,作为别的信息,提供密码钥匙和译码钥匙。
另外,下载转送或上载转送的文件并不一定限定于加密的形式,也可以是正常文件。
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30从认证服务器40取得的许可号码(下载许可号码、上载许可号码)向复合机10的输入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的,但也可以是用户用手操作输入,也可以通过别的通信线路输入。
实施方式中,作为与便携终端30之间进行数据转送的装置,以备有印刷功能的复合机10为例作了说明,但只要是备有使用第2通信线路的数据转送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他种类的装置也可以。例如,也可以是打印装置、显示文件的显示装置等。另外,数据的转移目的也不限定于是为了印刷,也可以用于显示和各种数据处理。
接下去,根据以上实施方式,记载达成本发明目的的优选构成。
(1)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备有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认证服务器,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所述便携终端输入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许可号码为条件,许可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上述系统中,信息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之间进行数据转送时必须认证服务器认证,该认证是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与认证服务器通信进行的。信息处理装置接受便携终端从认证服务器取得的许可号码的输入,许可该信息处理装置与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数据转送一经许可,信息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相互之间的数据转送便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这样,通过将2种通信线路分开用于认证用和数据转送用,信息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确保用认证服务器认证的安全性并高效率地进行。
(2)上述(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比所述第2通信线路低速。
上述系统中,与图像文件等数据转送相比,一般来说用来认证的数据量较少,所以认证时使用的第1通信线路,是比数据转送时使用的第2通信线路低速的线路。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是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所述第2通信线路是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
上述系统中,第1通信线路使用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第2通信线路使用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是例如红外线通信等。一般来说,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比无线公用电话线路高速(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是低速线路,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是高速线路),另外与无线公用电话线路相比,近距离通信用通信线路的通信成本便宜。
(4)上述(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转送的数据是加密数据。
上述系统中,信息处理装置和便携终端之间转送的是加密数据。加密和解密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中进行,也可以在其他装置中进行。
(5)上述(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加密数据,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密码钥匙,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密码钥匙的输入,用该密码钥匙加密,生成所述加密数据。
上述系统中,密码钥匙由认证服务器发行,通过第1通信线路从认证服务器送往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接受便携终端从认证服务器取得的密码钥匙的输入,使用该输入的密码钥匙对转送数据加密。密码钥匙向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可以用手操作输入,也可以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
(6)上述(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加密数据,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译码钥匙,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译码钥匙的输入,用该所述译码钥匙,对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上述系统中,译码钥匙由认证服务器发行,通过第1通信线路从认证服务器送往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接受便携终端从认证服务器取得的译码钥匙的输入,使用该输入的译码钥匙,对从便携终端上载的密码数据解密。译码钥匙向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可以用手操作输入,也可以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
(7)上述(1)至(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
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备有第1信息处理装置和第2信息处理装置,
所述便携终端与第1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的数据发送,
所述便携终端与第2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接到的所述数据,从所述便携终端向第2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
上述系统中,数据经由便携终端从第1信息处理装置转移到第2信息处理装置。也就是说,数据从第1信息处理装置下载转送到便携终端,便携终端移动到第2信息处理装置附近,数据从该便携终端上载转送到第2信息处理装置。
(8)上述(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输入是通过所述第2通信线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送的。
上述系统中,便携终端从认证服务器取得的许可号码从该便携终端向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便携终端从认证服务器取得的密码钥匙和译码钥匙从该便携终端向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的。
(9)上述(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转送中数据转送到的信息处理装置,是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进行输出的印刷装置。
上述系统中,从便携终端上载的数据是图像数据,上载到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具备印刷功能的装置。
(10)一种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在便携终端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转送数据时,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
所述认证服务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以所述便携终端输入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许可号码为条件,许可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2通信线路进行所述被许可的所述数据转送。
(11)上述(10)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第1通信线路比所述第2通信线路低速。
(12)上述(10)或(11)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第1通信线路是无线公用电话线路,所述第2通信线路是近距离用通信线路。
(13)上述(10)至(12)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转送转送的数据是加密数据。
(14)上述(10)至(1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加密数据,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密码钥匙,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密码钥匙的输入,用该密码钥匙加密,生成所述加密数据。
(15)上述(10)至(1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加密数据,
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所述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译码钥匙,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取得的所述译码钥匙的输入,用该所述译码钥匙,对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16)上述(10)至(1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便携终端与第1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的数据发送,
所述便携终端与第2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的所述数据转送,是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第1信息处理装置接到的所述数据,从所述便携终端向第2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
(17)上述(10)至(16)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是通过所述第2通信线路从所述便携终端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送的。
(18)上述(10)至(1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数据转送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转送中数据转送到的信息处理装置,是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进行输出的印刷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利用便携终端备有的2个通信线路,既确保通过认证服务器认证的安全性,又高效率地进行信息处理装置与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

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转送系统及数据转送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数据转送系统,备有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认证服务器,其中,所述便携终端通过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所述认证服务器在根据从所述便携终端接到的所述认证信息的认证成功时,通过所述第1通信线路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所定的许可号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接受所述便携终端从所述认证服务器接到的所述许可号码的输入时,许可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便携终端之间的数据转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及所述便携终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