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108140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6409.0

申请日:

2009.03.27

公开号:

CN101848264A

公开日:

2010.09.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W 88/02申请公布日:201009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72申请日:20090327|||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72; H04M1/725; H04M1/02

主分类号:

H04M1/72

申请人:

贾荆奇; 邹晓元

发明人:

贾荆奇; 邹晓元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天吉大厦5D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代理人:

王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该电话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该电话内置该电话转接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利用无绳电话接听手机来电,既避免了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又保持了接听装置的移动便捷性;当采用多路接入、多路转出结构时,可以对多部手机和多个无绳电话进行注册,可以用多个无绳电话接听电话,可以同时分别对多部手机来电进行接听;与手机的连接可以采用无线或有线连接,可以满足蓝牙手机和其他手机的来电转接和打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至少两个有线输入口、至少两个有线输出口、MCU微处理器和微控转换开关,所述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出口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出口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有线输入口与手机有线连接,所述有线输出口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无线转接模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一个无线转接模块,该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有线连接、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或该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相互连接实现数据通讯的第一无线转接模块和第二无线转接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无线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和微控转换开关,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接入模块和两个以上无线转出模块;所述无线接入模块和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无线接入模块和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无线接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转出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微控转换开关和两个以上有线输出口,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输入模块;所述无线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有线输出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出口和所述无线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无线输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有线输出口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微控转换开关和两个以上有线输入口,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转出模块;所述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有线输入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入口和所述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有线输入口与手机有线连接,所述无线转出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和电源模块内置于所述盒体内。

10.
  如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转接模块为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模块或WI-FI模块之一。

11.
  一种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电话本体内的电话转接装置,该电话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说明书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手机来电转接接听的装置,同时还涉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便携式通讯工具,手机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联系和信息沟通,成为人们重要的通讯手段。由于其便捷性,手机的使用获得了极大普及,手机用户仍然以极高的速度快速地普及着。
然而,在方便人们联络通讯的同时,手机也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当人们打开手机,手机就会向手机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这种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被称为手机辐射。据美国一项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男性,不仅精子数量较手机使用率低的男性少40%,而且质量也较差,生育能力会下降。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手机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和眼睛有所影响。
为了减少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出现了手机耳机、蓝牙耳机等产品,人们在接听电话时,可以将手机尽量远离头部,减少手机辐射对大脑的影响。但使用手机耳机或蓝牙耳机接听手机电话时,使用者还是必须接近手机,不能完全避免手机辐射的影响,且使用手机耳机或蓝牙耳机接听手机电话还存在使用不便等问题。
人们在一天中使用手机最长的时间是在办公室和家中,为了解决上述手机耳机和蓝牙耳机存在的缺陷,申请号为200610113888.5、申请日为2006年10月2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蓝牙手机来电自动转到固话接听的方法及其设备”,该设备实现了将蓝牙手机的来电转接到固定电话上接听,从而避免在办公室和家中接听手机电话时身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但是,固定电话接听手机来电,受到固定电话位置的限制,丧失了手机移动通话的便捷性,而且不能满足多个手机同时通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实现移动接听装置接听手机来电,既避免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又保持接听装置的移动便捷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话,该电话内置上述电话转接装置,实现将手机来电转接到移动接听装置上接听,避免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至少两个有线输入口、至少两个有线输出口、MCU微处理器和微控转换开关,所述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出口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出口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有线输入口与手机有线连接,所述有线输出口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无线转接模块。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一个无线转接模块,该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有线连接、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或该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相互连接实现数据通讯的第一无线转接模块和第二无线转接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转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第二无线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和微控转换开关,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接入模块和两个以上无线转出模块;所述无线接入模块和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无线接入模块和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无线接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转出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微控转换开关和两个以上有线输出口,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输入模块;所述无线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有线输出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出口和所述无线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无线输入模块与手机无线连接,所述有线输出口与接听装置有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转接模块包括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MCU微处理器、微控转换开关和两个以上有线输入口,该MCU微处理器与该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包括两个以上无线转出模块;所述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实现数据通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有线输入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有线输入口和所述无线转出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转换开关连接实现语音通讯;所述有线输入口与手机有线连接,所述无线转出模块与接听装置无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包括盒体,所述无线转接模块和电源模块内置于所述盒体内。
在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中,所述无线转接模块为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模块或WI-FI模块之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话,包括固定电话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电话本体内的电话转接装置,该电话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实施本发明的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利用无绳电话接听手机来电和利于无绳电话通过手机拨打电话,既避免了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又保持了接听装置的移动便捷性;
2.当采用多路接入、多路转出结构时,可以对多部手机和多个无绳电话进行注册,可以用多个无绳电话接听电话和通过无绳电话任意选择主持的手机拨打电话,可以同时对多部手机来电分别进行接听;
3.与手机的连接可以采用无线或有线连接,可以满足蓝牙手机和其他手机的来电转接和打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无线转接(接入)模块2、无线转接(转出)模块3和电源模块4,无线转接模块2与无线转接模块3连接实现数据通讯,电源模块4分别与无线转接模块2、无线转接模块3连接提供电源,无线转接模块2与手机1无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无线转接模块3与无绳子机5(或其他无绳电话)无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使用时,手机1首先通过无线转接模块2进行注册,无绳子机5通过无线转接模块3进行注册,来电时即可用无绳子机5实现转接通话。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5通过转接装置和手机拨打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2采用蓝牙CLASS 2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2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数字增强无线通信)模块或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3采用DECT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3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无线转接模块3和电源模块4,电源模块4与无线转接模块3连接提供电源,无线转接模块3与手机1有线连接(可经有线接口或固定连接线实现该有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无线转接模块3与无绳子机5(或其他无绳电话)无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3采用DECT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3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无线转接模块2和电源模块4,电源模块4与无线转接模块2连接提供电源,无线转接模块2与手机1无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无线转接模块2与有绳子机6有线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2采用蓝牙CLASS 2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转接模块2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电源模块4、两个以上转接(接入)模块(转接模块一21、转接模块二22......转接模块B23)、两个以上转接(转出)模块(转接模块一31、转接模块二32......转接模块C33)、MCU微处理器7和现有的微控转换开关8,电源模块4与MCU微处理器7、微控转换开关8、各转接(接入)模块和各转接(转出)模块连接提供电源,MCU微处理器7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
各转接(接入)模块和各转接(转出)模块分别与MCU微处理器7连接实现数据通讯,各转接(接入)模块和各转接(转出)模块分别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语音通讯。
使用时,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可以分别在所有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一对多注册),与所有转接(接入)模块无线连接;也可以分别在一个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一对一注册),分别与一个转接(接入)模块无线连接,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无绳子机一(或其他无绳电话)51、无绳子机二52......无绳子机D53可以分别在所有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一对多注册),与所有转接(转出)模块无线连接;也可以分别在一个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一对一注册),分别与一个转接(转出)模块无线连接,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当无绳子机一(或其他无绳电话)51、无绳子机二52......无绳子机D53分别在所有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时,无论手机是“一对一注册”还是“一对多注册”,MCU微处理器7控制微控转换开关8将手机来电信号随机转入一个空闲的转接(转出)模块上,该转接(转出)模块对所有在其上注册的无绳子机发出呼叫,被呼叫的无绳子机均可接听电话。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向转接装置发出指令选择手机拨打电话。
当无绳子机一(或其他无绳电话)51、无绳子机二52......无绳子机D53分别在一个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分别在一个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时,MCU微处理器7控制微控转换开关8将手机来电信号随机转入预先设定的转接(接入)模块对应的转接(转出)模块上,该转接(转出)模块对在其上注册的无绳子机发出呼叫,被呼叫的无绳子机可接听电话。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向转接装置发出指令选择手机拨打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模块(转接模块一21、转接模块二22......转接模块B23)采用蓝牙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转出模块(转接模块一31、转接模块二32......转接模块C33)采用DECT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转出模块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超宽带收发器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电源模块4、两个以上转接(接入)模块(转接模块一21、转接模块二22......转接模块B23)、两个以上有线输出口(有线输出口一34、有线输出口二35......有线输出口C36)、MCU微处理器7和微控转换开关8,电源模块4与MCU微处理器7、微控转换开关8、各转接(接入)模块和各有线输出口连接提供电源,MCU微处理器7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
各转接(接入)模块分别与MCU微处理器7连接实现数据通讯,MCU微处理器7与有线输出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各转接(接入)模块和各有线输出口分别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语音通讯。
使用时,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可以分别在所有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一对多注册),与所有转接(接入)模块无线连接;也可以分别在一个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一对一注册),分别与一个转接(接入)模块无线连接,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有绳子机一61、有绳子机二62......有绳子机D63分别与一个有线输出口连接接听手机来电。
手机来电并接通后,无论手机是“一对一注册”还是“一对多注册”,MCU微处理器7控制微控转换开关8将手机来电信号随机转入一个空闲的有线输出口上,连通连接在该有线输出口上的有绳子机接听电话。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向转接装置发出指令选择手机拨打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接入模块(转接模块一21、转接模块二22......转接模块B23)采用蓝牙模块,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超宽带收发器模块、DECT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电源模块4、两个以上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入口一24、有线输入口二25......有线输入口B26)、两个以上转接(转出)模块(转接模块一31、转接模块二32......转接模块C33)、MCU微处理器7和微控转换开关8,电源模块4与MCU微处理器7、微控转换开关8、各有线输入口和各转接(转出)模块连接提供电源,MCU微处理器7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
MCU微处理器7与各有线输入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各转接(转出)模块分别与MCU微处理器7连接实现数据通讯,各有线输入口和各转接(转出)模块分别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语音通讯。
使用时,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分别与一个有线输入口连接,将来电信号输入电话转接装置100。
无绳子机一(或其他无绳电话)51、无绳子机二52......无绳子机D53可以分别在所有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一对多注册),与所有转接(转出)模块无线连接;也可以分别在一个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一对一注册),分别与一个转接(转出)模块无线连接,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手机来电时,MCU微处理器7控制微控转换开关8将手机来电信号随机转入一个空闲的转接(转出)模块上,该转接(转出)模块对所有在其上注册的无绳子机发出呼叫,被呼叫的无绳子机均可接听电话。当无绳子机一(或其他无绳电话)51、无绳子机二52......无绳子机D53分别在一个转接(转出)模块上注册,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分别在一个转接(接入)模块上注册时,MCU微处理器7控制微控转换开关8将手机来电信号随机转入预先设定的转接(接入)模块对应的转接(转出)模块上,该转接(转出)模块对在其上注册的无绳子机发出呼叫,被呼叫的无绳子机可接听电话。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向转接装置发出指令选择手机拨打电话。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发明电话转接装置100包括电源模块4、两个以上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入口一24、有线输入口二25......有线输入口B26)、两个以上有线输出口(有线输出口一34、有线输出口二35......有线输出口C36)、MCU微处理器7和微控转换开关8,电源模块4与MCU微处理器7、微控转换开关8、各有线输入口和各有线输出口连接提供电源,MCU微处理器7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开关转换控制。
MCU微处理器7与各有线输入口、各有线输出口分别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各有线输入口和各有线输出口分别与微控转换开关8连接实现语音通讯。
使用时,手机一11、手机二12......手机A13分别与一个有线输入口连接,将来电信号输入电话转接装置100,通过MCU和微控转换开关随机选择空闲的有线输出口。有绳子机一61、有绳子机二62......有绳子机D63分别与一个有线输出口连接接听手机来电。打出电话时,可使用无绳子机向转接装置发出指令选择手机拨打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电话转接装置100的接入端仅设置有线输入口、转出端仅设置有线输出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话转接装置100的接入端可以同时设置无线转接(接入)模块和有线输入口,与手机实现无线或有线接入,电话转接装置100的转出端可以同时设置无线转接(转出)模块和有线输出口,与接听装置实现无线或有线连接,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上述各实施例的电话转接装置100设置盒体,将相关模块设置在盒体内,将相关有线输入口、有线输出口设置在盒体上。当然,不设置盒体,不影响上述各实施例实现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电话在普通固定电话上内置上述电话转接装置100,实现将手机来电转接到无绳电话或有线连接的有绳子机或其他有线接听装置上。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转接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电话,该电话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模块和与该转接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转接模块与手机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所述转接模块与接听装置连接实现电话信号交换;该电话内置该电话转接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利用无绳电话接听手机来电,既避免了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又保持了接听装置的移动便捷性;当采用多路接入、多路转出结构时,可以对多部手机和多个无绳电话进行注册,可以用多个无绳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