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业务资源管理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半静态调度 (SPS, Semi-Persistence Scheduling) 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共享式资源分配调度方式,其优点是可以极大程 度的利用无线通信资源。 对于这种调度方式,原有的电路域的话音业务已经被取消,取 而代之的是数据域的互联网协议语音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业务。 但是, 由于话音用户的数量比较庞大,而且共享式调度的资源分配方式需要每次传输都发送相 关的控制信息,所以,控制信息的开销过大。 因此,对于数据包大小比较固定、到达时 间间隔满足一定规律的实时性业务,则可以采用半静态调度技术,如此,能在很大程度 上减小控制开销。半静态调度是指 :为特定业务设计的、在固定时刻使用预先分配资源,而在其 它时刻进行动态调度的一种调度方法。 具体地,半静态调度下,指定资源块在一定的时 间范围内周期性地分配给固定的用户,以适应某些周期性、有效载荷大小固定的业务的 特点,如此,可以节省资源的分配、指示等控制信息带来的系统开销 ;而对于半静态调 度业务数据的重传则采用动态调度的方法,因此,调度方法称为半静态调度。
半静态调度在业务开始时需要激活资源,而在业务结束后需要释放资源。 目 前,在长期演进 (LTE,Long Term Evolution) 系统中,释放资源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显 式释放,一种是隐式释放。 其中,显式释放是基站侧发送信令进行半静态调度资源的释 放,并且需要收到对方的确认 (ACK) 信息才能真正释放资源 ;隐式释放一般用于上行, 即 :用户终端 (UE, User Equipment) 通过发送连续的两个以上全零数据包,基站检测到 后进行半静态调度资源的释放。
但是,对于隐式释放方式,由于 UE 在连续发送两个以上全零数据包后,自行释 放资源,并不知道基站是否正确接收到上行隐式释放数据,因此,会造成基站和 UE 对于 资源的分配和释放的不一致,尤其是在信道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这种不一致会导致如 下两种不良结果 :
(1)UE 发送全零数据包后,自行释放 SPS 带宽资源,由于信道条件恶劣,演进 型基站 (eNB, evolved Node B) 没有正确接收到全零数据包,仍然认为 SPS 带宽资源有 效,如此,导致该带宽资源不能分给别的用户使用,从而浪费资源。
(2)UE 在多次发送全零数据包后,自行释放 SPS 带宽资源,由于信道条件恶 劣,而 eNB 没有正确接收到全领数据包,因此, eNB 会在 SPS 带宽资源上要求 UE 重发 数据,此时,由于 UE 已经释放 SPS 带宽资源,如此, UE 无法得到重发的指令,从而造 成 eNB 释放带宽资源的延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 统,以解决现有的上行半静态调度中资源释放时出现的资源浪费和释放延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SPS 业务资源释放方法,该方法包括 :
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 UE 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
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所述 UE 返回 ACK 消息,同 时释放为所述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
所述 UE 收到 ACK 消息后,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
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所述 UE 向所述基站发送一个全零数据包 ;
所述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所述 UE 返回 ACK 消息 ;
所述 UE 收到 ACK 消息后,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累加,判断收到的 ACK 消息 的个数是否等于 N,确定不等于后,所述 UE 继续向所述基站发送一个全零数据包,所述 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如此循环,直至连续收到的 ACK 消息的个数等于 N ;
之后,所述 UE 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同时,所述基站释放为所述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
校验错误后,所述基站向所述 UE 返回否定 (NACK) 消息 ;
所述 UE 收到 NACK 消息后,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清零,之后所述 UE 继续向 所述基站发送一个全零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 UE 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为 :
UE 在半静态调度业务对应的 SPS 资源上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向 UE 返回 ACK 消息,为 :
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或指示信道中向 UE 返回 ACK 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为 eNB。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
校验错误时,基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
UE 收到 NACK 消息后,继续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 校验,如此循环,直到校验正确。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为 :
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或指示信道中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上述方案中,在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
基站在初始调度时,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 指示 UE 当前的调度信息 ;
UE 识别调度信息为半静态调度后,保存当前的调度信息,并每隔固定的周期、 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进行所述调度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 SPS 业务资源释放系统,该系统包括 UE 及基站 ;其中,
UE,用于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并在收到基站返回
的 ACK 消息后,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 ;
基站,用于收到 UE 发送的全零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 UE 返 回 ACK 消息,同时释放为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还用于校验错误后,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
所述 UE,还用于收到基站返回的 NACK 消息后,继续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还用于在初始调度时,通过 PDCCH 指示 UE 当前的调 度信息 ;
所述 UE,还用于识别调度信息为半静态调度后,保存当前的调度信息,并每 隔固定的周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进行所述调度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 收。
本发明提供的 SPS 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及系统,基站收到 UE 发送的数据包后,进 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所述 UE 返回 ACK 消息,同时释放为所述 UE 分配的 SPS 资 源 ;所述 UE 收到 ACK 消息后,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如此,通过反馈的确定机制,能 增强上行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过程的可靠性 ;并且,基站在校验正确后向 UE 返回 ACK 消息,使得基站和 UE 对于资源的释放保持一致,如此,能节约半静态调度业务的 资源,同时,还能缩短半静态调度中资源释放时的释放延迟。 另外,校验不正确时,基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UE 收到 NACK 消息后,向 基站继续发送全零数据包,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如此循环,直到校验正确, 如此,能确保基站和 UE 对于资源的释放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 图 2 为典型的半静态调度示意图 ; 图 3 为实施例一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 图 4 为实施例二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半静态调度业务资源释放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 SPS 业务资源释放方法,如图 1 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01 :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 UE 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
具体地, UE 在半静态调度业务对应的 SPS 资源上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这里,所述基站具体可以是 LTE 系统中的 eNB。
在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之前,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
eNB 在初始调度时,通过 PDCCH 指示 UE 当前的调度信息 ;
UE 识别调度信息为半静态调度后,则保存当前的调度信息,并每隔固定的周 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进行所述调度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其中, UE 根据保存的调度信息设置周期的长短,具体处理流程与现有技术完全6CN 102026410 A CN 102026425 A说明书表示 VoIP 数据包,4/6 页相同,图 2 为典型的半静态调度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表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数据包,表示释放的资源,假设半静态调度业务的 VoIP 数据包的到达周期为 20ms,则 eNB 只要通过 PDCCH 给 UE 半静态调度指示, UE 即可按照 PDCCH 的指示进行本次调度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并在每 隔 20ms 之后,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进行新到达的 VoIP 数据包的发送或接收,而该半 静态调度业务中重传的 HARQ 数据包则需要控制信息动态指配资源进行传输。
步骤 102 :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所述 UE 返回 ACK 消息,同时释放为所述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
这里,采用循环冗余校验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法进行校验,具体可 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 CRC 法,比如 CRC16、CRC24、CRC32 等方法,具体处理过程与现 有技术中的处理过程完全相同。
当校验错误时,基站需要向 UE 返回否定 (NACK) 消息 ;UE 收到 NACK 消息 后,继续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如此循环,直到校验 正确。
校验正确后,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或指示信道中向 UE 返回 ACK 消息。 同样 的,校验错误后,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或指示信道中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步骤 103 :所述 UE 收到 ACK 消息后,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实现 SPS 业务资源释放的方法,如图 3 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301 :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 UE 在半静态调度业务对应的 SPS 资源上向 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 ;
步骤 302 :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向 UE 返回 ACK 消息或 NACK 消息 ;
具体地,如果校验正确,则向 UE 返回 ACK 消息,如果校验错误,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基站向 UE 返回 ACK 消息后,同时释放为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步骤 303 :UE 接收 ACK 消息或 NACK 消息,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 ACK 消息还 是 NACK 消息,如果是 ACK 消息,则执行步骤 304,如果是 NACK 消息,则重新执行步 骤 301 ;
这里, UE 收到 NACK 消息后,继续向基站发送全零数据包,基站收到数据包 后,进行校验,如此循环,直到校验正确。
步骤 304 :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实施例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与 LTE 协议的规定保持一致,当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 后, UE 需要向基站发送 N 个全零数据包,并在连续收到基站返回的 N 个 ACK 消息后, 才能释放 SPS 资源,本实施例实现 SPS 业务资源释放的方法,如图 4 所示,包括以下步 骤:步骤 401 :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 UE 在半静态调度业务对应的 SPS 资源上向 基站发送一个全零数据包 ;
步骤 402 :基站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校验,根据校验结果向 UE 返回 ACK 消息或 NACK 消息 ;
具体地,如果校验正确,则向 UE 返回 ACK 消息,如果校验错误,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
步骤 403 :UE 接收 ACK 消息或 NACK 消息,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 ACK 消息 还是 NACK 消息,如果是 ACK 消息,则执行步骤 404,如果是 NACK 消息,则执行步骤 405 ;
步骤 404 :UE 收到 ACK 消息后,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加 1,之后判断收到的 ACK 消息的个数是否等于 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 406,否则,执行步骤 401 ;
这里, LTE 协议规定 :N 的取值可以是 2、3、4 或 8。
步骤 405 :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清零,之后执行步骤 401 ;
这里,LTE 协议规定 :UE 只有连续收到 N 个 ACK 消息后,才能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同样的,基站只有连续返回 N 个 ACK 消息后,才能释放为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所以,当 UE 收到 NACK 消息后,需要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清零,之后重新开始执行步 骤 401。 步骤 406 :UE 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同时,基站释放为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这里,基站也会设置一个返回 ACK 消息的计数器,用于统计返回的 ACK 消息的 计数值,当基站向 UE 返回 NACK 消息后,需要将 ACK 消息的计数值清零。 基站在确定 返回的 ACK 消息的个数等于 N 后,则释放为 UE 分配的 SPS 资源。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 SPS 业务资源释放系统,如图 5 所示,该 系统包括 UE 51 及基站 52 ;其中,
UE 51,用于半静态调度业务结束后,向基站 52 发送全零数据包,并在收到基 站 52 返回的 ACK 消息后,释放自身的 SPS 资源 ;
基站 52,用于收到 UE 51 发送的全零数据包后,进行校验,并在校验正确后向 UE 51 返回 ACK 消息,同时释放为 UE 51 分配的 SPS 资源。
其中,所述基站 52,还用于校验错误后,向 UE 51 返回 NACK 消息 ;
所述 UE 51,还用于收到基站 52 返回的 NACK 消息后,继续向基站 52 发送全零 数据包。
所述基站 52 具体可以是 LTE 系统中的 eNB。
所述基站 52,还用于在初始调度时,通过 PDCCH 指示 UE 当前的调度信息 ;
所述 UE 51,还用于识别调度信息为半静态调度后,保存当前的调度信息,并每 隔固定的周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位置上进行所述调度信息对应的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 收。
这里,本发明的所述系统中的 UE 和基站的具体处理过程已在上文中详述,不再 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