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热交换机柜.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107577 上传时间:2018-03-3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7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22802.6

申请日:

2009.11.10

公开号:

CN102056432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5/00申请日:20091110|||公开

IPC分类号:

H05K5/00; H05K7/20

主分类号:

H05K5/00

申请人:

福建八达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克翔

地址: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东园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热交换机柜,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所述内柜的内侧与一散热片形成气流的内循环单元,所述内柜和所述外柜之间则形成气流的外循环单元,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本发明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单元中,提供处于内循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

权利要求书

1: 户外热交换机柜, 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 所述内柜的 至少一外侧面上装设有至少两条排列设置的散热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为一两端部 密封、 并带有中空管道的条状体, 每一散热片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内 柜和散热片中空管道的开口, 所述内柜内形成一用以使内柜和散热片的热量分散均匀的内 循环单元 ; 所述内柜固设于在所述外柜中, 其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外部空气实 现热量交换的外循环单元 ; 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 环通道和内循环风机, 所述内循环通道包括所述内柜上由至少一个的内挡板单元分割成至 少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单元, 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不同的内单元, 每一内挡板 单元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内循环风机, 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条散热片 上相同一端的开口, 其出风口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的另一端开口 ; 所述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 环通道和外循环风机, 所述外循环通道包括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单元, 该空 腔单元由外挡板单元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外单元和第二外单元, 对应第一外单元的外柜 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口, 对应第二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 该 外挡板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外循环风机, 每一外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 单元, 每一外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均面向第二外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 2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柜由第一内挡板单 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 第二内单元和第三内单元, 散热 片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一内单元, 另一端开口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 第一内 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内循环风机, 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 口均面向第一内单元, 每一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则面向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 3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 U 形、 V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或正六边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4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 通距离最远的两个内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柜包括一中空形状 的内柜体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前端开口的内门, 所述外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和安装 于外柜体前端开口的外门, 所述内门间隔一中空通道安装于所述外门的内侧, 且内门的上 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6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柜体和内门的开合 处设有防水条。
8: 根据权利要求 7 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散热片纵向设置在所 述内柜体的外侧面。

说明书


户外热交换机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机柜,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户外热交换机柜。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柜一般为直通风柜, 即机柜内部直接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 上述的热交 换方式容易将外部粉尘带入机柜内部, 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 还有一种方式为在机柜的某一 侧面安装热交换器, 但是, 上述的热交换方式没有形成回流, 散热效果不佳 ; 另外还有一种 方式为空调式机柜, 但空调式机柜的成本高, 能耗大。因此, 现已有户外机柜的生产厂家在 CN201022254Y 中提出一种密封户外机柜的散热装置, 它包括柜体, 设置在柜体内的一层外 循环风道、 一层内循环风道、 外循环风机、 内循环风机、 散热片及散热设备, 所述外循环风道 内至少设置有一处散热片及所述外循环风机, 所述外循环风道一侧设置有进风口, 相对的 一侧则设置有出风口 ; 所述内循环风道内至少设置有一处所述散热设备及所述内循环风 机, 所述外循环风道与内循环风道在所述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作用下形成相邻外内双 向逆流冷却通道 ; 至少一发热设备封闭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下部外循环风道与内循环风道之 间, 一辅助设备封闭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内环中且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 所述散热设 备相邻设置在所述辅助设备一侧并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 该散热装置通过在发热设备封闭 装置内形成一内循环通道, 并在发热设备封闭装置和柜体之间形成一外循环通道, 从而可 以有效克服发热设备封闭装置的防潮、 防霉、 防盐雾、 防水和防尘问题。 但是, 上述的热交换 方式未在发热设备封闭装置和柜体之间建立有效的热传导方式, 无法将内循环通道的热量 及时、 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通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户外热交换机柜,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 述问题。该户外热交换机柜具有气流的外循环单元和内循环单元, 并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 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 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单元中, 提供处于内循 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户外热交换机柜, 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 所述内柜 的至少一外侧面上装设有至少两条排列设置的散热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片为一两端 部密封、 并带有中空管道的条状体, 每一散热片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 内柜和散热片中空管道的开口, 所述内柜内形成一用以使内柜和散热片的热量分散均匀的 内循环单元 ; 所述内柜固设于在所述外柜中, 其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外部空气 实现热量交换的外循环单元 ; 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通道和内循环风机, 所述内循环 通道包括所述内柜上由至少一个的内挡板单元分割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单元, 所述散 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不同的内单元, 每一内挡板单元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内
     循环风机, 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相同一端的开口, 其出风口面向 各条散热片上的另一端开口 ; 所述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风机, 所述外循环 通道包括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单元, 该空腔单元由外挡板单元分割成相对独 立的第一外单元和第二外单元, 对应第一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口, 对 应第二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 该外挡板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 述外循环风机, 每一外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单元, 每一外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均 面向第二外单元。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柜由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分割成三个相 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 第二内单元和第三内单元, 散热片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一内单元, 另一 端开口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 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上分别设 置有至少一个的内循环风机, 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内单元, 每一内循环风 机的出风口则面向与其对应的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不限, 其截面可以是 U 形、 V 形、 长方形、 正 方形、 圆形或正六边形等。
     在推荐的实施中, 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距离最远的两个内单元, 以尽可能 的延长内循环气流的行程。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内柜体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前端 开口的内门, 所述外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和安装于外柜体前端开口的外门, 所述内 门间隔一中空通道安装于所述外门的内侧, 且内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 可起 到内门防水、 导风、 同时起到增加内门强度的作用。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柜体和内门的开合处设有防水条, 用以防止雨水进入 内柜, 使内柜中放置的电子器件在雨雪天气中也能正常工作。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 所述散热片纵向设置在所述内柜体的外侧面。
     除非特别指明, 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同样, 所有在此提及的出版物、 专利申请、 专利及其 它参考资料均可以引入本发明作为参考。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1、 本发明为双层柜体设计, 这其中, 外柜体起到通风、 降温的作用, 内柜体则全密 封, 主要起防尘和防水作用 ;
     2、 该户外机柜具有各自独立的外循环单元和内循环单元, 并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 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 有效地传导至气流外循环单元中, 提供处于 内循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 ;
     3、 该机柜具有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且使用过程中能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户外热交换机柜的剖视图 ; 图 2 为图 1 的内外循环气流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 图 4 为图 3 中外柜门上部和内柜门上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 5 为图 3 中外柜门下部和内柜门下部的装配示意图 ; 图 6 为位于外柜门和内柜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7 为外柜门和内柜门与外柜和内柜的装配前示意图 ; 图 8 为外柜门和内柜门与外柜和内柜的装配后示意图 ; 图 9 为散热片的内循环气流示意图 ; 图 10 为散热片的外循环气流示意图 ; 图 11 为户外热交换机柜在俯视状态下的循环气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户外热交换机柜, 参照图 1、 图 2 和图 3 中所示, 它包括一外 柜 1 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 2, 外柜 1 和内柜 2 均为长方体。
     如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中所示, 外柜 1 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 13、 安装于外 柜体 13 前端开口的外门 131 和安装于外柜体 13 右端开口的外门 132, 内柜 2 包括一中空形 状的内柜体 23、 气密安装在内柜体 23 前端开口的内门 231 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 23 右端开 口的内门 232, 内门 231 和 232 间隔一中空通道分别安装于外门 131 和 132 的内侧, 且内门 231、 232 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 可起到内门防水、 导风、 同时起到增加内门 231、 232 强度的作用。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中所示, 内柜 2 由第一内挡板单元 21 和第二内挡板单元 22 分 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 201、 第二内单元 202 和第三内单元 203, 其左侧面和后侧 面上装设有数条纵向排列的散热片 3, 散热片 3 为一两端部密封、 并带有中空管道的 U 形条 状体, 如图 9 和图 10 中所示, 每一散热片 3 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内柜 2 和散热片 3 中空管道的下开口 31 和一用以连通内柜 2 和散热片 3 中空管道的上开口 32, 其中, 下开口 31 连通第一内单元 201, 上开口 32 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 202 或第三内单元 203, 第一内挡板 21 和第二内挡板 22 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和一个的内循环风机 4, 每一内循环 风机 4 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根散热片 3 的下开口 31( 位于第一内单元 201 中 ), 其出风口面向 各根散热片上的上开口 32( 位于第二内单元 202 或第三内单元 203 中 )。当然, 也可以对调 内循环风机 4 的进风口和出水口位置, 使气流反向循环。
     如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11 中所示, 内柜体 23 固设于在外柜体 13 的底部, 其后侧面、 左侧面及顶面均与外柜体 13 间隔一定的距离, 并与外柜门 131 和内柜门 231、 及外柜门 132 和内柜门 232 之间的中空通道共同形成一空腔单元, 该空腔单元由一成对角状设置在内柜 体 23 顶部的外挡板 11 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外单元 101 和第二外单元 102, 对应第一外 单元 101 的外柜 1 下端 ( 本发明为外柜体 13 的左侧面和后侧面 ) 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 口 15, 对应第二外单元 102 的外柜 1 下端 ( 本发明为外柜门 131 和外柜门 132 底部 ) 则形 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 16, 该外挡板 11 上设置有三个外循环风机 5, 每一外循环风机 5 的 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单元 101( 即进风口 15), 每一外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均面向第二外单元 102( 即出风口 16)。前文中所提及的一定距离可根据机柜大小、 散热片大小自由调整, 一般 为 5cm ~ 100cm 的距离, 其仅有的限制为应大于散热片 3 的厚度, 使散热片 3 不直接靠合于 外柜 1 的内壁。散热片 3 位于该空腔单元内。
     内柜体 23 和内门 231、 232 的开合处均设有防水条 6, 用以防止雨水进入内柜 23, 使内柜 23 中放置的电子器件在雨雪天气中也能正常工作。
     内循环气流的流动路径如下 : 开启内循环风机 4, 空气从第一内单元 201 中散热片 3 的下开口 31 流出后流经内循环风机 4, 而后流入第二内单元 202 和第三内单元 203 中散 热片 3 的上开口 32( 如图 2 中实线箭头所示 ), 并经散热片 3 的中空管道重新流回下开口 31( 如图 2 中虚线箭头所示 )。
     外循环气流的流动路径如下 : 开启外循环风机 5, 空气从外柜体 13 左侧面和后侧 面下方的进风口 15 进入后流经外循环风机 5, 而后从外柜门 131 和外柜门 132 设置的出风 口 16 流出, 实现气流的外循环, 将设置于外循环通道中的散热片 3 的多余热量带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户外热交换机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户外热交换机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户外热交换机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外热交换机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外热交换机柜.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643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6432ACN102056432A21申请号200910222802622申请日20091110H05K5/00200601H05K7/2020060171申请人福建八达电信技术有限公司地址363000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东园工业区72发明人张克翔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张松亭54发明名称户外热交换机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热交换机柜,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所述内柜的内侧与一散热片形成气流的内循环单元,所述内柜和所述外柜之间则形成气流的外循环单元,。

2、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本发明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单元中,提供处于内循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0页CN102056439A1/1页21户外热交换机柜,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所述内柜的至少一外侧面上装设有至少两条排列设置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一两端部密封、并带有中空管道的条状体,每一散热片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内柜和散热片中空管道的开口,所述内柜内形成一用以使内柜和散热片的热量分散均匀。

3、的内循环单元;所述内柜固设于在所述外柜中,其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外部空气实现热量交换的外循环单元;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通道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通道包括所述内柜上由至少一个的内挡板单元分割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单元,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不同的内单元,每一内挡板单元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内循环风机,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相同一端的开口,其出风口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的另一端开口;所述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通道包括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单元,该空。

4、腔单元由外挡板单元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外单元和第二外单元,对应第一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口,对应第二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该外挡板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外循环风机,每一外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单元,每一外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均面向第二外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柜由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第二内单元和第三内单元,散热片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一内单元,另一端开口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内循环风机,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内。

5、单元,每一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则面向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U形、V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正六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距离最远的两个内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内柜体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前端开口的内门,所述外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和安装于外柜体前端开口的外门,所述内门间隔一中空通道安装于所述外门的内侧,且内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柜体和内门的开合处设。

6、有防水条。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户外热交换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纵向设置在所述内柜体的外侧面。权利要求书CN102056432ACN102056439A1/4页3户外热交换机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外机柜,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户外热交换机柜。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机柜一般为直通风柜,即机柜内部直接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上述的热交换方式容易将外部粉尘带入机柜内部,影响设备正常工作;还有一种方式为在机柜的某一侧面安装热交换器,但是,上述的热交换方式没有形成回流,散热效果不佳;另外还有一种方式为空调式机柜,但空调式机柜的成本高,能耗大。因此,现已有户外机柜的生产厂家在CN20102。

7、2254Y中提出一种密封户外机柜的散热装置,它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一层外循环风道、一层内循环风道、外循环风机、内循环风机、散热片及散热设备,所述外循环风道内至少设置有一处散热片及所述外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道一侧设置有进风口,相对的一侧则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内循环风道内至少设置有一处所述散热设备及所述内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道与内循环风道在所述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作用下形成相邻外内双向逆流冷却通道;至少一发热设备封闭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下部外循环风道与内循环风道之间,一辅助设备封闭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内环中且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所述散热设备相邻设置在所述辅助设备一侧并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该散。

8、热装置通过在发热设备封闭装置内形成一内循环通道,并在发热设备封闭装置和柜体之间形成一外循环通道,从而可以有效克服发热设备封闭装置的防潮、防霉、防盐雾、防水和防尘问题。但是,上述的热交换方式未在发热设备封闭装置和柜体之间建立有效的热传导方式,无法将内循环通道的热量及时、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通道中。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户外热交换机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户外热交换机柜具有气流的外循环单元和内循环单元,并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导至外循环单元中,提供处于内循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0004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

9、005户外热交换机柜,它包括一外柜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所述内柜的至少一外侧面上装设有至少两条排列设置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一两端部密封、并带有中空管道的条状体,每一散热片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内柜和散热片中空管道的开口,所述内柜内形成一用以使内柜和散热片的热量分散均匀的内循环单元;所述内柜固设于在所述外柜中,其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与外部空气实现热量交换的外循环单元;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外循环单元内。0006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通道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通道包括所述内柜上由至少一个的内挡板单元分割成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单元,所述。

10、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于不同的内单元,每一内挡板单元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内说明书CN102056432ACN102056439A2/4页4循环风机,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相同一端的开口,其出风口面向各条散热片上的另一端开口;所述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通道包括外壁与外柜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单元,该空腔单元由外挡板单元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外单元和第二外单元,对应第一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口,对应第二外单元的外柜下端形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该外挡板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所述外循环风机,每一外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单元,每一外循环风。

11、机的出风口均面向第二外单元。0007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柜由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第二内单元和第三内单元,散热片的一端开口连通第一内单元,另一端开口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第一内挡板单元和第二内挡板单元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内循环风机,每一内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内单元,每一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则面向与其对应的第二内单元或第三内单元。0008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不限,其截面可以是U形、V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正六边形等。0009在推荐的实施中,散热片的两端开口分别连通距离最远的两个内单元,以尽可能的延长内循环气流的行程。。

12、0010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内柜体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前端开口的内门,所述外柜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和安装于外柜体前端开口的外门,所述内门间隔一中空通道安装于所述外门的内侧,且内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可起到内门防水、导风、同时起到增加内门强度的作用。0011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柜体和内门的开合处设有防水条,用以防止雨水进入内柜,使内柜中放置的电子器件在雨雪天气中也能正常工作。0012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纵向设置在所述内柜体的外侧面。0013除非特别指明,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同样,所有。

13、在此提及的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及其它参考资料均可以引入本发明作为参考。0014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00151、本发明为双层柜体设计,这其中,外柜体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内柜体则全密封,主要起防尘和防水作用;00162、该户外机柜具有各自独立的外循环单元和内循环单元,并利用内循环单元的组成部分散热片将内循环单元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导至气流外循环单元中,提供处于内循环单元的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环境;00173、该机柜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使用过程中能耗低的特点。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户外热交换机柜的剖视图;0019图2为图1的内外循环气流。

14、示意图;0020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0021图4为图3中外柜门上部和内柜门上部的装配示意图;说明书CN102056432ACN102056439A3/4页50022图5为图3中外柜门下部和内柜门下部的装配示意图;0023图6为位于外柜门和内柜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4图7为外柜门和内柜门与外柜和内柜的装配前示意图;0025图8为外柜门和内柜门与外柜和内柜的装配后示意图;0026图9为散热片的内循环气流示意图;0027图10为散热片的外循环气流示意图;0028图11为户外热交换机柜在俯视状态下的循环气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1003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户外热交换机柜,参照图。

15、1、图2和图3中所示,它包括一外柜1和一用以放置电子器件的气密式内柜2,外柜1和内柜2均为长方体。0031如图4、图5、图6、图7、图8中所示,外柜1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外柜体13、安装于外柜体13前端开口的外门131和安装于外柜体13右端开口的外门132,内柜2包括一中空形状的内柜体23、气密安装在内柜体23前端开口的内门231和气密安装在内柜体23右端开口的内门232,内门231和232间隔一中空通道分别安装于外门131和132的内侧,且内门231、232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内弯折一角度,可起到内门防水、导风、同时起到增加内门231、232强度的作用。0032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内柜2由第一。

16、内挡板单元21和第二内挡板单元22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第一内单元201、第二内单元202和第三内单元203,其左侧面和后侧面上装设有数条纵向排列的散热片3,散热片3为一两端部密封、并带有中空管道的U形条状体,如图9和图10中所示,每一散热片3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则分别设置一用以连通内柜2和散热片3中空管道的下开口31和一用以连通内柜2和散热片3中空管道的上开口32,其中,下开口31连通第一内单元201,上开口32则分别连通第二内单元202或第三内单元203,第一内挡板21和第二内挡板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和一个的内循环风机4,每一内循环风机4的进风口均面向各根散热片3的下开口31位于第一内单元201。

17、中,其出风口面向各根散热片上的上开口32位于第二内单元202或第三内单元203中。当然,也可以对调内循环风机4的进风口和出水口位置,使气流反向循环。0033如图1、图2、图3和图11中所示,内柜体23固设于在外柜体13的底部,其后侧面、左侧面及顶面均与外柜体13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与外柜门131和内柜门231、及外柜门132和内柜门232之间的中空通道共同形成一空腔单元,该空腔单元由一成对角状设置在内柜体23顶部的外挡板11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外单元101和第二外单元102,对应第一外单元101的外柜1下端本发明为外柜体13的左侧面和后侧面形成该空腔单元的进风口15,对应第二外单元102的外柜1。

18、下端本发明为外柜门131和外柜门132底部则形成该空腔单元的出风口16,该外挡板11上设置有三个外循环风机5,每一外循环风机5的进风口均面向第一外单元101即进风口15,每一外循环风机的出风口均面向第二外单元102即出风口16。前文中所提及的一定距离可根据机柜大小、散热片大小自由调整,一般为5CM100CM的距离,其仅有的限制为应大于散热片3的厚度,使散热片3不直接靠合于外柜1的内壁。说明书CN102056432ACN102056439A4/4页60034散热片3位于该空腔单元内。0035内柜体23和内门231、232的开合处均设有防水条6,用以防止雨水进入内柜23,使内柜23中放置的电子器件。

19、在雨雪天气中也能正常工作。0036内循环气流的流动路径如下开启内循环风机4,空气从第一内单元201中散热片3的下开口31流出后流经内循环风机4,而后流入第二内单元202和第三内单元203中散热片3的上开口32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并经散热片3的中空管道重新流回下开口31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0037外循环气流的流动路径如下开启外循环风机5,空气从外柜体13左侧面和后侧面下方的进风口15进入后流经外循环风机5,而后从外柜门131和外柜门132设置的出风口16流出,实现气流的外循环,将设置于外循环通道中的散热片3的多余热量带出。0038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20、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56432ACN102056439A1/10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2/10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3/10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4/10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5/10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6/10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7/10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8/10页14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9/10页15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CN102056439A10/10页16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05643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